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滿額折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環遊世界的英語課:從紐約出發到台灣的英文外賣走透透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30 元
優惠價
90297
領券後再享86折起
團購優惠券A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3元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商業周刊 遠見雜誌 Cheers雜誌 中央社新聞 蘋果日報 聯合報 TVBS 人物專題報導

楊筱薇在異地25年;
全球使用英文的132個城市中,她走過16的城市;
待過五個國家念書;曾經錯過飛機3次,遇到5、6次罷工,受恐怖組織威脅7、8次;
學習沒有終點‧2010紐約時報最佳英文老師‧告訴你什麼是全世界共同語言!!!

特別加贈48頁 獨家創意作業
英文外賣到你家‧筱薇老師用作業玩英文 
外賣內容→單字 、創造力學習 、愛上學英文

這不是傳統會話課,
這更不是單調的文法課,
是加了溫度、加了啟發、加了思考的語言學習課,
讓每個走出教室的學生,
可以成為,21世紀中最有競爭力的快樂工作人!

紐約教室內,她教學生刻南瓜,學表情,學喜怒哀樂,
用烹飪料理,學異國文化,學體貼,
用植物花草,了解每個人的特殊個性,
認識交通標誌,組觀光團,生活活動就是英文活動!
紐約教室外,她開始環遊世界的英語課,
去德國去法國去俄羅斯去中國,
她想成績高和成績低的距離在哪裡?
薪水高與薪水少的價值在哪裡?
英文好與英文差的標準在哪裡?
回到家鄉台灣,楊筱薇寫下台灣筆記,
發現台灣人得了「英文恐慌症」!
「我的孩子對英文沒興趣」「我的英文不好,怎麼辦?」
為什麼國中開始學英文,英文卻讓人越來越自卑?不知道學好英文要做什麼?
環遊世界,從教室內出走,到美洲,歐洲,亞洲。
再從台北到拉拉山,從城市到原住民部落,
楊筱薇診斷想學英文的人,問出每個人學英文的動機。

這是一本可以啟發你,讓你有機會得到在21世紀生存,
必備的學習力,工作力與創意力。
想做一個不被淘汰的國際公民,讓楊筱薇老師的英文外賣到你家吧!

本書特色
★紐約教室內,接觸不同的英文課上課方式,讓你驚呼,原來這樣上語言課!
★走出教室外,全球國際觀,用環保、公益的心態,打開自己的語言視野!
★想想自己的語言能力,重新檢視學習的角度與方向!

作者簡介

楊筱薇

不論世界哪個角落,每個人都為了緊跟世界腳步而努力!
不論你現在幾歲,你的學習永遠都是進行式!
不論你從哪裡出發,回到哪裡,你的好奇心與挑戰力永遠不老!
學走路1970-1992
媽媽帶著我們跟著爸爸,拔營扎營環島台灣,經驗了台灣中小企業創造的經濟奇蹟。幼稚園階段在包糖果及聖誕樹裝飾品加工外銷的工廠,完成學業。就在我擁有第一把媽媽在后里工廠被淘汰的雨傘(聽說是外國人認為品質差,不買的!), 爸爸買了高雄叔叔說台灣買不到,好到只賣個外國人的鋼琴,媽媽帶回家尾牙抽獎得到的相機,打開發現是她們內湖的工廠做的,很失望。同一時間,我也在北中南三處完成了十二年基本教育,帶著雨傘,相機與琴藝,走向英國。
獨行1992-1997
心懷忐忑,想像外國人會怎樣評價我的心情,到英國。念完了大學預備課,發現我是第一位被大學錄取的,懷著同樣的忐忑,很擔心會變成那隻被淘汰的雨傘。在學習的體驗裡,以在台灣學走路的經驗,讓我可以在英國體制裡,從開始的步步艱難到遊刃有餘,完成了教育,藝術,文創經營,華德福教育以及英文教學的學程,了解到被淘汰,是為了進階而存在的挑戰。
學跑1997-2003
在居住的城市找工作,從廚房,酒吧,社區中心,幼稚園,小學國中高中大學到一對一家教機會都不放過。從中逐漸整理出,事業生涯的頭緒。在英國及德國教了十五所大中小的學校,了解到擁有理想的工作,就是在職場裡,在獨行的旅途上累積的學經歷,用跑的速度前進。
學飛2003-2013
在職場裡的經驗值,培養出往前衝的速度,有了理想的機會飛到紐約,擔任課程教務,在新的環境,重新學跑學跳學飛。學飛的旅程,體驗到在職進修的重要,到哈佛大學進修教育,也獲得教育青少年創業的教師資格,培養下階段的實力。
展翅2013-現在
研究永續的教育經營模式,致力於社會企業教育推廣。透過語言學習結合產業技術和在職教育,以技職教育領域為基礎,開起傳承教育的國際交流。

