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菊與刀(簡體書)
滿額折

菊與刀(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日本,一個小小的彈丸之地,一個資源極度匱乏的島國,它造就了一場極度慘烈的世界大戰,但也造就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最偉大的經濟奇跡。日本為什么會成為令人發指的侵略者?日本的野心到底有多大,真的想吞掉美國嗎?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被原子彈轟炸的國家,是怎樣迅速復興崛起的?所有問題都能在這本《菊與刀》中得到解答。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用“菊”與“刀”來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以一個西方人的冷靜視角,通覽日本獨特的文化傳統和民族性格。此書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高度評價,其極大的影響至今不減。


作者簡介

魯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是美國著名的女人類學家,她曾經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化人類學,其導師是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弗朗茲?博爾斯(Franz Boas),魯思受到導師的影響,一生注重原始文化的調查研究。1944年6月,魯思接受了研究日本的課題任務,在研究過程中,特別重視對日軍戰俘和美籍日本人的研究,獲得了很多一手研究資料。1945年提交研究報告,1946年將報告改寫為《菊與刀》出版

名人/編輯推薦

1.全世界公認的現代“日本學”開山之源,了解日本不可不讀的經典名著!
2.20世紀50年代美國用它改造日本,20世紀80年代世界用它分析日本,21世紀我們用它重新認識與發現日本。

菊與刀,是一對充滿矛盾的組合體,也是日本民族特有的文化傳統的蘊意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美國人類學家魯思(RuthBenedlct)研究日本人的民族性特征,并以“菊與刀”作為指代,闡釋了日本傳統精神理念中矛盾統一的特質。菊,代表著日本天皇的族徽,是高貴美麗的象征;刀,代表著日本武士文化,是武力和權威的象征。在世界的其他民族性當中,很難同時存在兩種極端因素,并使之成為基本的民族精神。但日本民族文化卻具有相反的雙重性,他們性情溫和而又好武力,尚禮而又睚眥必報,喜歡新奇卻又頑固保守。
誠然,中國的傳統文化曾經大范圍輻射東亞及東南亞諸國,對日本民族精神的形成有著重大影響,我們至今仍可以在日本的大_街小巷看到中國文化對其的影響。然而,日本民族精神的內質并非是中國文化的分流,它的確吸收了中國儒學傳統中某些倫理因素,如忠義,孝道,謙恭,家族禮儀,尊卑秩序等,具有明顯的東方文明中溫文爾雅的情致,他們也引入了中國道家含蓄隱逸的文化精神,具備感悟生命的敏感力和洞察力,擁有感受宇宙萬物細微變化的超強審美能力。故而日本的文學、美術、音樂、飲食、生活細節等都帶有一種細膩精巧、浪漫纏綿、憂郁傷感的古典情調,都有一種超脫世俗的靜謐的美感。
但是與此同時,日本又是地道的海洋國家,有著類似于西方傳統的冒險挑戰精神,他們崇尚武力,熱情洋溢,激動好斗,骨子里帶有天然的侵略性,如同古希臘勇士酷愛以武力征服世界。日本人具有強烈的復仇心和毀滅情結,他們的民族性格善于吹毛求疵,面對無法完成的復仇目標,他們傾向于毀滅自己,以保證尊嚴和榮譽不被踐踏。這種思想和行為被日本人贊譽為武士道精神,其間所包含的殘忍手段和暴力心理符合日本民族的崇高理想,在很多情況下都被鼓勵而非被譴責。
這是一個充滿性格矛盾的民族,魯思在研究日本民族特征時,將日本文化概括為“恥感文化”,這不同于中國的“樂感文化”。也有別于西方國家的“罪感文化”。“樂感文化”源于中國傳統儒、道、釋、騷文化的融合,而“罪感文化”源于基督教的原罪觀念和基督救贖的命題。日本人的“恥感文化”,顯然與宗教無關,也與倫理傳承無關。那是一種特有的自尊膨脹而又受到壓抑的情感,這與日本島國的地理位置和國土面積有關,也與日本民族自視甚高的文化情緒有關,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表露得淋漓盡致。日本試圖使用武力令世界臣服,同時再用獨特的“卓絕文化”感染全人類,建立大和民族夢想中的共榮世界。
魯思·本尼迪克斯(1887—1948)是美國著名的女性人類學家,她曾經在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化人類學,其導師是美國著名人類學家弗朗茲·博爾斯(FranzBoas),魯思受到導師的影響,一生注重原始文化的調查研究。1944年6月,魯思接受了研究日本的課題任務,在研究過程中,特別重視對日軍戰俘和美籍日本人的研究,獲得了很多一手研究資料。其1945年提交研究報告,1946年將報告改寫為《菊與刀》出版,立即成為美國和日本的暢銷書。
《菊與刀》的完成和出版,至今已經半個多世紀,其對日本民族性的研究直至今日一直產生著影響。魯思針對的是美日關系的研究,中國僅是作為對比個案參與其中。事實上,從過去到今天,中日文化都不能漠視二者之間悠久的歷史淵源,中日兩國的關系也遠比其他各國的關系更為錯綜復雜,因此,《菊與刀》也為中國了解日本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這種價值對于探討中日關系中的敏感問題,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菊與刀》的譯本多種多樣,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至今,各類譯本的印數已經超過數十萬冊。我們之所以重譯《菊與刀》,是基于近些年來對日本民族的深刻理解,對當年魯思英文版本中某些模棱兩可的詞匯有了進一步的深刻的闡釋。英文詞匯與漢語詞匯在概念范疇上完全不同,通常一個英文詞匯,用漢語來解釋,會出現許多相似的釋義,也就是說,漢語的表達更為細致入微,同義詞和近義詞無比繁多,而這些在英文中,可能僅用一個詞匯來概括。比如《菊與刀》中出現的“GIRI”一詞,許多譯本翻譯成“情義”“義理”“理念”“情感的正義”等,但這些詞語顯然不是中國人常用的詞匯,也不是《菊與刀》所要表達的意思,因此譯本和原文之間就存在誤解和歧義。而本書將“GIRI”一詞譯為“道義”,這正是魯思所要表達的意思,是日本民族精神的核心因素,也是中國人能夠理解的一種情感傾向。本書的重譯試圖解決語言障礙與歧義的問題,在語言方面更加貼近漢語的使用習慣,在保證原文含義的同時,正確使用通俗性語言,讓讀者在閱讀時更為輕松容易。當然,限于譯者的水平和精力,難免存在不夠準確或錯誤之處,希望讀者寬容指正。但我們相信,每一種譯本的誕生,都會更進一步地接近原著的本來面貌,這也是我們一直努力的目標。
編譯者
2013年7月]日

