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AutoCAD 2014中文版超級學習手冊(附光碟)(簡體書)
滿額折

AutoCAD 2014中文版超級學習手冊(附光碟)(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9 元
定價
:NT$ 474 元
優惠價
87412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AutoCAD 2014中文版超級學習手冊》重點講解了AutoCAD 2014中文版在產品設計中的應用方法與技巧。全書共19章,分別講解了AutoCAD 2014的基本概念與基本操作、基本二維圖形、基本繪圖設置、精確繪圖、平面圖形的編緝、文字與表格、圖案填充、塊以及屬性、二維圖形的繪圖設置、集成化繪圖工具、尺寸標注、快捷繪圖工具、三維繪圖基本知識、繪制三維表面、創建三維實體和實體編緝等內容。在講解的過程中,注意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全書解說詳實,圖文并茂,語言簡潔,思路清晰。每一章的知識點都配有案例講解,使讀者對知識點有更進一步地了解,并在每章最后配有鞏固練習實例,使讀者對全章的知識點能綜合運用。
為了方便廣大讀者更加形象直觀地學習此書,隨書附贈多媒體光盤,其中包含由作者親自配音講解的全書實例操作過程的錄屏AVI文件,以及書中實例的源文件。

名人/編輯推薦

全面細致、可讀性強
精心設計的排版方式增強了可讀性,書中實例經典,案例不復雜但是利于理解和掌握
作者按照本書的特點提供多媒體教學光盤,給出實例錄像、圖形源文件、結果文件和學習要點,讓讀者抓住要點并進行針對性的學習。

目次

第1章 AutoCAD基礎 1
1.1 概述 2
1.1.1 發展歷程 2
1.1.2 相關概念 2
1.2 操作界面 4
1.2.1 標題欄 5
1.2.2 繪圖區 5
1.2.3 坐標系圖標 6
1.2.4 菜單欄 7
1.2.5 工具欄 8
1.2.6 命令行窗口 9
1.2.7 布局標簽 10
1.2.8 狀態欄 10
1.2.9 滾動條 11
1.2.10 狀態托盤 11
1.2.11 快速訪問工具欄和交互信息工具欄 12
1.2.12 功能區 12
1.3 設置繪圖環境 13
1.3.1 圖形單位設置 13
1.3.2 圖形邊界設置 14
1.4 配置繪圖系統 14
1.4.1 顯示配置 14
1.4.2 系統配置 15
1.4.3 繪圖配置 16
1.4.4 選擇配置 17
1.5 文件管理 18
1.5.1 新建文件 18
1.5.2 打開文件 18
1.5.3 保存文件 19
1.5.4 另存為 20
1.5.5 退出 20
1.5.6 圖形修復 20
1.6 基本輸入操作 21
1.6.1 命令輸入方式 21
1.6.2 命令執行方式 22
1.6.3 命令的重復、撤銷和重做 22
1.6.4 坐標系統與數據的輸入方法 22
1.6.5 實例——繪制線段 24
1.6.6 透明命令 25
1.6.7 按鍵定義 25
1.7 圖形的縮放與平移 25
1.7.1 實時縮放 25
1.7.2 放大和縮小 26
1.7.3 動態縮放 27
1.7.4 實時平移 29
1.7.5 實例——查看圖形細節 29
1.8 上機實驗 32
實驗1 熟悉操作界面 32
實驗2 管理圖形文件 32
實驗3 數據輸入 32
實驗4 查看零件圖的細節 33

第2章 圖層設置 34
2.1 設置圖層 35
2.1.1 利用對話框設置圖層 35
2.1.2 利用工具欄設置圖層 38
2.2 顏色、線型與線寬 39
2.2.1 顏色的設置 39
2.2.2 圖層的線型 40
2.2.3 設置線寬 42
2.2.4 實例——曲柄圖層設置 42
2.3 隨層特性 44
2.4 上機實驗 44
實驗1 機械零件圖層設置 44
實驗2 別墅平面圖圖層設置 45

