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走出抑鬱的泥潭(簡體書)
滿額折

走出抑鬱的泥潭(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5 元
定價
:NT$ 210 元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抑郁癥有不同的類型,如何正確識別和判斷?
面對眾多治療方法,該如何作出選擇?
考慮服用抗抑郁藥時,需要了解些什么?
如何向醫生準確描述癥狀,與其建立長期關系?

美國權威專家告訴你真實可信的原因和科學合理的應對方法。

本書幫助你:
理解新的診斷工具情緒圖譜。
審視服用抗抑郁藥物的潛在風險。
通過運動和調整生活方式改善情緒。
知道作為家人和朋友如何幫助抑郁癥患者。
了解各種治療方法,掌握與醫生合作的技巧。

作者簡介

吉姆·菲爾普斯(Jim Phelps)是醫學博士,從事15年以上精神治療,專長于治療躁郁癥,為美國多家醫學期刊撰寫文章。

名人/編輯推薦

抑郁癥有不同的類型,如何正確識別和判斷?
面對眾多治療方法,該如何作出選擇?
考慮服用抗抑郁藥時,需要了解些什么?
如何向醫生準確描述癥狀,與其建立長期關系?


美國權威專家告訴你真實可信的原因和科學合理的應對方法。

本書幫助你:
理解新的診斷工具情緒圖譜。
審視服用抗抑郁藥物的潛在風險。
通過運動和調整生活方式改善情緒。
知道作為家人和朋友如何幫助抑郁癥患者。
了解各種治療方法,掌握與醫生合作的技巧。

目次

推薦序
致謝
引言/1
第一部分 找到情緒問題的根源/5
第1章 認識情緒圖譜/7
了解情緒圖譜的中間區域/9
DSM與情緒圖譜/12
情緒圖譜: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13
使用情緒圖譜診斷雙相變形/14
對于不同種類的雙相情感障礙的命名和理解/15
第2章 認識輕度躁狂癥/21
輕度躁狂癥和躁狂癥的區別/23
輕度躁狂癥的真實表現/24
當輕度躁狂癥幾乎檢測不到時/33
雙相Ⅲ型:抗抑郁藥引起的躁狂癥或輕度躁狂癥/37
推薦序
致謝
引言/1
第一部分 找到情緒問題的根源/5
第1章 認識情緒圖譜/7
了解情緒圖譜的中間區域/9
DSM與情緒圖譜/12
情緒圖譜: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13
使用情緒圖譜診斷雙相變形/14
對于不同種類的雙相情感障礙的命名和理解/15
第2章 認識輕度躁狂癥/21
輕度躁狂癥和躁狂癥的區別/23
輕度躁狂癥的真實表現/24
當輕度躁狂癥幾乎檢測不到時/33
雙相Ⅲ型:抗抑郁藥引起的躁狂癥或輕度躁狂癥/37
雙相階段的最短持續時間/39
抑郁和輕度躁狂癥同時出現的混合狀態/41
第3章 認識軟雙相情感障礙/45
觀察雙相情感障礙的“溫和征兆”/46
為什么需要了解軟雙相/53
與精神狀況和軟雙相相關的激素/57
在沒有抑郁的情況下,你會有雙相嗎/60
第4章 自我診斷/63
為什么發現輕度躁狂癥如此困難/64
得到準確的病史:家人和朋友可以怎樣幫助你/70
如果我實際上并不是雙相患者,但他們卻認為是呢/73
雙相測試/82
第5章 疑似雙相情感障礙的其他表現/89
看上去像雙相情感障礙的癥狀/90
藥物導致的類似雙相的癥狀/95
物質使用和邊緣型人格障礙/97
伴隨雙相情感障礙出現的其他癥狀/99
第二部分 找到并使用正確的治療方法/109
第6章 獲取幫助:如何與醫生合作/111
關于你,醫生需要了解什么/113
與醫生合作的策略/122
與你的醫生長時間合作/124
第7章 從何處著手:治療方法選擇技巧/131
通過尋找事實證據來評估信息/132
權衡一種治療方法的利弊/136
究竟是什么導致精神障礙/143
控制雙相變形的一般準則/147
治療復雜精神障礙的三種策略/154
第8章 情緒穩定劑:藥物治療的關鍵/161
檢查情緒穩定劑清單/163
如何作出選擇/172
使用情緒穩定劑時權衡理想與現實/178
藥物需要服用多久/179
情緒穩定劑可能導致病情永久性惡化嗎/181
第9章 考慮服用抗抑郁藥時,需要了解什么/183
當抑郁是主要癥狀時/184
抗抑郁藥的爭議/185
第10章 管理由藥物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增重/205
如何應對增重/210
第11章 簡單地改變生活方式/217
密切留意睡眠、光線和黑暗/218
壓力管理:對穩定情緒至關重要/226
限用或禁用致幻物質/227
第12章 如何使用精神療法/233
五種有效的精神療法/234
面對眾多方法,你該如何選擇/240
你該何時開始,何時結束/241
第13章 鍛煉:不是說說而已/245
最有力的證據/246
你準備好簡單的鍛煉計劃了嗎/250
第14章 家人和朋友該如何幫助/255

