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秦漢三國故事(簡體書)
滿額折

秦漢三國故事(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5 元
定價
:NT$ 150 元
優惠價
87131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旅遊集散地是區域旅遊研究中的短板,目前尚存在認識上的滯後和理論上的不足,本書首次將旅遊集散地從區域旅遊系統中單列出來進行系統的理論研究和案例分析,具有一定的開創性。全書以“旅遊集散地空間結構的優化將促進區域旅遊功能的提升”為中心,在明確提出旅遊集散地的概念、類型和特點的基礎上,深入分析其屬性、結構和功能,揭示旅遊集散地的價值,對旅遊集散地的形成過程、演進機制進行解析。同時,還通過實地調研揭示旅遊集散特徵和規律;通過GIS空間分析法探討旅遊集散地選址問題;通過模糊數學綜合評價模型探索對旅遊集散能力的定量研究,並在此基礎上指出了集散能力提升和集散功能強化的路徑。應該說,本書從內容和方法上充實了區域旅遊開發的理論體系。

作者簡介

韓震,北京師范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首屆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教育部高等學校哲學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首屆教育部全國教師教育課程資源專家委員會委員,國家留學基金評審專家。

名人/編輯推薦

千古第一帝——秦始皇
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采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連橫的策略,先后吞并了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國家——秦朝。天下初定,秦王嬴政第一件急著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給自己確定一個稱號。
雖然以前曾有過“三皇五帝”“君”“王”“帝”這些稱號,但嬴政覺得這些稱號都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尊貴,不能流傳于后世,就下令讓大臣們商量稱號。
經過一番商議,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建議秦王嬴政采用“泰皇”頭銜。然而,嬴政對此并不滿意。他覺得自己的功績比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還要大,于是就決定將“三皇五帝”的“皇”和“帝”合起來,采用“皇帝”這個稱號。因為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就自稱是“始皇帝”。從此以后,“皇帝”就成為中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謂。
秦始皇又規定:自己死后皇位傳給子孫時,后繼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秦始皇夢想皇位永遠由他一家繼承下去,“傳之無窮”。同時,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取消謚(shì)法;天子自稱為“朕”;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詔”; 文字中不準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諱。
國家統一了,可是怎樣有效地管理這么大的一個國家?怎樣替子孫萬代奠定基業呢?
秦始皇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應該怎樣將權力集中到中央。他吸取了戰國時期設置官職的經驗,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
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員,掌管政事;太尉掌管軍事;御史大夫輔佐丞相的同時還負責監督各級官員。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體政務的諸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與諸卿議論政務,皇帝做裁決。
在此基礎上,秦代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官職,比如博士,學識淵博,既負責為皇帝解答疑問,又負責收藏圖書。
這套中央集權的政權機構,以后一直被歷代王朝所仿效。
一天在朝堂上,丞相王綰等對秦始皇說:“現在剛剛消滅諸侯,人心還不穩定,應該派諸侯去咸陽以外的地方替皇上治理那兒的百姓,請皇上給幾位皇子封王并派他們到那里去
千古第一帝——秦始皇
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采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連橫的策略,先后吞并了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國家——秦朝。天下初定,秦王嬴政第一件急著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給自己確定一個稱號。
雖然以前曾有過“三皇五帝”“君”“王”“帝”這些稱號,但嬴政覺得這些稱號都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尊貴,不能流傳于后世,就下令讓大臣們商量稱號。
