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先進分佈仿真(第2版)(簡體書)
滿額折

先進分佈仿真(第2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5 元
定價
:NT$ 270 元
優惠價
8723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先進分佈仿真(第2版)》力圖比較全面、系統地介紹先進分佈仿真技術,首先簡要介紹先進分佈仿真的產生、發展、分類、應用、面臨的挑戰;接著詳細介紹先進分佈仿真的主要技術,包括體系結構、信息交換標準、時空一致性、仿真管理、VV&A與仿真可信度;爾後詳細介紹先進分佈仿真系統的構建,重點是開發時支撐工具和運行時支撐工具;最後簡要介紹典型的先進分佈仿真系統以及先進分佈仿真的新進展,包括基礎對象模型、基於web服務的仿真、基於網格的仿真、雲仿真。

作者簡介

徐享忠,1974.11出生,江西玉山人,裝甲兵工程學院副教授。1997年和2000年,先後獲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工學學士和工學碩士學位;2003年,獲裝甲兵工程學院工學博士學位。2008年以來,擔任中國系統仿真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委員、全軍軍事運籌學學會建模與仿真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被選拔為總裝備部”1153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對象,獲軍隊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三類崗位津貼。從事作戰仿真的教學與科研工作。出版教材6部、參編2部,獲院級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40多篇,其中,EI/ISTP檢索9篇,核心期刊13篇,教學論文3篇; 以第二作者發表EI/ISTP檢索論文5篇;參與完成軍隊重點課題十余項,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三等獎3項。郭齊勝,男,1962年8月生,湖北浠水人,工學博士,專業技術少將,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裝甲兵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軍隊學科拔尖人才培養對象,總裝備部科技領軍人才培養對象。曾學習於華中工學院(本科)、上海機械學院(碩士)、清華大學(博士)、國防大學(進修)和國防科技大學(研修),任教於甘肅工業大學。被評為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優秀科技青年、全軍優秀教師(2次)、全軍優秀學位論文指導教師(3次);獲國家機械電子工業部青年教師教書育人工作優秀獎、軍隊院校育才獎金獎(2次)、總裝備部優秀人才獎、總裝備部科技創新貢獻獎。獲教學科研獎近40項,其中,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軍隊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5項;發表學術論文280餘篇;出版譯著1部、著作10部、教材8部;培養高層次人才70餘名,其中,博士後1人、博士28人、碩士42人。現任中國運籌學會常務理事、軍事運籌學會理事、軍隊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專家、總裝國防系統分析與體系技術專業組專家、中國系統工程學會軍事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委員、軍用建模與仿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全軍武器裝備科技獎評審委員會裝備論證評審組專家、《裝備學院學報》特約編委、《計算機仿真》編委、《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編委等。

名人/編輯推薦

《先進分布仿真(第2版)》可作為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碩土研究生的教材或教學參考書,也可供有關工程技術人員自學和參考。

