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賀季衡醫案(簡體書)
滿額折

賀季衡醫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清末民初傑出臨床家賀季衡,系孟河御醫馬培之嫡傳弟子,丹陽賀派開創者。其臨證重視症狀,辨證準確,診治精當,立法處方,師古而不泥古,善據實創新,務求中病。擅治疑難雜症,活人無數,其所傳弟子眾多。《名醫遺珍系列叢書.江蘇專輯:賀季衡醫案》為《名醫遺珍系列叢書.江蘇專輯》之一,由賀桐孫按、許濟群、王新華整理,全面、系統反映了賀老的學術思想和診治經驗,是孟河賀氏學派傳世之作。《賀季衡醫案》共選賀季衡先生遺案395則。多是複診連續,治有成效;或病情複雜,辨證施治別具一格:或病例特殊,立法可資臨證借鑒者,多數病證的醫案前,先概述賀老對此類病證的認識和臨床經驗,醫案後又綜合歸納該病證中所列各案的異同點:重點病案之後,則附“按語”詳析該案病機,立法選藥依據和獲效關鍵,使讀者一目了然,易學易用。

名人/編輯推薦

央視名劇《老中醫》現實版孟河醫派學術精品!
醫者仁心《老中醫》
博施濟眾孟河派
學術精品守初心
賀季衡為清末民初傑出臨床家,孟河御醫馬培之嫡傳弟子,丹陽賀派開創者,臨證重現實症狀,辯證準確,診治精當,立法處方師古而不泥古,善據實創新,務求中病。擅治疑難雜症,活人無數,其所傳弟子眾多。《名醫遺珍系列叢書·江蘇專輯:賀季衡醫案》為孟河賀氏學派傳世之作。
孟河醫派作為著名醫派之一,其形成可追溯至東漢三國時期,可謂為葛洪醫藥餘緒。孟河地區歷代名醫輩出,宋代出了許叔微,著《本事方》,開醫案類著作之先河。明代王肯堂著《六科準繩》以求“宗學術之規矩”、“求醇疵互辨”。至清代,孟河地區積集了一批學養很深的醫界人物,為孟河醫派的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孟河醫派著名醫家如費伯雄、馬培之、巢渭芳、丁甘仁等紛紛走出故土,有多名名醫東行上海,開業授徒,共和國建國前後許多著名中醫專家皆傳承於孟河醫派。
孟河中醫是江蘇醫家一大流派。明末清初,費尚有棄官從醫,定居孟河,開始了孟河費氏的醫學事業。略晚於費氏,法徵麟、法公麟兄弟在孟河行醫以治傷寒出名。乾隆年間,沙曉峰、沙達週,在孟河以外科名重當時。乾嘉年間,費士源以內科聞名。丁氏以兒科見長。馬氏、巢氏也已有人業醫。
清道光、咸豐、同治年間,孟河名醫雲集,業務興盛,經驗成熟,學術思想逐漸形成,費尚有的六世孫費伯榮、費士源的孫子費蘭泉、馬家的馬省三和馬文植祖孫以及文植堂兄弟輩馬日初、巢家的巢沛山等,均名震數省。百十戶人家的孟河小鎮,有十幾家中藥舖,足見當時醫事之盛。
費家以調治內傷雜病見長,馬家以內、外、喉三科兼擅著稱。孟河醫家在雜病、外疹方面的突出建樹,使孟河醫家的聲名大揚。從清道光、咸豐年間起至清末民初,孟河醫家又陸續向外發展。沙石安遷鎮江大港,巢崇山、費繩甫、丁甘仁遷上海,餘聽鴻遷常熟,賀季衡遷丹陽,鄧星伯遷無錫。孟河醫道之盛,醫家輩出,正如丁甘仁在《診餘集》序中所說:“吾吳醫家之盛甲天下,而吾孟河名醫之眾,又冠於吳中。”當時清政府統治日益腐敗,帝國主義侵略日趨猖狂,祖國文化倍受摧殘,傳統醫藥學更不例外,孟河醫家的崛起,增添了醫學的活力,起到了鼓舞自強的作用,這是孟河醫家作出的歷史性貢獻。
孟河醫家,極具代表性的是費、馬、巢、丁四大家。
孟河四大家以其高深的學術造詣,豐富的臨床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作出了卓越的功績。由他們為核心而形成的孟河醫派,似一顆燦爛的明星,照耀在清代末年、民國初年的醫壇上,流派所及,至今未衰。
費家具代表性的大家是費伯雄(1800-1879年)、費繩甫(1851-1914年)祖孫兩人。伯雄以歸醇糾偏,平淡中出神奇盛名於晚清,他是孟河醫派的奠基人。繩甫以善治危、大、奇、急諸診而聞名上海。
馬家原以瘍科名者數世,至馬培之(1820-1903年)呼聲極高,影響極大。1880年晉京為慈禧太后治病,名聲大振。宮廷里傳出“外來醫生以馬文植較著”的聲譽。從此以後;馬培之被稱為“以外科見長而以內科成名”。
巢家是在兩地先後成名,即是巢崇山(1843-1909年)、巢渭芳(1869-1927年)二人,巢崇山在上海行醫50餘年,家學淵源,學驗兩富,擅長內外兩科,刀圭之術猶為獨到。巢渭芳系馬培之學生,精內科,尤長於時病。一生留居孟河,業務興旺,名重鄉里。
丁家醫學造詣較深的是丁甘仁(1865-1926年)。他從馬文植學,能兼蓄馬氏內外喉三科之長,為上海一大名醫;因創立中醫專門學校,有“醫譽滿海上,桃李遍天下”之稱頌。

