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反輻射導彈對抗技術(簡體書)
滿額折

反輻射導彈對抗技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2 元
定價
:NT$ 492 元
優惠價
8742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雷達作為防空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其生存能力直接影響防空系統作戰效能的發揮。反輻射導彈作為一種以雷達為主要攻擊目標的殺傷武器,對雷達乃至現代防空系統構成嚴重威脅。反輻射導彈及反輻射導彈對抗已成為空襲與防空對抗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面對反輻射導彈的威脅,提高防空系統的反輻射導彈對抗能力將是關係到防空系統生死存亡的問題。
《反輻射導彈對抗技術》從雷達反電子偵察技術、告警技術、干擾技術和攔截技術4個方面,全面系統地討論了反輻射導彈對抗技術。雷達反電子偵察技術主要包括低截獲概率雷達和雙(多)基地雷達技術;告警技術主要包括告警雷達、紅外告警及紫外告警技術;干擾技術主要包括有源誘偏和引信干擾技術,有源誘偏是針對反輻射導彈被動雷達導引頭的角度欺騙干擾,引信干擾是針對反輻射導彈引信實施的有源干擾和無源干擾;攔截技術措施主要包括由防空導彈、高炮等火力及相關新概念武器摧毀來襲的反輻射導彈。
《反輻射導彈對抗技術》可作為相關人員從總體角度學習反輻射導彈對抗技術的參考書,也可作為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名人/編輯推薦

《反輻射導彈對抗技術》可作為相關人員從總體角度學習反輻射導彈對抗技術的參考書,也可作為相關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

目次

第1章緒論
1.1反輻射導彈的作用
1.2反輻射導彈對抗的技術措施

第2章反輻射導彈及使用
2.1反輻射導彈的發展歷程
2.2反輻射導彈的特點
2.3反輻射導彈的組成
2.4機載反輻射導彈武器系統
2.5反輻射導彈使用方式
2.5.1“哈姆”反輻射導彈使用方式
2.5.2“阿拉姆”反輻射導彈使用方式
2.5.3現代反輻射導彈使用方式
2.6反輻射導彈發射方式
2.6.1發射限制條件
2.6.2直接對準發射方式
2.6.3非對準發射方式
2.7反輻射導彈使用過程

第3章雷達反電子偵察技術
3.1低截獲概率雷達
3.1.1低截獲概率雷達發展概況
3.1.2低截獲概率雷達基本原理
3.1.3低截獲概率雷達的關鍵技術
3.2雙(多)基地雷達
3.2.1雙(多)基地雷達概念
3.2.2雙基地雷達定位方法
3.2.3雙基地雷達方程
3.2.4雙基地雷達關鍵技術

第4章反輻射導彈告警技術
4.1導彈逼近告警系統
4.2反輻射導彈的雷達散射及回波特性
4.2.1反輻射導彈散射特性
4.2.2反輻射導彈速度特性
4.2.3反輻射導彈雷達回波信號
4.3告警雷達技術
4.3.1多普勒頻移及相參處理
4.3.2回波的頻譜及匹配濾波器
4.3.3動目標顯示雷達
4.3.4自適應動目標顯示雷達
4.3.5動目標檢測雷達
4.3.6脈衝多普勒雷達
4.3.7反輻射導彈告警雷達技術探討
4.4紅外告警技術
4.4.1紅外輻射的大氣傳輸特性
4.4.2背景及目標紅外輻射特性
4.4.3紅外探測器
4.4.4紅外告警系統的組成及工作原理
4.4.5紅外告警系統的作用距離
4.4.6紅外告警的關鍵技術和發展趨勢
4.5紫外告警技術
4.5.1紫外輻射的大氣傳輸特性
4.5.2背景及目標紫外輻射
4.5.3紫外探測器
4.5.4紫外告警系統的組成和工作原理
4.6光電綜合告警系統
4.7反輻射導彈綜合告警系統

第5章有源誘偏反輻射導彈技術
5.1反輻射導彈有源誘餌
5.2被動雷達導引頭
5.2.1被動雷達導引頭的功能及組成
5.2.2被動雷達導引頭的測向技術
5.2.3被動雷達導引頭的特點和局限性
5.3有源誘偏反輻射導彈原理
5.3.1多點源有源誘偏系統誘偏反輻射導彈原理
5.3.2多點源有源誘偏系統誘偏反輻射導彈過程
5.4反輻射導彈在誘偏干擾下的動態飛行過程
5.5兩點源有源誘偏系統誘偏反輻射導彈分析
5.6兩點源間距的選擇
5.6.1兩點源的最佳距離
5.6.2兩點源間距的上下限
5.6.3反輻射導彈性能參數對誘騙效果的影響
5.6.4反輻射導彈可修正距離分析
5.7有源誘偏系統的要求及設計
5.7.1有源誘偏反輻射導彈的條件
5.7.2有源誘偏系統設計

