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一分鐘有效溝通(簡體書)
滿額折

一分鐘有效溝通(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8 元
定價
:NT$ 108 元
優惠價
879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俗話說,“說得好不如說得巧”“良言一句三冬暖”。人際交往的關鍵是會說話,說話不僅要體現出真誠,更要表現出說話的藝術。說話既是一門藝術也是一門學問,說得好必然能有效地溝通,說得不好肯定無法打動別人。說到別人心窩里的話才能更容易打動別人,也會增加人際交往的魅力。本書共分為十二章,通過對最新溝通理論的系統總結以及對眾多成功人士的深入研究,提煉出一套高效的溝通技巧。相信閱讀完本書后,您一定會領悟溝通秘訣,成為一個會溝通的人,從而改變生活,獲得事業上的成功。

名人/編輯推薦

如何把陌生人迅速變成朋友?如何成功說服他人?如何巧妙化解尷尬?如何在社交場合口吐蓮花?如何在談判中大獲全勝?如何充滿自信地當眾演說?如何跟家人和朋友更好地溝通?很多人認為善于溝通是一種天賦,是學不到、也提高不了的。事實上,溝通技能是可以通過努力練習不斷提高的,學習理解他人并更加清晰地表達自己的觀點,會讓生活的各個方面都得到改善。
溝通不僅僅是人的本能需要,還是一門深奧的學問,一種美妙的藝術,你越早接觸、揣摩,就會越快接近成功和幸福。

目次

Part01
妙語連珠放光彩,巧妙溝通贏人心/7
“老總”還是“老大”,稱呼中的玄機/8
妙用修辭,語出驚人/11
幽默,交談的最高境界/14
俗諺俚語,入木三分/17
恰當恭維,多談對方得意的事/19
自嘲,既博取同情又活躍氣氛/22
談話中的“溫水煮青蛙”效應/25
適當煽情,引起對方共鳴/28
Part02
運用博弈巧爭鋒,論辯有理無人敵/31
先發制人,占據主動/32
避實就虛,巧妙化解鋒芒/34
用機智化解別人的刁難/37
Part01
妙語連珠放光彩,巧妙溝通贏人心/7
“老總”還是“老大”,稱呼中的玄機/8
妙用修辭,語出驚人/11
幽默,交談的最高境界/14
俗諺俚語,入木三分/17
恰當恭維,多談對方得意的事/19
自嘲,既博取同情又活躍氣氛/22
談話中的“溫水煮青蛙”效應/25
適當煽情,引起對方共鳴/28
Part02
運用博弈巧爭鋒,論辯有理無人敵/31
先發制人,占據主動/32
避實就虛,巧妙化解鋒芒/34
用機智化解別人的刁難/37
妙用激將法改變對方立場/39
滴水不漏,無懈可擊/43
將計就計,變被動為主動/46
Part03
掌握分寸穩拿捏,注意禁忌避嫌疑/49
語氣比語意更重要/50
注意分寸,情急之下切勿口不擇言/53
玩笑要適當,避免交淺言深/56
言多必失,口無遮攔種苦果/59
剛柔并濟,灑脫為人/62
關上抱怨的閘門/65
小心手勢的禁忌/68
Part04
不同人要不同待,看客下菜巧安排/71
借助提問叩開沉默寡言者的心扉/72
以牙還牙,打擊傲慢無禮者的囂張氣焰/75
巧妙應對欺軟怕硬之輩/78
靈活結交性格古怪的人/82
送一頂高帽給虛榮之人/85
用誠心打動“好好先生”/88
Part05

成功演講有技巧,慷慨激昂燃激情/91
提前規劃演講這盤棋/92
字字珠璣,用語言的魅力征服聽眾/97
巧用語氣調動聽眾的情緒/101
即興發揮,活躍氣氛/104
隨機應變,掌控全局/107
牽引互動,讓聽眾積極參與/110
機智敏銳,擺脫“卡殼”尷尬/114
Part06

恩威并舉巧變通,噓寒問暖兩相親/117
讓批評的話在蜜糖里打個滾/118
事實永遠勝于雄辯/121
細心揣摩,方能把話題引向深入/124
雪中送炭必然好過錦上添花/127
好鋼要用在刀刃上/131
建言獻策,幫別人撥開迷霧/134
Part07

