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三案始末(簡體書)
滿額折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三案始末(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29 元
定價
:NT$ 174 元
優惠價
87151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三案始末》用不足十萬字的篇幅,厘清了明史上最為糾纏繁復又影響深遠的梃擊、紅丸、移宮三案。而在進入具體的“案情分析”之前,作者從帝權與相權的矛盾入手,到萬歷“造因”為止,從制度層面交代三案動因,從帝王層面交代三案導火線,將明代的皇權與相權,朝廷與宦官,以及三大案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相互聯系等條分縷析,給讀者呈現出一幅明末宮廷、朝政和社會清晰生動的立體圖形。

作者簡介

溫先生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大公報>的老報人,少有才名.解放后一直賦閑在家,是個真正的自由人.偶爾給一些文史雜志寫點東西,或弄本英文小說來翻譯,但也并不太關心出版.前些年在大陸走紅的黃仁宇,著作中對溫的文章引用在所多有.溫能如此不羈于俗務,大概和他家底較厚,不至于為斗米折腰有關.溫的父親原為張之洞的幕僚,后在京城行醫,名頭很大,收入不菲.溫先生1990年去世,72歲.

名人/編輯推薦

《三案始末》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

梃擊、紅丸、移宮三案,是發生在明朝萬歷末年的、彼此相關的三個宮廷案件。當時,它們被稱為三案;明亡后,有些史家則稱之為明末三案。
這三案雖說是宮廷案件,但其影響所及,卻已遠逾宮廷,波及于都城內外,以至邊關和江南。由于種因遠、影響大,所以自始便很為史家重視。它在當時之特別受人重視,是由于歷時久而牽扯多,自內廷至外廷,多少人都卷入其中,有的還被弄得傾家蕩產,并死于非命。后世之所以重視它,除去上述原因而外,還由于通過三案的成因和經過,可以明白看出,明代多年來一力增重帝權,積勢所及,產生出何等的積弊。
歷代的封建王朝,在增重帝權以求確保家天下的統治這一做法上,都曾做出了不斷的努力,每個新王朝的興起,大致都要總結前代之所以失,想出一些補救的辦法,也就是所謂“興利而除弊”。在這種興革方面,明代是很突出的。有很多地方,它做出了極不同于以前各代的改革。這些改革,是經過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以及以后的諸帝,不斷繼承祖訓、加以因革才形成的。
明太祖的改革,最突出的一點是廢除了歷代相承的宰相制。本來,他是無意廢除這一制度,仍然承襲舊制的,所以在還沒有建立起大明帝國、還稱為吳國之時,便設立有左、右丞相的職位;到建立明朝以后,丞相一職也還保留了十余年之久。但是帝權與相權之間,自來便是互為消長,不斷產生一些沖突的。朱元璋為了增重自己的權勢,并為自己的子孫建立起穩固的基業,終于除掉了李善長、胡惟庸、汪廣洋等幾個曾居相位的人,并廢除了這一職位。
取消了宰相的職位后,明太祖就把應由宰相掌管的事務重新作了劃分:他把定制決策等大權,收歸帝室,親自掌握;實際的政務,則交由六部分擔,提高了六部尚書的職權。但作為皇帝,自來便有“日理萬機”之稱,事務實已很多,而定制決策都要筆之于書,寫成文件,這也是他力所難及的,所以動筆之事,還得另外有人來做。明太祖以至在他去世后繼立為帝的皇孫朱允炆,便把這些事務交由翰林院中在內廷修史、修文的學士們來做,做這些事的人,在最初的二十余年中,一直是既無定職,又無定員,但他們確實又分擔了歷來宰相工作的一部分。
把宰相的工作分由皇帝、六部和無定職的詞臣來分擔,常常不免會顯出散亂,并帶有一種臨時性的樣子。使這種做法固定下來的,是舉兵攻入南京的燕王朱棣,即后來的明成祖。朱棣很能體會他父親要把相權分散的心意,卻又要有專人專職來做那份原是并無定職、定員的工作。從他攻人南京,便建立起了明代的代替宰相的閣臣制度。這一制度,一直實行到明朝的滅亡。
第一批被任為閣臣的有黃淮、胡廣、楊榮、解縉、楊士奇、金幼孜、胡儼等七人。人數多,爭吵沖突也就多,結果七人中解縉便被排陷而死,黃淮也因陷人得罪,去職入獄。他們的相爭是由于爭奪首列的位置。明代的閣臣也被稱為輔臣,列居首位的稱為首輔,首輔因有擬旨的特權,和皇帝的接觸比較多,所以成為閣臣間爭奪的目標。最初,閣臣間雖排有名次,但并非定而不移的,如解縉原本名列第四,后來卻躍居首位,壓倒了黃淮,以此形成了排陷的事件。后來很快在閣臣間便形成了名次定而不移的慣例,位居首輔的,永遠居于首位,僅居其次的次輔,要想獲得首輔的種種特權,必須等到首輔離去之后,才能遞升,而首輔一旦歸來,他卻又得退居次位,交出已有的特權。這樣閣臣間的爭奪排擠,明爭暗斗,就更形激烈,而且唯恐去而復回的首輔興心報復,傾陷的手段更加狠毒,常是必欲置之死地方才放心。所以明代閣臣間的互爭,遠遠超過了以前歷代只有左、右二相的那些時候。這種爭奪,對于明代諸帝來說,毋寧倒是很歡迎的。因為朱元璋和朱棣父子都是所謂雄猜之主,為了有利于他們后世兒孫的統治,臣下互攻,倒覺得是個好事。他們的子孫,對于其“二祖”的心意心領神會,在這方面續有所為,更逐漸建成了各部之間互有牽制、常多爭議的政治機構,統治起來更加安全而又省力。明代有很多皇帝或想求仙,或是耽于酒色,常常多年倦于臨朝,但他們的皇位和權力卻一直保得很牢,不能不說是由他們所建立的這種互制局面取得的效力。但群臣大多陷于互爭,于皇位的安全雖然有利,而于文化、經濟等等方面則又起到了很壞的作用,一切日趨腐化,終于導致覆亡,則又是他們沒能料到的了。
明代的內監有些人能到內廷所設的內書堂里讀書,并公開取得了代替皇帝批示擬旨的權力,使明代各部之間的牽扯互攻更有所擴大,以至牽連到宮廷中的后妃和王子。本來,朱元璋有鑒于宦官之為患,對于內監的限制是很嚴的,不但不許他們論及政事,或與外官往來,而且嚴禁內監識字。他還命人將這些禁例,刻在宮門外的鐵牌上,并且寫進他留給后人的《洪武寶訓》一書里。對于這些訓誡,在口頭上,他的后人雖都聲稱應予確遵,實際上則遵與不遵各由是否于己有利為定,有的不但不遵從,甚至背道而馳。例如,設立內書堂,派大學士來教有些小內監讀書為文,使他們習于為政,便是違背所謂祖訓的最突出的一點。
內監有了“批硃”權,能代皇帝批示內閣進入的擬旨,就使相互制約的局面更形復雜,宮廷與外廷之間,有些事也攪成一團了。三案的拖延之久、影響之大,便是由這種混亂局面所形成的。所以后來有些史家在研索三案之余便說,如想弄清明代相互制約的混亂糾紛,從三案人手,倒是個極好的捷徑。
本書之作,便是想由三案這一捷徑入手,使讀者稍見明代統治階層之間的內部糾紛,看清他們是如何把大部分時間都用于爭奪排擠,而使國政日趨荒廢的。如不對明代統治者間的各種政治力量稍有了解,便難于較清楚地了解三案,所以我首先便從宰相制的廢除說起,使讀者知道,明代的閣臣——雖也被稱為相臣,入閣也被認為是拜相——其職責卻與前代的宰相大有不同。知道這點便能對后來所形成的門戶之爭有些了解。歷代宦官為亂,事例也多,但明代卻很有些不同于歷代之處,本書擇要略加敘述,也是想使讀者在這方面增長一些見識。明神宗(萬歷)是三案的造因者,對他自然不能不稍加敘述,同時由他也可稍稍知道一下明代宮廷之內的一些事情。這些都是了解三案的內情所必須交代的。

