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多工位元級進模設計與製造(簡體書)
滿額折

多工位元級進模設計與製造(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價
:NT$ 768 元
優惠價
87668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機 械 工 業 出 版 社
本書共10章,第1章對多工位級進模的特殊作用、特點、使用條件等方面作了論述。第2章至第7章,分別就以下幾方面作了較為系統的闡述:①級進模設計基礎與衝壓工藝分析;②排樣的優化設計;③帶料多工位連續拉深排樣設計和工藝計算;④步距與定距定位方式;⑤凸、凹模的結構和固定;⑥多工位元級進模的結構件及有關裝置的設計方法、要點、技巧、結構形式等。第8章介紹了實用多工位級進模38例,如空調器翅片模,帶有沖裁、壓彎、成形的級進模,微型殼類件連續拉深模,模內帶自攻螺紋的衝壓攻螺紋多工位連續模,硬質合金長壽命級進模等。在這些實例中,傳統與現代相結合,更多的現代的“三高”模具結構,從不同角度可以瞭解這些模具的具體結構特點。第9章介紹了級進模材料的選用與熱處理。第10章介紹級進模的製造和裝配要點,關鍵零件加工舉例,以及級進模的試沖、調整、維修、保養要領等。最後為附錄,選編了模具設計中常用的一些參數。
本書可供從事沖模設計的技術人員和相關工藝人員使用,也可供有關專業院校師生參考。

目次

第2版前言
第1版前言
第1章概論1
1.1多工位級進模的特殊含義1
1.2多工位級進模的沖壓特點與功能1
1.3多工位級進模和另外三種高效沖模使用特點比較3
1.4多工位級進模的使用條件6
1.5多工位級進模的合理應用7
第2章多工位級進模設計基礎與沖壓件工藝分析9
2.1多工位級進模的分類和命名9
2.1.1按沖壓工序性質分9
2.1.2按沖裁方法不同分10
2.1.3按模具的主要結構形式分11
2.1.4按被沖壓的制件名稱分13
2.1.5按被沖壓的制件名稱和模具工作零件所采用特殊材料分13
2.1.6按工位數和制件名稱分13
2.1.7按模具使用特征分13
2.2多工位級進模基本結構的組成13
2.3多工位級進模設計步驟和注意事項15
2.3.1模具設計任務書17
2.3.2工藝分析17
2.3.3設計排樣并繪制排樣圖17
2.3.4對模具圖的要求18
2.3.5校核22
2.4多工位級進模用沖壓材料23
2.4.1選擇沖壓材料的基本原則23
2.4.2對多工位級進模沖壓用料的要求24
2.4.3多工位級進模沖壓用料種類與規格26
2.4.4沖壓用料的剪切備料33
2.5多工位級進模用沖壓設備36
2.5.1多工位級進模對沖壓設備的要求36
2.5.2合理選用壓力機38
2.5.3關于高速沖的沖速劃分39
2.5.4多工位級進模用壓力機種類:型號與技術參數40
2.6沖裁力與壓力中心40
2.6.1沖裁力的計算40
2.6.2卸料力、推料(件)力和頂件力的計算41
2.6.3沖模壓力中心的計算42
2.7沖壓件的工藝性44
2.7.1沖壓件工藝性與沖壓件設計的基本原則44
2.7.2沖裁件精度、斷面表面粗糙度和毛刺44
2.7.3級進沖裁與工藝性48
2.7.4合理選用沖裁間隙53
2.7.5沖裁凸模、凹模刃口尺寸及制造公差的確定57
2.7.6級進彎曲與工藝性62
2.7.7級進拉深與工藝性66
2.7.8圓孔翻邊與工藝性71
第3章排樣的優化設計84
3.1排樣的作用與重要性84
3.1.1排樣的作用84
3.1.2排樣的重要性85
3.2級進模排樣圖設計原則和應考慮的問題86
3.2.1級進模排樣圖設計原則86
3.2.2排樣時應考慮的問題87
3.2.3沖壓工藝與沖壓生產87
3.2.4原材料供應90
3.2.5模具結構與加工工藝91
3.3載體的種類與特點93
3.3.1載體、搭邊及作用93
3.3.2載體的基本類型與特點93
3.4條料的排樣技巧98
3.4.1制件在條料上獲取的沖壓方法98
3.4.2工序件的攜帶方法98
3.4.3提高材料利用率99
3.4.4工位數的多少106
3.4.5工序的先后安排106
3.4.6分段切除余料(廢料)的連接方式109
3.4.7側刃和導正銷孔位置的安排113
3.4.8合理選用載體115
