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螳螂(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螳螂(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08 元
定價
:NT$ 1248 元
優惠價
871086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中國螳螂》從歷史文化、螳螂習性、種類介紹、飼養繁殖等多個方面來解說螳螂這類昆蟲。作者集多年野外採集成果,通過近幹幅標本和生態照片展示了中國的螳螂一百餘種。《中國螳螂》是一枚響亮的號角,在昆蟲知識科普、另類寵物文化和微距攝影方面,都有不俗表現。

名人/編輯推薦

《中國螳螂》作者希望通過團隊的共同努力,為廣大愛好者制作更多介紹中國原生物種的精良讀物。螳螂是一類習性隱秘的昆蟲,利用各種外形擬態偽裝自己,欺騙天敵,伏擊獵物。螳螂是天生的殺手,昆蟲世界中的虎豹,其兇殘背后,亦有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

目次

螳螂生物學與中國文化
螳螂之名
螳臂擋車
螳螂弑夫
螳螂的交配行為
螳螂的擬態
螳螂假死和“搖擺步”
螳螂拳和中國功夫
螳螂的形態與趨同進化
螳螂雌雄性的辨別
螳螂的捕捉足
螳螂捕蟬與生物防治
“黃雀”在後
螳螂體色變化
螳螂卵鞘的藥用價值
螳螂卵鞘——最後的堡壘
螳螂卵鞘的敵害
螳螂蛻皮和羽化
螳螂的肢體再生
中國螳螂目分類概述
螳螂的分類地位
螳螂分類研究簡史
螳螂中文名稱的變更
螳螂的分類系統
如何使用本書
怪聖螳科Amorphoscelidae
怪螳屬Amorphoscelis
花螳科Hymenopodidae
花螳屬Hymenopus
眼斑螳屬Creobroter.
弧紋螳屬Theopropus
巨腿螳屬Hestiasula
枝螳屬Ambivia
姬螳屬Acromantis
原螳屬Anaxarcha
齒螳屬Odontomantis
角胸螳屬Ceratomantis
擬睫螳屬Parablepharis
箭螳科Toxoderidae
箭螳屬Toxodera
細足螳科Thespidae
角螳屬Haania
古細足螳屬Palaeothespis
華小翅螳屬Sinomiopteryx
錐頭螳科Empusidae
錐螳屬Empusa
琴錐螳屬Gongylus
攀木螳科Liturgusidae
石紋螳屬Humbertiella
廣緣螳屬Theopompa
綠脈螳屬Pseudogousa
虹翅螳科Iridopterygidae
哈螳屬(瑕螳亞屬)Hapalopeza(Spilomantis)
透翅螳屬Tropidomantis
黎明螳亞屬(始螳屬)Eomantis
細螳屬Miromantis
彩螳屬Xanthomantis.
華柔螳屬(華螳屬)Sinomantis
柔螳屬Sceptuchus
纖柔螳屬(小絲螳屬)Leptomantella
麗豔螳科Tarachodidae
豔虹螳屬(絲螳屬)Caliris
虹螳屬Iris
螳科Mantidae
屏頂螳屬Phyllothelys
孔雀螳屬Pseudempusa
搏螳屬Bolivaria
懼螳屬(長肛螳屬)Deiphobe
小跳螳屬(異跳螳屬)Amantis
角跳螳屬Gonypeta
捷跳螳屬Gimantis
裂頭螳屬Schizocephala
薄翅螳屬Mantis
靜螳屬Statilia
半翅螳屬Mesopteryx
刀螳屬Tenodera
矮斧螳屬Hierodulella
斧螳屬Hierodula
菱背螳屬Rhombodera
亞葉螳屬Asiadodis
螳螂分類的現狀和將來
螳螂的飼養與觀賞
有關昆蟲的童年回憶
寵物貿易
紀實拍攝野生動物販賣市場
野放
螳螂也入侵
飼養繁殖螳螂的緣由
螳螂飼養概要
喂螳螂的小技巧
螳螂飼養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飼料昆蟲的飼養