第3章 簡單的二維繪圖命令 46
3.1 直線類命令 47
3.1.1 直線段 47
3.1.2 實例——折疊門 47
3.1.3 構造線 49
3.1.4 射線 49
3.2 圓類命令 50
3.2.1 圓 50
3.2.2 實例——擋圈 51
3.2.3 圓弧 53
3.2.4 實例——定位銷 54
3.2.5 圓環 56
3.2.6 橢圓與橢圓弧 56
3.2.7 實例——感應式儀表符號 58
3.3 平面圖形 58
3.3.1 矩形 58
3.3.2 實例——單扇平開門 59
3.3.3 多邊形 60
3.3.4 實例——樓板開方孔符號 61
3.4 點 61
3.4.1 點的繪制 61
3.4.2 定數等分點 62
3.4.3 定距等分點 63
3.4.4 實例——棘輪 63
3.5 區域覆蓋與區域填充 65
3.5.1 區域覆蓋 65
3.5.2 區域填充 65
3.6 徒手線和修訂云線 66
3.6.1 繪制徒手線 66
3.6.2 繪制修訂云線 67
3.7 圖案填充 68
3.7.1 基本概念 68
3.7.2 圖案填充的操作 69
3.7.3 編輯填充的圖案 73
3.7.4 實例——銷柱 74
3.8 上機實驗 75
實驗1 繪制圖3-75所示的螺栓 75
實驗2 繪制圖3-76所示的連環圓 76
實驗3 繪制圖3-77所示的梅花 76
實驗4 繪制圖3-78所示的汽車 76
實驗5 繪制圖3-79所示的小屋 76

第4章 精確繪圖 77
4.1 動態輸入 78
4.2 精確定位工具 78
4.2.1 正交模式 79
4.2.2 柵格顯示 79
4.2.3 捕捉模式 80
4.2.4 實例——繪制電阻符號 80
4.3 對象捕捉 81
4.3.1 特殊位置點捕捉 81
4.3.2 實例——公切線 83
4.3.3 對象捕捉設置 84
4.3.4 實例——繪制動合觸點符號 84
4.3.5 基點捕捉 86
4.3.6 實例——按基點繪制線段 86
4.3.7 點過濾器捕捉 87
4.3.8 實例——通過過濾器繪制線段 87
4.4 對象追蹤 87
4.4.1 自動追蹤 87
4.4.2 實例——特殊位置線段的繪制 88
4.4.3 極軸追蹤 88
4.4.4 實例——連續線段 89
4.4.5 臨時追蹤 90
4.4.6 實例——通過臨時追蹤繪制線段 90
4.5 上機實驗 91
實驗1 繪制螺母 91
實驗2 使用對象追蹤功能繪制方頭平鍵 91
實驗3 過四邊形上邊和下邊延長線的交點作四邊形右邊的平行線 91

第5章 二維編輯命令 93
5.1 選擇對象 94
5.1.1 構造選擇集 94
5.1.2 快速選擇 97
5.1.3 實例——選擇特殊對象 98
5.2 復制類命令 99
5.2.1 剪貼板相關命令 99
5.2.2 復制鏈接對象 100
5.2.3 實例——在Word文檔中鏈接AutoCAD圖形對象 101
5.2.4 復制命令 102
5.2.5 實例——椅子 102
5.2.6 鏡像命令 104
5.2.7 實例——雙扇平開門 104
5.2.8 偏移命令 105
5.2.9 實例——液晶顯示器 106
5.2.10 陣列命令 108
5.2.11 實例——電視機 109
5.3 刪除及恢復類命令 111
5.3.1 刪除命令 111
5.3.2 恢復命令 111
5.3.3 清除命令 112
5.4 改變幾何特性類命令 112
5.4.1 修剪命令 112
5.4.2 實例——衛星軌道 113
5.4.3 延伸命令 115
5.4.4 實例——蝸輪 116
5.4.5 拉伸命令 118
5.4.6 實例——手柄 119
5.4.7 拉長命令 121
5.4.8 實例——絕緣子 121
5.4.9 圓角命令 123
5.4.10 實例——電機 124
5.4.11 倒角命令 126
5.4.12 實例——螺釘 127
5.4.13 打斷命令 131
5.4.14 實例——連接盤 131
5.4.15 打斷于點命令 134
5.4.16 分解命令 134
5.4.17 實例——通氣器 135
5.4.18 合并命令 138
5.4.19 光順曲線 139
5.5 改變位置類命令 139
5.5.1 移動命令 140
5.5.2 實例——蓮花 140
5.5.3 旋轉命令 141
5.5.4 實例——電極探頭符號 142
5.5.5 縮放命令 143
5.5.6 實例——子母門 144
5.6 綜合演練——螺母 145
5.7 上機實驗 147
實驗1 繪制圖5-173所示的軸 147
實驗2 繪制圖5-174所示的吊鉤 148
實驗3 繪制圖5-175所示的均布結構圖形 148

