尚書誦讀本(簡體書)
- 系列名:“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讀本系列
- ISBN13:9787101083712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作者:“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讀本編委會 編著
- 裝訂/頁數:平裝/154頁
-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 版次:一版
- 出版日:2012/08/01
主題書展
四至十二歲是人生的黃金時期,也是人生記憶的黃金階段,這個時期誦讀一定量的中華經典,不僅有助於鍛煉、提高記憶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學習做人、做事的基本常識,更有助於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
為了滿足廣大學生、家長和教師誦讀中華經典的學習需求,我們組織相關專家、學者和一線教師,編輯出版了這套“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讀本。
《大學中庸誦讀本》(修訂本)、《老子誦讀本》、《禮記誦讀本》、《論語誦讀本》(修訂本)、《孟子誦讀本》(修訂本)、《尚書誦讀本》、《詩經誦讀本》(修訂本)、《周易誦讀本》、《莊子誦讀本》、《左傳誦讀本》為“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讀本系列第二輯,依據通行本編排。本系列圖書流傳廣泛,大眾認可度高,利於誦讀,益於正教。本書適合幼兒園、小學老師、家長、中小學生閱讀。.
內容導讀
誦讀指導
虞書
堯典第一
舜典第二
大禹謨第三
皋陶謨第四
益稷第五
夏書
禹貢第一
甘誓第二
五子之歌第三
胤征第四
商書
湯誓第一
仲虺之誥第二
湯誥第三
伊訓第四
太甲上第五
太甲中第六
太甲下第七
鹹有一德第八
盤庚上第九
盤庚中第十
盤庚下第十一
說命上第十二
說命中第十三
說命下第十四
高宗肜曰第十五
西伯戡黎第十六
微子第十七
周書
泰誓上第一
泰誓中第二
泰誓下第三
牧誓第四
武成第五
洪範第六
…….
《尚書》中的古樸與深邃
張 煒
《尚書》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歷史文獻,也是最早的成篇散文集。《尚書》即上古之書,本是記言的古史,多為史官所撰。據說,《尚書》原有一百篇,為孔子所編纂,并為之作序,但這一說法在今天并不被認可,確切的編纂者已經很難考證。漢代以來,《尚書》有了今、古文之分。今文《尚書》在秦始皇焚書后由漢代初年的伏生所保存、傳授,用當時通行的隸書寫成;古文《尚書》則是漢武帝時陸續發現的,用先秦古文字寫成,由孔安國傳習。今本《十三經注疏》中的《古文尚書》五十八篇,為東晉梅賾所獻。唐代孔穎達奉唐太宗之命修訂經書時使用了梅賾的本子,后來又由政府公布發行,成為正式的科舉教材,廣泛流傳。
《尚書》被儒家列為“五經”之一,稱作《書經》,內容極其豐富,分為典、謨、訓、誥、誓、命等,主要是對歷代君主政令、言論和行為的記載,也包括貴族對子弟的訓誡,以及討伐出征的誓詞等。《尚書》首先是一部歷史著作,記載了上自堯舜,下至秦穆公時的許多君臣言論和歷史片段,是研究上古歷史不可缺少的珍貴文獻,生動地反映出上古先民的宗教思想、政治思想以及倫理道德思想。
《尚書》的核心思想是神權思想。在殷商時期,先民信仰天帝,敬畏祖先,祭祀成為當時社會最重要的政治活動。統治者強調“天命神授”,認為君主行使統治權是由于奉了天命。《尚書—湯誓》說“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書·盤庚上》說“先王有服,恪謹天命”,“天其永我命于茲新邑,紹復先王之大業,底綏四方”。到了周代,統治者從商朝滅亡的事實中總結歷史教訓,開始逐步認識到人民的力量,提出“敬德保民”思想,因此總結和借鑒殷商的歷史教訓成為《尚書》的重要內容之一。
導岍及岐,至于荊山,逾于河。壺口、雷首,至于太岳。底柱、析城,至于王屋。太行、恒山,至于碣石,入于海。西傾、朱圉、鳥鼠至于太華。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導蟠冢,至于荊山。內方,至于大別。
岷山之陽,至于衡山。過九江,至于敷淺原。
導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
導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導河積石,至于龍門;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又東至于孟津,東過洛油,至于大伍;北過降水,至于大陸;又北播為九河,同為逆河,入于海。
本週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