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世界最著名的名人傳記
滿額折

世界最著名的名人傳記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28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詩人臧克家說:「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
歷史不容忘卻,偉人值得永遠緬懷;但是,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生活節奏加快,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生活、為了個人發展而無暇靜下來仔細地緬懷古人,品味歷史。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人們的閱讀習慣,《世界最著名的名人傳記》應運而生,它將名人傳記經典的精華濃縮,以簡練、平實的語言概括講述,使人們能在更短的時間內瞭解書中二十五位名人的心路歷程。

這二十五位名人中有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畫家;有西方的,也有東方的;有古代的,更有近現代的。可以說,仔細品味本書,將能使你迅速瞭解各傳記中的主角,同時可以使你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激發你向上的勇氣和動力。

作者簡介

江又聲

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班畢,早期曾於大學中擔任講師、教授,現為自由作家與評論家。對於文學,他亦有獨到的見解,所輯錄的篇章皆是同類型文學中的佼佼者,所編著之書皆具有發人深省、耐人尋味的特點,是一位善於以作品啟發讀者的優秀作家。

序 言

人類歷史悠遠漫長,其中有文字以來的歷史也有幾千年。在這期間,世界上出現許許多多名人,他們或者給後人留下了不朽的思想,或者是做下了許多豐功偉績,造福於人類,或者是偏離社會發展方向,造成社會災難。這些人已經成為歷史,但人們不會忘記。這正如臧克家先生所寫的:“有的人死了,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但他已經死了。”這些人或者晚年寫自傳記述、總結自己的一生,或者由後人撰寫傳記,記錄他們的一生。這些自傳或傳記已經成為人類精神文明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歷史不容忘卻,偉人值得永遠緬懷,惡人的教訓要永遠吸取。但是,當今世界日新月異,生活節奏加快,越來越多的人為了生活、為了個人發展而無暇坐下來細細地緬懷古人,品味歷史。為適應現代社會人們的閱讀習慣,《世界最著名的名人傳記》應運而生,它將名人傳記經典的精華濃縮,以簡練、平實的語言概括講述,可以使人們在更短的時間內瞭解書中25位名人的成就人生。

這25位名人中有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也有畫家等;有西方的,也有東方的;有古代的,更有近現代的。可以說,讀《世界最著名的名人傳記》,可以使你迅速瞭解各傳記中的傳主,同時可以使你從中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激發你向上的勇氣和動力。

目次

1、《懺悔錄》尚•雅克•盧梭/005
2、《瞧,這個人》弗利德里希•威廉•尼采/014
3、《羅素自傳》羅素/023
4、《沙特傳》 西蒙娜•德•波伏瓦/040
5、《哲學生涯:我的回顧》德•伽達默爾/049
6、《無盡的探索》卡爾•波普爾/067
7、《風雨獨立路——李光耀回憶錄》李光耀/077
8、《諾貝爾傳》埃里克•伯根葛籣/085
9、《佛蘭克林自傳》本傑明•佛蘭克林/095
10、《居里夫人傳》艾芙•居禮/103
11、《達爾文傳》A•涅克拉索夫/112
12、《甘迺迪傳》希歐多爾•索倫森/121
13、《莎士比亞傳》維克多•雨果/130
14、《羅曼•羅蘭傳》斯蒂芬•茨威格/139
15、《卡夫卡傳》馬克斯•勃羅德/148
16、《真愛讓我如此幸福》漢斯•克利斯蒂安•安徒生/157
17、《海明威傳》貝克/165
18、《畢卡索傳》皮埃爾•戴/209
19、《渴望生活—梵谷傳》歐文•史東/218
20、《卓別林自傳》查理•卓別林/245
21、《拿破崙傳》艾密爾•魯特維克/255
22、《華盛頓傳》華盛頓•歐文/265
23、《甘地自傳》莫漢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274
24、《傑克•韋爾奇自傳》傑克•韋爾奇/283
25、《我生活的故事》海倫•凱勒/291