從DIY飼育容器到專利飼養盒
螳螂飼養瓶製作方法
螳螂飼育箱使用操作說明書
飼養盒使用中可能遇到的問題
國外螳螂種類的飼養與賞析
大魔花螳
幽靈螳
刺花螳
非洲苔蘚螳
冕花螳(蘭花螳)
菱背枯葉螳&勾背枯葉螳
泰國樹皮螳
華麗金螳
美國大草螳
印琴錐螳(小提琴螳)
螳螂標本製作之反展翅法
螳螂標本的保存
從中國製造到中國原創(代後記)
螳螂形態名稱中英文對照表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螳螂的分類地位
螳螂、蜚蠊和白蟻這三類昆蟲共同擁有突出的幕骨,雌性產卵器極度退化或至少大部分隱藏于外生殖腔中,這些共有特征可表明這三類昆蟲毋庸置疑的親緣關系,甚至為一個好的單系群,被稱為網翅目(Palaeodictyoptera)。
1992年Thorne和Carpenter以70種昆蟲的形態特征分析了網翅目的親緣性:Grimaldi(1997)依據化石討論了網翅類昆蟲的內在關聯,并于2003年的又章(A Revision of Cretaceous Mantis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s,Including New Taxa),檢視了所有侏羅紀現存螳螂屬的化石標本,后從形態特征上分析了其親緣性。分子手段也應用于高級階元的分類系統學研究中。Maekawa et al.(1999)分析了網翅目的COIl基因;Kambhampati(1995)分析了網翅目的16S rRNA和12S rRNA;Lo et al.(2000)分析網翅目的18S rRNA、CO|1和EG。DeSalle(1992)等從白堊世琥珀標本中提取螳螂的16S rDNA和18S rDNA,以18S rDNA進行了網翅目親緣關系的分析,并且結合形態特征,作出支持網翅類為單系群的結論;2001年Wheeler et al.分析了網翅目的18S rDNA、28S rDNA和275種網翅類昆蟲的形態特征。
Maekawa et al.(1999)及Lo et al.(2000)的研究認為螳螂目為(蜚蠊目+等翅目)的姊妹群:而Kristensen(1994)及Grimaldi(1997)認為(螳螂目+等翅目+蜚蠊目)彼此互為姊妹群;Grimaldi(2003)認為蜚蠊目為(螳螂目+等翅目)的姊妹群;多數學者認同(螳螂目+蜚蠊目)為等翅目的姊妹群(Boudreaux,1987;Thorne and Carpenter,1992;DeSalle et al.,l992;Kambhampati,1995;Wheeleretal.,2001)。
螳螂的目級地位尚有爭議,爭論主要集中在螳螂類應為一個獨立目,或和蜚蠊類Blattodea并為網翅Dictyoptera。較近越來越多的研究指出了螳螂和蜚蠊的親緣關系,Boudreaux的關系譜:{紡足目+[(蛩蠊目+(革翅目+(螳螂目+(蜚蠊目+等翅目))))(竹節蟲目+(直翅目長角亞目Ensifera+直翅目短角亞目Caelifera))]}可能更具有理論和實際基礎,即螳螂和蜚蠊同為網翅目下的不同亞目,而昔日的等翅目Isoptera則僅為蜚蠊亞目中的一類。然而,時至今日,網翅類的關系和地位尚在諸多爭議之中。Inward et al.(2007)發表論文(Death of an order:a comprehensive molecular phylogenetic study confirms that termites are eusocial cockroaches)中證實白蟻與蜚蠊的關系應更近于蜚蠊與螳螂。白蟻在蜚蠊類中應處于何種地位,尚未見被廣泛認可的系統。目前,愈來愈多的學者認為白蟻是一類社會化的蜚蠊,在白蟻與蟑螂之中較為原始的隱尾蠊(Cryptocercidae)體內均共生鞭毛蟲(以幫助消化纖維素)也可窺見一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086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