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史記(簡體書)
滿額折

史記(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隨著時光的流逝,《史記》原本精彩的語言給當代人造成了一定的閱讀障礙,加之篇幅浩繁,影響了普通讀者對于這座巨大寶庫的開掘。為了幫助讀者快速掌握原著的精華,我們精選了其中最具代表性且最精彩的篇章輯錄成書,并繪制了大量精美插圖,力求更加真實、直觀、全面地將中國歷史的豐富與精彩呈現在讀者面前,引領讀者跨越時空的距離,進入輝煌的歷史殿堂,從全新的角度和嶄新的層面去考察歷史、感受歷史、思考歷史。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史記》是我國古代第一部通史。它保存、整理了自史前傳說的五帝時代到西漢中葉三千年間豐富的歷史資料,為中國歷史學奠定了最初的堅實而宏偉的基礎。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我們若要從原典上學習和研究中國歷史,就不能不讀《史記》。
《史記》告訴我們:中國是具有五千年輝煌文明的古國,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過的文明,她不僅博大精深,而且神奇瑰麗,歷久彌新。《史記》詳實、嚴謹而生動地記述了中華文明的起源、發展,記述了我們祖先在創造文明過程中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讀《史記》,會使我們對本國以往的歷史、悠久的文明和偉大的祖先,懷有一種深深的溫情與敬意。
《史記》還告訴我們:歷史發展是有規律的,司馬遷著《史記》,其目的就是要“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讀《史記》,我們可以學到許多歷史的智慧。它會幫助我們了解中國歷史的過程與特點,使我們明了其興盛、中衰、復興的奧秘,讓我們知曉中華文明具有無與倫比的包容和再生力。讓我們充滿自信:中華文明完全可以與時俱進,實現自身的創新和發展,并推動世界文明的整體進程。鑒往知今,我們如果懂得了歷史,自然就會尊重歷史,并懂得如何選擇前進的合理途徑,以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史記》不僅是一部偉大的史學巨著,它還是一部偉大的文學巨著。司馬遷運用高瞻遠矚的卓越思想、準確而又敏銳深刻的觀察力和獨具匠心的藝術手法,于書中記述、描寫了一個個栩栩如生、風采各異的歷史人物,開創了我國傳記文學的偉大傳統。這些生動的文學形象永恒地給人以思想的啟迪和美的享受,他們中有政治家、軍事家、經濟家、哲學家、文學家,有貴族、官僚、策士、隱士、商人、醫士,也有刺客、游俠、占卜者、伶優,可以說遍及社會的各個階層,甚至還有一些外國人。他們當中那些英雄和杰出人物的優秀品質,如項羽的英雄氣概、張良的超人智慧、李廣的勇氣與機智等,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的血液,對后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所以,魯迅先生稱贊《史記》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在世界史學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因為它保存了許多豐富的史料。司馬遷十分重視生產活動、學術思想以及普通人的生活,這種對歷史活動記述的全面性,與同時期的希臘史學名著只重視政治軍事相比,顯然更加具有合理性和進步性。全世界都矚目《史記》的成就,它的主要篇章被譯成了俄、法、英、德等文字,產生了極其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字子長,誕生在今天陜西省韓城縣的龍門,公元前145年至公元前90年左右在世。他生活在西漢王朝最強盛的時代,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史學家和文學家。《史記》傾注了司馬遷的畢生精力,全書共130篇,526500余字,包括12本紀、10表、8書、30世家和70列傳。“本紀”實質上是各朝代的編年大事記,是《史記》的總綱;“世家”記述了各封國的王侯、開國功臣和有重要地位、巨大影響的人物;“列傳”是各種杰出人物的傳記,并有關于少數民族和國外的記載;“表”以譜列的體例簡要記載了歷史大事;“書”則概述了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的成就。
《史記》的寫作方法、文章風格、語言技巧,一直是歷代作家學習的典范。漢代學者就稱贊《史記》說:“百代以下,史官不能易其法,學者不能舍其書。”唐宋以來的散文家沒有不熟讀《史記》的。號稱“文起八代之衰”的韓愈十分推崇司馬遷,他的雄健文風即學自《史記》。宋代文壇領袖歐陽修的文章簡明、流暢、生動,也是深得《史記》的神韻。清代的《聊齋志異》以及后世各類小說戲劇,或在創作上學習《史記》,或取材于《史記》,更是不勝枚舉。所以,我們今天學習語言和寫作,選讀《史記》的重要篇章依然十分必要。
本書整理選編了《史記》最有代表性的篇章,綜臺了歷代研究《史記》的學者的學術成果,對原文作了詳細而準確的注釋,并且對照以明白淺近的譯文,使讀者閱讀《史記》的時候毫無障礙。我們還特別請畫家專為本書繪制了大量的插圖,有助于讀者興趣盎然地閱讀《史記》。