書摘/試閱

24《傑克•韋爾奇自傳》
傑克•韋爾奇

Part1
1.書名
《傑克•韋爾奇自傳》,
the biography by Jack Welch

2.作者名、作者國籍、生活年限
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美國,1935年-

3.書評

韋爾奇自1981年至2001年擔任公司總裁,不僅在通用電氣公司擁有至高無上的個人魅力,更是商界的傳奇人物。韋爾奇1981年擔任該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在隨後的20年中,他一天都沒有停止變革,他不僅為GE的股東創造了巨大財富,成為全球第一大公司,還塑造了一個最優秀的企業文化,把一個歷史悠久的工業帝國,轉變成為一個富有朝氣與活力,善於變中求勝,發展潛力無窮的公司楷模。他的成就重新定義了現代企業管理。
——美國《新聞週刊》、《時代》雜誌的記者 羅伯特•史雷特

隨著通用電氣各部門間的界限日益模糊,以及傳統製造業開始日趨類同於快速發展的服務部門,韋爾奇正使通用電氣呈現出一派更加企業化的面貌。自從他15年前重組通用電氣以來,這一直是他追求的目標。韋爾奇領導的通用電氣正在不斷發展,其前景一片光明。韋爾奇身後留下的公司將成為日新月異的美國經濟的代名詞。
——美國《商業週刊》

Part2 大師風範

傑克•韋爾奇(Jack Welch )於1935年11月19日生於麻塞諸塞州薩蘭姆市,1957年獲得麻塞諸塞州大學化學工程學士學位,1960年獲得伊利諾斯大學化學工程博士學位,同年加入通用電氣(GE)塑膠事業部。1971年底,韋爾奇成為GE化學與冶金事業部總經理。1979年8月成為通用公司副董事長。1981年4月,年僅45歲的韋爾奇在7個候選人中被選為通用電氣公司歷史上最年輕的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

傑克•韋爾奇上任伊始,就給自己和通用電氣規定了四個雄心勃勃的戰略目標:(1)GE所經營的每一種產業,都必須在其相應的世界市場上數一或數二;(2)GE應能將其全部資源,集中於他認為至關重要的產業和業務方面;(3)公司傳統的產業結構必須徹底改變,大幅度提高高技術和服務業在全部公司產業中的比重;(4)要實現高於美國國民生產總值增長率的發展速度。2001年4月卸任,同年,《傑克•韋爾奇自傳》出版。

韋爾奇初掌通用時,通用電氣的銷售額為250億美元,盈利15億美元,市場價值在全美上市公司中僅排名第十,而到1999年,通用電氣實現了111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世界第五)和107億美元的盈利(全球第一),市值已位居世界第二。韋爾奇初掌通用時,通用旗下僅有照明、發動機和電力3個事業部在市場上保持領先地位。而如今已有12個事業部在其各自的市場上數一數二,如果單獨排名,通用電氣有9個事業部能入選《財富》500強。在韋爾奇執掌通用電氣的19年中,公司一路迅跑,並因此連續3年在美國《財富》雜誌“全美最受推崇公司”評選中名列榜首。

Part3 品味經典

1、《傑克•韋爾奇自傳》的主要內容:

(1)早年基礎

傑克•韋爾奇在自傳中指出,他之所以在以後的職業生涯中取得驕人的成就,得益于早年形成的習慣等,而這主要歸功於父母的培養。父親不僅讓他開始知道了在賽勒姆外發生的事,還以切身經歷教會了他艱苦工作的價值。母親給了他自信的力量,使他明白如果不知道失敗是什麼,就永遠都不會知道怎樣才能獲得成功。傑克•韋爾奇認為,自信心給了他勇氣,並能充分釋放他的能量,可以讓他承受更大的風險並獲得比他想像的更為輝煌的成功。

在以後的學習和最初的工作中,傑克•韋爾奇逐漸認識到,要認識到學習知識的重要性,因為,“如果你不學習,你將什麼都不是。絕對什麼都不是。學習沒有任何捷徑可言。不要欺騙你自己!”;在商業中,沒有什麼比贏得上司的青睞更重要了,為此,不能隨大流,而應該與眾不同,比如回答上司的問話,給出的不僅僅是答案,還有意料之外的新鮮的觀點,把問題的範圍放得更廣泛一點。

在擔任最初的某個特定部門的主管後,傑克•韋爾奇逐漸認識到,團隊精神對於一個組織是非常重要的,而成功的團隊來自於區別對待,即保留最好的,剔除最弱的,而且總是力爭提高標準;官僚作風最要不得,它經常使人感到氣餒,為此應該回避或者是公開批評官僚作風,以自己的方式行事;當下屬犯錯誤的時候,需要的不是批評,而是自信心的重塑,因為當人們犯錯誤的時候,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懲罰,同時,當一個人遇到不順或者是挫折的時候,人云亦云是最不可取的行為;一定要重視人的作用,合適的人才一定要想法留住,要支持那些最好的,剔除那些最弱的,武斷的不願意吸取教訓的人必須開掉,經理人所要做的是幫助那些知道自己已經被過失侵蝕了自信的人們擺脫困境,重塑自我。

