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輕量化材料技術(簡體書)
滿額折

輕量化材料技術(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8 元
定價
:NT$ 588 元
優惠價
875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唐磊、杜仕國主編的《輕量化材料技術》重點介紹了鋁及其合金、鎂及其合金、鈦及其合金、結構陶瓷、樹脂基復合材料、工程塑料的主要品種、性能、成型工藝與工藝條件、應用等內容。且按照簡介、性能、成型工藝與工藝條件、應用的編寫格式詳細地介紹每一種輕量化材料。
《輕量化材料技術》是材料研究、裝備與產品設計、生產加工、管理營銷和教學人員等必讀必備之書,也可作為教材使用。

名人/編輯推薦

《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叢書:輕量化材料技術》是材料研究、裝備與產品設計、生產加工、管理營銷和教學人員等必讀必備之書,也可作為教材使用。

目次

第1章概述
1.1簡介
1.1.1基本概念與范疇
1.1.2主要品種與分類
1.2輕金屬的特性與應用
1.2.1鋁
1.2.2鎂
1.2.3鈦
1.3陶瓷的特性與應用
1.3.1陶瓷的結構與性能
1.3.2陶瓷的表面性能
1.3.3陶瓷基材的力學性能
1.3.4陶瓷的電性能
1.3.5熱學性質
1.3.6光學性質
1.3.7磁學性質
1.3.8耦合性質
1.4樹脂基復合材料與工程塑料的特點
第2章鋁及其合金
2.1概述
2.1.1簡介
2.1.2制備方法
2.1.3鋁合金及產品
2.1.4鋁及其合金的加工特性
2.1.5鋁及其合金的應用
2.1.6鋁及其合金的研究進展
2.2鋁及鋁合金的性能數據
2.2.1簡介與分類
2.2.2變形鋁及鋁合金
2.2.3鑄造鋁合金
2.2.4壓鑄鋁合金
2.2.5鋁及鋁合金的選用
第3章鎂及其合金
3.1概述
3.1.1簡介
3.1.2制備方法
3.1.3鎂及其合金的性能
3.1.4鎂及其合金的應用。
3.1.5鎂及其合金的研究進展
3.2鎂及其合金的性能數據
3.2.1鎂的牌號
3.2.2鎂合金的物理冶金特性
3.2.3合金元素在鎂合金中的作用
3.2.4鎂及鎂合金牌號表示方法
3.2.5加工鎂及鎂合金牌號和化學成分
3.2.6加工鎂合金的制品及其力學性能
3.2.7重熔用鎂錠及鑄造鎂合金的牌號、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
3.2.8鎂及鎂合金的性能特點和用途
第4章鈦及其合金
4.1概述。
4.1.1簡介
4.1.2鈦合金的分類
4.1.3鈦的基本特性
4.1.4鈦的制備方法、工藝特點及影響因素
4.1.5鈦及其合金的應用領域
4.1.6鈦及其合金的研究進展
4.2鈦及其合金的性能數據
4.2.1鈦及其合金的術語牌號和表示方法
4.2.2海綿鈦和冶金用二氧化鈦
4.2.3加工鈦及其合金
4.2.4鑄造鈦及其合金
第5章結構陶瓷
5.1簡介
5.1.1結構陶瓷的概念、特性與應用。
5.1.2結構陶瓷的制備
5.1.3結構陶瓷的加工處理
5.1.4結構陶瓷的應用
5.2氧化物陶瓷
5.2.1氧化鋁
5.2.2氧化鋯陶瓷
5.3氮化物陶瓷
5.3.1氮化鋁陶瓷
5.3.2氮化硅陶瓷
5.3.3BN瓷
5.3.4其他氮化物陶瓷的性能
5.4碳化物陶瓷
5.4.1碳化硅陶瓷
5.4.2層狀陶瓷Ti3SiC2瓷
5.4.3碳化硼陶瓷
5.4.4碳化鋯陶瓷
5.4.5碳化鉻陶瓷
5.4.6碳化鎢陶瓷
5.4.7其他碳化物陶瓷
5.5硼化物陶瓷
5.6硅化物陶瓷基體
第6章樹脂基復合材料
6.1玻璃纖維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1.1玻璃纖維
6.1.2玻璃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
6.2碳纖維與石墨纖維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2.1碳纖維和石墨纖維
6.2.2碳纖維與石墨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
6.3芳綸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3.1全芳香族聚酰胺纖維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3.2芳綸共聚纖維
6.3.3其他芳綸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4超拉伸聚乙烯纖維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4.1超拉伸聚乙烯纖維
6.4.2超拉伸聚乙烯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
6.5無機纖維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5.1硼纖維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5.2碳化硅纖維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5.3氧化鋁纖維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5.4高硅氧纖維與石英纖維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6晶須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6.1晶須
6.6.2晶須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
6.6.3鈦酸鉀晶須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7混雜與超混雜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
6.7.1混雜纖維及其樹脂基復合材料
6.7.2超混雜纖維增強樹脂基復合材料
6.8新型纖維及其復合材料
6.8.1聚苯并雙口惡唑纖維
6.8.2超級蛋白纖維/生物鋼——蜘蛛絲
第7章工程塑料
7.1聚酰胺
7.1.1聚酰胺簡介
7.l.2聚酰胺結構與性能
7.1.3聚酰胺的成型加工
7.1.4聚酰胺的應用
7.2聚碳酸酯
7.2.1聚碳酸酯簡介
7.2.2聚碳酸酯的性能
7.2.3聚碳酸酯的成型加工與工藝條件
7.2.4聚碳酸酯的應用
7.3聚甲醛
7.3.1聚甲醛簡介
7.3.2聚甲醛的性能
7.3.3聚甲醛的成型加工與工藝條件
7.3.4聚甲醛的應用
7.4熱塑性聚酯
7.4.1熱塑性聚酯簡介
7.4.2熱塑性聚酯的性能
7.4.3熱塑性聚酯的成型加工與工藝條件
7.4.4熱塑性聚酯的應用
7.5改性聚苯醚
7.5.1改性聚苯醚簡介
7.5.2改性聚苯醚的性能
7.5.3改性聚苯醚成型加工
7.5.4聚苯醚及改性聚苯醚的應用
7.6聚四氟乙烯
7.6.1聚四氟乙烯簡介
7.6.2聚四氟乙烯的性能特點
7.6.3聚四氟乙烯的成型加工
7.6.4聚四氟乙烯的應用
7.7聚酰亞胺
7.7.1聚酰亞胺簡介
7.7.2熱固性聚酰亞胺
7.7.3熱塑性聚酰亞胺塑料
7.7.4改性聚酰亞胺
7.7.5雙馬來酰亞胺
7.8聚苯硫醚
7.8.I簡介
7.8.2聚苯硫醚樹脂性能
7.8.3聚苯硫醚的加工成型工藝
7.8.4聚苯硫醚的應用
7.9聚砜類塑料
7.9.1聚砜(雙酚A聚砜)
7.9.2聚醚砜
7.9.3聚芳砜
7.10聚醚醚酮
7.10.1簡介
7.10.2性能
7.10.3成型工藝方法與工藝條件
7.10.4應用
7.11聚芳酯
7.11.1聚芳酯樹脂
7.11.2聚芳酯合金
7.11.3聚芳酯成型加工方法與工藝條件
7.11.4聚芳酯應用
7.12液晶聚合物
7.12.1簡介
7.12.2LcP的性能
7.12.3工藝條件
7.12.4應用
參考文獻 

