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滿額折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8 元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87260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機 械 工 業 出 版 社合作,一個古老而又永恆的話題。正如哈耶克所說的那樣,合作,可以說是貫穿了人類社會從起源到發展至今的整個過程。人的發展、組織的發展,要想跟上知識創新的速度,不被技術革新的浪潮所淹沒,就必須加強合作,合作與發展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主題。具體到每個企業來說,要想讓自己在殘酷的競爭中處於不敗之地,要想讓自己基業常青,更是需要加強企業內外的各種合作關係。對內,要加強團隊合作、跨部門合作、上下級之間的合作;對外要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顧客的合作、政府媒體的合作甚至是與競爭對手的合作。而這一切的推動者,正是本書的讀者們,也就是企業中的各級管理者。

作者簡介

姚繼東,日本櫻美林大學國際經營專業博士。曾就職于日本著名世界500強企業以及國內大型IT公司,具有豐富的理論和實踐經驗。
沈敏榮,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法學院教授。代表性著作有《市民社會與法律精神——人的品格與制度變遷》(曾獲2010年北京市哲學與社會科學一等獎),曾在《中國法學》《北京社會科學》《東吳法律學報》《輔仁法學》《法域縱橫》等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百余篇。

名人/編輯推薦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編輯推薦:近現代社會的巨大發展得益于企業的力量,而企業的發展源于合作。合作在現代社會尤其重要,面對信息社會的信息爆炸和每秒上百億次頻率的計算機系統,個體的力量顯得微不足道。個人要想成就自己,企業要想在殘酷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要想基業長青,良好的合作不可回避。
《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從理論到技能,再到實踐,循序漸進地勾勒出一幅完整的合作畫卷。對內,加強團隊、跨部門、上下級間的合作,對外加強與供應商、顧客的合作、與政府媒體甚至與競爭對手的合作。成功的合作需要愿景、需要技巧、更需要智慧。如果讀者們能從《超級合作:如何在動態的競爭中展開合作》中理解合作的精神、掌握合作的技能,進而領悟合作的精髓,并應用于合作的領域,那么在未來的信息社會中,就會擁有一個強大的資本和生存的智慧。