目次

譯者序
第一章 任務:研究日本
第二章 戰爭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 各就其位
第四章 明治維新
第五章 歷史和社會的負債人
第六章 報恩于萬一
第七章 最難承受的道義
第八章 洗刷名譽
第九章 人之常情的世界
第十章 進退維谷的道德
第十一章 自我修養
第十二章 兒童啟蒙
第十三章 投降后的日本人

書摘/試閱



第一章 任務:研究日本
美國曾經與日本發生全面戰爭,也跟其他勁敵國家交過手,但在所有這些敵人中,日本人的脾性最古怪,也最難琢磨。他們不但是強大的對手,而且行為和思維習慣竟然全都與我們截然不同。因而必須引起重視,認真對待,這在其他戰爭中從沒出現過。我們跟此前1905年的沙俄幾乎面臨同樣的問題,作戰對手都是同一個民族,他們的傳統不屬于西方文化,但又經過充分的武裝訓練,甚至全民皆兵。在西方國家,人們對那些出于人道的戰爭慣例已經達成共識,但對日本人來說,這些東西顯然毫無意義。如此看來,太平洋戰爭不僅是進行一系列的島嶼登陸作戰,或者是克服困難卓絕的后勤補給,熟悉“敵性”也是一個重要課題,要想與日本人打仗,就必須先了解他們的行為習慣。
這項任務十分艱巨,困難也很明顯。日本的國門剛剛打開75年,之前一直都推行閉關鎖國政策,人們描述日本的時候,使用的一些詞句往往很荒謬,令人感到困惑,比如“但是……卻又……”之類,在描述世界其他民族時,從來沒有像這樣的。一位嚴謹的研究專家談到其他民族時,不會剛說過他們彬彬有禮,就再加上一句:“但是,他們又很蠻橫倔強。”通常也不會說“他們無比頑固”,轉而又說“但是,他們很能適應暴力革命”;或者說這個民族性格溫順,又說他們不肯輕易屈服上級的管教;說他們忠誠厚道,又說“但是心存叛逆,怨恨滿腔”;說他們本性勇敢,又說他們十分怯懦;說他們愛自己的面子,但做事總考慮別人的想法;又說他們真誠善良,渴慕西方文化,但他們又是頑固的保守主義分子。人們不會先寫一本書,來描述這個民族如何酷愛審美,如何給予演員和藝術家崇高的贊譽,如何醉心于栽培菊花,而后再另寫一本書作為補充,描述該民族如何崇尚刀劍武力,如何向往武士道的無尚榮耀。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