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王泰平文存:中日建交前後在東京 (簡體書)
滿額折

王泰平文存:中日建交前後在東京 (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王泰平文存:中日建交前后在東京》忠實地記述了作者40多年前的親為、親歷及所見、所聞、所學、所感。全書包括三部分內容:一為記述作者在記者任內印象深刻之事,尤其是遵照周總理和外交部領導的指示,為中日建交進行活動的情況,以及建交前后重大事件和建交過程的采訪錄;二為塵封的日記,揭秘了作者在記者任內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的細節;三為鏈接的內容,為后期所寫與記者生涯密切相關之人和事。

作者簡介

王泰平,中日友好21世紀委員會中方副秘書長、中日韓經濟發展協會會長、中日關系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特約研究員、中日友好協會理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亞非發展交流協會理事、清華大學日本研究中心理事、中日友好日語學院名譽院長、外交筆會理事等職。

名人/編輯推薦

《王泰平文存:中日建交前后在東京》中的這些資料不僅能給今人和后人提供一份關于中日關系正常化前后那段特殊歷史的證言,也為研究彼時中國和日本各自的國情、民情、社情以及人物提供一些鮮活的史料,對了解和研究當時的日本、中國和中日關系提供了考證資料,對觀察和分析當今的日本、中國和中日關系也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適合近代史、中日關系領域研究人員,大專院校相關專業師生閱讀。