積極管理好情緒,你歡我樂笑開顏/137
沖動是溝通的攔路虎/138
口舌之快貪不得/141
用冷靜澆滅嫉妒的邪火/144
處變不驚,從容應對各種意外/148
寬容別人就是善待自己/150
良性溝通從少說“我”開始/153
每天與快樂同行/156
Part08

尷尬沖突可化解,圓場解圍生和諧/159
讓無心的傷害隨風而去/160
笑話是消除尷尬的良方/163
用委婉的語言指出別人的缺點/166
必要時,說點兒善意的謊言/169
多多運用調侃的藝術/172
Part09

察言觀色解人意,耐心傾聽更相通/175
快速領會對方的真實意圖/176
不要隨意打斷別人/179
豎起耳朵,聽出對方的弦外之音/182
及時回應對方的精彩論述/185
拋磚引玉,收獲更多有效信息/188
Part010

好的形象會說話,此時無聲勝有聲/191
用友善架起溝通的橋梁/192
微笑是最好的名片/195
放松身心才能愉快溝通/199
眉目傳情,眼睛也會說話/202
舉止優雅,坐立有型/205
注重儀表,為形象加分/207
凸顯個性,吸引別人眼球/210
Part11

交流靈活不樹敵,同事溝通要融洽/213
委婉與率真的博弈/214
友善待人,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217
大度能容天下事/219
尊重他人才能贏得他人的尊重/222
聰明地應對異議和分歧/225
虛心向老同事學習/228
熱情關心新同事/231
用閑聊拉近彼此的距離/234
Part12

上通下達巧游弋,溝通領導要謹慎/237
贊美和鼓勵比批評更有效/238
別念唐僧的“緊箍咒”/241
批評下屬要有“度”/244
給下屬發言的機會/247
對癥下藥,巧妙征服頑固型員工/250
注意跟領導說話的方式和技巧/253

書摘/試閱

幽默,交談的最高境界
幽默是一種智慧的表達,它既彰顯了說者的聰明才智,又讓聽者開心愉快。它是交談的最高境界,是最有效的溝通手段。掌握了幽默,也就掌握了一門偉大的藝術!

詞典里將幽默定義為“幽默感、詼諧”和“引起愉悅、大笑的東西”,幽默是能給人帶來快感的一種表達方式,英、美等國家將幽默感作為衡量一個人是否有良好修養的表現。如果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人被說成“沒有幽默感”,那無異于說他“三等殘疾”“文盲”,甚至“無知”。難怪有人認為:“對一個男人而言,他寧愿承認自己犯了叛國罪、謀殺罪、縱火罪、裝了假牙或者戴了假發等,他也不愿意承認自己缺乏幽默感。”由此可見人們對幽默的看重。以下這個故事也說明了這一點。
在某個異國餐廳,幾位食客對一杯啤酒中的蒼蠅作出了不同的反應:
英國人以一貫的紳士風度吩咐侍者:“請幫我換一杯啤酒!”
日本人則叫來了餐廳經理,并訓斥他說:“你們這樣還能做生意嗎?我下次一定不會來了。”
中國人則默默地把意見寫進餐廳的意見簿。
沙特阿拉伯人把侍者叫來,然后把啤酒遞給他說:“我請你喝下這杯酒。”
美國人看著眼前的情景,對侍者微笑著說:“我建議你們以后把啤酒和蒼蠅分開放,讓喜歡蒼蠅的客人自己混合,你覺得這個建議怎么樣?”
幽默不僅能給自己和他人帶來歡笑,還能巧妙地化解尷尬。幽默是交際場合的潤滑劑,不但能給別人一個臺階,而且會顯示出自己的大度。
有一天,蕭伯納在街上走的時候,突然被一個騎自行車的冒失鬼撞倒在地,他爬了起來,看到自己并沒有受傷,只是衣服被刮破了一點兒。騎車的人看到這個情形也松了一口氣,但還是急忙道歉。蕭伯納充滿惋惜地說:“先生,你的運氣不佳,如果你這次不小心把我撞死了,那么你就可以名揚四海了!”
還有一次,蕭伯納因脊椎病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我想到了一個辦法可以根治你的脊椎病,可以從你身上其他部位取下一塊骨頭來代替那塊壞了的脊椎骨,這樣就不用那么麻煩地吃藥了。只需要一個手術而已,但是這個手術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因為這種手術我們從來沒有嘗試過,所以相對而言有些難度,而且手術的過程中你也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因為這個手術史無前例,所以在收費上我們也要高點兒,不會等同于一般的手術。”
蕭伯納聽了醫生的介紹后,淡淡地一笑說:“好呀!不過請告訴我,你們打算付給我多少手術試驗費?”
一個很棘手的問題被蕭伯納的一句話極其巧妙地處理了,避免了不愉快的爭執。這就是幽默所帶來的效果!
幽默與智慧同行,交際場合中具有幽默感的人會讓人感覺聰明靈活,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現實生活中,懂得運用幽默的人往往會更有魅力,同時也能讓復雜棘手的事情迎刃而解。
人與人交往最重要的目的無非是想讓別人接受自己。如果不能夠給別人驚喜或者意外,那么想讓別人記住自己恐怕很難。而幽默是打開別人心房的一把鑰匙,也是交際場合的一種常用手法,懂得幽默的人必然會受到別人的歡迎。讓我們成功地駕馭幽默,達到交談的最高境界吧。