2.1.3 軟技能與硬技能的區別
既然本叢書研究的是管理者的軟技能,那么首先有必要將它與硬技能加以區分,也就是搞清楚軟技能與硬技能到底有何不同。
其實就像硬幣的兩面,軟與硬分別是技能所包含的兩個方面。所謂技能是基于勞動者主觀意愿完成特定任務所需的知識、技術和能力的總和。它在表現形式上包括兩個方面,一個是“技”,是狹義的技能,或者稱之為硬技能,包括:勞動者的體力,身體組織的靈活程度,控制和使用工具的技術能力。具體到企業的員工就是在某專業或某領域所從事工作或進行研究,而應當具備的必要能力。比如,電子工程、計算機、軟件、土木建筑等理工科的理論知識和實踐動手能力;外語類專業的實際翻譯水平,口語水平。用俗語來說,這些都是“過硬”的“真本事”。
另一個是“能”,是廣義的技能,或稱之為軟技能,包括:勞動者與人溝通的能力,對事物及現象的觀察力、判斷力、邏輯推理能力,以及適應環境變化的技巧和能力等。具體到企業的員工,也可以說軟技能就是除了員工所具有的專業知識或技能外,所能為企業帶來額外附加利益的能力。
下面我們以企業招聘員工為例,來具體談談硬技能與軟技能的不同。
硬性技能通常具有可見的、可計量的、可客觀比較的三大特征,它主要集中在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兩方面。在專業知識方面,通常學歷、專業認證是應聘者專業知識的反映和印證。比如在招聘財務總監時,一些企業要求應聘者具有研究生以上學歷,中級或者以上會計師職稱,或者國際會計師認證等證書。除了專業知識以外,企業還會看重應聘者的專業技能,就是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比如在財務方面的職位中,通常要求熟練操作相關財務軟件,數據分析員一般要求熟練操作SAS或者SPSS數據分析軟件,這些都屬于硬性技能的要求。
而軟性技能則具有無形的、感性的、不確定性等特征。軟技能主要通過與應聘者的面談,針對應聘者以前的工作經歷和成功例子,由面試者作出的主觀綜合判斷,諸如一個人的溝通能力、表達能力、人際關系、團隊合作能力,還有一些可開發的潛質和能力。還以財務總監為例,一個能夠勝任的財務總監,要具有很強的領導協調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處事沉穩,具有團隊合作精神,他才能全盤運作企業財務及投、融資體系。同時財務總監還要具有很好的職業操守,做好內部審計和核查。
一些大型的跨國公司在招聘時除了應聘者在工作中所必需的硬技能以外,更加看重一些軟技能,如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沒有克服一切困難的勇氣?有沒有從紛繁復雜的問題中看清主要問題、分析情況、找出解決方案的能力?如果碰到失敗能否抵抗住壓力,能否不再重復錯誤?再比如溝通能力,能否和不同的同事工作?能否清晰地表達自己的看法?能否站在別人角度思考問題?在他們看來,與可以通過培訓、短時間內獲得提高的硬技能相比,潛藏在應聘者身上的這些無形的軟技能,對于企業來說才是真正的財富。為此,一些著名的大型公司在招聘人才時,會采取各種策略來測試應聘者的軟技能。
比如殼牌公司會在招聘時給求職者一個案例,看求職者能不能從千絲萬縷的聯系中找出主要矛盾,從中看到潛在的機會和威脅;對細枝末節的敏感性怎么樣;是不是能舉一反三,高瞻遠矚。更高一層的面試中,測試的東西會更加仔細、全面,但仍然與求職者所學東西無關。主要測試方向是求職者的創造力、工作激情、抗挫折能力。在IBM公司的面試中,最先被拒絕的人可能就是那些穿著以及言談舉止不合時宜的人,如穿拖鞋、牛仔褲的,說話帶臟字或者顛三倒四意識流不著邊際的人。一個基本的原則是,考官希望來IBM的人,首先要有進取心、有工作熱忱、對事物有積極的態度;其次要有團隊精神,能和同伴一起合作,而不是為自己的小集體爭什么東西。
硬技能與軟技能密不可分,同時凝聚在勞動者身上,在勞動者完成工作任務時發揮不同的作用。軟技能的運用必須建立在硬技能的基礎之上,但是能夠左右硬技能作用的發揮水平。硬技能和軟技能所占的權重因職位、公司背景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隨著職位的上升,對于軟技能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特別是高級經理、總監以及副總裁以上的管理職位所要求的軟技能的權重比例可以占到八成以上。
這樣的現象是不難理解的。因為管理是通過人及其他資源實現組織目標的過程。彼得?德魯克將管理者的工作歸結為:設定目標、組織、開展激勵和溝通、衡量績效以及培養員工(包括自己)。管理技能也就是管理者在完成這些工作的過程中所需要的能力。卡茨(Katz)撰寫了最廣為接受的早期管理技能的文章,他將管理技能分為技術技能、人際技能和概念技能,并指出隨著管理層級從低到高,技術技能將會越來越不重要,而對概念技能的要求則越來越高。這里所指的概念技能是指從整體考慮組織的能力,也就是管理者指導組織的各種職能如何互補、組織與環境的關系,以及組織的某部分發生變化對組織其他部分的影響等,也可以說是一種統籌整體的能力。人際技能對高、中、低層的管理者都極其重要,因為所有的管理層級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對人的管理。
從上面的解釋不難看出,作為管理者,特別是中層以上的管理者,對于技術等硬技能的要求越來越低,而對于人際和概念的軟技能的要求越來越高。這也是為什么一些高水平的職業經理人同樣可以在不是自己專業領域的企業中收放自如的原因。

目次

前言
第1部分 理論篇:合作的思想
第1章 創造奇跡的力量:合作的概念與思想
1.1合作的概念
1.2合作的原因
1.3合作與管理
1.4中國傳統管理文化中的合作思想
第2章 管理的實質:合作與軟技能
2.1軟技能的概念
2.2管理軟技能中的合作
第2部分 技能篇:合作的技能
第3章 認識你自己:自我意識
3.1自我意識的含義
3.2合作技能中的自我意識構成
3.3提升自我意識的途徑
第4章 知己知彼:了解他人
4.1選擇待在綠區的人
4.2接受多元化
4.3判斷他人時的常見途徑
第5章 以友輔仁:共同目標
5.1計劃過程的運行
5.2有效目標的特征
5.3設定目標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第6章 無障礙溝通:促進溝通
6.1溝通概述
6.2有效溝通的障礙
6.3進行有效溝通的方法
第7章 術正而心順之:克服障礙
7.1建立信任
7.2掌握沖突
7.3承擔責任
第8章 關注結果:激勵合作的加持力
8.1督察合作過程
8.2評價合作效果
8.3分享合作成果
8.4展示合作前景
第3部分 實戰篇:合作技能的應用
第9章 團隊合作:基于共同目標的合作
9.1團隊的概念
9.2團隊的類型
9.3高效團隊的特點
9.4設計高效團隊
9.5團隊建設的途徑
9.6團隊發展的五個階段
9.7團隊中高效的領導行為
9.8問題成員的管理
第10章 跨部門合作:企業內的協同
10.1跨部門合作的概念
10.2組織內部門間的四種協同關系
10.3跨部門合作的困境
10.4促進跨部門合作的軟措施與硬機制
第11章 企業與政府的合作:轉軌社會的“舞蹈”
11.1企業與政府的關系
11.2企業處理好與政府的關系的方法
11.3政府與企業的合作模式
第12章 企業與供應商的合作:伙伴型合作
12.1企業與供應商關系
12.2與供應商建立合作型伙伴關系
第13章 企業與顧客的合作:創造市場
13.1企業與顧客的關系
13.2與顧客建立合作互動關系的方式
第14章 企業間的合作:基于戰略的合作
14.1企業間合作的動機
14.2企業合作的主要方式
14.3企業間并購
14.4合資企業
14.5業務外包
第15章 企業與媒體的合作:撬動地球的支點
15.1企業與媒體的關系
15.2處理企業與媒體的關系的方式
附錄 自我意識的一些測評工具
附錄A 大五人格測試
附錄B 情商評估
附錄C 價值觀量表
附錄D 管理能力測試:你會進行管理嗎
附錄E 測試你是否有過度的壓力