目次

自序
前言
第一部 難忘的記憶
從北京到東京
惠比壽“大家庭”
一心撲在工作上
訪問農村散記
“文化大革命”的烙印
遭遇“妨礙采訪事件”
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場外故事
創價學會文化節采訪手記
在東京采訪聯合國大會
密會執政黨干事長保利茂
替周總理向中曾根傳話
同中曾根康弘談話錄
難忘戰后中日關系的拓荒者松村謙三
下田之旅
難忘周總理的接見
盯住“佐藤之后”的政局
回國接待田中首相訪華
田中訪華前后
第二部 塵封的日記
1970年
常駐日本后的第一個新年
采訪大阪“萬國博覽會”
關于修正資本主義的議論
中國政策日美會議
“日本軍國主義已經復活”
日本軍隊的特點
與戰前的不同點
日本全國出現的左派組織
周總理會見日本七團體代表
周總理接見我漁業代表團及外交部有關工作人員
周總理和郭沫若接見日本反修青年訪華團
周恩來總理同西園寺公一的談話
周總理接見幾個部的同志時講話
周恩來總理會見日本社會黨活動家代表團
到新華社談工作
離京返任,廣州印象
防災日
關于《軍閥》的不同見解
日本的電影文化史一瞥
靖國神社
去京都采訪
“部落民很受歧視”
第31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60年代到70年代日本似乎是變化很大
日本出現“漫畫景氣”
看電影《戰爭和人》
60年代的日本發生巨變
敬老日的感慨
“十五夜”
會見韓素音女士
《白毛女》在日本再次上演
《圣教新聞》
今野良藏來訪
與田川誠一晤談
去新宿采訪
去松岡洋子家訪問
學習《黨委會的工作方法》心得
去大阪采訪見聞
訪問部落解放同盟中央本部
去金閣寺游覽
去井上清宅拜訪
參觀油輪建造現場
西園寺公一演講會
參觀神戶制鋼廠
觀看松山芭蕾舞劇團公演的《白毛女》
去奈良游覽
參觀三洋彩色電視機工廠
三菱集團百歲生日
上村幸生關于成立促進日中邦交議員聯盟的介紹
淺沼稻次郎社會黨前委員長殉難10周年集會
出席古井喜實和松本俊一的宴請
中加建交,沖擊日本
去神戶港送行
會見第四次學生訪華團
訪問長谷川喜代太郎家
看電影《虎、虎、虎》
“國際反戰日”
見《每日新聞》新井寶雄
看意大利和蘇聯合拍的影片《向日葵》
前往山梨縣采訪
自民黨舉行第24次臨時大會
登富士山
自衛隊創建20周年閱兵式
“文化日”
會見NHK記者依田實
“美國胡同”
金澤幸雄來訪
江戶時代的階級制度
戰后日本歷代首相
川島正次郎猝死
傳達喬冠華報告
采訪自衛隊音樂節
見朝日新聞社編輯委員波多野宏一
吊唁法國前總統戴高樂
采訪自衛隊航空節
會見《朝日新聞》記者古川萬太郎
見日本日中備忘錄貿易事務所大久保任晴
見波多野宏一、齋藤、新井
日本外交有三個基本方面
勤勞感謝日
震驚日本全國的“三島事件”
會見第一批常駐北京的日本記者
出席南斯拉夫國慶招待會
秋岡家榮來駐地
岡崎嘉平太來駐地
出席阿爾巴尼亞解放26周年紀念祝賀酒會
社會黨第34次大會閉幕
去大阪采訪
去下關采訪
去博多、小倉采訪
訪問“勝利號”中國貨船
新井明來訪
促進恢復日中邦交國會議員聯盟成立
閱“《莎劇欣賞》雜寫”
三島由紀夫追悼會
秋岡家榮來拜會
采訪“日中國交恢復國民協議會”成立大會
沖繩的美軍胡座基地街爆發反美斗爭
日臺韓“海洋開發研究聯合委員會”
會見大隈鐵二等
三島由紀夫的書空前熱銷
拜訪中島健藏
1970年日本經濟的特征
1971年
去松村謙三家拜年
回國述職,受到周總理接見
關于日本復活軍國主義問題的議論
去東京上野公園觀櫻
日本《世界》雜志載文談日中關系
大阪、京都的右翼團體
訪問朝鮮大學校
一首諷刺日本軍國主義侵略中國的詩
“關于對今后教育進行綜合性擴充整備的基本施策”的最終答審案
歡送公明黨訪華團
妨礙采訪事件
郭沫若會見古川萬太郎、本多勝一、秋岡家榮時的談話
訪問創價學會富士山大石寺總本山
舊盂蘭盆節
尼克松發表保衛美元的8項措施聲明
松村謙三逝世
迎接王國權一行
出席松村葬禮
秘密會見中曾根康弘
送王國權一行回國
蔣道鼎談形勢
會見田川誠一
去秋田縣采訪
在日朝鮮人中央集會
劉德有吹風
游富士山
竹入義勝遇刺受傷
尼克松是個傳奇式人物
耿飚會見日共(左派)代表團
我駐東京聯絡處舉行國慶22周年招待酒會
“恢復日中邦交茨城縣民會議”成立大會
見一華僑知識分子C先生
淺川謙次來駐地
赴春日一幸、后藤鉀二以及小平忠宴
見秋元秀雄
介紹旅日華僑作家陳舜臣
久野忠治求見
看電影《潮騷》
出席時局演講會
與田川誠一共進午餐
采訪淺沼稻次郎紀念像揭幕儀式
日本執政黨和在野黨機關報情況
會見依田
訪問藤田茂
靖國神社“秋季大祭”
見共同社E記者
采訪豐田汽車集團
到名古屋市
田英夫帶領《郵遞周刊》常務取締役來駐地
間接采訪聯大關于中國代表權問題表決情況
見佐藤派議員久野忠治
聽岡崎嘉平太發表演講
去福島考察纖維產業
《朝日新聞》D記者談笹川良一
日本外務省亞洲局中國課
出席《朝日新聞》編輯局長后藤基夫的宴請
應邀去宇都宮德馬家做客
日本警方調查認為,日本保守政治危機的根源
戰后日本的經濟計劃
齒輪座訪華事
高橋正武來駐地拜訪
三島由紀夫切腹自殺一周年
日中友協大躍進的一年
去齒輪座采訪
去松山市采訪
四國情況
田川談話
趙自瑞傳達國內精神
新華社“關于加強報道工作給駐外分社的信”
東京都知事美濃部亮吉演講會
1971年的形勢
白土吾夫談話
1971年中日貿易總額
1972年
日本各大報新年特刊
去朝總聯拜年
郭沫若會見大塚有章
左派人士座談會
見共同社松尾文夫
日本媒體提出采訪尼克松訪華要求
蔣幫在對臺獨態度上有變化
周總理會見沖繩代表團
周總理接見新聞口同志談話
日本朝野各界極為關注中美會談
觀看郭沫若創作的歷史話劇《屈原》
劉春談粉碎林彪的斗爭
古川萬太郎談話
木村一三談話
小宮山千秋談他對本屆自民黨總裁候選人的看法
會見中曾根康弘秘書依田實
秘密會見木村武雄
本屆自民黨總裁選舉的焦點和幾點看法
會見巖佐凱實和今里廣記
會見田川誠一
會見《日本經濟新聞》政治部長新井明
對基辛格訪日的看法
會見依田實
《朝日新聞》決定派吉田實常駐北京
會見藤山愛一郎秘書山本保
會見經濟同友會代表干事木川田一隆
肖向前赴任
采訪自民黨大會
迎接上海芭蕾舞劇團
藤山愛一郎舉行酒會
大平外相與孫平化、肖向前二人舉行秘密會談
田中“特使”竹入義勝訪華
大平外相再次與孫平化、肖向前會談
田中首相會見孫平化、肖向前
田中角榮其人其事
召開僑領座談會
江崎真澄發表演講
“日中協”召開常任干事會
小坂訪華
日美首腦會談
何香凝逝世,田中首相和大平外相分別發唁電
對日美首腦會議的看法
接國內來電,回國參加接待田中訪華
與愛國華僑同慶國慶節
《中日聯合聲明》發表后日本朝野的表情
日本同中國建交的背景
日本先于美國同中國建交的意圖
大平外相年內要訪蘇
北海道采訪日記
河原崎長十郎收到郭沫若的信和詩
大熊貓“蘭蘭”和“康康”運抵東京
藤井治夫談中曾根的戰略思想
高橋正武來駐地
日本國會眾議院解散,舉行大選
讀書心得:外交官必備素質
1973年
郭沫若為日本國民題詩
采訪天皇接受新年朝賀的情景
看電影《恍惚的人》
日本經濟進入調整期
采訪中國駐日本大使館開館
外交部禮賓司長韓敘訪日
經濟高速增長和大國意識
“應試地獄”
梅蘭芳家屬的消息
訪問竹入義勝家
水俁病官司
首任大使陳楚到任
日本相撲代表團訪華
陳楚大使遞交國書
中日友協訪日代表團抵達東京
廖承志團長拜會參院議長河野謙三
采訪“日中友好議員聯盟”成立大會
會見田中首相的智囊岡澤昭夫
東京的地鐵
憑吊聶耳紀念碑
會見依田實
關于“青嵐會”的情況
蘇聯對日本態度的演變
公明黨的“表”與“里”
大平正芳印象
日光之美,冠于日本
出席航空宇宙表演
出席松村謙三秘書的婚宴
第三部 鏈接
我所知道的高碕達之助
橫濱山手中華學校百年校志出版祝賀會上致賀詞
中日友好前途光明,少林寺拳法大有可為——少林寺拳法創始60周年紀念研討會基調演講
中日復交談判:周恩來的外交經典之作
懷念鮫島敬治先生
淺草深情
森川和代追思會:回帖一言
懷念森川大姐
與“覺友會”老朋友們的談話
蔣道鼎逝世唁電
送道鼎兄骨灰歸故里時敬題
田川誠一先生悼詞
大阪“萬國博”——亞洲的首次世博會
深情緬懷韓部長——紀念韓念龍同志誕辰100周年
后記