名人/編輯推薦

王意中 《不吼不叫,激發孩子內在學習力》作者/臨床心理師 專序推薦
盧蘇偉(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
黑幼龍(卡內基訓練大中華地區負責人)
戴勝益(王品集團董事長) 聯合強力推薦

目次

PART ONE 教室內
結實累累的體貼…………………………………………………010
葡萄文法課‧解決問題是一種體貼‧我在紐約教的第一堂英文課‧我是最好的,所以我得到這份工作‧提子與葡萄之間‧微妙的三角關係‧月光下媽媽的芒果樹‧可是有一天,Macintosh哭了……‧與香菇共存的白樺樹(silver birch)
包不住的花香……………………………………………………050
一束甘菊(chamomile/camomile)‧不斷說抱歉的鸚鵡‧脹氣的河豚‧野薄荷的清新
花花絮絮,在人群中美麗………………………………………064
你是我的刺‧等待葵花子的向日葵‧英文的味覺‧羞澀的紫羅蘭‧清新雛菊‧分家的蒲公英
自娛娛人…………………………………………………………090
冷靜的小黃瓜‧玉米粽子(Tamale)‧南瓜臉‧茄子爸爸跟番茄媽媽
堆滿零錢的許願池………………………………………………110
來到一個可以許願的地方‧柔軟的水‧鞦韆上的視野‧撥葉梳花的風

PART TWO教室外
紐約‧準備再出發→馬鈴薯、雞蛋、咖啡………………………128
柏林→單親家庭沙發客……………………………………………139
巴黎→一杯販賣機咖啡……………………………………………143
英國→蛋糕棒棒糖:引導者的角色………………………………148
波蘭蘇聯邊境→一杯熱巧克力:流利英文的定義………………153
莫斯科→一杯櫻桃汁:好奇心是自主學習最好的開始…………160
西伯利亞→西伯利亞火車上教英文:學習情境從2D變成3D…169
中國→北京的泰迪熊:學習態度沒有改變就不會進步…………178
回到台灣→環遊世界英文外賣最後一站…………………………184

PART THREE 台灣筆記 楊筱薇外賣英文
我是回家的觀光客…………………………………………………194
Where are you from?………………………………………………197
你的背包裡有什麼裝備……………………………………………199
在台灣的生活實習生Joel…………………………………………203
究竟你為什麼需要英文?…………………………………………205
領導者訓練與團隊合作……………………………………………212
挑戰自主學習力……………………………………………………216
專業與專業的交換…………………………………………………219
如何讓孩子開口說英文……………………………………………222
冒出很多英文氣泡的花東線………………………………………227
為人生加分,就要先做準備………………………………………234
沒有終點的學習……………………………………………………241

書摘/試閱

西伯利亞火車上教英文:學習情境從2D變成3D

離開莫斯科之後,我們搭上西伯利亞火車繼續往前。
每次到一個新國家或者地區,英文教學是我們最重要的目的,但在蘇聯的情況比較特殊。過去在我的教室裡來自蘇聯的學生,雖然希望我到他們家鄉,但其實他們又害怕去麻煩家人,對他們來說,不管是出國念書或者是辦移民,總有一種困難重重的感覺。因此在蘇聯我們沒有任何預定教學的安排,完全以路上遇到的人想學英文,我們便開始進行英文教學,就像上一篇遇到在餐廳的服務生一樣。
我們選擇在貝加爾湖作為中途下車站。念書時這個地名在地理課本上出現過,因為發音有點押韻又可愛就記起來了,但當我看到Lake Baikal時,其實無法聯想原來這個單字就是貝加爾湖。
開始讓學生記憶英文單字的發音時,我的做法會以國家名或城市名來教。主要是這些地名的發音會以最接近原本的聲音來音譯,發音就會以原音的相似度為準,因此只要用地名,每個學生在自己國家中已經學過,學生會連結自己過去的經驗,抓住語言的重點,幫助自己記憶。
但後來我回到台灣後,發現了一些相當奇怪,完全沒有邏輯的記憶方式。譬如說「膝蓋掉到泥裡面」就記成「Knee」(逆)。這種勉強沾上邊的記憶邏輯,似乎反映著台灣瘋狂學英文的現象,這是我在環遊世界的旅程上不曾看過的。在旅途上英文只是一項工具,但在台灣英文是生命。每天不管是在電視上、網路上、書店四處可見,好像你每天沒有背上十個英文單字的話,你就無法競爭生存下去。