目次

書摘/試閱



留侯世家
子房志亡秦,曾進橋下履
【原文】
留侯張良者,其先韓人也。大父開地,相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父平,相鰲王、悼惠王。悼惠王二十三年,平卒。卒二十歲,秦滅韓。良年少,未宦事韓。韓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財求客刺秦王,為韓報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韓故。
良嘗學禮淮陽,東見倉海君。得力士,為鐵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東游,良與客狙擊秦皇帝博浪沙中,誤中副車。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賊甚急,為張良故也。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
【注釋】
①留侯:張良的封爵。張良封于留,所以稱為留侯。②韓:古國名,戰國七雄之一。春秋時,晉封韓武子于韓原,其后世為晉卿。至韓虔,與魏、趙三分晉國。公元前230年為秦所滅。③大父:祖父。開地:張良祖父之名。④韓昭侯:名武,韓國國君,公元前362年至公元前333年在位。宣惠王昭侯的兒子,韓國國君從他開始稱王,在位二十一年。襄哀王:亦稱襄王,名倉,宣惠王的兒子,公元前311年至公元前296年在位。⑤鰲王:亦作僖王,名咎,襄哀王的兒子,公元前295年至公元前273年在位。悼惠王:或作桓惠王,鰲王的兒子,公元前272年至公元前239年在位。⑥悼惠王二十三年:即公元前250年。⑦未宦事韓:沒有在韓國擔任過宮職。⑧客:門客,食客,此指刺客。秦王:指秦王贏政(秦始皇)。⑨淮陽:漢郡國名,秦時為陳縣,治所在今河南淮陽。⑩倉海君:有兩種說法:一、《漢書·張良傳》顏師古注云:“蓋當時賢者之號。”二、《史記集解》、《索隱》都說倉海君是東夷的君長。11博浪沙:古地名,故址在今河南原陽東南。12副車:亦稱屬車,皇帝的侍從車輛。13下邳:秦縣名,治所在今江蘇雎寧西北。
【譯文】
留侯張良,他的祖先是韓國人。祖父名叫開地,曾做過韓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國。父親名平,曾是螯王和悼惠王的相國。悼惠王二十三年,張平去世。死后二十年,秦國滅掉韓國。張良當時年少,沒有在韓國做官。韓國破亡以后,張良家中有僮仆三百人。這個時候,張良的弟弟死了,但張良并沒有花錢埋葬弟弟,而是散盡家財尋求刺客刺殺秦王,為韓國報仇,這是他的祖父和父親為韓國做了五朝相國的緣故。
張良曾經去淮陽學禮,向東去拜見倉海君。募到了一名大力士,為他鑄造了一個重達一百二十斤的鐵錘。秦始皇向東巡游,張良與大力士在博浪沙中狙擊秦始皇,結果誤中跟隨的馬車。秦始皇大怒,下令在全國大肆搜查,緝拿刺客十分緊急,這全是張良的緣故。張良于是改名換姓,逃亡到下邳隱匿起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