目次

第1章 緒論1.1先進分佈仿真的產生和發展1.2先進分佈仿真的分類1.3先進分佈仿真的共性問題1.3.1模型和數據1.3.2數據管理和時間管理1.3.3運行時環境和開發時環境1.3.4計算機生成技術1.3.5可視化技術1.3.6綜合自然環境的建模與仿真1.3.7C4ISR與M&S1.4先進分佈仿真的應用1.4.1軍事領域的應用1.4.2非軍事領域的應用第2章 體系結構2.1仿真系統體系結構理論2.1.1仿真系統體系結構的內涵2.1.2仿真系統體系結構的類別2.1.3仿真系統體系結構的視圖2.1.4仿真系統體系結構的性能要求2.2DIS體系結構2.2.1DIS中的基本概念2.2.2DIS邏輯拓撲結構2.3ALSP體系結構2.4HLA體系結構2.4.1HLA中的基本概念2.4.2HLA邏輯拓撲結構2.5兩種體系結構的互連第3章 信息交換標準3.1引言3.2DIS協議3.3HLA規範3.3.1HLA規則3.3.2HLA對象模型模板3.3.3HLA接口規範3.3.4MOM第4章 時空一致性4.1引言4.1.1時空一致性的概念4.1.2時空一致性影響因素4.2通信機制4.2.1網絡通信服務需求4.2.2傳輸方式4.2.3Multicast技術4.3時鐘同步4.3.1時鐘同步的概念4.3.2硬件時鐘同步方法4.3.3軟件時鐘同步方法4.4空間一致性4.4.1常用坐標系4.4.2常用坐標轉換4.5DR算法4.5.1基本思想4.5.2算法描述4.5.3DR算法的執行過程4.5.4DR算法的應用4.6自然環境一致性4.6.1綜合自然環境4.6.2綜合自然環境數據表示與交換規範4.7電磁環境一致性4.7.1基本概念4.7.2電磁環境仿真的基本方法第5章 仿真管理5.1引言5.2DIS系統的管理5.2.1分層遞階管理模式5.2.2“四加三”管理模式5.3HIJA仿真系統的管理5.3.1聯邦全過程全系統管理的體系結構5.3.2聯邦全過程全系統管理控制環境5.3.3聯邦全過程全系統管理的關鍵技術第6章 仿真可信度6.1引言6.2仿真可信度的概念6.2.1仿真可信度的定義6.2.2仿真可信度的性質6.2.3仿真可信度研究的歷程6.2.4仿真可信度研究中的難題與方向6.3模型與仿真的VV&A6.3.1VV&A的概念6.3.2VV&A的工作過程6.3.3VV&A的基本原則6.3.4VV&A相關人員及其職責6.3.5VV&A的相關技術6.3.6仿真可信度與VV&A的關係6.4數據的VV&C6.4.1VV&C的基本概念6.4.2建模與仿真中數據的分類6.4.3數據VV&C原則6.4.4仿真數據校核與驗證的關鍵過程6.4.5數據工程理論與方法6.5仿真可信度評估方法6.5.1基於相似理論的可信度分析6.5.2基於模糊綜合評判法的可信度評估6.5.3基於層次分析法的可信度評估6.5.4基於粗糙集理論的仿真的可信度評估方法6.5.5基於模糊推理的仿真可信度評估方法6.5.6基於粗糙—模糊綜合評判的仿真可信度評估方法6.5.7各種方法的分析對比6.6仿真可信度評估的技術途徑與支撐環境6.6.1技術途徑6.6.2支撐環境6.7仿真可信度的控制第7章 先進分佈仿真系統的構建7.1聯邦開發與執行過程7.1.1FEDEP的基本步驟7.1.2FEDEP描述方法比較7.2開發時支撐工具7.2.1仿真對象模型開發工具7.2.2仿真成員框架自動生成工具7.2.3仿真系統調試工具7.2.4仿真系統集成工具7.2.5仿真語言7.3運行時支撐工具7.3.1仿真引擎7.3.2仿真管理7.3.3數據記錄與回放7.3.4仿真可視化7.4開發實例7.4.1需求分析7.4.2聯邦概念模型開發7.4.3聯邦設計與開發7.4.4系統的集成、測試與運行7.4.5聯邦執行和結果準備7.5先進分佈仿真系統構建面臨的挑戰7.5.1仿真對象的複雜性7.5.2軍事需求問題7.5.3技術需求問題第8章 