不是教文法,而是用文法概念了解學習者

學習的人產生沮喪感是會扼殺夢想的,但學習英文不是一件崇高有壓力的事情。於是我試著找一些學習者過去的經驗所知道的,可以讓他們連結到現在,這相當於英文文法中的概念,我組織學習者在過去、現在、未來以及進行式的經驗連結,我不是教文法,而是用文法概念來了解學習者。
當我在火車上,決定要去貝加爾湖下車換站,我對貝加爾湖的情境是以前上課時念過的過去式,但累積到此刻我們要前往貝加爾湖就變成了現在式,現在要知道怎麼去?哪一天到達旅館?路程有多遠?若是在蘇聯發生狀況,沒有聯絡的緊急電話我們應該怎麼辦?我們用安全的方法委託旅行社,取得緊急聯絡電話,另外參加保險取得另一個備用緊急電話,在出發之前確認緊急電話與地址的正確性。於是會發現文法概念像似「to do list」,待辦事項列表,不是拿來背誦,而是用來連結經驗的事項及地點,文法自然就深入生活用來成就事情。

車廂裡的漢先生

我們的房間是四個人一間,車廂沒有桌子,訂到的臥鋪全在上鋪,每天爬上爬下無法工作,於是餐車就成了我們工作場所的選擇。每天早上九點三十分到下午五點三十分,在餐車點上一杯咖啡,我和Athina討論接下來的行程以及檢討已經走過的英文外賣的行程。
跟我們同一個房間的是一個年輕的俄羅斯軍法官,他長得非常高大,行李也很笨重,看見他的家人都來火車站送行,也為他帶了很多吃的東西。他會說一點英文,告訴我們他要去海參崴,所以這一趟七天的車程,他是從頭坐到尾,因為他是一個軍法官所以不能被照相,同時也告誡我們盡可能不要跟任何人講話。雖然都是非常破碎的溝通,但因為借助手機上網查詢一些單字,我們告訴他需要協助的地方。
像在火車上我們會有三天時間,但這三天之中我們不知道究竟現在是哪一天?所有經過的地名全部是俄羅斯文,而且從莫斯科出發後,每一站停留的站名和時差都在改變,當看著時刻表時我們不知道現在是火車上的時間,還是莫斯科的時間?我們失去對時間的目標,搞不清楚今天到底是星期幾?
我的室友,就稱他是「漢先生」,他把我們帶到時間指示牌,告訴我們燈號亮時出現比較長的就是地名,之前我猜想不斷重複的字應該是地名,這個推敲的動作便是已經在學習。現在漢先生告訴我如何唸,我跟著唸,同時抄下來寫給另一個人看,下一次當我拿出來,即使對方聽不懂,或者不懂英文,配合著各種資訊,一樣可以讓人明白我想要表達的意思。
因為不懂俄羅斯文所以一切會變得很緊張很陌生,但其實只要有常識便會發現大部分並不是因為不懂英文的關係,像時刻表am/pm不是英文只是符號,就算不懂英文,但知道了這個通用符號就能夠看得懂。細想過去,我的語言學習或許都是由於恐懼對那個語言的不懂所衍生出來的。