第6章 高級繪圖與編輯命令 149
6.1 多段線 150
6.1.1 繪制多段線 150
6.1.2 實例——八仙桌 150
6.1.3 編輯多段線 153
6.1.4 實例——支架 154
6.2 樣條曲線 156
6.2.1 繪制樣條曲線 157
6.2.2 編輯樣條曲線 157
6.2.3 實例——雙人床 158
6.3 多線 161
6.3.1 繪制多線 161
6.3.2 定義多線樣式 161
6.3.3 編輯多線 162
6.3.4 實例——西式沙發 163
6.4 面域 166
6.4.1 創建面域 166
6.4.2 面域的布爾運算 166
6.4.3 面域的數據提取 167
6.4.4 實例——扳手 168
6.5 對象編輯命令 169
6.5.1 鉗夾功能 169
6.5.2 實例——吧椅 169
6.5.3 特性匹配 170
6.5.4 修改對象屬性 171
6.5.5 實例——三環旗 171
6.6 綜合演練——深溝球軸承 174
6.7 上機實驗 176
實驗1 繪制圖6-93所示的浴缸 176
實驗2 繪制圖6-94所示的墻體 176
實驗3 利用布爾運算繪制圖6-95所示的法蘭盤 177
實驗4 繪制圖6-96所示的單人床 177

第7章 文字與表格 178
7.1 文本樣式 179
7.2 文本標注 180
7.2.1 單行文本標注 180
7.2.2 多行文本標注 182
7.2.3 標注注釋性文字 186
7.2.4 實例——內視符號 187
7.3 文本編輯 189
7.3.1 文本編輯命令 189
7.3.2 同時修改多個文字串的比例 189
7.4 表格 190
7.4.1 定義表格樣式 190
7.4.2 創建表格 192
7.4.3 表格文字編輯 193
7.4.4 實例——齒輪參數表 193
7.5 綜合演練——繪制電氣制圖樣板圖 194
7.6 上機實驗 200
實驗1 標注圖7-61所示的技術要求 200
實驗2 在“實驗1”標注的技術要求中加入圖7-62所示的一段文字 200
實驗3 繪制圖7-63所示的明細表 201

