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我用文字追夢!你呢?:生命的價值藉著文字記錄下來,這一輩子就值得
滿額折

我用文字追夢!你呢?:生命的價值藉著文字記錄下來,這一輩子就值得

商品資訊

定價
:NT$ 280 元
優惠價
90252
絕版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這本《我用文字追夢!你呢?》是一道霞光,集合十二個人、十二個故事,這十二個人是可以作為表徵的,表徵文字之光的璀璨斑斕。這十二個人及其跟文字有關的故事依序是:路過失明行乞者的女子、現代作家黃克全、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李白、柳永、詞曲作家李子恆、徐志摩、魯迅、十九世紀美國女詩人艾蜜莉‧迪更生、瘂弦、洛夫。他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藉由文字織錦、織光,織成一道道動人風景。如果不是長期沉潛於經典閱讀、觀照文學人物,練就詩詞、歌曲創作基本功,以及廣告文案撰寫等文字經驗,是很難寫出《我用文字追夢!你呢?》這類飽滿故事性、啟示性,既知性又感性的專著。全書節奏分明一氣呵成;章節之間互有連貫、扣合準確、聲息相通。尤足可貴者,從情詩出發,每一章都聚焦一位創作情感豐沛的今古文學人物,採擷、整理、訴說他們的文學生命、文字故事,有畫面、有聲音,混聲合奏出紀錄傳承、創新啟發兼具的文字之書、文學之書,交融出另一種現代版「說文解字」。

作者簡介

太陽這個女子,一言以蔽之:
「愛笑、愛哭、愛禱告的文字工作者。」
本名王學敏,對文字、藝術有特殊的敏感與執著,
嗜愛閱讀,鍾情書寫;散文、小說、現代詩、
評論,日日練筆,怡養心性。
《仕女雜誌》專欄主筆
《文創達人誌》「笑看人生」專欄主筆
金門日報「浯江夜話」專欄作家
出版詩集:《敢愛敢恨》《情癡子》《生活纏》
散文:《我用文字追夢!你呢?》
滾石唱片趙傳〈粉墨登場〉專輯作詞
可登唱片黃小琥〈分不到你的愛〉專輯撰文
中國大陸2015年連續劇主題曲〈我們愛〉詞曲創作

文字之光 序《我用文字追夢!你呢?》 黃克全
這本《我用文字追夢!你呢?》是一道霞光,集合十二個人、十二個故事,這十二個人是可以作為表徵的,表徵文字之光的璀璨斑斕。
這十二個人及其跟文字有關的故事依序是:路過失明行乞者的女子、現代作家黃克全、司馬相如和卓文君、李白、柳永、詞曲作家李子恆、徐志摩、魯迅、十九世紀美國女詩人艾蜜莉‧迪更生、瘂弦、洛夫。他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藉由文字織錦、織光,織成一道道動人風景。這是文字的光芒,文學的尊嚴,哪怕它耗盡人的青春。 中國大陸的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宗旨是:「恢復文字的尊嚴。」董橋則說:「文學是肉做的。」這兩者可併著來看。
宋代建安文士魏慶之編撰《詩人玉屑》一書,卷之八有 「煉句不如煉字,煉字不如煉意,煉意不如煉格,以聲律為竅,物象為骨,意格為髓。」本書作者太陽的文字以意格取勝,全書風格溫藹、爽朗,且跌宕流麗,宛如陽光下濃淡相揉的幽蘭清芬。
人世的紛亂、悲傷,甚至齷齪,終竟會過去?但文字 永遠留下,永遠不會背叛,文字、及文學的價值存焉。是為序。

