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中國攝影史:中國攝影師1844-1879(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攝影史:中國攝影師1844-1879(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88 元
優惠價
87155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是“中國攝影史”系列叢書的第三卷,通過14個章節的內容,講述了1844-1879年間中國本土攝影師和照相館的活動,對於攝影在中國的起源和發展、中國攝影的特點,以及分地域攝影活動等,進行了詳細的考證,對於中國早期攝影版圖的完整,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補充。
“中國攝影史”系列叢書對自攝影術傳入中國至19世紀末期在中國進行過攝影活動的攝影師做出了詳細的考證和研究,極大地補充了國內在攝影史研究上的不足,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入選“十二五”時期(2011-2015年)國家重點圖書、音像、電子出版物出版規劃。

作者簡介

[英]泰瑞貝內特,英國著名學者、攝影史作家,多年來致力於收集、研究19世紀以來中國、日本、朝鮮的攝影資料,他本人的收藏十分豐富。已出版的書包括《中國攝影史:1842-1860》、《中國攝影史:西方攝影師1861-1879》、《中國攝影史:中國攝影師1844-1879》、《早期日本影像》等。
譯者:徐婷婷,1982年生於北京,曾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美國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曾任2007年亞歐基金會世界青年攝影師論壇(都柏林)中國代表。曾在華辰拍賣影像部進行老照片鑒定、著錄工作,後在新華社中國照片檔案館從事攝影史研究。現在芝加哥大學藝術史系攻讀博士學位,研究方向為中國攝影史。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1.本書史料豐富,論證嚴謹,對1844-1879年間中國本土攝影師的活動作出考證。
2.書中影像覆蓋北京、上海、煙臺、南京、廣州、香港、臺灣、澳門等相當廣闊的區域;印刷做到了最大程度的還原,圖片細節豐富。
3.本卷作為“中國攝影史”叢書的最後一卷,增加了“刊物對照(摘錄)”,對研究攝影史的中國和世界其他地區的文獻資料名稱進行了整理,方便研究人員查閱。
4.本書適合攝影收藏、研究領域的人士和喜歡歷史照片的攝影愛好者閱讀。

這套叢書共有三卷,講述的是1879年以前攝影在中國發展的經過。19世紀80年代以后,濕版攝影術被操作更簡單、成本更低廉的干版攝影術取代,攝影師也因此大幅增加,商業攝影師和業余攝影師的陣容都以幾何速度增長著。此后的攝影史有待我們進一步研究,內容更
多,篇幅也會更長。不過,雖然這部分歷史充滿趣味,卻不是本套叢書的研究對象。本套叢書著力于研究早期中國攝影史。第一卷《中國攝影史:1842─1860》(英文版2009年出版,中文版2011年出版)從追述第一架銀版相機在中國使用的文獻記載開始寫起,對中外攝影師都有涉及;第二卷《中國攝影史:西方攝影師1861─1879》(英文版2010年出版,中文版2013年出版)銜接著第一卷末尾的內容,記述了西方攝影師在這一時期的活動情況;本次出版的第三卷是最后一卷,在內容上與第二卷互為補充,聚焦的對象是19世紀40年代至70年代的中國攝影師。需要說明的是,本卷沒有一個嚴格的研究時期的下限,有一些照相館在1880年之前就已開張,19世紀80年代之后還在經營,也被收錄進來。在內容上,本卷對前兩卷中涉及的中國攝影師的材料進行了補充、修正,此外,還對19世紀時西方人對中國攝影的理解,以及攝影術在中國起步、逐步為人接受的過程進行了一些探討。書末附有一表,列出了三卷本中涉及的全部攝影師的簡要信息,可算是總結。
前兩卷書中的地名及一些專名大多采用舊時英文拼法(比如把北京拼做“Peking”而非“Beijing”),僅在其首次出現時在括號中標注今日對應的拼法。若地名和專名出自引用文獻,則一律保留原拼法。這樣的處理可能為讀者帶來了不少麻煩,對行文的一致性也有干
擾,但為求規范統一,本卷將延續這一處理方式,在此懇請讀者諒解、海涵。本卷中引用文獻在每章首次出現時用全稱,此后用縮略名。書目在書后“參考文獻”一節中集中列出,書籍出版物附有出版地、出版商及版本信息。相關檔案、名錄、圖錄、報紙及其他期刊的引用情況則不再重復。
在第一卷的序言中,我曾提到了中國早期攝影師的相關史料在本土稀缺的情況。截至英文版付梓,中國仍沒有一個國家級的攝影博物館,中文參考書的數目和豐富程度也比不上英文文獻。那些最早拍攝的中國影像也多收藏在美國和歐洲。西方學者的研究很難繞過家族檔案,但常用的家譜查詢工具在中國很難派上用場。且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社會動蕩,不少照片、書籍、報章和其他種種文獻都遭受了嚴重的損壞。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難免會對編寫一部完整的中國攝影史這一任務的可操作性抱有懷疑,即便是僅僅著眼于記述幾位最杰出的攝影師的成就,也絕非一蹴而就之事。
不過,縱然現狀如此,我仍然堅信,在未來的幾年中,中國攝影史這一研究領域會獲得顯著發展。在本叢書出版之前,前人曾發表過兩本奠基性的著作:一本是克拉克·沃斯維克先生(Clark Worswick)的《大清舊影:1850─1912》(Imperial China:Photographs 1850─1912 ),一本是奈杰爾·卡梅隆先生(Nigel Cameron)的《外國攝影師和旅行者眼中的中國:1860─1912》(The Face of China as Seenby Photographers and Travellers 1860─1912)。兩本
書的出版日期都是1978年。正是它們激發了我對這個領域的研究興趣。兩本書在當時都收納了一些最新的信息,今日讀來,更令我感慨它們將對此后幾十年的學術研究起到十分深遠的影響。這幾年,學界的研究更是突飛猛進。2011年,我在撰寫這套叢書期間,亦有兩本很重要的出版物面世。其一是菲利普·薩克邁爾(Filip Suchomel)與瑪薩拉·薩克美拉娃(Marcela Suchomelová)的《早期照片中對中國的理解及中國圖像》(Perception and Image of China in
Early Photographs),書中刊登了大量由海因里希·華拉(Heinrich Wawra,1831─1887)和歐文·杜布斯基(Erwin Dubsky,1839─1909)收藏的照片,這些照片內容豐富,迄今仍不太為人所知。其二是杰夫瑞·寇迪(Jeffrey W. Cody)與弗朗西斯·特帕克(Frances Terpak)編輯的《丹青與快門:中國早期攝影》(Brush& Shutter: Early Photography in China),拙作有多處引用此書。
最后我想說,研究西方攝影師的生平情況,總有很多線索可查,但研究中國攝影師,情況卻不是這樣。他們的生平信息很難勾勒,研究很難獲得新進展。相信未來的研究者定會發掘出更新、更有趣的信息,并對本書內容有所補正。如果拙作尚能對后來者有所啟發,或對未來的研究有所貢獻,最終出現豐碩的成果,也總算不枉費光陰了。
泰瑞·貝內特
2013年3月