另外,對一個人的認識,不能僅僅依靠簡歷。簡歷對每一位求職者非常重要,對於招聘經驗甚少的人來說,簡歷確實是一件殺傷力很強的武器。但是,每一位經理人真正要尋找的是那些充滿了熱情、希望做出點成績來的人,簡歷並不能告訴你對方內心的饑渴,你必須去“感覺”它。

面對失敗後經理人更重要的是重塑自我。傑克•韋爾奇指出,他曾看到這種事情發生在堅強、聰明且充滿自信的數十億美元公司的總經理們身上。順利的時候,他們一般都會做得很出色,但是一旦做了某些錯誤的計畫或者一樁賠錢的買賣—並不是第一次—自我懷疑的心理就開始慢慢地侵蝕他們了。於是他們開始對每一件事情都沒有了主意,他們贊成每一個提議,為的是及早走出會議室或者是將這件事拖到以後再去處理。傑克•韋爾奇認為這種心態非常不好,每一件事情,無論好事還是壞事,經理人都必須勇敢地面對。

(2)哲學觀問題

傑克•韋爾奇在長期的職場工作中逐漸形成了自己對整個職場、生活的認識。

要想成為贏家,我們就必須把做到數一數二的“硬”的核心理念與這些無形的“軟”的價值觀結合起來,從而獲得一種“感覺”,這種“感覺”就是我們所要追求的企業文化。“我們必須讓一種態度滲透到公司每一個員工的頭腦裏。我們要創建一種環境,允許人們——事實上,應該是鼓勵人們——按照事情的本來面目看待事情,要按照事情自身的方式,而不是自己主觀願望的方式,來處理事情。”

要重視競爭的作用,重視人才。在企業中,人們總想賺錢,越多越好,可就是不捨得往外投錢,既想讓馬兒跑得快,又不想讓馬兒多吃草。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必須改變這種思維習慣。任何一家公司,如果認為它可以提供終身的工作保證,那麼它就走進了一個死胡同。

公司不能給人們提供長久的工作保證,除非每個人都人盡其才,必須讓每個人都感覺到自己的貢獻,這種貢獻既看得見,摸得著,還要能數得清,而不能給企業帶來最大效益的人必須予以辭退,因為這個企業可能不適合他,讓一個人待在一個他不能成長和進步的環境裏是真正的野蠻行徑或者“假慈悲”。企業即使要變革,變革的發生是也僅僅是因為你把正確的人放到正確的位置上促使它發生,先是人,接下來才是戰略和其他事情。口號和講稿是不會帶來變革的。

要著眼于企業未來的發展。如果削減成本是以未來的發展為代價,那麼你可以支撐個一年半載,甚至是兩年,這並不難做到。如果是對短期不聞不問,只是夢想著未來,那就更容易了。但是,這卻是對領導者的真正考驗。一個企業必須在當前工作的同時著眼于未來,為了未來的發展,即使裁員,如果必要,也在所不惜。

任何人,如果他“很樂意裁員”,那他就該被辭退;反之,如果他“不能裁員”,那他也應該被炒魷魚。裁員行動給公司帶來的人力資源損失,以及給員工和社區造成的困難,因此,應該慎重,要看是否有利於企業自身的發展。另外,為了企業的未來,要適應形勢,推掉公司的“圍牆”,建立無邊界公司。一個無邊界公司將把外部的圍牆推倒,讓供應商和用戶成為一個單一過程的組成部分;還要推倒那些不易看見的種族和性別藩籬。它要求把團隊的位置放到個人的前面。

要注意“群策群力”的作用。顧名思義,“群策群力”就是自系統中去除不必要的工作。“群策群力”計畫證實了這樣一個認識:距離工作最近的人最瞭解工作。每個公司發生的幾乎每一件好的事情,不管是計畫、行動,還是方針、政策,追根溯源,都與解放某些下屬企業、某些團隊或者某個人有關。“群策群力”計畫可以解放它們中的許多,可以幫助他們創建起了一種文化。