談話中的“溫水煮青蛙”效應
細聲慢語猶如春雨,絲絲滲入別人的心田;態度和藹仿若旭日東升,慢慢照亮對方的身心!

19世紀末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做了一個試驗,把青蛙扔到熱水里,青蛙馬上就能跳出來。但如果水一開始是涼的,慢慢對水進行加熱,青蛙就會在里面游得優哉游哉,即使溫水它也不在乎,等到感到水熱得難以忍受時,青蛙再想跳出來已經來不及了。試驗結果表明,緩慢的改變因不易被察覺而更容易被人們接受。因此,交際中要想改變別人,也要巧妙利用“溫水煮青蛙”效應,一步步地滲入別人的思想,這樣通常容易讓對方接受。
紐約格里利奇儲蓄銀行里有個叫詹姆士·艾巴森的出納員。一天,他接待了一個客戶,根據銀行規定,所有客戶在辦理業務之前都要填一份表格。客戶認真地填好了表格,但是拒絕提供兩個以上直系親屬的信息。
如果銀行的新職員遇到這種情況可能會直截了當地告訴客戶親屬信息必須提供,因為銀行有理由拒絕不配合的客戶。但詹姆士·艾巴森沒有那樣做,他知道自己那樣做雖然遵守了銀行的規章制度,但也會因此而失去一個客戶。
詹姆士·艾巴森看了客戶的表格,對他說:“先生,打擾一下,我有個問題想請教您,不知是否方便。”客戶看了看他,然后點了點頭。詹姆士·艾巴森說:“請恕我冒昧,萬一您存在我們銀行的錢出了問題,而我們一時聯系不上您,或者您不方便親自前來,您愿不愿意讓您的親人幫我們聯系您或者代替您本人來處理突發狀況?”
客戶考慮了一下,說道:“我愿意。”
詹姆士·艾巴森接著說:“還有,萬一您突然發生意外,我是說萬一,您愿不愿意讓您的親人們來取出您的這一大筆存款?”客戶又點了點頭。
詹姆士·艾巴森微笑著說:“那么您需要提供詳細的親屬信息,把這張表格填完整。”
客戶聽了點頭答應,按照銀行要求填好了自己的親屬關系。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很棘手的事情——進一步就會讓別人難堪,退一步也會讓自己為難。這時候,想要說服別人聽從自己的意見,首先要解除他的戒備心理。聰明的人會慢慢地深入別人的心里,讓別人接受自己,進而改變主意。如果急于求成,反而會弄巧成拙。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時候,美國戰略物資緊缺,負責為政府供應精細貨物的美國國家銀器公司任務很重,但公司的人員不斷流失。總經理巴林非常著急,他找到人事總管詢問情況:“最近公司怎么人員流動那么大?”總管解釋說:“其實也不能怪他們,人往高處走,他們只是想要找一份薪水更高的工作。”
巴林對總管的解釋并不滿意,他同時了解到,工廠還有數百名工人等著領完這個月的工資就離開。為了挽救工廠的生產,巴林決定找工人們談一談,了解他們的真實想法。
這天下班后,巴林把管理工人的主管們都打發走了,跟工人們進行了一次坦誠的交流。他這才明白,工人陸續離開的原因并不全是因為工資低,還因為公司有很多地方管理不當。工人們每天的勞動時間都是超負荷的,而且有時要連續幾天晚上加夜班,伙食也不是很好,所以工人們希望找個更好的工作。
了解了這些情況之后,巴林向工人們承諾,會盡快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改善他們的伙食及待遇。巴林還借勢講到了國家的為難之處,也分析了當前戰爭形勢下就業艱難的情況,令很多工人打消了辭職的念頭。
巴林后來回憶這件事情的時候說:“我覺得不能直接說我離不開他們,我要讓他們明白我的努力的同時也了解自己的處境,這樣他們才會慢慢地接受我的建議。”
讓別人接受自己的意見或者建議很不容易,我們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無所作為,最佳的方式就是從對方容易接受的一點開始,慢慢說服對方。“溫水煮青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交際場合運用好這個原理必能如魚得水,增加自己的制勝砝碼。