目次

前言vii
致謝ix
第一章攝影術在中國的開端1
戰爭與中國攝影活動的開端
第二章中國人對攝影的回應11
迷信、妖術和對攝影的恐懼
宗教與攝影
排外
“西方”與“中國”
中國人對攝影的接受
邪惡的洋鬼子和照相術
迷信阻礙照相在中國普及
精英、中國與攝影
攝影與休閒文化
慈禧太后與攝影
結論
第三章中國商業攝影31
第四章中國攝影41
肖像攝影
風景攝影
結論
第五章攝影在北京51
導論
楊昉
周某
王某
第六章攝影在香港65
導論
黎芳與阿芳照相館
1890年之後的阿芳照相館
宜昌
瑸綸
梁時泰(SeeTay)
日成(HingQuaJohn&Co.)
介石(KaiSack)
和昌(WoCheong)
香港的其他中國照相館
第七章攝影在廣州111
廣州及通商口岸章程
攝影在廣州
第八章攝影在上海123
第九章攝影在福州149
第十章攝影在廈門215
第十一章攝影在漢口239
第十二章攝影在天津及其他通商口岸257
芝罘(煙臺)
寧波(寧波)
汕頭
九江
南京
第十三章攝影在澳門273
第十四章攝影在臺灣279
李康洂(LieKhongTek,?─1905)
周志本(Choh)
附錄1中國名片小照291
附錄2鑒別阿芳照相館拍攝的照片311
附錄3約翰湯姆遜論香港攝影師325
附錄4伊薩克泰勒何德蘭論攝影在
中國的發展情況329
附錄5通商口岸人口統計333
參考文獻334
攝影術語353
中國攝影年表(截至1879年)357
中國攝影分區年表(1842─1879年)365
攝影師索引377
刊名對照(摘錄)395

書摘/試閱



中國人對外國人的仇恨在第一次鴉片戰爭結束后迅速升溫。通商條約讓中國人覺得屈辱萬分。這種情緒持續了整個19世紀。不過,對外國人的敵意不一定意味著對照相也有敵意。比如,1858年10月,英國全權特派大臣額爾金勛爵在上海英國公使館宴請中國欽差大臣桂良、花沙納和兩江總督何桂清時,額爾金的私人秘書俄里范(Laurence Oliphant)記下了他們愉快地拍攝合影的情景:
當額爾金勛爵宣布,他建議大家合影留念,并喚來攝影師喬斯林準備相機時,他們都很開心,并向勛爵表示感謝,并很快就位,準備拍照……45
幾天后,額爾金把曬印且裝裱好的照片贈還給中國官員。額爾金說:“他們很開心,而且這次照片照得比以前要好,大人們看上去都很有精神。”461858年12月,喬斯林還在“狂怒號”( HMS Furious)上給湖廣總督官文拍攝了照片。官文還要求喬斯林“必須送呈一套曬印好的照片”到上海。47
1860年,在舟山被英軍占領前,蒙塔古·道比金少校給中國守軍將領拍攝了照片。英軍上尉約翰·杜恩(JohnDunne)在當年6月3日的日記中記道:“中國守軍的將領‘Chin-tai’人不壞,還坐下來和我們的少將一起拍了張照片。”前一晚,“Chin-tai”邀了一些朋友,在衙門宴請道比金、杜恩和其他幾位英國軍官。飯后,大家喝茶、抽鴉片,還一起傳看了道比金拍攝的照片:
看到“Chin-tai”的照片后,他們都很開心,少校承諾會給他們拍攝一張集體合影。他們當中還有一位是1840年被我軍殺害的一名中國將領的兒子。他現在也在軍營效力,但對我們并沒有什么敵意。48
這些例子表明,在當時,中國人對攝影并沒有特殊的敵意。外國人在香港、澳門和其他通商口岸開了不少照相館,有一些中國人也開始涉足照相業。19世紀50年代,舊z的華人移民猛增,他們對照相并沒有什么抵觸情緒,且當時在市里還有一家華人開辦的照相館。49這家照相館開在薩克拉門托街,老板名叫“Ka Chau”。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