而在這種文化裏,每一個人都能發揮自己的作用,每個人的想法都受到重視;在這個文化裏,企業經理人是在“領導”而不是“控制”公司。他們提供的是教練式的指導,而不是牧師般的說教,因而,他們最終取得了更好的結果。“群策群力”還能在公司裏建立起學習型文化,為企業的發展增添新的動力。

另外,傑克•韋爾奇還提出了區別經理類型的理論,認為經理也是不同的,可以分為不同類型的。他把經理分為四類。第一種類型的經理能夠實現預定的目標—財務上的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並且能夠認同公司的價值觀;第二種類型的經理是指那些沒有能夠實現預定的目標,同時也不能夠認同公司的價值觀的人。

與第一種類型一樣,他們的前途當然也不必說,只是後果令大家都不愉快而已;第三種類型的經理沒有能夠實現預定的目標,但是能夠認同公司所有的價值觀。對於這樣的人,根據情況的不同,我們會給他們第二次的機會,或者是第三次的機會;第四種類型是最難處理的。這就是那些能夠實現預定的目標,取得經營業績,但是卻不能認同公司價值觀的人——他們壓迫人們工作,而不是鼓舞人們工作;他們是獨裁者,是專制君主。

(3)轉變理念

傑克•韋爾奇認為,21世紀的國際市場環境不同於以往,因此,成功地經理人應該及時轉變經營理念。理念是必須能夠抓住所有人的規模大、範圍廣、普及性強、對公司能夠產生重大影響的觀念、看法。一種理念應當有長久的生命力,能夠改變公司的基礎構架。理念可以來自任何地方,且無所不在。傑克•韋爾奇認為在現在市場上,至少有三種理念必須要具有:全球化、服務和電子商務。為了使這些理念取得成效,企業需要從上層就投入全部的熱情。

除了熱情之外,還要有強大的活力。企業不僅要為每一種理念投入了最好的人才,還培訓、檢查並報告他們的成績。歸根到底,每一種理念都應當能使人得到發展並提高經濟利潤。傑克•韋爾奇認為,要看一個組織是否重視某種理念,只要注意觀察他們安排的領導班子即可,每一個領導層的動作都必須表明對理念的完全承諾。

2、通用電氣公司情況

通用電氣公司是一家集技術、製造和服務業為一體的多元化公司,其創始人是著名的美國發明家湯瑪斯•愛迪生,他于1878年創立了愛迪生電燈公司。1892年,愛迪生通用電氣公司和湯姆森-休斯頓電氣公司合併,成立了通用電氣公司,總部設在紐約。1896年,道鐘斯工業指數榜設立,通用電氣公司(GE)是當時榜上的12家公司之一,時至今日,它是唯一一個仍在指數榜上的公司。

通用電氣公司在全球擁有員工近313,000人,是目前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連續數年被世界著名財經日報英國《金融時報》評為“世界最受尊敬的公司”。2003年,通用電氣公司的銷售收入是1342億美元。傑克•韋爾奇自1981年至2001年擔任公司總裁,現任董事長及首席執行官是傑夫•伊梅爾特。

通用電氣(GE)公司由多個多元化的基本業務集團組成,截至2004年,這些基本業務集團有:GE先進材料集團;GE商務融資集團;GE消費與工業產品集團;GE消費者金融服務集團;GE能源集團;GE設備服務集團;GE醫療健康集團;GE基礎設施集團;GE保險集團;NBC全國廣播公司;GE運輸集團;GE金融國際服務亞洲集團。

Part4 原著原味

我們的業務領導人對這次危機的反應典型地體現了GE的公司文化。儘管季度性財務結算已經完成,他們中許多人還是立即提出為吉德公司填補虧空。有的說他們能從自己管轄的公司中另外籌集1,000萬美元,有的說2,000萬美元,有的甚至許諾3,000萬美元,用來填充這個窟窿。雖然為時已晚,但是他們這種伸出援助之手的意願,與吉德公司人員找出的各種藉口形成了極其鮮明的對比。
——《傑克•韋爾奇自傳》第十五章

惟一因此而產生的好事是我發現了比爾•科納蒂這個人才。比爾後來成為整個GE的人力資源工作負責人,當時他剛剛接任飛機引擎公司的人力資源工作。他挑起了處理此案的擔子,確保每個人都能夠根據不同情況得到公平的處理。所有涉入此案的員工都收到了一封長信,信中根據我們的內部調查詳細列出了我們的“考慮”或“指控”。他們有機會在他們聘請的律師—用我們的錢—的幫助下,陳述他們的情況。然後,比爾拿出對每個員工的處理意見。
——《傑克•韋爾奇自傳》第十八章

