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從西潮到東風(簡體書)
滿額折

從西潮到東風(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9 元
定價
:NT$ 354 元
優惠價
8730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持續多年的國際貿易不均衡被西方經濟學界和政界普遍認為是這場危機產生的根本原因,而國際貿易不均衡則被認為主要源于人民幣匯率的嚴重低估,但在《從西潮到東風:我在世行四年對世界重大經濟問題的思考和見解》一書中,享有國際聲譽的經濟學家林毅夫卻發出了振聾發聵的聲音——危機發生的根源絕不在中國的匯率政策。在《從西潮到東風:我在世行四年對世界重大經濟問題的思考和見解》中,林毅夫還認為,發展中國家廣為接受的現代化理論源于西方社會的經驗,這樣的理論經常與發展中國家的現實相背離,簡單照搬西方的理論,容易產生“淮南為橘、淮北為枳”,甚至是“好心干壞事”的結果。發展中國家的學者有必要根據自己的社會現實創造性地提出理論來指導其現代化的實踐。作者還對解決歐洲債務危機、恢復全球經濟增長、構建新的國際貨幣體系等熱點問題進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可以說,《從西潮到東風:我在世行四年對世界重大經濟問題的思考和見解》這部作品是引領發展中國家或中國學者獨立思考全球經濟問題的開拓性作品。閱讀此書的讀者也一定會有一種醍醐灌頂的感受――“西潮”并非皆是真理,“東風”亦可貢獻于西方的發展。

名人/編輯推薦

《從西潮到東風:我在世行四年對世界重大經濟問題的思考和見解》是一本涉及世界經濟發展的書,也是一部足以引爆中國發展大討論的書。對世界來說,發展是一個永恒的命題,對中國來說,我們一直在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從西潮到東風,從來沒有顯得如此迫切……
著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最新作品《從西潮到東風》!激起中國發展大討論!
北京大學副校長海聞,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中國銀監會首席顧問、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沈聯濤,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傾力推薦!

林毅夫,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名譽院長。1994年創立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現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并擔任主任一職。2008年被任命為世界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負責發展經濟學的高級副行長,成為擔此要職的發展中國家第一人。2012年在世界銀行的任期屆滿,返回北大,繼續教學研究工作。
林毅夫現任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工商業聯合會副主席,曾任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在國內外多個有關發展政策、農業、減貧的委員會、領導小組兼職。
林毅夫于1986年獲得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榮膺英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并獲得法國奧佛涅大學、美國福特漢姆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香港城市大學、英國倫敦經濟學院和香港科技大學的榮譽博士學位。

書摘/試閱

推薦序 IX
中文版序 XV
概論 XXV
第一部分 2008~2009年世界危機的原因何在
第1章 世界經濟與2008~2009年危機
危機的爆發、演進和后果 010
危機如何蔓延到全球 015
第2章 危機的真實起因
假說1:全球失衡導致了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和全球金融危機 018
假說2:全球金融危機是美國的政策所致 027
第3章 金融監管放松與房地產泡沫
新型金融工具和房地產泡沫 036
美聯儲對泡沫的處理辦法——格林斯潘對策 039
次級抵押貸款市場的擴張 041
第4章 歐洲出了什么問題
歐元是否促進了危機的發展 047
歐元區的金融監管放松和一體化 050
第5章 中國的外匯儲備為何大幅增長
中國的雙軌制改革戰略導致了企業的高儲蓄率 061
勞動密集型產業從東亞其他國家轉移到中國 067
第二部分 走向復蘇的共贏之路
第6章 超越凱恩斯主義
發達經濟體的基礎設施投資——堅實但有限的機會 073
對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資——豐富的機會 081
第7章 大規模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
對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和世界經濟的共同好處 086
正確識別突破發展瓶頸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091
填補資金缺口 093
全球基礎設施投資計劃的設計 101
從“新常態”走向“新新常態” 103
第三部分 貧窮國家如何實現追趕:雁行模式和領頭龍模式
第8章 大分化之謎
大分化 110
雁行模式和領頭龍模式的解決方案 112
第9章 結構性變化的機制與收益
有關領跑者—追隨者關系的早期研究 116
亞洲的“雁行模式”是否仍在繼續 122
標準事實與尚未得到解釋的轉型失敗 125
第10章 結構變遷的成敗啟示
對工業化和去工業化的更深入考察 133
產業結構升級 137
對謎題的集中思考:新結構經濟學 138
第11章 貧窮國家獲得的獨特機遇
前方充滿機遇的構造變化 144
收益會有多大 147
抓住當前機遇的路線圖:增長甄別與因勢利導框架 149
第四部分 走向全新的國際貨幣體系
第12章 國際貨幣體系的發展歷程
金本位制(1819~1914年) 160
兩次大戰期間(1914~1939年) 161
布雷頓森林體系(1946~1973年) 163
后布雷頓森林體系時代(1973年以后) 166
第13章 新出現的壓力和政策挑戰
有無其他替代美元統治地位的選擇 172
持續的收支失衡與資本流動的波動 174
第14章 新興的多元化儲備貨幣體系的(不)穩定性
走向多極化的增長體系 180
美元、歐元和人民幣的前景 181
新興的多元化國際金融體系的穩定性如何 184
第15章 主要改革建議背后的理論思考
國際支付體系 195
最后貸款人 197
“正常”時期的國際流動性 203
第16章 主要改革建議的成本收益分析
更大、更好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205
發行國際貨幣的全球中央銀行 209
全球政策協調 211
第17章 關于新的全球儲備貨幣(紙黃金)的建議
糾正國際收支失衡 214
確保充足的全球流動性 216
參考文獻 21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08
缺貨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