文字種子 種出文學樹 ──序《我用文字追夢!你呢?》 楊樹清
「太陽露臉,霧終於散了」。乙未年假的功課,一頁一章翻、一字一句讀《我用文字追夢!你呢?》。這才驚覺,埋下一粒粒的文字種子,培土、灌溉、生根、萌芽、……,在太陽的呵護下,終於生發出一棵文學樹,進而開枝散葉,讓我們可以在綠蔭下自在臥躺,神遊古今,從李白的唐詩到柳永的宋詞,從徐志摩的浪漫到洛夫的魔幻,悠讀十二堂文字課。
如果不是長期沉潛於經典閱讀、觀照文學人物,練就詩詞、歌曲創作基本功,以及廣告文案撰寫等文字經驗,是很難寫出《我用文字追夢!你呢?》這類飽滿故事性、啟示性,既知性又感性的專著。全書節奏分明一氣呵成;章節之間互有連貫、扣合準確、聲息相通。尤足可貴者,從情詩出發,每一章都聚焦一位創作情感豐沛的今古文學人物,採擷、整理、訴說他們的文學生命、文字故事,有畫面、有聲音,混聲合奏出紀錄傳承、創新啟發兼具的文字之書、文學之書,交融出另一種現代版「說文解字」。

目次

目錄 序 文字之光 ╱黃克全 2 文字種子 種出文學樹 ╱楊樹清 6 緣起 埋一粒文字種子 10 一、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哪裡到哪裡? 15 二、六個字,一世情 21 三、跳Tone、反傳統,有何經濟價值? 35 四、不要得罪會寫文章的女人 41 五、一千多年後,還有幾個人認識你? 47 六、北宋有個周杰倫? 55 七、他有兩種鄉愁 63 八、吻火 Kissing the Fire 79 九、一支筆喚醒沉睡的中國 93 十、一朵小小龍膽花 107 十一、生命如歌――靠文字抒情度過荒涼歲月 113 十二、因為風的緣故 125