典型先進分佈仿真系統8.1引言8.1.1美軍作戰仿真系統的主要特點8.1.2美軍作戰仿真系統的應用領域8.2WARSIM20008.2.1系統簡介8.2.2體系結構8.2.3應用領域8.3聯合作戰系統8.3.1系統簡介8.3.2體系結構8.3.3主要功能8.3.4應用領域8.4聯合仿真系統8.4.1系統簡介8.4.2組織結構8.4.3體系結構8.4.4主要功能8.4.5應用領域8.5聯合戰區級仿真系統8.5.1系統簡介8.5.2體系結構8.5.3模型構成8.5.4多分辨率聯邦的體系結構8.5.5應用領域8.6聯合建模與仿真環境(JMASE)8.6.1JMASE概述8.6.2調度服務8.6.3日誌服務8.6.4JMASE的通信機制第9章 先進分佈仿真的新進展9.1基礎對象模型9.1.1BOM方法的基本內容9.1.2BOM的創建方法9.1.3封裝BOM的實現9.1.4BOM的重用方法9.2基於Web服務的仿真9.2.1Web服務簡介9.2.2可擴展建模與仿真框架9.2.3Web服務與HLA9.3基於網格的仿真9.3.1基於網格仿真的必要性9.3.2基於網格仿真的研究方向9.3.3Web服務與網格計算9.3.4仿真網格9.4雲仿真9.4.1虛擬化技術9.4.2基於雲仿真平臺的雲仿真系統體系結構9.4.3雲仿真平臺關鍵技術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4.數據交換技術
在聯邦全過程活動中,開發人員之間、軟件工具之間等都要交換數據,典型的如聯邦對象模型文件、聯邦執行數據文件等。為了交換這些數據首先要求有基礎的通信設施,其次要求數據必須按照一定的要求進行格式化。所有交換的數據都在數據管理系統的管理之下,并且按照過程管理中描述的數據交換關系進行自動或手動的傳遞。由于交換的底層通信伴隨過程管理的工作流動進行,所以關鍵就是要研究數據的格式化問題。
數據標準本身是HLA組成內容之一,所以對一些仿真常用的必備的數據類型已經建立了標準,但對一些沒有標準化而實際上又有需求的數據,就必須建立自己的標準。標準包括兩部分:一是所采用的數據描述方法;二是針對具體數據類型確定的具體標準。數據交換技術的研究重點是聯邦全過程中尚未標準化的數據,如想定、腳本和仿真結果數據,設計合適的交換方式,以提高聯邦全過程管理的自動化程度和重用性。
5.負載平衡技術
聯邦在網絡互連的計算機上運行,為了充分利用網絡和計算機資源,使聯邦運行綜合性能最優,需要好的資源管理和分配方案,以達到系統各部分負載平衡。分布式系統進行負載分配的最終目的是要達到系統運行效果最優,主要指標是仿真推進速度,而直接的負載因素是仿真計算機的CPU、內存和網絡帶寬資源。由于難以直接衡量推進速度與負載分配的關系,所以在實施的時候也是以計算、存儲和通信帶寬三類資源為準,當然這也是非常必要的,至少可以保證每臺計算機都在可接受的負載范圍內運行。
負載分配大致可分為靜態和動態兩類,靜態負載分配是在每次聯邦運行前完成,可以稱為確定性調度,而動態負載分配是在聯邦運行中進行,稱為負載平衡。靜態負載分配與聯邦運行規劃、仿真腳本和系統總控調度有密切的關系,其實現方法是通過制定合理的運行配置,仿真腳本和總控調度方案,通過總控調度系統按照該配置部署仿真系統并控制系統的運行。動態負載平衡也需要節點的負載信息,只是需要實時地獲取,并且實時進行處理得到新的負載分配方案,然后實時進行分配。由于負載是在仿真過程中進行分配的,因此靜態負載分配的方法是不合適的,不能通過修改腳本、運行規劃和總控調度方案的方式進行,而必須采用實時可操作的方法。
動態和靜態負載分配都需要選擇負載轉入、轉出的成員或節點,其判斷準則是要求這種負載轉移的收益最大化。另外,還都要求獲取節點的負載信息。由于節點負載信息的獲取是周期性的,并且信息的獲取、傳輸、處理都需要占用節點計算資源、網絡帶寬,因此,其獲取策略也是需要根據系統進行調整的,特別是信息獲取周期的確定——定周期還是自適應周期或變周期等。具體負載信息獲取技術和節點類型有關,也和負載的定義有關。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