目次

前言
帝權與相權
從宰相到閣臣
內監
萬歷——三案的造因者
立儲上的猶豫不決——三案起因
梃擊案始末
紅丸案
移宮
《三朝要典》,三案翻了過來
崇禎嗣位,三案又翻了回去
余波

書摘/試閱



宰相之為帝王的輔佐,其淵源是很久遠的,也可以說自從有了帝王以來,就有了地位僅次于帝王的宰相。
這一制度,歷來便都為論者所肯定。每當說到太平治世,總是以明君善于擇相、賢相能竭誠事君,作為主要因素。很多相處得較為和美的君相之間,彼此也常以融合無間、如魚得水,相互贊譽。粗粗見來,似乎君相之間總是以和衷共濟、同心協力才是正道。但歷觀史籍、揆諸實際,卻又不然。自殷周以來,便是君相合力共治之局,其間帝王掌握著最高權力,處理實際的政務則較宰相為少;宰相掌握著次高權力,而處理實際的政務卻較帝王為多,彼此互為消長,彼此意見相合時固然常有,而彼此相異時卻也時見。相合自然無話可說,相異則不免要相互讓步,或竟發生沖突。伊尹放太甲,成王疑周公,便是極早的例證。自此而后,君相之間的斗爭就沒有斷過,只不過是沖突的緩和與激烈各不相同而已。這其間,霍光、曹操、司馬氏父子和桓溫等人,都是以相權壓倒了帝權的突出人物。
君相之間雖說不斷有些爭持,但從權位上來說,優勢自然總是在帝王一方面的時候為多。而且每逢改朝換代,君相之間的權勢總要有些變化,這變化的趨勢則是帝權不斷上升,相權則不斷下降,因為每個開國之君為了保全他的基業,總要除掉一些前朝制度中對帝王起到約束作用的條文,而添上一些擴大王權的條文。歷代繼續這樣修改,帝權與相權之間的距離也就越來越大。這樣,到了明初,帝權和相權之間相距便已絕遠,但明太祖朱元璋還是覺得宰相的權力對他的帝業終究是個威脅,最后終于把這個行之已久的宰相制給廢除了。
廢除了宰相制,君權越發增重了,君主專政,至此已發展到了頂端。這對于帝室的穩固自然是有利的,在有明一代的一十六帝中,于童年間便即位為帝的很有幾個,另外又還有些倦于理事的人,多年避居深宮,很少臨朝問政。然而即便如此,帝權還是很鞏固的,并沒有出現過權傾一朝、足以代立的人物,其最主要的原因當然應該說是取消了宰相制的緣故。不過,也正由于居安無危,明代諸帝,除去建國初期的所謂二祖以外,都極缺乏歷練,只有宣宗、孝宗,稍為后世加以稱許,其余都不過是些碌碌無為的人,坐視國是日非而振作乏術,終至內外交困,以至于亡。這又是一心只為增重帝權而殫精竭慮的人所沒能想到的。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1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