書摘/試閱

因為風的緣故 第十二個例子: 詩魔洛夫的文字多變、不斷創新、懷揣著幽默、含藏著時代與命運的辯證性……,魔術般的文字演出,給人無限的想像空間與不斷的驚嘆。他的每一部作品各具階段性特色,寫詩寫了六十幾年,兩萬多個日子,這樣漫長的歲月走下來,除了才氣、體力之外,還需要毅力與耐力,我們看到詩人創作成果豐碩,著作等身 不說,我更以為洛夫是在寫自己的詩史,這浩大的詩路長卷在讀者眼前展開,豈是「壯觀」二字能夠形容? 說洛夫、寫洛夫,談何容易?我不過是仗著洛老與我相熟,膽敢這麼沒大沒小,將他安放到我這本小書的最後一個例子,當作壓軸。況且還有瓊芳師母作我的靠山呢! 說實話,我真覺得所有讀者、特別是洛老的粉絲,都應該要大大感謝瓊芳師母!為甚麼呢?〈因為風的緣故〉: 「昨日,我沿著河岸 漫步到 蘆葦彎腰喝水的地方 順便請煙囱 在天空為我寫一封長長的信 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 則明亮亦如你窗前的燭光 稍有曖昧之處 勢所難免 因為風的緣故 此信你能否看懂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務必在雛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 趕快發怒,或者發笑 趕快從箱子裡找出我那件薄衫子 趕快對鏡 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嫵媚 然後以整生的愛 點燃一盞燈 我是火 隨時可能熄滅 因為風的緣故」 ──洛夫 關於這一首詩,洛夫是這麼說的:「1981年,我生日的前兩天,我太太向我提出要求,並且撂下一句話說:『如果你再不給我一首詩的話,我就不給你過生日。』我心想過不過生日倒無所謂,但是這妻債可不能欠,於是開始到書房苦思、醞釀;這時候突然停電,我便點起一根蠟燭,因為天氣很熱,我就順手打開窗子,忽然窗外一陣風吹來,把桌上的蠟燭吹熄了,室內一片黑暗,就在這個時候,靈感來了,於是有了這首詩。」看吧!這可不是要感謝瓊芳師母嗎? 顏元叔說:「洛夫的詩有才氣、有魄力;語言的運籌顯得大膽,刻意創新,讀洛夫的詩,會覺得咄咄逼人,壓力甚大。」這段話我只同意一半,所謂「讀洛夫的詩,會覺得咄咄逼人,壓力甚大」,我想應該是因詩而不同,因人而異的吧! 譬如洛夫有些如月暈般,令人情迷目眩的小詩,讀之著實饒富興味、心曠神怡。不信請看―― 〈髮〉 捧起你的髮 從指縫間漏下來的 竟是長江的水 我在上游 你在下游 我們相會於一個好深好深的漩渦 我來來回回賞讀這首〈髮〉,每一回總有不同的解讀,我從沒問過洛老他的弦外音,但我一會兒假設是這樣,一會兒又猜猜是那樣,點點頭竊笑,又或者咬咬唇心跳,我喜歡讓自己的思緒漂浮在理解與不確定的興奮裡,非常有意思。 〈水墨微笑〉 不經意的 那麼輕輕一筆 水墨次第滲開 大好河山為之動容 為之顫慄 為之 暈眩 所幸世上還留有一大片空白 所幸 左下側還有一方小小的印章 面帶微笑 這一首詩多麼美?詩境帶出畫境,畫境又點回現實境,現實境再溶入詩境。 這好似拍攝電影時所用的Dissolve手法,唯美抒情,縱情寫意。 洛夫是很浪漫的詩人,雖然外表看起來酷酷的。就說焚詩稿這件事吧!便特特浪漫、特特有情調喲!我會想起古代文人,想起黛玉,想起惜字亭、敬字亭,總之,這是一樁十足風雅的事,想像那焚詩稿的畫面,多麼美?多麼深情?一種如鳳凰浴火的美,一種對文字耽戀的深情。凝視那裊裊青煙,飄逸著詩韻墨香,一場詩稿與焰火的纏綿交融,何其壯麗?我們這就來賞讀洛夫這一首率性又有深意的小詩―― 〈焚詩記〉 把一大疊詩稿拿去燒掉 然後在灰燼中 畫一株白楊 推窗 山那邊傳來一陣伐木的聲音 詩魔有一顆敏銳超凡的詩心,他時而宏觀,時而微觀,明心識道,在一首小詩裡,有大悟,在淺白的詩句中見乾坤。我真是崇拜佩服!以下這首〈灰的重量〉讀起來真的很有重量呢! 〈灰的重量〉 一粒灰塵 有多重? 這得看擺在哪裡 擺在屠夫的刀上很重 擺在高僧的蒲團上則輕 至於不經意落在我衣帽上的 撣掉 就好 這首詩三言兩語,卻充滿哲思,詩人舉重若輕,不動聲色地演示人生。