3.4.9合理排樣的其他技巧116
3.5排樣圖的畫法與表示117
3.5.1對于平板形制件118
3.5.2對于彎曲成形件119
3.5.3對于拉深件119
3.6排樣實例119
3.6.1片狀件119
3.6.2成形件127
3.6.3多件混合排樣141
第4章帶料多工位連續拉深排樣設計和工藝計算144
4.1帶料多工位連續拉深的特點和應用144
4.1.1帶料連續拉深的特點144
4.1.2帶料連續拉深的分類和應用145
4.2帶料連續拉深的毛坯直徑、料寬和步距的計算147
4.2.1毛坯直徑D的計算147
4.2.2工藝切口形式與帶料寬度B、步距(進距)A的計算156
4.3帶料拉深系數和相對拉深高度158
4.4帶料連續拉深工藝計算161
4.4.1帶料連續拉深工藝計算基本步驟161
4.4.2各次拉深直徑的計算162
4.4.3各次拉深凸、凹模圓角半徑的確定163
4.4.4各次拉深高度的計算163
4.4.5整帶料連續拉深經驗計算法164
4.5帶料連續拉深工藝計算示例165
4.5.1帶料有工藝切槽的窄凸緣件連續拉深165
4.5.2帶料有工藝切縫的單孔焊片對排連續拉深168
4.5.3帶料無工藝切口的管殼連續拉深172
4.6帶料連續拉深工序(排樣)圖例174
第5章步距與定距定位方式188
5.1步距的確定與步距精度188
5.1.1步距的確定188
5.1.2步距精度189
5.2料寬的確定191
5.2.1導料板有側壓裝置時的料寬191
5.2.2導料板無側壓裝置時的料寬192
5.2.3采用側刃定距時的料寬192
5.3條料的一般定距定位193
5.3.1擋料定位193
5.3.2側刃和側刃擋塊197
5.3.3側壓裝置201
5.4條料的導正定距定位202
5.4.1凸模上導正銷結構、安裝和應用202
5.4.2獨立式(凸模式)導正銷結構、安裝和應用204
5.5條料的混合定距定位應用212
5.5.1擋料釘與導正銷混合使用212
5.5.2側刃與導正銷混合使用213
5.5.3自動送料裝置(機構)與導正銷混合使用215
5.6自動送料裝置定距215
5.6.1鉤式送料裝置216
5.6.2輥軸式送料裝置218
5.6.3氣動夾板式送料裝置223
第6章凸、凹模的結構和固定228
6.1凸、凹模的作用與設計原則228
6.1.1凸、凹模的作用228
6.1.2凸、凹模的設計原則228
6.2凸模229
6.2.1凸模的種類和標準結構229
6.2.2常見的凸模形式與固定方法230
6.2.3凸模的防轉242
6.2.4凸模工作高度可調結構242
6.2.5級進模的凸模固定示例243
6.2.6凸模長度的確定245
6.2.7凸模的強度驗算247
6.3凹模249
6.3.1凹模的基本分類249
6.3.2凹模的常用結構249
6.3.3凹模刃口形式262
6.3.4凹模外形尺寸的確定263
6.3.5凹模的固定螺孔和定位銷孔大小及間距265
6.3.6螺釘擰入深度和圓柱銷配合長度266
6.4凸、凹模的互換性267
第7章多工位級進模的結構件及有關裝置269
7.1模架與導向裝置269
7.1.1冷沖模架的基本類型與合理選用269
7.1.2上、下模座279
7.1.3模架的導向裝置類型282
7.1.4導柱、導套的基本結構與安裝
方式283
7.1.5模柄291
7.2卸料裝置291
7.2.1固定卸料裝置292
7.2.2彈壓卸料裝置293
7.2.3卸料裝置設計要點301
7.2.4卸料裝置的潤滑304
7.3彈性元件305
7.3.1圓鋼絲圓柱螺旋壓縮彈簧305
7.3.2強力彈簧308
7.3.3碟形彈簧313
7.3.4工業用普通橡膠墊315
7.3.5聚氨酯橡膠彈簧316
7.3.6氮氣彈簧325
7.4導料、托料裝置336
7.4.1導料形式與導料板337
7.4.2浮動導料和托料裝置339
7.4.3導料、托料裝置的設計要點343
7.5頂出裝置344
7.6限位裝置346
7.7斜楔與滑塊裝置347
7.7.1斜楔、滑塊的功能與分類347
7.7.2斜楔、滑塊合理使用要求349
7.7.3斜楔、滑塊的角度與尺寸計算351
7.7.4斜楔、滑塊與側向沖壓應用示例353
7.7.5斜楔、滑塊的安裝形式357
7.8倒沖裝置361
7.8.1倒沖裝置的合理應用和設計要求361
7.8.2倒沖裝置應用示例361
