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提醒您!您有折價券未完成領取,請盡速登入以保存至您的帳號。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滿額折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生命藏在量子中(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8 元
定價
:NT$ 299 元
優惠價
87260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是一本具有探索性的科普書,從量子角度著手,解釋了一些生命起源,生命中的量子現象等問題。多年來,萬物起源與生命起源一直是科學家熱衷研究的兩個領域。而物質世界與生命世界的物質微觀基礎都是量子。達爾文認為,如果探索生命的起源,必須要瞭解物質的性質。當今國際科學界一直熱門研究量子與生命之間的關係。甚至很多物理學家參與到了生命量子起源的研究中來。這本書解釋了以下幾個問題: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生命來源於外太空嗎?生命與物質之間存在怎麼樣的關係?從有機物質到生命細胞是如何過渡的?植物是否擁有意識?包括人類意識的本質是什麼?動物是否擁有思考能力?人與動物之間的界限?DNA是否是遺傳的終極解釋?基因本質是自私的嗎?DNA遺傳之外的遺傳因素是否存在?人體與微生物的關係?細胞形成之後的多細胞進化情況。在本書裡,從量子角度,用有趣,簡潔的事實解釋這些現象。這是比分子生物學更有深度的一個量子領域。這會加深對生命,傳統生物學更好的理解。書中用大量現代科學及探索,探求了生命元素在太空中的存在形式,生命中的量子現象,量子的記憶,自我組織,系統組織等特性,從而幫助人們更多的理解生命起源的量子邏輯。書中講了表觀遺傳,DNA遺傳本質是量子信息的流程,人的意識是幾百萬億微生物的代表,微生物也參與了生命進化等問題。

作者簡介

柳振浩,1975年出生,畢業于河北科技大學。從小喜歡看各種書籍,喜歡數理化,喜歡動手研究,高中時代,一邊學習一邊利用業餘時間研究天文,物理,生物,哲學等,高中時就讀完了大學物理並記錄了表觀遺傳學在遺傳中的作用,直到最近幾年表觀遺傳學才獲得更多的證明。宇宙是如何誕生的?生命是如何來到世間?植物是否擁有思考能力?這些很多奇怪的想法一直驅動著他的好奇心,希望探索其中的終極奧妙。從2009年開始,翻閱大量的資料,開始了沒有實驗室的科學探索。

名人/編輯推薦

編輯推薦
生命是如何起源的?生命來源於外太空嗎?生命與物質之間存在怎麼樣的關係?從有機物質到生命細胞是如何過渡的?植物是否擁有意識?包括人類意識的本質是什麼?動物是否擁有思考能力?人與動物之間的界限?DNA是否是遺傳的終極解釋?基因本質是自私的嗎?DNA遺傳之外的遺傳因素是否存在?人體與微生物的關係?讀了《生命藏在量子中》這本書,你將會得到答案。
作者簡介