第8章 尺寸標注 202
8.1 尺寸標注相關標準 203
8.1.1 基本規定 203
8.1.2 尺寸要素 203
8.2 尺寸樣式 207
8.2.1 新建或修改尺寸樣式 208
8.2.2 線 209
8.2.3 符號和箭頭 210
8.2.4 文字 211
8.2.5 調整 213
8.2.6 主單位 214
8.2.7 換算單位 215
8.2.8 公差 216
8.3 標注尺寸 217
8.3.1 長度型尺寸標注 217
8.3.2 實例——標注膠墊尺寸 218
8.3.3 對齊標注 220
8.3.4 坐標尺寸標注 220
8.3.5 角度型尺寸標注 221
8.3.6 弧長標注 222
8.3.7 直徑標注 223
8.3.8 半徑標注 223
8.3.9 實例——標注曲柄 224
8.3.10 折彎標注 227
8.3.11 圓心標記和中心線標注 227
8.3.12 基線標注 227
8.3.13 連續標注 228
8.3.14 實例——標注閥桿尺寸 228
8.3.15 快速尺寸標注 230
8.3.16 等距標注 231
8.3.17 折斷標注 231
8.4 引線標注 232
8.4.1 利用LEADER命令進行引線標注 232
8.4.2 利用QLEADER命令進行引線標注 233
8.4.3 多重引線樣式 235
8.4.4 多重引線 237
8.4.5 實例——標注銷軸尺寸 238
8.5 形位公差 239
8.5.1 形位公差標注 240
8.5.2 實例——標注底座尺寸 241
8.6 編輯尺寸標注 244
8.6.1 利用DIMEDIT命令編輯尺寸標注 244
8.6.2 利用DIMTEDIT命令編輯尺寸標注 244
8.6.3 更新標注 245
8.6.4 替代 246
8.6.5 重新關聯 247
8.7 綜合演練——標注閥蓋尺寸 249
8.8 上機實驗 253
實驗1 標注圖8-95所示的掛輪架尺寸 253
實驗2 標注圖8-96所示的軸尺寸 253

第9章 圖塊、外部參照與光柵圖像 254
9.1.1 定義圖塊 255
9.1.2 實例——繪制椅子圖塊 255
9.1.3 圖塊的存盤 256
9.1.4 實例——保存圖塊 256
9.1.5 圖塊的插入 257
9.1.6 實例——繪制家庭餐桌布局 258
9.1.7 以矩陣形式插入圖塊 259
9.1.8 動態塊 259
9.1.9 實例——利用動態塊功能標注粗糙度符號 263
9.2 圖塊屬性 264
9.2.1 定義圖塊屬性 264
9.2.2 修改屬性的定義 265
9.2.3 圖塊屬性編輯 266
9.2.4 實例——標注標高 267
9.3 外部參照 268
9.3.1 外部參照附著 268
9.3.2 外部參照剪裁 270
9.3.3 外部參照綁定 271
9.3.4 外部參照管理 272
9.3.5 在單獨的窗口中打開外部參照 272
9.3.6 參照編輯 273
9.3.7 實例——將螺母插入到連接盤 274
9.4 光柵圖像 276
9.4.1 圖像附著 276
9.4.2 光柵圖像管理 277
9.4.3 實例——睡蓮滿池 277
9.5 綜合演練——手動串聯電阻啟動控制電路圖 279
9.6 上機實驗 285
實驗1 標注穹頂展覽館立面圖形的標高符號 285
實驗2 標注花鍵軸的粗糙度符號 285

第10章 智能化繪圖 286
10.1 對象查詢 287
10.1.1 查詢距離 287
10.1.2 查詢對象狀態 287
10.1.3 實例——查詢盤蓋屬性 288
10.2 設計中心 290
10.2.1 啟動設計中心 290
10.2.2 插入圖塊 291
10.2.3 圖形復制 291
10.2.4 實例——噴泉施工圖繪制 292
10.3 工具選項板 294
10.3.1 打開工具選項板 294
10.3.2 工具選項板的顯示控制 295
10.3.3 新建工具選項板 295
10.3.4 向工具選項板添加內容 296
10.3.5 實例——手動串聯電阻起動控制電路圖 297
10.4 參數化繪圖 301
10.4.1 建立幾何約束 302
10.4.2 幾何約束設置 302
10.4.3 實例——電感符號 303
10.4.4 建立尺寸約束 304
10.4.5 尺寸約束設置 304
10.4.6 實例——更改椅子扶手長度 305
10.4.7 自動約束 306
10.4.8 實例——繪制約束控制 307
10.5 上機實驗 308
實驗1 使用工具選項板繪制軸承圖形 308
實驗2 使用設計中心繪制盤蓋組裝圖 309
實驗3 使用尺寸約束功能更改方頭平鍵尺寸 309
實驗4 查詢法蘭盤屬性 309