經過一番商議,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建議秦王嬴政采用“泰皇”頭銜。然而,嬴政對此并不滿意。他覺得自己的功績比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還要大,于是就決定將“三皇五帝”的“皇”和“帝”合起來,采用“皇帝”這個稱號。因為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就自稱是“始皇帝”。從此以后,“皇帝”就成為中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謂。
秦始皇又規定:自己死后皇位傳給子孫時,后繼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秦始皇夢想皇位永遠由他一家繼承下去,“傳之無窮”。同時,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取消謚(shì)法;天子自稱為“朕”;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詔”; 文字中不準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諱。
國家統一了,可是怎樣有效地管理這么大的一個國家?怎樣替子孫萬代奠定基業呢?
秦始皇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應該怎樣將權力集中到中央。他吸取了戰國時期設置官職的經驗,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
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員,掌管政事;太尉掌管軍事;御史大夫輔佐丞相的同時還負責監督各級官員。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體政務的諸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與諸卿議論政務,皇帝做裁決。
在此基礎上,秦代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官職,比如博士,學識淵博,既負責為皇帝解答疑問,又負責收藏圖書。
這套中央集權的政權機構,以后一直被歷代王朝所仿效。
一天在朝堂上,丞相王綰等對秦始皇說:“現在剛剛消滅諸侯,人心還不穩定,應該派諸侯去咸陽以外的地方替皇上治理那兒的百姓,請皇上給幾位皇子封王并派他們到那里去。”很多大臣都贊同王綰的建議,只有李斯反對。李斯說:“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時候,封了不少諸侯。到后來,為了利益就互相殘殺,周天子也沒有辦法禁止。可見分封的辦法不好,不如在全國設立郡縣。”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廢除分封制,在全國改行郡縣制。從此,國家的大小政事都由皇帝決定。可見國家的權力是多么集中了。
在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前,各諸侯國向來是沒有統一的制度的。比如說文字,即使是一樣的文字,因為存在著區域間的差異也會有好幾種寫法。這種狀況妨礙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影響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進行文字的整理、統一工作。從那時候起,全國采用了比較方便的書寫體,規定了統一的文字,叫作“書同文”。
有了統一的文字后,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了。但是交通卻很混亂。因為在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前,各諸侯國的車輛不一致,因此道路的寬窄也不一致。現在國家統一了,車輛要在不同的車道上行走,很不方便。于是秦始皇就規定車輛上兩個輪子間的距離一律改為6尺,使車輪的軌道相同。這樣車輛就可以全國通行了,這叫作“車同軌”。
隨著文字的統一、各地交通的暢通,經濟也開始發展起來了。但是以前各諸侯國的度量衡制度和貨幣制度很不一致,這嚴重地影響了各地之間的買賣交換。于是秦始皇以原來秦國的度量衡為單位標準,廢除了原來六國各自的度量衡。從此經濟發展也暢通了,這叫作“度同制”。
正在秦始皇進行改革的時候,北方的匈奴突然打了進來。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保護北部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同時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秦始皇下令把原來燕、趙、秦三國北方的城墻連接起來,又新造了不少城墻,這樣就給我們留下了一條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國內改革、外患解除后,秦始皇開始著重于統一原諸侯國人民的思想了。可是當時的百家爭鳴嚴重影響了統一的進度,并威脅到了秦朝的統治。于是,秦始皇開始銷毀除《秦記》以外的所有史書,民間只允許留下關于醫藥、占卜和種植的書。后來,有兩個道士在背后誹謗秦始皇。秦始皇極其惱怒,并查出在咸陽也有一些儒生談論過他的不是,于是下令將460余名儒生、道士埋了。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焚書坑儒”事件。
因為秦始皇在歷史上第一次統一中國,創立了“皇帝”這一尊號,統一文字和度量衡,修筑寬廣的道路,因此后人稱他為“千古第一帝”。