高中時代,我有些夢想,好奇,希望尋找宇宙本質的答案,希望尋找生的疑惑。
我想明白,卑微的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萬物到底如何而來,生命如何生,物質與生命之間的關係。
這種求解興趣涉及廣泛,不僅僅是對宇宙物理的興趣(高中就懵懂地讀大學物理),還有對生命的起源的思考,生命與物質的邏輯,生命與物質界限,動植物有沒有思維,人與動物之間的溝通等。這似乎看上去屬於哲學領域了。
整本書的看點:
第一,量子意識:量子實驗本身證明了光子、電子的一些性質。比如在縫實驗中,一個光子或者電子,能夠同時穿越兩條縫隙,而歷史求和表明子在傳播過程中具有千萬個路徑。在另一個分光延遲實驗中,光子在傳播表現出了智慧性,光子似乎看見有人或者物質檔在光子分光的另一條路徑,於是提前就沒有通過該路徑。而在電子雙縫實驗中,當有人在一邊放上個攝像機,試圖記錄電子傳播路徑的時候,電子似乎知道有人在看,於是擇了另一種傳播方式,攝像機的觀察影響了電子的選擇,這也正是人類對子不可瞭解性之一。第二,被冷凍的意識:生命在缺氧、乾旱、太空、地底、深海、低溫。熱、有毒等極端環境中依然保持活力。人體胚胎在冰凍狀態下能夠保持十而保持活力,而有的細菌能夠在冰凍狀態下保持千萬年甚至億年。生命在端情況下保持的奧妙在哪裡呢?奧秘就是量子參與了生命的組成,在極端境下,生命體內的量子秩序主導了生命本身的可復蘇性。
第三,從量子到生命的過渡:本書以碳的結構為例子,創新性指出量子因為結構不同,造成不同的表達,一個是量子向有機生命演化,一個是量子向無機物質演化。量子的自我意識正是生命的原始動力,而以量子為基礎的記憶、聚合、排列及量子本身等,特質恰恰造就了生命的邏輯。書中指出物質轉變生命的三要素:第一,物質的系統感知性。第二,物質的記憶性。第三自我組裝性。
第四,基因的本質是量子資訊的流程:人們發現,隨著科技的發展,越認識基因,反而對基因的概念越不好定義,基因喪失了最初科學賦予的意義。本書創造性的提出——基因的本質是生物體內的量子資訊的流程。
第五,表觀遺傳學的新證明:拉馬克是表觀遺傳學的代表,他早於達爾文提出了現代進化生物學。一百年來,生物學界大部分時間裡一直以達爾文主義為代表,但是,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表觀遺傳學有其科學性。生物可以不通過DNA把症狀遺傳給後代。科學證明,小RNA分子也可以幫助生物進行遺傳,卵母細胞環境、蛋白質等因素對遺傳同樣重要。
第六,有機物質在生命中的地位:細胞是蛋白質,DNA等有機分子集體意識的反映。細胞、細菌都是有有機分子組成的,從微觀結構講,任何分子都屬於量子。在生命進化歷史中,DNA只是一個有機物質集體合作的後期角色分配與演化的結果。
第七,人的意識意識500萬億個微生物的代表:一個成年人的細胞大約是50萬億個,但人體內的細菌是人體細胞的十倍。在人的腸胃系統,免疫系統內,這些微生物已經形成與人共同生存的共體,它們幫助人們分解食物,抵抗疾病,而有益菌與有害菌時刻在做著鬥爭。人體其實就是包括微生物在內的多細胞的合作團隊,你不是你,你是500萬億個微生物的代表!
第八,植物是擁有意識的:在自然界中,一些動物擁有葉綠素,可以直接從陽光獲得能量,而一些植物可以象動物一樣的迅速行動,捕捉昆蟲。植物之間不僅可以通過資訊素進行溝通,警告其他植物敵人來襲,甚至會發出資訊招來害蟲的天敵。而植物的意識,必須從生物進化角度獲得更高的理解,因為從多細胞生物向植物與動物分化之前,多細胞生物就已經擁有了意識與智慧選擇。而後期的動物與植物,只是多細胞生物為了更適應生存而進化的形態。如果說,更加低等的細菌、細胞、多細胞生物擁有意識與選擇,那麼更加高等的植物將會繼續保持這種意識的能力。另外從量子角度、人、動物、植物、細胞都是基於量子集體合作下的生命體。基於量子的角度,植物不僅僅能夠擁有意識,而且擁有思考的能力。
第九,書中還講了動物世界的情感語言,人類進化歷史的兩栖生活,基因並非是完全自私的,中醫是否科學等現象。
不可思議的東西太多,但是似乎又符合常識。而今天我們就開始,從宇宙到地球,從生命的量子特性到量子的感知,從有機物,細菌,微觀細胞生物學來思考問題。用生命的演化進行一個跨越時間的旅程。
參考注解:這本書,比單獨寫作更困難,如果搜集這些科技關聯資料,而且按照科學本身的邏輯,安排在每個章節,再體現出自己的系統感悟與研究創新,是一個二十年的思考積累,更是這些科學家辛苦付出的結果。要感謝科學研究者,科技新聞寫作,翻譯者及各個網站的貢獻。個別內容由於科學追求事實與表達的原因,參考原文比較多。有異議者可與本人聯繫。
在這裡我還要說明一下,有些內容重複是希望反復強調,也為反映當時塑造的環境。一些圖是允許使用的並做了標注,一些圖屬於商業圖片公司的購買用圖並做了標注,沒有標注圖片來源的屬於自創圖。一些少數的圖屬於科研用圖,應該在合理使用範圍內但是盡力標注線索。如果一些圖片涉及到版權問題,希望原創作者直接聯繫作者本人洽談補償事宜。