我立刻對這個主意發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那麼年輕的小夥子還在用顧問。第二天,我正在布達佩斯給一群匈牙利企業家作午餐演說。與往常一樣,我認為自己是在傳授各種智慧。講演結束後,有幾個聽眾沖上前來,禮節性地表示“講得太好了”。接著,他們說:“你有一個偉大的想法是我們永遠忘不了的。”我內心暗暗失望,因為我的“雄辯的講演”只剩下了一個想法。他們向我確認,我那關於顧問的主意給了他們很大的啟發。
——《傑克•韋爾奇自傳》第二十二章

25《我生活的故事》 海倫•凱勒

Part1
1.書名
《我生活的故事》,
the Story of My Life

2.作者名、作者國籍、生活年限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美國,1880年-1968年

3.書評

我不管怎麼忙也得抽時間告訴你,我得到你的書是多麼高興而且又是多麼的重視……我被你的書吸引住了,簡直是著迷了。你是一個怪人,世界上最怪的人——你和你的另一半一起——我是指莎莉文小姐,你們這一對兒構成完會的和完美無缺的一個整體。
——美國著名小說家 馬克•吐溫

這部自傳體的著作寫了凱勒21歲以前的生活經歷,內容是那麼的豐富、生動、真實、有趣,無疑是自傳文學中的佼佼者,就文學成就來說,和盧梭的《懺悔錄》相比毫不遜色。……這部著作無疑是第一流的文學作品,但作為教育作品來讀意義更加重大。
——美國《世紀》雜誌

這個故事會有許多人讀起來很感興趣,因為這個故事是永遠不會完結的。人類精神的美一旦被人認識,我們就永遠不會忘記。在她的生活和生活樂趣中,凱勒小姐給我們這些沒有那麼多困難需要克服的人們,上了永遠不能遺忘的一課——我們都希望這部書有越來越多的讀者,讓她的精神在越來越廣的範圍內傳播。
——美國前總統佛蘭克林•羅斯福的夫人 安娜•埃莉諾•羅斯福

Part2 大師風範

海倫•凱勒(Helen Keller),1880年6月27日誕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北部的一個小鎮,父親亞瑟是位南方邦聯老兵。出生後的第19個月,一場高燒使海倫•凱勒變成了一個又盲、又聾、又啞的殘疾人。在她的導師波土頓柏金斯盲人學校老師安•沙利文的幫助下,海倫•凱勒學會說話,並開始和其他人溝通。1898年,海倫•凱勒考入了哈佛大學附屬劍橋女子學校。1900年秋,再考進哈佛大學的雷地克裏夫學院。1904年,海倫•凱勒成功取得文學學士學位。1933年榮獲坦普爾大學榮譽學位;1955年,她榮獲哈佛大學的榮譽學位。1968年6月1日,88歲高齡的海倫去世。

海倫•凱勒於1924年組建了海倫•凱勒基金會,並加入了美國盲人基金會,作為其全國和國際的關係顧問。1946年,海倫•凱勒擔任美國全球盲人基金會的國際關係顧問,並遊歷了 歐、亞、非、澳各大洲35個國家。她盡力爭取在世界各地興建盲人學校,並常去醫院探望病人,與他們分享她的經歷,以給予他們生存意志。她同時亦為貧民及黑人爭取權益,以及提倡世界和平。

海倫•凱勒堅強的意志和卓越的貢獻感動了全世界。從海倫童年時起,每一任美國總統都邀請她到白宮做客,還被政府稱為全美三十名為國家做出突出貢獻的傑出人士之一,1964年榮獲美國總統親自頒發的“自由獎”,並被譽為美國的高級公民。1959年,聯合國在全球發起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海倫•凱勒”運動,以資助世界各地的聾盲兒童。海倫•凱勒的一生為人們樹立了與命運拼搏的榜樣,她的名字成為堅忍不拔意志的象徵,她傳奇般的一生成為鼓舞人們戰勝厄運的巨大精神力量。“海倫•凱勒是人類的驕傲,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相信眾多的有疾病而聾、啞、盲的人都能在黑暗中找到光明”。