第11章 標準化繪圖 310
11.1 CAD標準 311
11.1.1 創建CAD標準文件 311
11.1.2 關聯標準文件 312
11.1.3 使用CAD標準檢查圖形 313
11.1.4 實例——對掛輪架進行CAD標準檢驗 313
11.2 圖紙集 316
11.2.1 創建圖紙集 317
11.2.2 打開圖紙集管理器并放置視圖 317
11.2.3 實例——創建噴泉施工圖圖紙集 319
11.3 標記集 324
11.3.1 打開標記集管理器 324
11.3.2 標記相關操作 325
11.3.3 實例——帶標記的建筑平面圖 327
11.4 上機實驗 329
實驗1 對齒輪軸套圖形進行CAD標準檢驗 329
實驗2 創建體育館建筑結構施工圖圖紙集 329

第12章 數據交換 330
12.1 Web瀏覽器的啟動及操作 331
12.1.1 在AutoCAD中啟動Web瀏覽器 331
12.1.2 打開Web文件 331
12.2 電子出圖 332
12.2.1 DWF文件的輸出 332
12.2.2 瀏覽DWF文件 333
12.2.3 實例——將泵軸進行電子出圖 334
12.3 電子傳遞與圖形發布 335
12.3.1 電子傳遞 335
12.3.2 實例——將泵軸進行電子傳遞 337
12.3.3 圖形發布 338
12.3.4 實例——發布泵軸零件圖形 340
12.3.5 網上發布 343
12.3.6 實例——發布軸承端蓋零件圖形 344
12.4 超級鏈接 348
12.4.1 添加超級鏈接 349
12.4.2 編輯和刪除超級鏈接 350
12.4.3 實例——將明細表超級鏈接到球閥裝配圖 351
12.5 輸入輸出其他格式的文件 351
12.5.1 輸入不同格式文件 351
12.5.2 輸出不同格式文件 353
12.6 綜合演練——將一居室平面圖DWG圖形轉化成BMP圖形 354
12.7 上機實驗 356
實驗1 通過AutoCAD的網絡功能進入CAD共享資源網站 356
實驗2 將掛輪架圖形文件進行電子出圖,并進行電子傳遞和網上發布 356
實驗3 將皮帶輪圖形輸出成BMP文件 356

第13章 圖形顯示的控制與輸出 357
13.1 重畫與重生成 358
13.1.1 圖形的重畫 358
13.1.2 圖形的重生成 358
13.1.3 圖形的自動重新生成 358
13.2 工作空間和布局 359
13.2.1 工作空間 359
13.2.2 視口 359
13.2.3 在模型空間與圖形空間之間的切換 361
13.2.4 布局功能 361
13.2.5 布局操作的一般步驟 367
13.2.6 實例——建立多窗口視口 369
13.3 打印輸出 371
13.3.1 打印樣式設置 371
13.3.2 設置繪圖儀 376
13.3.3 打印輸出 377
13.4 綜合演練——別墅圖紙布局 382
13.4.1 準備好模型空間的圖形 382
13.4.2 創建布局、設置頁面 383
13.4.3 插入圖框、創建視口圖層 383
13.4.4 視口創建及設置 384
13.4.5 其他圖紙布圖 385
13.5 上機實驗 390
實驗1 創建布局 391
實驗2 打印預覽齒輪圖形 391

第14章 等軸側圖的繪制 392
14.1 軸側圖的基本知識 393
14.2 軸側圖的一般繪制方法 393
14.3 繪制端蓋斜二側圖 394
14.3.1 設置繪圖環境 394
14.3.2 繪制軸側 394
14.3.3 繪制圓柱筒 395
14.3.4 繪制底座 396
14.4 軸承支座等軸測圖繪制實例 397
14.4.1 配置繪圖環境 397
14.4.2 繪制軸承支座 398
14.5 上機實驗 401
實驗1 根據圖14-24所示的平面圖繪制軸測圖 401
實驗2 根據圖14-25所示的平面圖繪制等軸測圖 402