妙用激將法改變對方立場
俗話說:“樹怕剝皮,人怕激氣。”“遣將不如激將”,一激之下,往往會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孟子說:“一怒而天下定。”將激將法用到溝通中,如果運用得巧妙,往往可以讓人改變原來的立場,化解分歧,達到目的。
諸葛亮就是用激將法來說服周瑜和他們聯合起來一起抗擊曹操的。當時曹操正率領大軍南下,劉備根本無法與曹軍抗衡,于是派出諸葛亮去東吳游說,希望得到東吳的幫助。
周瑜掌管著東吳兵馬大權,諸葛亮深知要想得到東吳的幫助,首先要說服周瑜。但是周瑜和東吳方面都不想跟曹操發生戰爭,所以,諸葛亮打算用計謀說服周瑜。
在魯肅的陪同下,諸葛亮見到了周瑜。周瑜聽魯肅匯報完當前的軍事情況后,說道:“在這種情況下,我認為應該投降曹操。”周瑜如此回答,也是為了試探諸葛亮的反應,想摸清諸葛亮來東吳的真實意圖。
諸葛亮十分清楚周瑜的目的,他笑了笑說:“東吳其實大可不必擔心,你們只要把大喬、小喬兩位美女獻給曹操,曹操的百萬軍隊自然就會無條件撤退。”接著,諸葛亮又高聲朗誦起曹植寫的《銅雀臺賦》:“從明后以嬉游兮,登層臺以娛情。見太府之廣開兮,觀圣德之所營。建高門之嵯峨兮??”朗誦完《銅雀臺賦》之后,諸葛亮解釋道:“這首賦是曹操在漳河修建銅雀臺時,他的兒子曹植為了贊美父親而作。這首賦的意思是說:在漳河如此風景秀麗的地方,修建了這座金殿玉樓,可謂是美之至極,一定要將東吳的大喬、小喬兩位美女藏于此地。我想,對吳國來說,犧牲大喬、小喬來換取國家平安,就像是將兩片葉子從大樹上摘下來一樣。所以,你們不妨將大喬和小喬送到曹營,這樣,根本不用將軍操心就能將問題解決了。”
周瑜聽到諸葛亮的話后,勃然大怒,他將酒杯狠狠地擲在地上,大聲罵道:“曹操這老賊,實在是欺人太甚!”隨后,諸葛亮趁機向周瑜分析了天下的形勢,更加堅定了周瑜抗曹的決心。第二天,周瑜便向孫權請戰說:“主公只要授予臣精兵數萬來攻打夏口,臣必定能大破曹軍。”由此,諸葛亮成功地聯合了吳國。
需要注意的是,激將法并不是簡單的諷刺或者挖苦對方,而是要“別有用心”地使用刺激性語言來激發對方的斗志和勇氣,從而達到激將的目的。
陳川是某初中二年級(1)班的班主任。他班里的學生都是十一二歲的少年,讓他們課間安靜地在教室看看書,真是件難事。
只要一下課,一部分學生立即沖出教室,在走廊上追逐、打鬧,惹得許多人心生不滿。
在這群愛追逐瘋打的“團體”中,有一個學生特別突出,名叫小歡。小歡特別活躍,除學習以外,其他的事情他都喜歡。只要下課鈴一響,他就第一個沖出教室,先在走廊上跑一圈兒,再圍著教室跑一圈兒。為了讓他的學習成績盡快趕上來,陳川多次對他進行批評教育,但效果不佳。
有一天,小歡又犯錯誤了,陳川把他叫到辦公室,說:“通過老師對你的觀察,認為你永遠不可能在課間安靜地坐在教室,更別說學習了。”小歡沉默了片刻,說:“老師,我覺得我能做到。”陳川又說:“我對你的話沒信心,因為教育了你這么多次,你一點兒沒聽進老師的話!若你真能做到,每天給你加操行分2分。”小歡聽后立即興奮起來,并說:“老師,你等著瞧,我一定要做到!”
第二天,陳川下課之后,立即站在教室門口觀察小歡,只見小歡端正地坐在座位上,什么也沒做,眼睛卻在四處搜尋老師。
這樣堅持到了第三天,小歡坐不住了,開始在教室走動。見此情景,陳川把他叫回座位,告訴他可以在下課時看有益的課外書。接下來的幾天,小歡都能安靜地坐在座位上看書,陳川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后來,小歡開始利用課余時間學習,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
陳川利用激將法激發了小歡的上進心,最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使用激將法時,首先要注意自然巧妙地進行引導,切記不可牽強附會,否則會弄巧成拙,適得其反。其次,還要看對方的個性和當時所處的環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用激將法,所以激將法不可濫用。最后,一定要把握好分寸,操之過急則無法達到激將的目的。