海倫•凱勒從1902年4月開始,在沙利文老師的幫助下,開始在美國的一家雜誌上連載她的自傳《我生活的故事》,第二年結集出版後轟動了美國文壇。除此之外,海倫•凱勒的作品還有:《我的天地》(又譯作《我生活中的世界》)、《石牆之歌》、《沖出黑暗》、《我的後半生》、《不可征服的人》和《老師:安妮•沙利文•梅西》等。

Part3 品味原著

1、《我生活的故事》的主要內容:

(1)對自然的愛

海倫•凱勒在這部自傳中表達的資訊很多,對自然的熱愛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雖然她只擁有過19個月的光明和聲音,但她卻仍可以清晰地記得——寬廣的綠色家園、蔚藍的天空、青翠的草木、爭奇鬥豔的鮮花,所有這些一點一滴都銘刻在她的心版上,永駐在她的心中。在書中,她無限留戀地說:“有一天,一隻大火雞竟把我手中的蕃茄給搶走了。

也許是受火雞的啟發,不久,我和瑪莎把廚娘剛烤好的餅偷走了,躲在柴堆裏吃得一乾二淨。卻不料吃壞了肚子,吐得一塌糊塗,不知那只火雞是否也受到了這樣的懲罰。”“那是一個明朗的清晨,我和老師散步到一個較遠的地方。但在我們回家的路上,天氣變得悶熱起來,好幾次我們不得不在路旁的樹下小憩。最後一次歇息在離家不遠的一棵野櫻桃樹下。樹枝茂盛又好攀登,莎莉文老師用手一托,我就上了樹,找個枝權坐了下來。”

海倫•凱勒喜歡在春天的早晨獨自坐在涼亭裏看書,因為這樣就可以感受到一股淡淡的香氣迎面撲來,仿佛“春之神”穿亭而過。她懷念陽光,因為在溫暖的陽光照耀下,含羞樹的花朵在陽光下飛舞,開滿花朵的樹枝幾乎垂到青草上。那些美麗的花兒,只要輕輕一碰就會紛紛掉落;她懷念大海,因為海浪打在岩石上破碎了,退了下去,隨後又聚攏來,發起更猛烈的衝擊的現象,加上那種純淨、清新的氣味,可以使人變得更清醒、更冷靜,並且貝殼、卵石、海草以及海草中的小生物,都對她有無窮無盡的吸引力。

海倫•凱勒無法看到整個世界,但對整個自然界充滿美好的懷念,她甚至可以在興之所至之時故意讓自己迷失在樹林和葡萄藤之間,那裏只有牛馬踏出的小路。當遇到灌木叢擋路,就繞道而行。她外出歸來時總是不會空手的,總要帶回幾大束桂花、秋麒麟草、鳳尾草等等南方特有的花草。

(2)對社會的愛

海倫•凱勒除了對自然充滿愛之外,還對社會充滿留戀。她5歲時學會了把洗好的衣裳疊好收起來,把洗衣店送回的衣服分類,並能認出哪幾件是自己的。在那個黑暗的童年時代,她有兩個朝夕相處的夥伴,一個是廚師的女兒——瑪莎•華盛頓,另外一個是一隻名叫貝利的老獵狗。她到老年時還懷念著這兩個夥伴。瑪莎•華盛頓能夠很容易就懂得了她的手勢,所以每次吩咐她做事情,她都能很快就完成。

在波士頓時海倫認識了不少新朋友,其中有威廉•韋德先生和他的女兒,他們的仁慈和熱情使她不能忘懷,因為和朋友在一起,生活總是美好的。

海倫回憶說:“我非常喜愛田野漫步和戶外運動。在我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就學會了划船和游泳。夏天,在麻塞諸塞州倫薩姆時,我幾乎都是生活在船上。沒有什麼能夠比得上朋友來訪時,出去划船更有樂趣了。的確,我並不能平穩地駕馭船隻,我通過辨別水草和睡蓮以及岸上的灌木的氣味來掌握方向,槳用皮帶固定在槳環上,我從水的阻力來知道雙槳用力是否平衡,同樣,我可以知道什麼時候是逆水而上。我喜歡同風浪搏鬥,駕馭堅固的小船服從於我的意志和臂力,它輕輕地掠過那波光粼粼的湖面,水波不停地使它上下顛簸。此情此景,令人心曠神怡!”

