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百家訪談哈軍工(下)(簡體書)
滿額折

百家訪談哈軍工(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是一所神秘的軍校,共和國的尖端武器從這里起步,這是一所神奇的軍校,從這里走出了100多位共和國將軍、幾十位院士和大批政要精英。陳賡大將和他的弟子們創造了中國王牌軍校的輝煌,他們用真實的講述,再現了那個年代的傳奇故事。

作者簡介

王克曼,廣東省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廣東文化傳媒發展研究會會長、廣東省作家協會成員。1965年考入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導彈工程系;1970年畢業分配至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部隊任職,曾任師、團參謀長、防空旅長、學院院長等職;1997年轉入廣東省廣播電影電視廳,曾任斤(局)長、黨組書記,南方傳媒集團首任總裁,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文化和文史資料委員會主任。主要編著有《中國廣電體制改革——南方模式》、《廣東電視50年》、《王牌軍校高端訪談》、《電視的演進——廣東電視50年論文集》等專著;組織策劃大型文獻紀錄片《哈軍工》、《鏖戰遠東空軍》、《英雄導彈營》、《威震南天》等專輯,多項作品獲獎。其中《哈軍工》榮獲2011年“紅旗飄飄九十年”經典中國紅色紀錄片“經典作品獎”,并被中央檔案館收藏;2012年榮獲“第26屆中國電視金鷹獎”;2013年榮獲“第九屆廣東省魯迅文學藝術獎”。
徐南鐵,編審,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東省文聯副主席,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人民政府文史館館員,文化批評雜志《粵海風》主編。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會員。主要作品有報告文學《大道蒼茫》、《非典的典型報告》;散文集《風之首》、《三十不惑、四十而立》;電視片《世紀移民》、《春風綠南粵》;電視劇《情暖珠江》詞作歌曲集《新彩云追月》(碟),并主編《蝙蝠的意象》、《中國王牌軍校高端訪談》、《南方,南方!》等圖書。有多種作品獲得全國或省級獎項。

名人/編輯推薦

《百家訪談哈軍工(下冊)》由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出版。

目次

前言
第一篇經典軍校
概述
黃麗滿 電視紀錄片《哈軍工》獲獎表彰會上的致辭
吳新明 電視紀錄片《哈軍工》創作紀實
王克曼 關于重大軍事題材紀錄片的創作思考
電視紀錄片《哈軍工》解說詞
第二篇薪火相傳
概述
王建偉 繼承發揚“哈軍工”優良傳統創建世界一流大學
劉志剛 哈軍工教育思想的傳承與發展
李鴻志 十年磨一劍,鋒芒天地間
梁永生 哈軍工:一個難以復制的傳奇
劉永貴 繼承和創新哈軍工的五種精神
楊彥春 我們是這樣繼承哈軍工精神的
陳根南 秉承哈軍工強大國防、繁榮祖國的使命
第三篇將軍之路
概述
陳啟智 陳賡的辦學思想
張良起 我在哈軍工和國防科大的任教生涯
汪浩名 師辦名校,名校出名人
沙基昌 一切為了國防現代化
陳知建 院長之子眼中的哈軍工
王錫仁 發揚哈軍工傳統,努力為軍隊培養人才
鐘玉徵 敬業精神是培養核心
霍玲將 軍之路從哈軍工起步
第四篇院士歷程
概述
朱起鶴 一位留美博士的哈軍工情緣
楊士莪 難忘的哈軍工生活
徐濱士 做“表面文章”的院士
陸琰 “初戰必勝”——終生受用的法寶
王澤山 從哈軍工學員到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劉怡昕 青春的記憶留在軍校
彭先覺 哈軍工給了我自豪和責任
徐玉如 哈軍工畢業的院士何其多
第五篇元老回顧
概述
李木 細微之處見精神
汪皖園 陳賡——信任的力量
張希臻 哈軍工尊師重教二三事
馮捷哈 軍工建校之初
許哨子 華東軍區軍事科學研究室演變的見證人
趙子立 真心實意的“兩老辦院”
蘇廣義 “兩老辦院”: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范嘉礅 炮兵系兵器實驗室的誕生
殷之書 為哈軍工校園繪制建筑藍圖
任學文 哈軍工的記憶:從院長、教授到炊事員
鍛鋼 回憶蘇聯專家奧列霍夫
高勇 為傳承哈軍工走進小平同志的家
張文峰 哈軍工、長沙工學院、國防科技大學
劉建統 師生情深
唐維佳 我跟父親唐鐸在哈軍工
夏璟 回憶哈軍工的唐鐸將軍
龔先蔭 見證“東風113”的誕生
張勝朝 我參加了建設哈軍工的先頭部隊
康繼昌 從哈軍工起步的第一臺機載電子數字計算機
馬駿馳 軍校隊伍發展壯大了
朱柏森 嚴格的保密制度
祝玉璋 我在哈軍工當系主任
蘇克組 建導彈工程系的回憶片段
盧慶駿 “兩老辦院”,砥柱中流
第六篇校友之聲
概述
李新生 炒菜、吃飯、端盤子
李效民 “三高一好”育雄才
羅培林 從哈軍工到蘇聯海軍學院
唐治我 與迫擊炮
陸仁義 回憶最深:軍工精神
馬文斌 對母校的懷念始終沒有斷過
劉用權 往事歷歷在目,難忘母校春風
廖自力 為人師表、治學嚴謹的臧教授
周啟煌 一生為國防現代化服務
高連華 在軍校里培育軍人的光榮感
馬世駿 母校的培養讓我受益匪淺
……
附錄一創辦哈軍工將軍名錄
附錄二從哈軍工走出的共和國將軍
附錄三從哈軍工走出的院校長
附錄四從哈軍工走出的兩院院士
附錄五從哈軍工走出的省部級領導干部
附錄六紀錄片《哈軍工》采訪索引