先師賀季衡(1866一1933年),單名鈞,一字寄痕,江蘇丹陽縣人。青年時曾受業於孟河御醫馬培之先生門下,歷期六年,學成歸里,懸壺於丹陽城內。因其精於業務,凡經治病證療效顯著,危重者每能化險為夷,對於沈痾痼疾,亦能如實以告,故就醫者門庭若市,而就學門生亦遍及滬寧線各地,當時堪稱江蘇省中醫界之佼佼者。
先師臨證五十餘年,限於診務紛繁,因此畢生未有專著問世。在其晚年,曾將臨證留底的醫案進行整理,並自撰“按語”,定名為《指禪醫案》(晚年以“指禪室”名其齋),擬行出版,以供有志研究中醫和授業門生參考。後因中日戰爭爆發,先師舉宅毀於戰火,該《醫案》稿亦隨之化為灰燼。所幸在滬弟子徐鼎汾醫師家藏手錄本,先生孫“桐孫”在滬開業期間,特向其商借轉抄,乃得保存至今。現存《醫案》與原稿不同之處,在於缺少先師補撰之“按語”,餘均完整如舊。前年,桐孫世弟,在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江蘇省衛生廳中醫處、丹陽縣衛生局及縣人民醫院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敦促下,補其按語,並由南京中醫學院許濟群、王新華兩位老師共同參加整理,乃能完稿,付諸刊行。
先師生平,酷好博覽群書,對中醫理論,務求融會貫通,又能博採眾方,善於化裁,所謂“師法而不執方”。綜觀本《醫案》的特點:一是病機、辨證與立法、選藥,均能絲絲入扣,銜接嚴謹,無藥證不符、好奇偏僻之弊;二是條分縷析,樸實求真,不斤斤於詞藻修飾,無虛構誇大之處。因而使讀者一目了然,易學易用。
昔賢吳氏鞠通有云:“不死於病,而死於醫,是有醫不若無醫也。”先師生前,不僅引此箴言告誡及門諸生,並能以之律己,是可謂言教、身教的良師!他曾囑咐我們:一要善於博採眾長;二要理論與實踐並重。嘗謂:“讀書未從師,每多食古不化,縱有成就,也是長於理論,短於經驗。”澤生年逾八旬,每憶先師當年誨人律己之訓,倍感寓意深刻。特附志以饗諸同好。
整理先師遺案,本擬參與執筆,無奈年高力弱,診務繁忙,只能追隨整理者略盡校閱綿力,聊表受業門生對先師愛戴之誼。草附數語,僅作卷首補白而已。

目次

風溫
濕溫暑濕
溫熱
霍亂
痢疾
瘧疾
蛔蟲寸白蟲
黃疸
咳嗽
哮喘
肺癰
失音
脘腹痛
反胃嘔吐
痰飲
噎膈
便秘
頭痛眩暈
中風
癲狂癇
不寐
遺精
厥證
消渴
癃閉
淋濁
腫脹
血證
痺證
鶴膝風
汗證
腳氣
虛損
雜症
小兒驚風
麻疹
熱入血室
月經不調
痛經
閉經
倒經
崩漏
帶下
疝氣



乳癰
乳癖(癧)乳岩
流痰
牙疳
骨槽風
喉疳
喉蛾
喉癰
喉風
喉痧
喉痺
目疾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