“我也喜歡劃獨木舟。我說我喜歡在月夜泛舟時,你們也許會啞然失笑。的確,我不可能看見月亮從松樹後面爬上天空,悄悄地越過中天,為大地鋪上一條閃光的道路,但我好像知道月光就在那裏。當我累了,躺到墊子上,把手放進水中時,我仿佛看見了這照耀如同白晝的月光正在經過,我觸摸到了她的衣裳。偶爾,一條大膽的小魚從我手指間滑過,一棵睡蓮含羞地親吻我的手指。”

海倫認為,生活中最值得慶倖的莫過於結識一些益友,他們如同一首首優美的詩歌一樣打動人,他們握手時注滿了不可言喻的同情,他們幽默有趣的性格,把她的憤怒、煩惱和憂慮一掃而光,使她一覺醒來,耳目一新,重新看到上帝真實世界的美與和諧,就腐朽化成了神奇。

總之,海倫對生活充滿了眷戀,正因為如此,她和莎莉文老師都成為了堅決的反戰者,認為生活應該平靜、美好,美國應該極力避免捲入戰爭的漩渦中。

(3)對老師的愛

海倫•凱勒一生的成功應該歸功於她的老師沙利文,為此,她自始至終對沙利文老師充滿著愛戴之情。海倫認為,每個老師都能把孩子領進教室,但並不是每個老師都能使孩子學到真正的東西,而沙利文老師對於自己,卻是既把自己領進了教室,又使自己真正學到了知識。沙利文可以把枯燥無味的科學知識,生動逼真、循序漸進地為她作解釋,使她自然而然地記住了沙利文講的內容。沙利文給她講述又大又圓的地球,地球上的火山、被埋在地下的城市、不斷移動的冰河以及其他許許多多奇聞軼事,使她越聽越覺得新奇。這些都成了海倫美好的回憶中的一部分。

海倫深情地回憶自己的老師:“從一開始,沙利文小姐就像對待其他聽党正常的孩子那樣和我對話,惟一不同的是,她把一句句話拼寫在我手上,而不是用嘴說。如果我無法明白那些用來表達思想的字句或成語時,她會提醒我;當我無法與別人溝通時,她也會從旁邊立即提示我。孩子們討厭的事,如學語法,做算術題,以及較為嚴格地解釋問題,在她的耐心指導下,我做起來都興趣盎然。”

沙利文老師給與她相親相愛,密不可分,海倫永遠也分不清,她對所有美好事物的喜愛,有多少是自己內心固有的,有多少是沙利文賜予給她的。沙利文已經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她是沿著沙利文的足跡前進的。她認為,自己生命中所有美好的東西都屬於沙利文老師,她的才能、抱負和歡樂,無不由沙利文老師的愛所點化而成。

(4)對光明的嚮往

海倫•凱勒出生18天後就永遠失去了光明,對於光明是什麼樣子,她只能猜測。為此,對於光明的嚮往,成了她一生的情結。她在自傳中用了很重要的章節表達了一個願望——假如生活給她三天光明。

海倫•凱勒夢想著,如果她能夠見到光明,她認為自己將首先把所有親愛的朋友都叫來,長久地望著他們的臉,把他們內在美的外部跡像銘刻在我的心中。她還要把目光停留在一個嬰兒的臉上,以便能夠捕捉到在生活衝突所致的個人意識尚未建立之前的那種渴望的、天真無邪的美;觀察自己的房間裏簡單的東西,看看腳下的小地毯的溫暖顏色,牆壁上的畫,將房子變成一個家的那些親切的小玩意;然後,她將到森林裏進行一次遠足,讓自己的眼睛陶醉在自然界的美麗之中,在幾小時內,拼命吸取那經常展現在正常視力人面前的光輝燦爛的廣闊奇觀。在歸途中,她還要走在農莊附近的小路上,以便看看在田野耕作的馬,看看緊靠著土地過活的悠然自得的人們,她將為光豔動人的落日奇景而祈禱。

海倫•凱勒並不以此為滿足,因為光明對她來說意義重大。她將充分利用每一份光明,她將在黎明起身,去看黑夜變為白晝的動人奇跡;她將看看人類進步的奇觀,將通過藝術來搜尋人類的靈魂,將通過手清楚地知道了古代尼羅河國度的諸神和女神、羅馬及後期的逼真的大理石雕刻、米開朗基羅的感人的英勇的摩西石雕像,將細心地觀察拉斐爾、達芬奇、提香、倫勃朗的油畫,飽覽維洛內薩的溫暖色彩,研究艾爾•格列科的奧秘,等等。
海倫•凱勒相信,視覺一定是最令人賞心悅目的,光明是最令人嚮往的。

