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農業排灌技術與機械(簡體書)
滿額折

農業排灌技術與機械(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6 元
定價
:NT$ 156 元
優惠價
8713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農業排灌技術與機械》主要包括古代排灌技術、近代排灌工程技術、現代農業排水和灌溉技術、現代排灌工程簡介、節水灌溉技術本書對農業灌排技術等內容的說明和介紹。《農業排灌技術與機械》由何潤兵、李傳友、王明武主編。

目次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人類文明與水
第二節 人類活動與水
第三節 水利與農業
第二章 古代排灌技術
第三章 近代排灌工程技術
第一節 紅旗渠的故事
第二節 上海郊區的水利史
第四章 現代農業排水和灌溉技術
第一節 灌溉渠道和管道系統
第二節 排灌機械
第三節 灌水方法介紹
第四節 田間排水技術
第五章 現代排灌工程簡介
第一節 南水北調工程
第一章 引言
第一節 人類文明與水
第二節 人類活動與水
第三節 水利與農業
第二章 古代排灌技術
第三章 近代排灌工程技術
第一節 紅旗渠的故事
第二節 上海郊區的水利史
第四章 現代農業排水和灌溉技術
第一節 灌溉渠道和管道系統
第二節 排灌機械
第三節 灌水方法介紹
第四節 田間排水技術
第五章 現代排灌工程簡介
第一節 南水北調工程
第二節 引黃人淀
第六章 節水灌溉技術
節水灌溉與節水灌溉設備
附錄1 低壓管道輸水灌溉工程技術規范
附錄2 微灌工程技術規范
附錄3 節水灌溉技術規范
主要參考文獻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人類所用的水,大多數都用于農業灌溉中。水對農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從古至今,水都被視作是農業的命脈,是發展農業的基本要素,沒有水就沒有農業。無論是提高單產,或是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均要足夠的水予以保證。水直接決定著農業的收成。
人類的水利活動起源很早,文字記載可以追溯到六七千年前。遠古人類擇丘陵而處,逐水草而居就出現了防洪、供水問題;刳木為舟,結網而漁就出現了航運和水產問題;抱甕灌園,桔槔取水就出現了灌溉及水利機具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在用水的歷史進程中所用的技術和裝備也不斷的發展和進步。而隨著全球水資源的日益短缺,人們用水的理念也產生了很大變化。
這是山東某地區記載的一段農業排灌技術發展的階段特征:20世紀30年代以前,主要用水桶、吊桿、轆轤、水斗提水灌溉。40年代末,開始使用人(畜)推(拉)的鐵制水車。50年代,開始使用單筒或雙筒手搖水車、鍋駝機(蒸汽機)、煤氣機、農用水泵。1956年,擁有排灌動力機械5臺42千瓦、無動力機械(農用水泵)4臺。50年代末,開始使用電動機、柴油機、汽油機和離心泵、混流泵、軸流泵、潛水泵、深井泵等。1969年,擁有排灌動力機械1209臺1073.20千瓦、無動力機械(農用水泵)617臺,分別比1956年增長240.80倍、24.55倍和153.25倍。1976年開始使用噴灌機。1979年,排灌用動力機械增至5861臺73422.75千瓦,無動力機械增至5547臺(其中,農用水泵4933臺、噴灌機614臺),分別比1969年增長3.85倍、67.41倍和8.99倍。1991年,該地區實有排灌動力機械8962臺97456千瓦(其中,電動機3139臺34546千瓦、內燃機5823臺62910千瓦),無動力機械8814臺(其中,農用水泵8115臺、噴灌機695臺),分別比1979年增長53%、33%和58.90%。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