學一字,就會用一個字

與人溝通,不要停止兩種以上的「語言」,不論是文字或肢體語言。
漢先生的學習經驗告訴他,可以用很多方式讓我們知道他的意思,同樣的,我們也會用很多方式讓他知道我們的意思,我們都是有經驗的學習者。在這個過程中不能說把他的英文教會了,但我們把語言昇華,因為我們開始用這個語言去了解對方。
為什麼這樣說?你可以想像,當你坐在教室裡學英文,有些學習感覺好像沒有意義,但當你坐在火車上,學的是目前想要用的東西,而馬上就可以用,一講出來大家都聽懂了,語言就有意義了。那種效果就好像「我需要你」「我需要這個語言」「我迫切需要」,學一個字,就會用一個字時,你會發現這是多麼有樂趣的事情。
漢先生負責我們房間的守護工作,晚上當大家都進來後,他會關燈關門,讓人放心;早上他把帶來的東西拿出來跟我們分享,這些動作都是在溝通。當他拿出橘子時,眼神望著你,我知道他在發問,我會直接告訴他Orange!有時候不用學習者問你才回答,從學習者的眼神發出詢問的訊號時,就要主動回答,這是對學習者的體貼。這已經不是單純指肢體語言,而是學習者想要體貼我們時,我們也要知道該如何回應。
有的學生常常說我不會講英文,這句話的背後也代表著學生同時恐懼試著去溝通了。而我會常常用英文來試溫度,當對方丟出斷斷續續的英文單字時,其實已經主動試著溝通。英文絕對不是重要,但英文是一個象徵性的符號,表示「我想要了解你」「幫助你」,國際性就是這樣產生的,大家都要找一個方法,用英文測溫,營造友誼。
我們的室友漢先生對我們示好是給我們橘子吃,同時每天問我們一些簡單的問題,這些問題是醞釀好、想好後,等見到我們時發問。面對有準備的學習者,他想要跟我們營造友誼,他是有備而來的。因為他問的問題已經在腦袋演練了好多次,而不管他問什麼問題,我都會想辦法把他的問題再講一次。當他問我們要去哪裡(you’re going to……)我就回說where are we going,因為是問句,而且我用了一些字是他剛剛用的,所以他會知道我在重複他的問題,他馬上yes!yes!當他說yes!yes!時,你就明白他知道原來那個問題要那樣問。請注意,這裡我沒有說Are you ask me where are we going……我站在漢先生的角度,問出他要問的問句。接下來我把車票拿出來讓他,看用英文發音講地名。How many stops?當我問他我想發問的問題時,同時舉例一些地名,如莫斯科……讓他更清楚我的問題。當我問時間,不是說repeat after me what time is it……而是說time就比著時鐘,然後他帶我們去看每站停留多久的表格。

2D到3D的學習過程

這段英文外賣是漢先生每天都很有心地問我幾個句子,我從句子裡去了解他想知道什麼。當一個人的動機是想要了解我們,我們也要準備如何回答他的問題。
假設他大學畢業是一位軍事法官,他學英文的歷程有多少時間?可以幫我去了解對方哪些字可以用。這一趟旅行中幾乎每個國家都有英文課,從國小三年級或一年級開始學,如果學到國中約一千至兩千字,到高中可能是五千個英文字,另外還包括學習的時制。漢先生也許不是我們熟悉的教育體制,但至少他的英文程度可以有很多問題問我,我了解到這一段英文外賣我不是教他的那一方,而是讓他練習。我讓他在每天問問題中回答他。這個學習過程是由漢先生主導,我成了跟他學習的學習者,了解他要學什麼。
我說,這一趟出發,是我的在職進修之旅。
如果像在教室內一樣,急著要把學生的英文教好,這會是漢先生想要的嗎?他的英文已經有些程度,我必須要了解從哪裡開始,讓他本來已經知道的部分透過我的複誦,由他的耳朵幫他記憶。所以,這不是教而是複習,複習是一個情境的營造。就像我們都看過同一部電影,現在我要當觀眾,告訴他哪些畫面演過了而他忘記了,他說YesYesYes!那個字他學過,那個字他也學過,於是我看到他把學習過的字像從平面的2D畫面變成了3D立體畫面,過去那些單字只是學過放在腦子裡,從來沒有跟任何人講過那個字,現在卻跑出來用上了……
在教室裡我常常看著學生的眼睛,試著讀出學生現在腦子裡所想的。與漢先生的英文外賣我才發現,原來我有讀學生的習慣,當我看到學生腦袋裡找不出字時,到底現在他的腦袋裡有哪些字在轉?我開始試著搜尋,唸很多字,讓他們聽,有沒有聽過?沒有,再搜尋,再搜尋,我們好像一起讀同一本書,或者一起想起同一個畫面;對對對,當學生回答我就是這個字時,我們好像彼此分享了一個祕密的存在感。從紐約到莫斯科的西伯利亞火車上,已經算不清究竟相距多少公里了,但在教室內與教室外,我用同樣搜尋的方式來聽見學習者在腦海中曾經產生過的激動與自信。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97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10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