2、關於海倫•凱勒的導師安•沙利文

美國著名的殘障教育家安•沙利文是一個愛爾蘭移民的女兒,父親湯瑪斯•沙利文是一個農場主。她還有一個哥哥,患了肺結核,成了殘廢。很小的時候,安•沙利文經常受到因貧困困擾的酗酒父親的打罵,5歲時她又得了結膜炎,差點失明。7歲時,安•沙利文的母親去世,她和哥哥被父親遺棄于孤兒院,她的哥哥也就死在那裏。儘管孤兒院的教學設施很差,但安•沙利文卻做得很出色。當慈善機構主席弗蘭克•桑伯恩視察孤兒院時,安•沙利文一字一句地莊重地要求:她想上學。

經過一系列複雜的手術保住視力後,1886年她開始教授海倫•凱勒。當安•沙利文首次見到海倫•凱勒時,海倫•凱勒才7歲,沒有受過什麼教育。安•沙利文開始按照計畫和字母表的順序教授海倫•凱勒。凡是見過她和海倫•凱勒的人都驚奇於她使海倫達到如此成功的教授能力和海倫•凱勒作為一個又聾又啞的人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

在幫助海倫•凱勒進行了正規教育之後,安•沙利文繼續通過陪伴旅行和演講等形式幫助海倫•凱勒。在整個教授海倫•凱勒的過程中以及在此之後,安•沙利文不斷遭受到質疑,人們認為她是在利用海倫•凱勒博取名利,為此,1905年,她1905年5月2日與海倫凱勒自傳的編輯結婚,他們和海倫•凱勒三個人一起生活到1912年。最終,她因用眼過度而失明,她也得到了世人的理解。由於她對海倫•凱勒的無私教導,她受到坦普爾大學、蘇格蘭教育機構、羅斯福基金會給與的廣泛讚譽。

Part4 原著原味

坐在濃郁的樹蔭下,世界萬物都是可供我學習的東西,都能給我以啟迪。那些嗡嗡作響、低聲鳴叫、婉轉歌唱或開花吐香的萬物,都是我學習的對象。青蛙、螞蚱和蟋蟀常常被我捉住,放在捂起的手心裏,靜靜地等候著它們的鳴叫。還有毛茸茸的小雞、綻開的野花、木棉、河邊的紫羅蘭,那柔軟的纖維和毛絨的棉籽,那微風吹過玉米田發出的颯颯聲,玉米葉子互相碰撞的沙沙聲,那被我們抓住的在草地上吃草的小馬,它那憤怒的嘶鳴以及嘴裏發出的青草氣息,都深深烙記在我的腦海裏。

有時候,天才剛剛亮,我就起身溜進花園裏,晨霧籠罩著花草。誰能體會到把玫瑰花輕柔地握在手心裏的無限樂趣;誰能知道百合花在徐徐地晨風中搖曳的美姿。採摘鮮花,有時會一下子抓到鑽在花裏的昆蟲,我可以感覺到它們受到外界壓力,舉翅欲飛,發出的細微振動聲。

那年秋季,我和家裏人是在離塔斯甘比亞大約14英里的一座山上度過的。山上有我們家的一座避暑用的小別墅,名叫“鳳尾草石礦”,因附近有一座早已被廢棄的石灰石礦而得名,高高的岩石上有許多泉水,泉水匯合成3條小河,蜿蜒曲折,遇有岩石阻擋便傾瀉而下,形成一個個小瀑布,像一張張笑臉,迎接客人。空曠的地方長滿了鳳尾草,把石灰石遮得嚴嚴實實,有時甚至把小河也蓋住了。

山上樹木茂密,有高大的橡樹,也有枝葉茂盛的長青樹。樹幹猶如長滿了苔蘚的石柱,樹枝上垂滿了長青藤和寄生草,那柿樹散發出的香氣彌漫在樹林的每一個角落,沁人心脾,令人神魂飄蕩。有些地方,野葡萄從這棵樹上攀附到那棵樹上,形成許多由藤條組成的棚架,彩蝶和蜜蜂在棚架間飛來飛去,忙個不停。傍晚時分,在這密林深處的萬綠叢中,散發出陣陣清爽宜人的香氣,怎不叫人陶醉,使人心曠神怡呢!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