第6章對反輻射導彈引信的干擾
6.1引信概述
6.1.1引信的功能及組成
6.1.2引信的作用過程
6.1.3引信的類型
6.2激光引信
6.2.1激光的特點
6.2.2激光引信的特點
6.2.3激光測距原理
6.2.4激光引信的組成
6.2.5激光引信的光學系統
6.2.6激光引信的定距機制
6.2.7激光引信的作用距離
6.3對反輻射導彈激光引信的干擾
6.3.1激光引信對抗概述
6.3.2激光告警
6.3.3高重頻激光距離欺騙干擾技術
6.3.4激光致盲干擾技術
6.3.5激光無源干擾技術
6.3.6對反輻射導彈激光引信的干擾措施

第7章攔截反輻射導彈的殺傷武器
7.1防空系統
7.1.1防空分類
7.1.2防空系統的組成
7.1.3防空武器系統
7.2防空武器系統摧毀反輻射導彈
7.2.1空襲編隊及其分佈
7.2.2攔截反輻射導彈的防空武器系統
7.3超近程高炮武器系統
7.3.1“密集陣”系統發展歷程
7.3.2“密集陣”系統主要技術性能及特點
7.3.3“密集陣”系統組成
7.3.4超近程高炮武器系統的局限性和優勢
7.4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
7.4.1防空導彈武器系統概述
7.4.2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概述
7.4.3防空導彈武器系統作戰過程及組成
7.4.4防空導彈
7.4.5目標探測系統
7.4.6地面制導系統
7.4.7指揮控制系統
7.4.8發射系統
7.4.9支援保障設備
7.5超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
7.5.1便攜式防空導彈武器系統概述
7.5.2便攜式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的組成
7.5.3便攜式防空導彈武器系統的使用
7.5.4車載式超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
7.5.5艦載超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
7.6彈炮一體防空武器系統
7.6.1彈炮一體防空武器系統概述
7.6.2彈炮一體防空武器系統組成
7.6.3彈炮一體防空武器系統的防禦空域
7.6.4彈炮一體防空武器系統的結構佈局
7.6.5彈炮一體防空武器系統的武器選擇
7.6.6彈炮一體防空武器系統戰術技術指標

第8章反輻射導彈對抗的綜合措施
8.1彈炮光電對抗結合武器系統
8.2反輻射導彈對抗的綜合系統

第9章攔截反輻射導彈的新概念武器
9.1新概念武器
9.2激光武器
9.3高功率微波武器
9.4電磁脈衝彈
9.5粒子束武器
9.6電磁炮

附錄符號表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4.4.6紅外告警的關鍵技術和發展趨勢
1.關鍵技術
紅外告警的關鍵技術涉及的技術領域較寬,包括紅外目標及背景紅外輻射特征的研究、紅外探測器技術、光學系統、光機掃描技術、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圖像處理技術、低溫制冷技術、模式識別技術和數據融合技術等。
1)目標及背景紅外輻射特征的研究
目標及背景紅外輻射特征的研究是紅外告警的基礎,包括各種飛機、導彈等目標在各種工作狀態下的紅外輻射波段和輻射強度,還有大氣對這些輻射的影響,這些數據有助于設備工作波段的選取和戰術技術指標的確定。例如,探測噴氣式飛機和發動機工作狀態的導彈一般選取3μm~5μm波段,而探測直升機和發動機已停止工作的導彈及炮彈和炸彈等,則選取8μm~14μm波段。
2)紅外探測器技術
紅外告警在3μm~5μm波段一般選用銻化銦和碲鎘汞器件,在8μm~14μm選用碲鎘汞器件。早期一般都使用線列器件,后來的設備大多采用了焦平面陣列探測器。另一種發展迅速的焦平面紅外探測器是硅化鉑,雖然它的靈敏度不如銻化銦和碲鎘汞器件,而且只能覆蓋3μm~5μm紅外窗口,但其集成度高、成本低,近年內已研制出具有100萬個以上像素單元的面陣器件。
3)光學系統及光機掃描技術
紅外告警系統一般要求有大的搜索視場。對于掃描型系統,主要解決大口徑、高透過率、高像質的光學系統,減輕機械振動以及多路高抗干擾能力的集流環等。對于凝視型系統,主要解決大口徑、高透過率、低像差和廣角問題。
4)信號與信息處理
紅外信號是隨機單脈沖信號,探測器件輸出的信號只有微伏級,而噪聲也往往達到微伏級,要想將信號提取出來,并放大到幾十毫伏至上百毫伏,就要求前置放大器有較高的放大倍數和良好噪聲抑制性能。同時,信號與信息處理技術也是紅外告警系統提高探測概率、降低虛警率的主要手段,包括高增益低噪聲放大技術、自適應門限檢測技術、擴展源阻塞技術、時空二維濾波技術、目標跟蹤技術、目標識別與分選技術等。
5)圖像處理技術
紅外告警一般都是熱點探測方式,這種方式下目標只能占據一個或很少幾個像素。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2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