目次


第一章宇宙中的生命
004第一節生命是偶然還是必然
006第二節量子意識
011第三節太空中的生命元素
第二章生命中的量子特徵
023第一節生命極端環境下的量子特徵
033第二節太空與地下的生命圈
039第三節生命中的量子力學效用
第三章量子的智慧選擇
049第一節量子的智慧選擇
060第二節量子生命演化的邏輯
074第三節“人造生命”的發展
第四章物質與生命的界限
084第一節依靠葉綠體生活的動物
087第二節像動物一樣行動的植物
093第三節病毒、有機物及生命的演化
第五章細胞與基因的量子資訊邏輯
105第一節一台精密的量子電腦
110第二節細胞裡的活性物質
120第三節基因的本質是量子資訊的流程
第六章地球自發生命的起源
135第一節奧巴林生命起源的三部曲
137第二節地球生命的形成
141第三節細胞的形成
第七章拉馬克:誰動了我的進化論
151第一節拉馬克表觀遺傳學與達爾文自然選擇的衝突
154第二節非基因表觀遺傳
158第三節我們吃的不是“食物”,是“資訊”
第八章細胞環境與DNA的雙重遺傳
170第一節非DNA記憶
175第二節雙重遺傳
第九章人的意識是500萬億個微生物的代表
186第一節人體生物心理學的依據
189第二節人的意識是500萬億個微生物的代表
204第三節挑戰達爾文:微生物也是進化的主角!
第十章意識是群體生物體的進化反映
211第一節微生物的集體意識進化選擇
218第二節向多細胞動物演化的智慧有機複合體
227第三節植物的意識
第十一章思維的疆域——人類起源的兩栖進化
239第一節有感情的動物世界
242第二節動物的智慧
249第三節人類起源的兩栖進化
第十二章生命奇觀
265第一節意識的選擇
270第二節中醫屬於科學嗎?
281第三節道金斯錯了,人不是自私的基因機器
286總結社會達爾文主義請帶上拉馬克的氣息

書摘/試閱

人的意識是500萬億個微生物的代表
意識之謎:你呱呱墜地,你牙牙學語,你去上學,你去上班,你哭,你笑,你猶豫不決,你斬釘截鐵,你一直以為你就是你,你的意識就是你的意識,其實不然,你的意識是你體內500萬億生物的集體反映,你只是它們的代表與集合!你只是它們的代言人!你的意識來自多分子的感知,是多分子的聚合下的整體感知效應,當你在做決策的時候,其實是在為你的身體細胞服務,為生存在你體內的細菌服務。
意識是什麼,比如母子連心的科學依據,被人認為是天然的,但是現代科學研究認為其有生物學依據,胎兒細胞能夠進入人體、大腦裡面。比如人們文學作品會描述心想事成、心理變化、心理高興,但是科學家給了人們腸胃有第二大腦的科學依據。人們品嘗美味會引起身體情緒的美感,科學事實證明,腸胃裡的細菌會改善人的情緒。人類的性格脾氣,也有病毒基因、細菌的參與及影響。人的精神因素有“腸胃神經系統”第二大腦的影響,有細菌的暗中細微的參與。意識是什麼,人的獨立意識,必須從生命微觀生物及細胞演化開始瞭解,人的意識不是獨立的,而是幾百萬億細菌與細胞體的集合反映。
從量子角度來看,意識來自多量子的感知,是多量子的聚合下的整體感知效應。
追蹤一下,人體內的每一個原子都至少有幾十億歲歷史,氫誕生於137億年前的宇宙大爆炸,碳和氧等更重的原子是70億到120億年前在恒星體內產生的。
一名成年人身體細胞大約是50萬億個,人體微生物數量是細胞的10倍大約是500萬億個。人體每個細胞內平均有300~400個線粒體,人體細胞內的線粒體都是有細菌演化而來的,人體基因裡面包含不低於8%的病毒基因。人體更像是一個微生物體的集合,你不是你,你的獨立的人格似乎是這個生物集合體的代言。
生物體內有機分子大概有6千到6百萬個原子組成,自然界最大的分子是人的染色體1,人體細胞核子裡含有23對染色體,染色體1是自然界中最大的染色體,包含大約100億個原子,人體內的細胞在做著精確的運算,染色體中的基因與核小體在精確的纏繞。一名成年人的是細胞由大約7×1027個原子組成,從量子角度講,人體內及其代表的智慧與意識本質就是量子的集合表現,人的意識正是一個量子集合的代言。
從量子角度看來,人體與物質都是原子的組成,世界所有物質都是由分子或直接由原子構成。原子品質極小,且99.9%集中在原子核。原子是個空心球體,如果原子核假如是葡萄(20毫米)大小,那麼整個原子的範圍應該在200米範圍左右,原子核外的空間大部分就是一直在運動的電磁場,生物的活動依賴於原子核的電磁空間。
在生命幾十億年漫長的演化中,從量子的智慧選擇到有機分子的演變,從DNA與蛋白質等有機分子的集體協作促成成為生命的原始表達,從單細胞到多細胞的生命體的演化,從低級動物向人類的發展,生命一直在體現集體的智慧。而也就是在漫長的演變中,從單細胞向多細胞的開始,人是細胞與寄生在身體內的細菌的集合,而意識就是來源於此。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60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