《清華東方文庫》出版緣起

書摘/試閱



田中訪華前后
日中問題成為內政問題
1972年7月田中角榮出任首相后,改變了歷屆自民黨政權長期推行的“向美國一邊倒”政策,實行以日美合作為基軸的“自主多邊外交”,取得了引人注目的成就。
1972年9月,田中訪華,同中國一舉實現邦交正常化,是田中“自主多邊外交”最典型的實踐和最赫然的成果。
田中政權同中國實現邦交正常化有其深刻的國際國內背景,是其面臨的內外形勢推動的結果。田中上臺后僅用84天時間就實現同中國邦交正常化,當然也顯示了他的政策決斷力和行動力。
日本經過60年代的高速發展,至70年代初,已發展成為僅次于美、蘇的經濟大國,其主要經濟指標均居世界前列。隨著其經濟實力的迅速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必然產生奉行較為獨立的外交政策的要求。打開日中關系,對日本展開“自主多邊外交”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大平正芳在就任田中內閣外相后,就新政府的對華政策同佐藤政府有何不同答記者問時,明確表示,新政府決心實現日中邦交正常化。他說:“日本過去的外交是看美國的眼色行事,認為同美國一致就不會錯。今后即使有險阻,也要由自己來判斷。”這番話清楚表明,田中內閣十分明白,其推進日中邦交正常化之舉意味著開辟日本外交的新時代。
田中同中國實現邦交正常化,也是在他的前任佐藤榮作的對華政策徹底破產后,做出的順應時勢和民心的歷史性選擇。
佐藤政府1964年11月上臺以后,追隨美國,并繼承自民黨歷屆政府的衣缽,對中國奉行政治上敵視、經濟上撈取實惠、反華而不斷絕往來的政策,即佐藤上臺伊始就聲稱的“政經分離”政策。
20世紀70年代,這項政策走進了死胡同。從1970年中國同加拿大建立外交關系,到1971年尼克松總統將訪華的公告發表以及同年在第26屆聯大上,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形勢發展之快,出乎佐藤政府的意料,使其處于被動、孤立的境地。
為緩和國內外壓力,穩定政局,佐藤政府采取兩手政策,一方面頑固堅持其反華的基本立場;另一方面不斷玩弄新花招。
佐藤表示,“愿意在任何時候、任何地點”與中國進行“大使級會談”,并宣稱,會議的議題要擴大到“包括日中關系正常化的所有問題”,并通令日本各駐外使館抓住機會,直接地或通過第三國造成與中國使節接觸的既成事實,以制造輿論,欺騙視聽。在東京,佐藤派員與中國駐日人員秘密接觸、試探。在枝節問題上,提出要與中國發展關系,如提出同中國搞郵政協定、氣象協定、簡化我常駐日本人員去日本的簽證手續、使用特惠關稅,等等,企圖在不解決兩國政治關系的情況下,應付時局,緩解壓力。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