顯示全部信息

目次

008 千古一帝秦始皇

012 胡亥沙丘篡位

017 指鹿為馬

020 陳勝吳廣起義

025 劉邦斬白蛇

030 巨鹿之戰

033 約法三章

038 鴻門宴
008 千古一帝秦始皇

012 胡亥沙丘篡位

017 指鹿為馬

020 陳勝吳廣起義

025 劉邦斬白蛇

030 巨鹿之戰

033 約法三章

038 鴻門宴

043 一飯千金

046 蕭何月下追韓信

051 背水一戰

055 楚漢相爭

059 項羽烏江自殺

063 漢高祖白登被圍

067 金屋藏嬌

070 飛將軍李廣

074 張騫出使西域

077 忍辱修史的司馬遷

080 蘇武牧羊

084 王昭君出塞

087 王莽篡權

091 董卓亂政奪權

096 “小霸王”孫策知人善用

100 烏巢燒糧

104 三顧茅廬

109 火燒赤壁

113 劉備攻占漢中

117 大意失荊州

121 夷陵之戰

126 斬馬謖

130 諸葛亮魂歸五丈原

135 司馬昭殺曹髦

138 三國歸一統

142 滅東吳天下重歸一統

146 西晉滅亡

149 淝水之戰

153 拓跋珪建魏

157 周武帝統一北方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千古第一帝——秦始皇
自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采取遠交近攻、分化離間、連橫的策略,先后吞并了齊、楚、燕、韓、趙、魏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權的專制主義國家——秦朝。天下初定,秦王嬴政第一件急著想做的事,就是要重新給自己確定一個稱號。
雖然以前曾有過“三皇五帝”“君”“王”“帝”這些稱號,但嬴政覺得這些稱號都不足以顯示自己的尊貴,不能流傳于后世,就下令讓大臣們商量稱號。
經過一番商議,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人建議秦王嬴政采用“泰皇”頭銜。然而,嬴政對此并不滿意。他覺得自己的功績比古代傳說中的三皇五帝還要大,于是就決定將“三皇五帝”的“皇”和“帝”合起來,采用“皇帝”這個稱號。因為他是中國第一個皇帝,就自稱是“始皇帝”。從此以后,“皇帝”就成為中國國家最高統治者的稱謂。
秦始皇又規定:自己死后皇位傳給子孫時,后繼者沿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萬世。秦始皇夢想皇位永遠由他一家繼承下去,“傳之無窮”。同時,為了使皇帝的地位神圣化,秦始皇又采取了一系列“尊君”的措施:取消謚(shì)法;天子自稱為“朕”;皇帝的命令叫作“制”或“詔”; 文字中不準提及皇帝的名字,要避諱。
國家統一了,可是怎樣有效地管理這么大的一個國家?怎樣替子孫萬代奠定基業呢?
秦始皇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應該怎樣將權力集中到中央。他吸取了戰國時期設置官職的經驗,建立了一套相當完整的中央集權制度。
中央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有左右二員,掌管政事;太尉掌管軍事;御史大夫輔佐丞相的同時還負責監督各級官員。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以下,是分掌具體政務的諸卿。丞相、太尉、御史大夫與諸卿議論政務,皇帝做裁決。
在此基礎上,秦代還有一些比較重要的官職,比如博士,學識淵博,既負責為皇帝解答疑問,又負責收藏圖書。
這套中央集權的政權機構,以后一直被歷代王朝所仿效。
一天在朝堂上,丞相王綰等對秦始皇說:“現在剛剛消滅諸侯,人心還不穩定,應該派諸侯去咸陽以外的地方替皇上治理那兒的百姓,請皇上給幾位皇子封王并派他們到那里去。”很多大臣都贊同王綰的建議,只有李斯反對。李斯說:“周武王建立周朝的時候,封了不少諸侯。到后來,為了利益就互相殘殺,周天子也沒有辦法禁止。可見分封的辦法不好,不如在全國設立郡縣。”秦始皇采納了李斯的建議,廢除分封制,在全國改行郡縣制。從此,國家的大小政事都由皇帝決定。可見國家的權力是多么集中了。
在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前,各諸侯國向來是沒有統一的制度的。比如說文字,即使是一樣的文字,因為存在著區域間的差異也會有好幾種寫法。這種狀況妨礙了各地經濟、文化的交流,也影響了中央政府政策法令的有效推行。于是,秦始皇下令李斯等人進行文字的整理、統一工作。從那時候起,全國采用了比較方便的書寫體,規定了統一的文字,叫作“書同文”。
有了統一的文字后,各地的文化交流也方便了。但是交通卻很混亂。因為在秦始皇統一中原之前,各諸侯國的車輛不一致,因此道路的寬窄也不一致。現在國家統一了,車輛要在不同的車道上行走,很不方便。于是秦始皇就規定車輛上兩個輪子間的距離一律改為6尺,使車輪的軌道相同。這樣車輛就可以全國通行了,這叫作“車同軌”。
隨著文字的統一、各地交通的暢通,經濟也開始發展起來了。但是以前各諸侯國的度量衡制度和貨幣制度很不一致,這嚴重地影響了各地之間的買賣交換。于是秦始皇以原來秦國的度量衡為單位標準,廢除了原來六國各自的度量衡。從此經濟發展也暢通了,這叫作“度同制”。
正在秦始皇進行改革的時候,北方的匈奴突然打了進來。為了防御匈奴的侵犯,保護北部邊境人民的生命財產的安全,同時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秦始皇下令把原來燕、趙、秦三國北方的城墻連接起來,又新造了不少城墻,這樣就給我們留下了一條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
國內改革、外患解除后,秦始皇開始著重于統一原諸侯國人民的思想了。可是當時的百家爭鳴嚴重影響了統一的進度,并威脅到了秦朝的統治。于是,秦始皇開始銷毀除《秦記》以外的所有史書,民間只允許留下關于醫藥、占卜和種植的書。后來,有兩個道士在背后誹謗秦始皇。秦始皇極其惱怒,并查出在咸陽也有一些儒生談論過他的不是,于是下令將460余名儒生、道士埋了。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焚書坑儒”事件。
因為秦始皇在歷史上第一次統一中國,創立了“皇帝”這一尊號,統一文字和度量衡,修筑寬廣的道路,因此后人稱他為“千古第一帝”。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3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