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勞動爭議審判前沿問題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勞動爭議審判前沿問題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0 元
定價
:NT$ 360 元
優惠價
87313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勞動爭議審判前沿問題研究》一書共分為八章,分別是“勞動關系的認定”“勞動合同的訂立及效力”“勞動報酬問題”“勞動合同的變更及解除”“勞務派遣問題”“競業限制問題”“工傷待遇及其他福利”和“勞動爭議處理程序”。本書的案例以及研究的問題,不少是全國的首例,多數涉及法無明文規定或者法律規定不明確的情形,具有新穎性和典型性。本書以促進勞動爭議審判實務和理論發展為宗旨,展現與總結勞動爭議審判經驗和審判成果。

作者簡介

作者:譚玲,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廣東警官學院法律系主任,法學教授,人民警察三級警監。廣東省高等學校第二批“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首屆廣州“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學家”。

名人/編輯推薦

《勞動爭議審判前沿問題研究》編輯推薦:具有“新”“全”“實”“活”四大特點。“新”,是指選入本書的案例以及研究的問題,不少是全國的首例,多數涉及法無明文規定或者法律規定不明確的情形,具有新穎性和典型性。“全”,是指本書涵蓋的主題和論述的內容較為全面,不僅對勞動關系的認定,勞動合同的訂立、變更和解除,勞務派遣,工傷賠償,勞動爭議處理體制等問題均有涉獵,而且在論證判決的正當性時,全面結合立法宗旨、現實利益平衡、國內外各類立法例、權威學說作出比較分析和論證。“實”,是指本書的重心不是對現行法律制度作出詮釋,而是針對當前勞動爭議審判實踐中普遍存在的46個熱點、難點問題,對其成因和處理對策作出有深度、有依據、有新意的分析,為將來的勞動立法提供有益的參考。“活”,是指本書盡力實現法學理論和審判實務的有機統一,既不作呆板的理論說教,也不作機械的案例編纂,而是以每個具體案例涉及的勞動法學理論和現實法律問題作為切入點,闡釋司法政策的形成和演變。

自1995年始,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的施行,以及我國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國企改革的整體推進,原有的勞動關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振蕩和變化。同時,伴隨廣東經濟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加工制造業等勞動密集型的非公有制企業迅速崛起,大批外來工與這些企業形成極不穩定的新型勞動關系。在這兩種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廣東勞動爭議案件收案數逐年上升,且涉案人數眾多、突發性強、社會影響大。據統計,18年來,廣東法院受理的一審案件數量從2000余件劇增至80000余件,每年收案量均占全國法院總收案量的近四分之一。
為充分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經濟和勞動關系的和諧發展,廣東省各級法院特別是“珠三角”地區的法院不斷加強勞動爭議案件的審判工作,公正、及時地審結了大量案件。同時,各級法院在審理勞動爭議案件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突出的問題:一方面,由于現行勞動爭議處理體制和相關社會機制的不健全,隨著勞動爭議案件數量增加、類型增多,有限的司法資源面臨劇增的案件數量的挑戰,難以實現勞動爭議案件的高效處理;另一方面,由于現行勞動立法的不盡完善和理論研究的不足,即使在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法、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實施后,許多法律問題仍存爭議,一定程度上導致各地司法標準的不統一,不利于充分、平等地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因此,近十年來,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一直致力于對勞動爭議審判前沿問題的歸納和研究,并形成多份調研報告和規范性文件,分別對一些問題提出了近期和長遠的對策,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好評。
廣東作為我國勞動爭議案件收案數最多的地區,勞動爭議案件呈現“多、新、難”的趨勢,許多案件在全國具有典型意義。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民一庭組織全省勞動爭議審判骨干精選近年來有代表性的案例60余件,并分別就上述案件引出的疑難問題進行梳理和分析,匯編成《勞動爭議審判前沿問題研究》一書。廣東省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院院長林景青與副院長李克儉也參與了本書的撰寫和編輯。本書以促進勞動爭議審判實務和理論發展為宗旨,展現與總結廣東勞動爭議審判經驗和審判成果。本書也是廣東法院近年來勞動爭議審判的縮影,是了解廣東勞動爭議審判前沿問題的窗口。
本書具有“新”“全”“實”“活”四大特點。“新”,是指選入本書的案例以及研究的問題,不少是全國的首例,多數涉及法無明文規定或者法律規定不明確的情形,具有新穎性和典型性。“全”,是指本書涵蓋的主題和論述的內容較為全面,不僅對勞動關系的認定、勞動合同訂立、勞動合同變更和解除、勞務派遣、工傷賠償、勞動爭議處理體制等問題均有涉獵,而且在論證判決的正當性時,全面結合立法宗旨、現實利益平衡、國內外各類立法例、權威學說作出比較分析和論證。“實”,是指本書的重心不是對現行法律制度作出詮釋,而是針對當前勞動爭議審判實踐中普遍存在的46個熱點、難點問題,對其成因和處理對策作出有深度、有依據、有新意的分析,為將來的勞動立法提供有益的參考。“活”,是指本書盡力實現法學理論和審判實務的有機統一,既不作呆板的理論說教,也不作機械的案例編纂,而是以每個具體案例涉及的勞動法學理論和現實法律問題作為切入點,闡釋司法政策的形成和演變。
當然,由于作者和編者的水平有限,本書中難免存在不足之處,敬請讀者批評指正。