7.9間歇切斷裝置363
7.9.1棘輪凸輪間歇切斷機構363
7.9.2可編程控制器間歇切斷機構368
7.10微調裝置369
7.10.1垂直微調裝置369
7.10.2水平微調裝置372
7.11安全監測保護裝置373
7.11.1自動保護裝置373
7.11.2典型線路分析381
7.12防止廢料(制件)的上浮與下堵383
7.12.1廢料上浮的原因383
7.12.2防止廢料上浮的方法384
7.12.3廢料下堵與防止方法386
7.13其他零部件及設計要素388
7.13.1凹模表面廢料或制件的清理388
7.13.2固定板389
7.13.3墊板389
7.13.4螺釘和銷釘390
第8章多工位級進模應用范例392
8.1空調翅片多工位級進模392
8.1.1翅片的特點與沖壓工藝分析392
8.1.2翅片模395
8.1.3翅片沖壓設備407
8.2沖裁多工位級進模410
8.2.1密封條鋼芯級進模410
8.2.2轉子片級進模414
8.2.314腳與50腳引線框級進模418
8.3沖裁、彎曲多工位級進模422
8.3.1沖裁、彎曲多工位級進模標準化典型結構422
8.3.2隔離片壓包、切彎、沖孔、落料級進模424
8.3.3陽極沖孔、沖廢料、成形、落料級進模426
8.3.4彈簧鉤級進模428
8.3.5絲架級進模431
8.3.6細長簧片級進模436
8.3.7收錄機機芯的開門推板級進模440
8.3.8接線片級進模447
8.3.9軛鐵件綜合成形級進模451
8.3.10支架級進模454
8.3.11側彎支座級進模456
8.3.12電器觸動支架級進模458
8.3.13小型接線片級進模461
8.3.1425工位導電片級進模465
8.3.15耳環集成式級進模471
8.3.16多個制件混排級進模476
8.4帶料連續拉深級進模479
8.4.1帶料連續拉深級進模設計要點479
8.4.2撕拉蓋級進模483
8.4.3壓簧圈級進模485
8.4.4隔離罩級進模488
8.4.5管帽級進模490
8.4.6管殼整帶料自動連續拉深摸493
8.4.7多用途管座整帶料自動連續拉深模496
8.4.8電位器外殼自動連續拉深模(一)499
8.4.9電位器外殼自動連續拉深模(二)500
8.4.10電動機外殼級進模507
8.4.11連接支架自動攻絲級進模510
8.5硬質合金多工位級進模513
8.5.1硬質合金模具在設計和選材時應考慮的幾個問題513
8.5.2硬質合金模具結構的一些特點514
8.5.3簧片硬質合金多工位級進模516
8.5.4雙排無搭邊定轉子硬質合金級進模521
8.5.5定轉子鐵心自動疊裝硬質合金級進模(一)525
8.5.6定轉子鐵心自動疊裝硬質合金級進模(二)529
8.5.7彎曲鐵心硬質合金級進模532
8.5.8鋼結硬質合金凹模的級進模534
第9章級進模主要零件材料與熱處理536
9.1選用模具材料的基本要求與原則536
9.1.1模具材料的基本要求536
9.1.2模具材料的選用原則537
9.2級進模用材料538
9.2.1級進模用材料分類538
9.2.2幾種優質冷作模具鋼的介紹543
9.2.3硬質合金549
9.2.4鋼結硬質合金551
9.2.5粉末冶金高速鋼554
9.2.6各種鋼號冷作模具鋼的特性與用途555
9.3級進模零件材料選用與熱處理要求558
9.3.1級進模凸、凹模的常用材料與熱處理要求558
9.3.2級進模一般零件的材料選用與熱處理要求561
9.3.3冷作模具鋼退火狀態硬度、淬火溫度及硬度562
第10章級進模的制造與裝配要點563
10.1級進模的加工特點與制模設備563
10.1.1級進模的加工特點563
10.1.2級進模的加工工藝流程565
10.1.3級進模加工用基本設備配置566
10.2級進模制造工藝規程的制定568
10.2.1工藝規程制定的基本步驟568
10.2.2毛坯的選擇和要求569
10.2.3定位基準的選擇570
10.2.4加工順序的安排573
10.3沖模(級進模)零件加工過程中各工序的加工要點574
10.3.1刨574
10.3.2車575
10.3.3平磨576
10.3.4銑577
10.3.5坐標鏜577
10.3.6劃線578
10.3.7鉗工579
10.3.8熱處理579
10.3.9成形磨583
10.3.10外圓磨591
10.3.11內圓磨591