書摘/試閱

【天堂與地獄的區別】
有一個人想知道天堂和地獄究竟有什么不同,于是他找到了上帝,請求上帝帶自己去看看。上帝欣然答應了。他們首先來到了地獄,看到的是這樣一幅景象:一群饑餓不堪的人們正拿著一根根長勺拼命地往自己的嘴里送食物,但是那些長勺實在太長了,比他們自己的手臂還要長,所以他們無法彎曲自己的手臂把食物送進自己的嘴里,有的人的手臂甚至彎曲得變形了,但是還是沒有吃到任何食物。地獄果然是一副活生生的慘相。
他們又來到了天堂,那個人驚呆了——天堂里的人們也是拿著一根根同樣長的長勺,但是他們每個人都吃到了食物,這是為什么呢?因為他們每個人把獲取的食物都舀給了坐在他對面的那個人吃,每個人都這樣做,所以每個人都吃到了食物。
這個故事相信對于很多人來說并不陌生,它用形象的筆觸描繪了地獄和天堂的不同情境。地獄中的人們一心想著自己吃到事物,卻無視周圍人的疾苦,于是私心讓他們誰也吃不到食物;而天堂里的人們善于合作,通過幫助別人同時讓自己獲利,這是典型的雙贏思維。于是我們明白了,天堂與地獄的區別就在于是否能夠良好地與人合作。
合作,一個古老而又永恒的話題。正如哈耶克所說的那樣,合作,可以說是貫穿了人類社會從起源到發展至今的整個過程。首先,人類的誕生就是男女間合作的結果。基督教認為上帝創造了亞當和夏娃,并讓他們繁衍后代,成為了人類的祖先。雖然這種神創論的說法也許只是宗教創立者們的一廂情愿,但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合作在人類誕生的過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再后來,誕生到這個星球上的我們的祖先,為了抵抗變幻無常的惡劣的自然環境以及猛獸的攻擊,自發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群體,而群體的目標就是繼續生存下去,這就是原始部落和氏族的起源。再后來,從城邦到國度再到社會,人類發展的每一步無不刻上了相互合作的烙印。我們常說,人是社會的動物,人生存在這個世界上,在每時每刻與他人之間發生關系和碰撞的過程中前進,也促使著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
如果說遠古時代的合作是人類生存的需要的話,那么當人類社會發展到工業化時代,這種合作的需求就變得更加明顯了。工業化促進了社會化大分工的飛速發展,而社會化大合作的前提正是這種社會化大分工。分工與合作是人類創造社會財富的基本方式,個體提供勞動獲取相應的報酬,而社會財富則是由各種生產要素參與的社會分工與合作勞動的產出構成的,包括勞動者工資在內的剩余價值。剩余價值是社會的公共財富,來源于全人類,來源于古今中外,來源于全社會分工合作,是純粹的個人不能獨立創造的。因此,在工業化時代,合作可以說是人類發展的需要。
而現在,人類社會正大踏步地邁入信息社會,知識成為創造財富的主要來源。如果說以前還可以憑借個人的智慧在所屬的領域中有所作為的話,那么如今面對信息爆炸和每秒上百億次計算頻率的計算機系統,個人的力量顯得是那么微不足道。《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L. Friedman)曾經一針見血地指出:“最好的企業將是最好的合作者。在抹平的世界中,越來越多的任務都必須通過企業內外的各種合作來完成。道理很簡單:未來的價值創造,無論在科技、營銷、醫學,還是制造都會變得復雜至極,絕非單一部門或單一企業能掌握”。于是,合作再次被推上了時代的前沿,人的發展,組織的發展,要想跟上知識創新的速度,不被技術革新的浪潮所淹沒,就必須加強合作,合作與發展已經成為當今社會的主題。具體到每個企業來說,要想讓自己在殘酷的競爭中處于不敗之地,要想讓自己基業常青,更是需要加強企業內外的各種合作關系。對內,要加強團隊合作、跨部門合作、上下級之間的合作,對外要加強與供應商的合作、顧客的合作、政府媒體的合作甚至是與競爭對手之間的合作。而這一切的推動者,正是本書的讀者們,也就是企業中的各級管理者們。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