滴水不漏,無懈可擊
連接處無縫隙,這樣才能盛水不漏。把話說到滴水不漏,是一種境界。達到這種境界,就可以為人生增光添彩。
有些人喜歡侃侃而談,但是他的話往往有漏洞,經不起別人的推敲。要想達到讓人信服的地步,就必須做到滴水不漏,無懈可擊!
李肇星在擔任中國駐美大使期間,有一次應俄亥俄州大學的邀請去學校進行演講。演講過程中,突然有一位美國老婦人舉手提問,她質問道:“大使先生,我想知道中國為什么要‘侵略’西藏呢?”這個問題讓李肇星非常氣憤,西藏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怎么能說中國“侵略”西藏呢?但是他想到很多美國人都不了解中國的歷史,便壓制住了憤怒,他決定趁這天參加活動的人多,好好教育一下這些不明真相的美國人。
李肇星并沒有直接反擊,而是笑著問道:“請問這位夫人,您是哪里人啊?”老婦人回答道:“我來自美國的得克薩斯州。”李肇星接著對她說道:“據我所知,得克薩斯州是在1845年才被納入美國的版圖,距今也不過一百多年。而西藏早在七百多年前,就已經被納入中國的版圖,怎么能說中國‘侵略’西藏呢?您看,就像您的胳膊一樣,它本來就是你身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難道您能說您的胳膊被身體侵略了嗎?”
老太太聽了李肇星的回答后,連聲說道:“謝謝您,大使先生!是您讓我明白了什么才是歷史的真相,太感謝您了!”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要想做到滴水不漏,就必須讓自己說的每一句話都有道理,有依據。
《紅樓夢》中的王熙風同樣是一個有著過人的講話藝術的“巧婦”。
王熙鳳初見黛玉時笑道:“天下真有這樣標致的人物,我今兒才算見了!況且這通身的氣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頭心頭一時不忘。只可憐我這妹妹這樣命苦,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
第一句話中,“天下”“真”“這樣”就把黛玉夸得很好了,然后,她再加上兩句“我今兒才算見了”和“通身的氣派”,更是將黛玉的容貌捧到天上去了,林黛玉聽了這樣的話,無疑會非常開心!
而暗地里,王熙鳳的這番話又討得了賈母的歡心。賈母是賈府中最有權威的人物,王熙鳳的權勢多半來源于賈母的寵信,所以王熙鳳行事說話時時刻刻都依據賈母的愛憎好惡,揣測其心理。我們都知道:賈母一再執意要把外孫女接進賈府,承受失女之痛的賈母自然會把對女兒的感情轉移到外孫女的身上,心肝兒肉地疼愛。聽到王熙鳳這么夸獎外孫女,賈母定是歡喜。
王熙鳳極盡夸贊之能事,表面贊揚黛玉之美貌,實則討賈母之歡心而不著一絲痕跡,可謂妙極!
接著,她又說“竟不像是老祖宗的外孫女兒,竟是個嫡親的孫女”。暗地里稱贊元春、迎春、探春、惜春這四個真正嫡親的孫女的容貌也美麗絕倫,所以迎春、探春、惜春也非常開心,而她們的母親王夫人、邢夫人、尤氏也必定開心。并且,王熙鳳又間接地告訴了賈母:黛玉就像是她自己調教出來的親孫女一樣。此話如撲面之清風,賈母怎能不受用?而對寄人籬下的黛玉來說,置身于人地兩疏的賈府,聽到別人的夸獎,并且說自己是賈府的最高統治者賈母的嫡親孫女,除了高興之外,說不定還有感激呢!
不僅如此,王熙鳳始終沒有忘記,或者說更清楚黛玉進賈府的原因:姑媽去世。女兒的去世會給賈母以精神上的打擊,而失去母親的黛玉感情上更是不必說。所以熙鳳又向二人表達自己的悲傷與哀痛——“怎么姑媽偏就去世了”。
王熙鳳短短的幾十個字做盡了人情,好一個八面玲瓏的人物!真可謂:言為“心”甚機敏,巧于周旋太聰明。
將話說到滴水不漏,顯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有這樣的本事,所以很多時候,還是需要學習和練習,相信經過個人有意識的鍛煉和培養,一定能夠達到這種境界!