10.3.12光學曲線磨592
10.3.13坐標磨595
10.3.14數控線切割598
10.3.15電火花加工601
10.3.16加工中心與高速切削602
10.4不同加工方法可能達到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603
10.5硬質合金的加工608
10.5.1硬質合金毛坯與坯料加工608
10.5.2硬質合金電火花加工609
10.5.3硬質合金的磨削加工610
10.6鋼結硬質合金的加工617
10.6.1鋼結硬質合金的切削加工617
10.6.2鋼結硬質合金的磨削加工618
10.7硬質合金與鋼結硬質合金工件的研磨619
10.7.1研磨劑620
10.7.2研磨劑的配制622
10.7.3研磨工藝622
10.8凸、凹模等關鍵零件加工工藝過程舉例624
10.8.1級進模關鍵零件加工工藝過程注意事項624
10.8.2凸、凹模等零件加工工藝過程舉例625
10.9級進模的裝配636
10.9.1凸、凹模沖裁間隙的調整636
10.9.2級進模裝配用工具和設備637
10.9.3沖模(級進模)入庫時應具備的條件640
10.9.4沖模(級進模)裝配后應達到的技術要求640
10.9.5冷沖模裝配順序的確定642
10.9.6級進模的加工及裝配要點643
10.9.7多工位級進模裝配舉例644
10.10級進模的試沖與調整653
10.10.1試沖的作用與目的653
10.10.2試沖過程中的調整653
10.11級進模的保養與維修656
10.11.1沖模的日常例行檢查656
10.11.2沖模的維護與保養657
10.11.3沖模的維護性修理657
附錄662
附錄A標準公差數值與基孔制優先、常用配合662
附錄A1標準公差數值(GB/T 1800.4—2009)662
附錄A2基孔制優先、常用配合(GB/T 1801—2009)663
附錄B沖壓常用材料的性能和規格664
附錄B1黑色金屬的力學性能664
附錄B2有色金屬的力學性能665
附錄B3非金屬材料的抗剪強度667
附錄B4加熱時非金屬材料的抗剪強度667
附錄C彈簧668
附錄C1圓鋼絲螺旋壓縮彈簧的規格668
附錄C2常用的圓鋼絲螺旋壓縮彈簧基本
性能(摘自GB/T2089—1994)674
附錄C3碟形彈簧規格676
附錄C4扁鋼絲圓柱螺旋壓縮彈簧(強力彈簧)677
附錄C4 1超輕型(FL)677
附錄C4 2輕型(L)679
附錄C4 3中型(M)683
附錄C4 4重型(H)687
附錄C4 5超重型(EH)691
附錄C5[日]東京發條中載荷(TM)
強力彈簧規格和使用特性694
附錄C6氮氣彈簧699
附錄C6 1TU型氮氣彈簧技術參數(額定充氣壓力15MPa)700
附錄D模具材料702
附錄D1國內研制開發的模具鋼代號、簡稱及主要化學成分(質量分數,%)702
附錄D2進口冷作模具鋼的鋼號、特性及應用703
附錄D3進口高速工具鋼的鋼號、特性及應用705
附錄D4進口粉末合金的鋼號、特性及化學成分705
附錄D5福仕德美國優質硬質合金規格表707
附錄E幾種高速壓力機技術參數710
附錄E1J21G—25開式高速壓力機技術參數710
附錄E2J21G系列開式高速精密壓力機技術參數711
附錄E3JFC21系列開式高速高精密壓力機技術參數712
附錄E4JK21系列開式快速壓力機技術參數713
附錄E5SH系列開式超高速精密壓力機技術參數714
附錄E6VH系列開式高速精密壓力機技術參數715
附錄E7J75G系列閉式雙點高速精密壓力機技術參數717
附錄E8J76系列閉式雙點高速精密壓力機技術參數718
附錄E9JL75G系列閉式高速超精密壓力機技術參數718
附錄F模內攻牙機型號、規格與擠壓螺紋底孔尺寸719
附錄F16S型模內攻牙機型號、規格719
附錄F26R型模內攻牙機型號、規格720
附錄F36L型模內攻牙機型號、規格721
附錄F4模內攻牙擠壓公制粗牙螺紋底孔尺寸722
附錄F5模內攻牙擠壓公制細牙螺紋底孔尺寸722
附錄G級進模零件的加工精度、配合關系與表面粗糙度723
附錄G1級進模零件的加工精度及配合關系723
附錄G2沖模零件的表面粗糙度723
參考文獻72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