目次

第一章勞動關系的認定
第1節 如何區分勞動關系與雇傭關系、承攬關系
第2節事實勞動關系的認定
第3節實習生與實習單位之間法律關系的性質
第4節達到法定退休年齡人員與用人單位的用工關系
第5節社會保險爭議的受理范圍
第6節 非法用工的性質及法律責任
第7節涉及外國人、臺港澳人員的特殊用工關系
第8節保險代理合同引發的“勞動爭議”
第9節借用營業執照過程中形成的特殊用工主體
第10節 因企業改制引發的勞動爭議
第二章勞動合同的訂立及效力
第1節勞動合同試用期
第2節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
第3節 未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的二倍工資差額問題
第4節勞動合同中違約金條款的效力
第5節 勞動者持偽造學歷、資格證書等形成的勞動關系的法律效力
第6節雙重勞動關系問題
第7節 用人單位勞動規章制度的合法性審查
第三章勞動報酬問題
第1節工資的概念及構成
第2節最低工資制度
第3節加班工資糾紛若干問題分析
第4節 因拖欠工資引發的勞動合同解除及法律責任
第5節欠薪保障制度
第四章勞動合同的變更及解除
第1節調崗問題
第2節勞動者單方任意解除勞動合同的條件及限制
第3節用人單位以勞動者存在過錯為由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定條件
第4節“兩不找”案件的裁判原則
第5節因經營者逃匿而產生的法律責任
第6節用人單位單方解除權的法律規制
第7節用人單位考核制度的合法性問題
第8節如何區分勞動者自動離職與企業解聘
第9節解除、終止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的法律性質及適用條件
第10節用人單位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法律責任
第11節勞動合同的法定順延
第12節勞動關系終止后勞動者檔案的轉移問題
第五章勞務派遣問題
第1節勞務派遣中的三方法律關系及法律責任
第2節涉及外國企業駐華代表處的用工糾紛
第六章競業限制問題
第1節競業限制條款的生效要件
第2節勞動者的保密義務
第3節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條款的法律責任
第七章工傷待遇及其他福利
第1節工傷保險責任與用人單位侵權責任的競合
第2節工傷保險責任與第三人侵權責任的競合
第3節高溫津貼問題
第4節職工帶薪年休假若干問題
第5節女職工“三期”待遇爭議
第八章勞動爭議處理程序
第1節勞動爭議一裁終局制度的現實困境與未來轉型
第2節勞動爭議的訴訟時效問題
附錄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適用〈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勞動合同法〉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
《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廣東省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關于審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若干問題的座談會紀要》

書摘/試閱



王全興教授在對勞動合同的效力進行立法設計時指出,勞動合同的無效情形包括: (1)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勞動合同,損害國家利益的;(2)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的;(3)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的;(4)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5)違反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及集體合同的強行規定的。當事人有權請求撤銷的勞動合同的情形包括:(1)因重大誤解訂立的;(2)在訂立勞動合同時顯失公平的;(3)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勞動合同,但未損害國家利益的。上述設計既恰當定位無效勞動合同制度,體現公權力對當事人合意的干預,又通過可撤銷勞動合同制度的設計,充分尊重當事人的合同自由。
(二)對撤銷權的行使期限進行規定
可撤銷勞動合同雖然存在瑕疵,但由于這種瑕疵僅涉及當事人雙方利益,因此,從當事人意思自治的角度應允許無過錯方行使撤銷權。但為了保障交易的穩定及安全,當事人行使撤銷權不是無節制的,應對撤銷權的行使期限進行規定。參照合同法的規定,我們以為應當將撤銷權的行使期間規定在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勞動合同存在可撤銷事項的一年之內行使。該期間為除斥期間,不存在中止或中斷的事由。
(三)對被撤銷和被認定無效的法律后果進行明確規定
鑒于勞動合同的特殊性,很多國家都作出了與一般民事合同無效或可撤銷不同的制度安排,規定對已履行的勞動合同的無效或撤銷,都只向后發生法律效力,其無效的后果不具有溯及力。這一點,在我國將來的勞動立法中應當明確。即使勞動合同是因為勞動者的欺詐行為而建立,對于已履行的勞動合同,仍應視為有瑕疵的勞動關系,適用勞動法的相關規定。
在勞動合同無效或撤銷后的法律效力問題,還有兩個問題值得探討。
第一個問題是,勞動合同被確認無效或撤銷后,已履行部分的瑕疵勞動關系是否完全適用勞動法律法規的調整。有人主張在勞動者持假學歷、假資格證書入職的情形下,勞動者的過錯明顯,但出于對勞動者生存權、生命健康權等基本權利的保障,用人單位應當向勞動者支付報酬,并參加包括工傷、醫療在內的社會保險,這種處理結果符合勞動法對勞動者傾斜保護的理念。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13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