經典! 接下來再賞讀另一首很有禪味的小詩,這是十首組詩裡的一首―― 〈石濤畫意〉第一幅 樹老了 打瞌睡時 夢見一幅綠色的臉 滿山搧動著 秋的翅膀 落葉無聲 第一段,表象好靜,裡頭是暗潮洶湧。老樹哀悼青春,夢中不捨綠色的臉;綠,是生機蓬勃,綠色的臉,讓人嗅到春的氣息。第二段的開頭兩句,詩意象騷動起來,「滿山搧動著秋的翅膀」,寓意極深,雖滿山秋意,但詩人用「搧動」二字,作困獸鬥,此二字用得極巧,蕭瑟秋聲提醒著人生;但第三句「落葉無聲」又回歸寂靜,這是詩人觀畫時視境與心境之間的轉化,最末句「落葉無聲」點活了全詩,這無聲是認命?無聲是反諷?無聲是一種傷秋的悵然?或者,無聲是自暴自棄?既然風華不再,無人青睞,索性隨風而逝,飄然淡遠。無聲莫不是超越有聲的控訴?⋯⋯。總之,這無聲,特特是勝過有聲了呢!洛夫處理這樣的小詩,筆法精到、漂亮,曲折處尤見力道,筆利賽劍,其劍鋒橫掃,教人拍案稱絕。雖小詩,有大氣象是也。 我最佩服洛夫的地方是:他這大半輩子不斷在思考,他不斷在為自己找下一步路。也因為他非常清楚知道自己下一步要往哪個路上去,所以他可以做好充分的準備,蓄勢待發,將自己的思想完全溶入他的詩文之中。因此,洛夫的新作一出,就是給詩壇一記大震撼,給讀者一個大驚奇。 洛夫的創作質量兼備,風格多變,他不獨是一位大詩人,他也是詩論家、散文家、書法家。縱觀洛夫眾多的著作:詩、散文、翻譯、評論,達四十幾冊之多,在此我僅就其詩作淺談一、二,與文友分享。從早期作品1957年《靈河》開始,60年代《石室之死亡》、《外外集》,70年代《無岸之河》、被評選為台灣文學經典之一的《魔歌》,80年代《時間之傷》獲中山文藝創作獎、《因為風的緣故》⋯⋯,90年代《月光房子》、《隱題詩》、《洛夫小詩選》、《雪落無聲》⋯⋯,2001年長詩《漂木》震驚華語詩壇,同年評選為台灣當代十大詩人名列首位,2003年獲中國文藝協會贈終生成就榮譽獎章、出版《洛夫禪詩》,2004年獲北京新詩界首屆國際詩歌獎⋯⋯,2014年與古人神交,出版《唐詩解構》,我稱之為「唐詩革命創新版」等等,創作成果無比豐碩。 特別是1988年之後,洛夫的文學生命其實是充滿了辯證,他的創作應該是以《魔歌》為頂點,「詩魔」稱號響噹噹地風靡國際。那詩集所顯現的批判精神與自我調侃,教人擊節讚歎,詩中處處是驚喜,在在顯出詩人的功力超凡入聖。最教人動容的,還是那波瀾壯闊的三千行長詩〈漂木〉。詩人以漂木自喻,在離鄉與歸鄉間的躊躇與拉扯,匯成詩文中無比的張力。把時間拉回到詩人最初離鄉的那個大時代,漂木又何嘗不是那一代華人的共同寫照呢? 近兩年,洛夫邀了古人研經論詩,其詩眼明亮,詩心勃發,《唐詩解構》便這麼浩浩蕩蕩地登上詩的殿堂。文友們是不是跟我一樣,迫不及待,想要知道當洛夫遇上王維,會撞出甚麼樣的火花?遇上李白,洛夫醉了?洛夫拜訪賀知章,激起了濃濃的鄉愁?洛夫望江雪,與柳宗元有了甚麼樣的默契?⋯⋯,這真是太有意思了,洛夫在他的輝煌詩史上又創了新局!咱們趕快來開開眼界―― 〈回鄉偶書〉 ――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 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 笑問客從何處來 ――洛夫 你問我從哪裡來? 風裡雨裡 茅店雞鳴裡,寒窗下的燈火裡, 從丟了魂的天涯 從比我還老的歲月裡 有時也從淺淺的杯盞裡 孩子,別說不認識我 這鄉音 就是我守護了一輩子的胎記 〈月下獨酌〉 ――李 白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洛 夫 獨酌是對酒的一種傲慢 可是,除了不解飲的月亮 我到哪裡去找酒友? 天上也月,地上也月 花間也月,窗前也月 壺裡也月,杯中也月 我穿上了月光的袍子 月亮借去了我全身的清涼 舉杯一仰而下 一個孤寒的飲者月下起舞 下酒物是壁上凌亂的影子 我把酒壺搖呀搖 搖出了一個寂寞的長安 搖呀搖,搖出了一個醉漢 一卷熠熠生輝的盛唐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洛 夫 翻開唐詩 噹的一聲掉下一把鑰匙 以一根絲繩繫著,想必是 用來開啟封凍了的江水 千山有鳥沒有翅膀 萬徑有人沒有足印 那垂釣的老者瞪我一眼 瞪甚麼瞪 反正飼養在我心中的那尾魚 決不許上你的鈎 至於江中的雪 在它化為春水之前 你要釣就釣吧 這樣的詩,很特別吧?