第15章 三維繪圖基礎 403
15.1 三維模型的分類 404
15.2 三維坐標系統 404
15.2.1 右手法則與坐標系 404
15.2.2 坐標系設置 405
15.2.3 創建坐標系 406
15.2.4 動態坐標系 408
15.3 視點設置 408
15.3.1 利用對話框設置視點 408
15.3.2 利用羅盤確定視點 408
15.3.3 設置UCS平面視圖 409
15.3.4 用菜單設置特殊視點 410
15.4 觀察模式 411
15.4.1 動態觀察 411
15.4.2 視圖控制器 413
15.4.3 相機 413
15.4.4 漫游和飛行 415
15.4.5 運動路徑動畫 417
15.4.6 控制盤 418
15.4.7 運動顯示器 418
15.4.8 實例——觀察閥體三維模型 419
15.5 顯示形式 420
15.5.1 消隱 421
15.5.2 視覺樣式 421
15.5.3 視覺樣式管理器 423
15.6 渲染實體 423
15.6.1 設置光源 424
15.6.2 渲染環境 426
15.6.3 貼圖 427
15.6.4 材質 428
15.6.5 渲染 429
15.7 基本三維繪制 430
15.7.1 繪制三維點 430
15.7.2 繪制三維多段線 431
15.7.3 繪制三維面 431
15.7.4 實例——三維平面 432
15.7.5 繪制多邊網格面 432
15.7.6 繪制三維網格 433
15.7.7 繪制三維螺旋線 433
15.7.8 控制三維平面邊界的可見性 434
15.8 上機實驗 435
實驗1 利用三維動態觀察器觀察泵蓋圖形 435
實驗2 渲染泵蓋模型 435

第16章 繪制三維模型 436
16.1 繪制基本三維網格 437
16.1.1 網格平滑度設置 437
16.1.2 繪制網格長方體 437
16.1.3 繪制網格圓錐體 437
16.1.4 繪制網格圓柱體 438
16.1.5 繪制網格棱錐體 439
16.1.6 繪制網格球體 439
16.1.7 繪制網格楔體 440
16.1.8 繪制網格圓環體 440
16.1.9 通過轉換創建網格 441
16.1.10 實例——寫字臺 442
16.2 通過二維圖形生成三維網格 444
16.2.1 直紋網格 444
16.2.2 平移網格 444
16.2.3 邊界網格 445
16.2.4 實例——足球門的繪制 445
16.2.5 旋轉網格 448
16.2.6 實例——吸頂燈 449
16.3 繪制三維曲面 451
16.3.1 平面曲面 451
16.3.2 偏移曲面 451
16.3.3 過渡曲面 452
16.3.4 圓角曲面 452
16.3.5 網絡曲面 453
16.3.6 修補曲面 453
16.4 綜合演練——茶壺 454
16.4.1 繪制茶壺拉伸截面 454
16.4.2 拉伸茶壺截面 455
16.4.3 繪制茶壺蓋 457
16.5 上機實驗 458
實驗1 繪制圓柱滾子軸承 458
實驗2 繪制小涼亭 459