書摘/試閱



與那部電視片的拍攝和制作幾乎同時,一本圖書的策劃也逐漸成熟。那就是由王克曼和我合作主編的《王牌軍校高端訪談》。這本書與電視片《哈軍工》相輔相成,以100多萬字的采訪記錄為基礎,用另一種形式展示了哈軍工的風采。因為圖書出版的相對快捷,也因為我當時作為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對于出版此書投入了巨大的熱情,所以這本書的出版得以先于電視片與讀者見面。但是無論是電視片還是圖書的成功,以及它們所產生的影響,都離不開王克曼的行伍經歷和媒體眼光,來自于他對軍旅生活的懷念以及對電視的理解。當然,更來自于他對軍隊、對電視的激越情懷。往昔的歲月和今日的思考缺一不可,而這兩者都在王克曼身上得以集中體現。這個當年哈軍工的學員把打撈過去作為一個親歷者的當然責任,堅守著一種自覺的歷史擔當。這種責任感是一根長青的藤蔓,不停地在他心中滋生、蔓延,幾十年沒有枯萎,一直在尋找豐茂繁盛的季節,尋找在藍天下伸展的機會,等待著開花結果。當他成為媒體的掌門人,歷史的需要與社會的資源在他心中那枚隱藏已久一直蓄勢待發的火花的引發下相互碰撞,形成了有機的結合,成為優秀作品的催生力量。如果說,成事需要天時、地利、人和的結合,那么對于哈軍工題材的文化產品來說,“天時”就是至今令人念念不忘的哈軍工精神和哈軍工傳奇;“地利”就是王克曼在媒體中的影響力;“人和”則體現在那些哈軍工人身上,他們對回憶哈軍工的歲月和總結哈軍工精神充滿感情和激情。
就像一部電視片無法囊括一所軍校的風采一樣,一本書同樣不能窮盡一所軍校走過的歷程,不能窮盡它的內涵。那些沒有在電視片里、也沒有在《王牌軍校高端訪談》里得以展示的素材,像有生命似的,不斷提醒我們投去關注的目光。我們仿佛日夜聽到它們呼喊著要奔突而出,希望獲得當今社會的歷史性回顧,更多地向人們講述逝去的當年……重新折騰電視片畢竟功夫太大,一時難以實現,于是我們起念再編輯出版一本書,因而就有了這本《百家訪談哈軍工》。如果說,前一本書更多的是注重故事的完整性和人物的生動性,這一本書追求的卻是哈軍工話題的普遍性和廣泛性。在前一本書里,我們在高標的樹木上采擷花朵;在這一本書里,我們細心捧起一把把散落的珍珠。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絕版無法訂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