將計就計,變被動為主動
“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朱熹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別人的刁難,我們可以將計就計,利用對方邏輯上的漏洞,讓別人左右為難,從而變被動為主動。
1978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向記者團介紹蘇美兩國關于限制戰略武器談判的情況。這時,有記者問基辛格:“請問先生,美國有多少導彈潛艇在配置分導式多彈頭導彈?”此事明顯涉及了國防機密,是絕對不應該說出來的,但是怎么拒絕呢?基辛格靈機一動,機智地答道:“我不確切知道正在配置分導式多彈頭的‘民兵’導彈有多少,但導彈潛艇的數目我是知道的,但不知這個數字是否保密?”那位記者急于知道答案,連忙答道:“這個不是保密的。”基辛格聽到后,馬上說:“既然不是保密的,那你說是多少呢?”記者聽到這里,啞口無言,再也不能追問下去了。
基辛格運用的就是一個兩難推理:如果潛艇數字是保密的,那么我便不能說出;如果潛艇數字不是保密的,那么大家都會知道,我自然不必說出。所以,不管潛艇數字是不是保密的,我都可以不用說出!
兩難推理的關鍵在于找到對方邏輯上的漏洞,并借用這個漏洞,進而以對方的邏輯來反駁對方,最后讓對方陷入兩難的境地。
從前,古希臘有個國王,他想一次處死一批囚徒。那時候,處死囚徒的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砍頭,一種是用繩絞死。
國王派劊子手向囚徒們宣布道:“國王陛下有令——讓你們任意挑選一種死法,你們可以任意說一句話——如果說的是真話,就絞死;如果說的是假話,就砍頭。”
反正是一死,大部分囚徒顧不得多想,就很隨意地說一句話。結果不是因為說了真話而被絞死,就是因為說了假話而被砍頭。
在這批囚徒中,有一個很聰明的人。當輪到他來選擇處死方法時,他忽然巧妙地對國王說:“你們要砍我的頭!”
國王一聽感到很為難:如果真的砍他的頭,那么他說的話是真話,而說真話是要被絞死的;但是如果要絞死他,那么他說的“要砍我的頭”便成了假話,而假話又是應該被砍頭的。他的話既不是真話,又不是假話,也就既不能絞死,又不能砍頭。
國王只能揮揮手把他放了,從那以后國王再也不用這種形式讓死囚選擇行刑的方式了。
當然,我們還可以根據情況的不同,來為對方設置一個邏輯圈套,讓對方不得不接受你的觀點。
古印度有一位皇帝很自負,有一次他鄭重其事地向天下臣民昭告:如果有臣民能講一個他從沒聽過的故事,他就會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此話一出,引得全國男人蜂擁而至,尤其是朝內的貴族公子,每天都準備精彩的故事獻給皇帝。但是,每次有人講完故事,皇帝都說自己聽過了,就這樣,始終沒有人能娶到皇帝的女兒。有一天,來了一位很聰明的農民,他跟皇帝說:“我講一個真實的故事給陛下聽,不知您有沒有聽過?”皇帝很好奇,馬上讓他講。農民說:“陛下,從前你爺爺和我爺爺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們一起玩耍,一起做生意,那時我爺爺很有錢,你爺爺因為做生意向我爺爺借了100塊金幣,他向我爺爺許諾,發達之后,要您將金幣還給我并將您女兒嫁給我,陛下,這個故事您有沒有聽過啊?”皇帝一下啞口無言,只好乖乖地將女兒嫁給他。因為皇帝如果說聽過,按照他爺爺的許諾,不但要還金幣而且要嫁女兒;如果說沒聽過,那么,按照自己的許諾,只需要把女兒嫁給他即可。
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刁難”的情況,我們不妨認真地分析,進行有效的推理,從而讓對方陷入兩難的境地,左右為難,而自己的目的便可以自然而然地達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