第17章 三維實體繪制 460
17.1 創建基本三維實體單元 461
17.1.1 繪制多段體 461
17.1.2 長方體 461
17.1.3 圓柱體 462
17.1.4 實例——叉撥架 463
17.1.5 楔體 465
17.1.6 棱錐體 466
17.1.7 繪制圓錐體 467
17.1.8 繪制球體 468
17.1.9 繪制圓環體 468
17.1.10 實例——彎管接頭 469
17.2 布爾運算 470
17.2.1 三維建模布爾運算 470
17.2.2 實例——密封圈立體圖 471
17.3 通過二維圖形生成三維實體 471
17.3.1 拉伸 471
17.3.2 實例——繪圖模板 473
17.3.3 旋轉 474
17.3.4 實例——錐齒輪 475
17.3.5 掃掠 478
17.3.6 實例——螺栓 479
17.3.7 放樣 483
17.3.8 拖曳 485
17.3.9 實例——斜齒輪軸 486
17.4 建模三維操作 490
17.4.1 倒角 490
17.4.2 實例——銷 491
17.4.3 圓角 493
17.4.4 實例——馬桶 493
17.4.5 提取邊 496
17.4.6 加厚 496
17.4.7 轉換為建模(曲面) 497
17.4.8 干涉檢查 498
17.5 剖切實體 499
17.5.1 剖切 499
17.5.2 剖切截面 500
17.5.3 截面平面 501
17.5.4 實例——閥桿 504
17.6 綜合演練——腳踏座 507
17.7 上機實驗 510
實驗1 創建建筑拱頂 510
實驗2 創建三通管 510
實驗3 創建軸 510

第18章 三維實體編輯 512
18.1 網格編輯 513
18.1.1 提高(降低)平滑度 513
18.1.2 銳化(取消銳化) 513
18.1.3 優化網格 514
18.1.4 分割面 515
18.1.5 其他網格編輯命令 515
18.2 編輯三維實體 516
18.2.1 三維陣列 516
18.2.2 實例——法蘭盤 517
18.2.3 三維鏡像 518
18.2.4 實例——齒輪齒條傳動 519
18.2.5 對齊對象 523
18.2.6 三維移動 523
18.2.7 三維旋轉 524
18.2.8 實例——壓板 525
18.3 對象編輯 527
18.3.1 復制邊 528
18.3.2 實例——泵蓋 528
18.3.3 著色邊 532
18.3.4 壓印邊 532
18.3.5 拉伸面 532
18.3.6 實例——殼體 533
18.3.7 移動面 537
18.3.8 偏移面 538
18.3.9 刪除面 538
18.3.10 實例——鑲塊 539
18.3.11 抽殼 541
18.3.12 實例——臺燈 542
18.3.13 旋轉面 546
18.3.14 實例——軸支架 547
18.3.15 傾斜面 549
18.3.16 實例——機座 549
18.3.17 復制面 551
18.3.18 著色面 551
18.3.19 實例——軸套立體圖 552
18.3.20 清除 554
18.3.21 分割 554
18.3.22 檢查 555
18.3.23 夾點編輯 555
18.4 編輯曲面 556
18.4.1 修剪曲面 556
18.4.2 取消修剪曲面 557
18.4.3 延伸曲面 557
18.5 綜合演練——變速器齒輪組件裝配 558
18.5.1 創建小齒輪及其軸圖塊 558
18.5.2 創建大齒輪圖塊 559
18.5.3 創建大齒輪軸圖塊 559
18.5.4 創建軸承圖塊 560
18.5.5 創建平鍵圖塊 560
18.5.6 裝配小齒輪組件 560
18.5.7 裝配大齒輪組件 562
18.5.8 繪制爆炸圖 563
18.6 上機實驗 564
實驗1 創建頂針 564
實驗2 創建搖桿 564
實驗3 創建固定板 565

第19章 由三維實體生成二維視圖 566
19.1 由三維實體生成三視圖 567
19.1.1 創建實體視圖命令SOLVIEW 567
19.1.2 實例——軸承座實體模型 567
19.1.3 創建實體圖形命令SOLDRAW 572
19.1.4 實例——創建泵蓋視圖 572
19.1.5 創建實體輪廓線命令SOLPROF 574
19.1.6 實例——創建泵軸視圖 574
19.2 創建視圖 577
19.2.1 基礎視圖 577
19.2.2 投影視圖 578
19.2.3 截面視圖 578
19.2.4 局部視圖 580
19.3 修改視圖 582
19.3.1 編輯視圖 582
19.3.2 編輯部件 582
19.3.3 符號草圖 583
19.4 綜合演練——創建手壓閥閥體視圖 583
19.5 上機實驗 585
實驗1 創建鑲塊三視圖 585
實驗2 創建機座視圖 58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