顯示全部信息

書摘/試閱

第1章
認識情緒圖譜

大部分情緒管理專家認為,許多患者的癥狀介于輕度抑郁和雙相情感障礙之間。然而,精神分析診斷的官方手冊《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并沒有對這些人作出一個準確的定義,所以一個新的方法在DSM的基礎上衍生而出。實際上,這種“新”的方法系統很早就有,說它“新”只是因為最近50年才被醫生應用到診斷中。采用這種新方式思考,“抑郁”和“雙相情感障礙”可以被看做情緒圖譜的兩個末端(見圖1-1),所有人都可以被定位在這個圖譜上。


圖1-1 情緒圖譜
如圖1-1所示,左端為“單相抑郁”(在DSM中被稱為重郁癥),右端為“雙相抑郁”(我們將要具體介紹)。這時,你可能會問,什么是狂躁抑郁?這種曾經被稱為“躁狂抑郁型精神障礙”的癥狀是最極端的一種精神狀態,現在被稱為“雙相情感障礙”。這種癥狀的典型表現是“躁狂”,包括“妄想”、“幻覺”、“多疑”及其他行為。好了,對躁狂的談論到此為止,這本書并不是關于躁狂的,我們所定義的情緒圖譜并不包括躁狂。

了解情緒圖譜的中間區域

每當人們聽到“雙相情感障礙”,都會不由自主地將其跟“躁狂”聯系在一起,所以一旦某個人跟“雙相情感障礙”有關,即使他很溫和,處于情緒圖譜的左端,也會令人心生恐懼。你或許會有這樣的反應:“我?算了吧,我知道什么是躁狂,并且知道自己永遠不會得那樣的病。”然而,你或許對于情緒圖譜的中間區域一無所知。你或許知道的僅僅是雙相情感障礙的極端形式,不知道存在微妙差別的其他形式。
到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許多術語:單相、重度抑郁、雙相、躁狂,以及雙相變形。它們的名稱真的那么重要嗎?當然!下面我們來講一下原由。抗抑郁藥會導致雙相情感障礙的癥狀加重。那些藥物會使患者躁狂發作,其癥狀不僅包括積極愉快的感覺——感到自己“已經到了天堂”、非常自信、充滿能量,而且包括消極焦慮的情緒——激動易怒,認為周圍的人愚蠢、遲鈍、可憐。
“消極的躁狂”對于你來說或許是一個新的概念,但對于精神科醫生來講并不陌生,他們早就認識到躁狂并不總是讓人過分愉悅。盡管大部分人將“躁狂”跟“自我感覺良好”(事實上是過于良好)聯系在一起,但是有另外一種“躁狂”,它的癥狀表現是感到殘酷和不適。消極的躁狂癥會產生比愉悅型的躁狂癥更大的刺激,患者的思維更加敏捷,動作更加迅速,以及情緒緊張、精力旺盛,但這并不使人愉悅,恰恰相反,這也就是術語“躁郁”的含義,患者所表現出來的憤怒和擔憂非常顯著。