書摘/試閱



(2)化學氣相反應法(CVD)。化學氣相反應法是采用揮發性金屬化合物蒸氣通過化學反應合成所需物質的方法。氣相化學反應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單一化合物的熱分解;另一類為兩種以上化學物質之間的反應。氣相化學反應法制備陶瓷粉料的特點是:①純度高,生成粉料無需粉碎;②生成粉料的分散性良好;③顆粒直徑分布窄;④容易控制氣氛;⑤適用于制備多種不同的陶瓷粉料。
2.結構陶瓷的成型技術
成型就是將陶瓷粉料加工制備成具有一定形狀和尺寸的毛坯。雖然原材料及其制備方法對工程陶瓷材料的性能經常起十分關鍵的作用,但要獲得既具有優異性能,又能滿足使用要求的元件與制品,成型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工藝環節。工程陶瓷成型方法的選擇與產品的性能要求、形狀、大小、厚薄、產量以及經濟效益有直接關系。
1)可塑成型技術
可塑性指坯料在外力作用下發生無裂紋變形,且外力去除后不恢復原狀的性能。可塑成型是一種古老的成型方法。我國古代采用的拉坯法就是最原始的可塑法。目前常用的可塑成型法主要包括擠壓法、車坯法、濕壓法(旋坯法、滾壓法、冷模濕壓法和熱模濕壓法)、軋模法。
(1)擠壓成型。它是將可塑料用擠壓機的螺旋或活塞擠壓向前,通過機嘴成為所要求的各種形狀。擠壓成型適宜成型各種管狀產品(如高溫爐管、熱電偶套管、電容器瓷管等)、柱狀產品(電阻元器件)和斷面規則的產品(如圓形、橢圓形、方形、六角形等)。
(2)軋模成型。一些薄片狀的陶瓷產品,如集成電路基板、電容器等,厚度一般在1mm以下,甚至達到0.04mm—0.05mm,廣泛采用軋模成型工藝生產。軋模成型是由橡膠和塑料工業移植過來的一種成型方法,也稱為壓延法。軋模成型具有效率高、操作自動化、連續生產等優點;但軋模成型時,坯料只是在厚度和前進方向受到碾壓,在寬度方向受力較小,因此坯體與坯體中的膠黏劑不可避免地要出現定向排列,在干燥與燒結時會產生較大的橫向收縮,易導致變形與開裂,同時性能也會出現各向異性。
(3)注射成型法。應用塑料成型方法,在陶瓷粉料中加入15%—30%(質量)的熱塑性樹脂、石蠟、增塑劑等,把加熱混勻后的坯料放入注射成型機中,經加熱熔融,通過噴嘴把其壓入金屬模具,經冷卻脫模得到產品坯體。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