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茶經(簡體書)
- 系列名:線裝經典
- ISBN13:9787541466311
- 出版社:晨光出版社(大陸)
- 作者:《線裝經典》編委會 編著
- 裝訂/頁數:平裝/319頁
- 規格:23.5cm*16.8cm (高/寬)
- 版次:一版
- 出版日:2014/09/01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第一節茶的起源
傳說與記事
古時傳說
古書記事
解“茶”字尋茶樹
“茶”字由來
茶樹的起源
第二節茶的發展
茶之為飲始自西漢
先秦說
三國說
西漢說
茶風漸濃于三國魏晉南北朝
茶文化興盛于隋唐
飲茶普及于宋代以後
現代茶文化的發展
第三節茶的傳播
國內路線
始于巴蜀
順江而下
繼續東移
行至江南
由東轉南
國外路線
茶在亞洲的傳播
茶在歐洲的傳播
茶在美洲、大洋洲、非洲的傳播
千年的茶馬古道
茶馬古道的起源
茶馬政策的發展及廢止
變遷的茶馬古道,不變的民族精神
第二章賞其藝
第一節茶葉藝術
茶葉的演變
自然形態的鮮葉
從散茶到餅茶
從餅茶到蒸青散茶
從蒸青散茶到炒青綠茶
基本茶類
碧綠青翠的綠茶
豔如琥珀的紅茶
色橙味濃的黃茶
毫色如雪的白茶
濃清相宜的烏龍茶
愈久愈醇的黑茶
種類繁多的再加工荼
茶葉產區
江北茶區
江南茶區
西南茶區
華南茶區
臺灣省茶區
世界其他茶區
茶葉的選購
觀察法
辨別法
其他注意事項
茶葉的貯存
第二節茶具藝術
茶具的演變
簡單樸素的唐前茶具
完備配套的唐代茶具
富麗典雅的宋代茶具
承上啟下的元代茶具
創新定型的明代茶具
異彩紛呈的清代茶具
精良多樣的現代茶具
茶具的種類
竹木茶具
金屬茶具
陶器茶具
漆器茶具
瓷器茶具
搪瓷茶具
玻璃茶具
茶藝泡茶用具
沖茶器
附屬茶器
煮水器
輔助用品
茶具的選購
茶、器總相宜
主茶具的選擇
茶具的保養
第三節水的藝術
擇“真水”
水質需“清”
水性應“輕”
水品在“活”
水味要“甘”
天下名泉
天下第一泉之爭
各地名泉
第四節泡茶藝術
烹茶方法的演變
源于西漢、盛于初唐的煮茶法
流行於中、晚唐的煎茶法
盛行于兩宋的點茶法
流傳於世的泡茶法
泡茶方法
泡茶的一般程式
茶與水的用量
泡茶水溫的掌握
泡茶時間的掌握
泡茶次數的掌握
第五節品茗藝術
五品
三看三聞三品三回味
三看
三聞
三品
三回味
第六節各類茶的茶藝程式
綠茶茶藝程式
祁門工夫紅茶茶藝程式
鐵觀音茶藝程式
普洱茶茶藝程式
茉莉花茶茶藝程式
第三章享其用
第一節茶飲強身健體
茶飲功效
生理功效
心理功效
茶飲四季
春飲花茶解困
夏飲綠茶消暑
秋飲青茶除燥
冬飲紅茶禦寒
茶飲禁忌
不宜飲茶的人
不宜飲的八種茶
不宜泡茶的水
第二節茶藥醫治百病
茶為萬病之藥
茶的本草理論
對癥茶藥方
調節神經類
心血管病類
婦科疾病類
強筋健骨類
呼吸系統類
泌尿系統類
皮膚系統類
五官系統類
茶藥注意事項
選用禁忌
使用禁忌
第三節茶餐唇齒留香
茶餐歷史
茶餐分類
茶餐的特點
講求精巧,口感清淡
營養豐富,有益健康
餐飲文化,融為一體
雅俗共賞,老少成宜
共享美味
養生茶粥
茶香入菜
以茶煲湯
茶制點心
簡易茶餐
茶餐注意事項
茶葉的選擇
茶與餐的搭配
如何調味
茶餐禁忌
消除異味
清潔去汙
吸塵除潮
其他妙用
第四章悟其道
第一節中國茶道
茶道概述
中國茶道流派
貴族茶道
雅士茶道
禪宗茶道
世俗茶道
中國茶道四諦
和——中國茶道哲學思想的核心
靜——中國茶道修習的必由之徑
怡——中國茶道中人的身心享受
真——中國茶道的終極追求
中國茶道與傳統文化
中庸仁禮——茶道與儒家
禪茶一味——茶道與佛教
天人合——茶道與道教
中國茶道派生
茶宴
鬥茶
茶館
第二節日本茶道
日本茶道的形成和發展
奈良、平安時代
鐮倉、室町、安土、桃山時代
江戶時代
現代時期
日本茶道四諦
和——和諧和悅
敬——心佛平等
清——物我合一
寂——本來無一物
日本茶室
日本茶具
日本茶道禮儀
第三節韓國茶道
韓國茶道的形成和發展
新羅時期
高麗時期
朝鮮時期
現當代時期
韓國的茶道精神
和靜——韓國茶道的源頭
清虛——韓國茶道的傳承
中正——韓國茶道的精髓
韓國茶禮
古代茶禮
現代茶禮
第四節中日韓茶道比較
茶道總體的比較
儒、釋、道對茶道影響的比較
茶道精神的比較
……
第五章覽其情
本週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