許多人不知道的是,消極的躁狂癥和愉悅的躁狂癥同樣普遍,甚至更加普遍。而更加鮮為人知的是,消極的躁狂癥可能與抑郁癥同時發生,這些將在第2章談到。這種混合癥狀被認為會導致極高的自殺率。大部分情緒管理專家認為,雙相情感障礙者服用抗抑郁藥會導致焦慮狂躁和混合癥狀。這也是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建議每個服用抗抑郁藥的人應先排查雙相情感障礙的原因之一。如同你聽說過的那樣,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評估了服用抗抑郁藥物之后短期內自殺患者的報告,得出這樣的結論:一些患者看起來重度抑郁,實際上卻是雙相情感障礙,在服用抗抑郁藥之后一直處于一種焦慮不安的混合狀態。以下報道為我們呈現了抗抑郁藥如何導致混合狀態。
露絲是一名39歲的中年女性,有兩個孩子和一份不錯的工作。她經常會對她所期望的事物狀態擁有強烈的情緒。事實上,她知道自己可能對于條理性有一點強迫行為。她偶爾會不得不回頭進行檢查,以確定一件事情是否真的完成得很好,比如檢查煤氣是否已經被關掉或者門已經被鎖上。她的醫生認為她有強迫癥的征兆,但沒有干擾到她的生活,還沒發展到尋求治療的程度。之后,她開始有了階段性抑郁的癥狀。因此,為了同時治療抑郁和強迫性行為,醫生開了一種抗抑郁藥——可以兼治兩種癥狀的處方。在寄給我的一封信中,她向我描述了第一次服用藥物之后自己的精神狀態變化。
那種感覺并不僅僅是厭惡,它讓我覺得自己極度缺乏關愛,并且無法擺脫這樣的情緒。并且,不幸的是,這種厭惡感和漠不關心的狀態使我根本提不起興趣去解決它。我厭惡自己的人生:它為什么是這樣,為什么不是別的樣子,為什么不能變成別的樣子。我討厭婚姻,對任何人都毫無興趣。我討厭被人左右,并且希望自己待在自己的世界里,想要傷害自己的念頭愈發頻繁地出現,但我還未真正做過。就在幾個月前,我還不曾有過這樣的念頭,從未想死,有時僅僅是因為我的孩子。但盡管如此,我永遠不會真的這樣做。現在我卻找不到堅定的理由了。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事?
露絲求助于我。我讓她服用情緒穩定劑(一種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藥物,將會在第8章深入探討)。這種藥物起了作用,她很快平靜下來。她現在每天服用足量的情緒穩定劑和少量其他藥物,并且精神狀況良好,三年內沒有復發。
為了保護她的個人隱私(書中所提及的所有病人同樣如此),對于她的名字和一些細節,我有所改動。但對于如何有效診斷雙相情感障礙,露絲的故事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案例。

DSM與情緒圖譜

為了理解采用情緒圖譜進行精神疾病診斷的重要性,我們首先要了解這一在某種程度上與DSM相反的系統。情緒圖譜把所有的情況看做連續的統一體,如圖1-1所示,而DSM將所有情況看做有或無特定癥狀。舉例來說,DSM系統對重性抑郁的判定標準如下所示。
A. 以下三種對于生活有明顯干擾的異常情緒,至少有一項符合:
1.情緒異常低落。
2.異常地失去所有的興趣和快樂。
3.18周歲及以下的青少年,有異常易怒的情緒。
B. 在相同的兩周低迷時期中,以下癥狀至少出現五項:
1.情緒異常低落。
2.異常地失去所有的興趣和快樂。
3.胃口或者體重異常,包括以下任何一項:
● 體重異常下降(沒有節食),或者胃口異常減少。
● 體重異常增加或者胃口異常增加。
4.睡眠異常,包括異常失眠和異常嗜睡。
5.行為異常,包括異常激動和異常遲鈍。
6.異常疲憊或者無精打采。
7.異常自我責備和不合理地內疚。
8.注意力異常不集中,做事猶豫不決。
9.對于死亡有病態的想法(不僅僅是懼怕死亡),或者有自殺傾向。
C. 這種癥狀并不是由心境不協調導致的。
D. 從未有過躁狂發作、混合發作及輕躁狂發作。
E. 導致這種癥狀的原因并非生理疾病、酒精、藥物及毒品。
F. 導致這種癥狀的原因并非正常的喪親之痛。
就像你所看到的,DSM的判斷標準并不是特別好把握,它異常精確卻又非常主觀。舉例來說,用DSM的標準來判定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的發作必須持續至少一周,那么,如果一個人躁狂發作的癥狀只持續了6天半,該如何診斷?可以就此判定其不是雙相情感障礙嗎?
盡管如此,DSM的確有一些用途。一方面,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另一方面,DSM系統的分類,比如重度抑郁和雙相情感障礙,便于醫生和治療專家統一叫法。
因此,我們不應該取笑或者完全摒棄DSM。只需辨別它的局限性,認識到情緒圖譜的優越性。

情緒圖譜:一種不同的思維方式

用DSM思考和作出正確的診斷,需要判斷出患者是單相抑郁還是雙相抑郁,而用情緒圖譜,醫生不需要對患者作出精確的分類,而需要了解患者的癥狀位于情緒圖譜的什么位置。他們沒有通過讓患者回答“是”或“不是”來辨別其是否患有雙相情感障礙,而是試圖確定雙相的程度。但這僅能應用在當你開始感覺失去所有的語言和思維方式的情況下,記住這點。診斷有兩個主要作用。
1. 幫助和引導患者進行更有效的治療。
2. 為患者的將來提供一些提示。(例如,這種疾病會痊愈嗎?疾病的結果會多糟糕?它還會再次復發嗎?我的孩子會不會得這樣的病?)
一些人可以聽到醫生們之間對于他們所患疾病的爭論,這樣任何診斷都會不起作用。不幸的是,就像你可能經歷過的一樣,這種“單相與雙相”的辯論可能變得非常激烈。當醫生的意見沒有達成一致時,患者會進退兩難。一旦這種情況發生了,每個人都需要放松,記住“診斷僅僅是最接近現實的估計,并非現實本身”。診斷是啟發式的:它是用來幫助我們的,而不應該使過程變得更加復雜。

使用情緒圖譜診斷雙相變形

在圖1-1中,你可以看到很多箭頭,表示所有人均勻分布在情緒圖譜上,但事實真的如此嗎?連續圖譜上的每個點都有對應的患者嗎?或者在不同的診斷組之間會有自然間斷?意大利心理研究員畢納茲博士曾經研究過這一觀點,證實了不存在這樣的間斷。盡管這只是單個研究,但他的研究成果表明了在單相情感障礙和雙相情感障礙之間,我們不可能發現一個明確的分界線。所以,二者之間一定存在一個“混合區”,即雙相癥狀逐漸減弱到零點的區域。因此,用情緒圖譜研究病癥時,可以存在“有一點雙相”的說法。
是的,你的癥狀可以“有一點雙相”,它微乎其微,以至于你甚至不確定自己是得了躁狂抑郁癥還是雙相情感障礙。那么,為什么你必須清楚其間的差別?因為或許你雙相的傾向較為嚴重,與偏向于單相的患者相比,你服用抗抑郁藥的風險就更大;而與更加偏向雙相的患者相比,你接受相同治療的結果會更好。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21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