我們可以說洛夫這是與古代詩人對話,也可以說是洛夫在幫那些古詩作者詮釋他們的作品,並且分享給現代讀者。甚至我們可以揣測洛夫受到古詩人及古詩詞的某種觸動,而生發與之互相較勁的興致,也未可知。總之,這本詩集是太特別了,不獨特別而且新穎,新穎而且另類可愛,非讀不可。 洛夫《唐詩解構》由遠景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在此我們只能淺嘗,若想要酩酊一醉的文友們,就請快去書店搶購,唯自擁一冊在手,日賞夜讀,是謂最樂。 話說太陽我品賞洛夫著實取巧,我用的是「人棄我取」的小撇步來說洛夫。此話怎講?誠然,洛夫是當代最了不起的詩人,重量級的作品如:《石室之死亡》、《魔歌》、《漂木》⋯⋯為眾評論家所爭相品評的對象,我哪裡能有這種膽識?更哪裡會有這種本事?左思右想,做了如此決定:少說少論少出錯,小談小寫小分享。盼文友不棄,洛老不氣。呵呵⋯⋯ 最後,我以自己一篇2015年2月刊載在金門日報副刊「浯江夜話」的短文,為本書第十二個例子畫下句點。 〈今之幽夢影――與洛夫對話〉 曾經有一位哲學系的朋友問我:「逃難的時候,妳只能帶三本書的話,會是哪三本?為甚麼?」我半點不猶豫地回答:「《聖經》、《小王子》、《幽夢影》。他們是我心靈的陽光、空氣、水。」《聖經》和《小王子》暫按下不表。《幽夢影》 是清代文士張心齋撰寫的名言佳句集子,它不只是一冊名言錄而已,此書內容豐富,哲思妙喻充滿其中。張心齋與幾位文友相互唱和,彼此文思激盪,針對心齋先生說的話語,他們或同意、或持不一樣的見解,展開一篇篇饒富趣味的對話。 文人雅士之應對精彩絕妙、逸興飛揚,當真是一本教人愛不釋手的好書。參與對話的名嘴筆陣有:張竹坡、尤悔庵、冒辟疆、王勿翦、李聖許、王名友、孫松坪、汪舟次⋯⋯等等。在此先舉幾個例子分享諸君―― 張心齋:「蝶為才子之化身,花乃美人之別號。」 張竹坡:「蝶入花房香滿衣,是反以金屋貯才子矣。」 張心齋:「萬事可忘,難忘者名心一段;千般易淡,未淡者美酒三杯。」 張竹坡:「是聞雞起舞,酒後耳熱氣象。」 王丹麓:「予性不耐飲,美酒亦易淡。所最難忘者,名耳。」 陸雲士:「惟恐不好名。丹麓此言,具見真處。」 張心齋:「傲骨不可無,傲心不可有;無傲骨則近於鄙夫,有傲心不得為君子。」 吳街南:「立君子之側,骨亦不可傲;當鄙夫之前,心亦不可傲。」 石天外:「道學之言,才人之筆。」 龐筆奴:「獻身說法,真實妙諦。」 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也乘著前人風雅之興,與大詩人洛夫對起話來―― 洛夫:「信上的郵票揭不得,揭了會痛。」 我說:「揭唄!不痛,不快。」 洛夫:「子夜的燈╱是一條未穿衣裳的小河╱你的信像一尾魚游來╱讀水的溫暖╱讀你額上動人的鱗片╱讀江河如讀一面鏡╱讀鏡中你的笑╱如讀泡沫。」 我說:「萬般皆讀╱獨不讀心╱為何?」 洛夫:「放逐了果實╱何苦還在枝頭留下一些疏星殘月?」 我說:「今夜故人來不來?╱教人立盡梧桐影。疏星殘月伴癡心喲!」 洛夫:「他是一枚沉默的地雷╱蓄著不可預知的能量。」 我說:「我是掃雷女將╱生死早已置之度外。」 洛夫:「久晴不雨╱此心早已龜裂╱如果你是凝聚不滴的淚╱我多麼想╱化為你眼中的魚啊!」 我說:「淚╱還是凝聚不滴的好╱你╱化魚吧!╱我等你。」 洛夫:「生肖屬龍╱於今連變一條蛇的奢望也淡了╱曾經洶湧如濤的血脈╱也在無限好的夕陽中退潮╱露出一片平靜的淺灘╱任群鷗鼓噪。」 我說:「曾經╱雄姿英發,報效江山╱而今退潮╱必也慷慨從容。」 洛夫:「詩能抓住下墜的靈魂嗎?」 我說:「能的,詩是靈魂沉淪的底限!」 洛夫:「昨天收到一封信╱打開信封發現只有一撮灰╱撥開灰燼看到一張臉╱果然是你╱只有你╱深知我喜歡焚過的溫柔╱以及鎖在石頭裡的東西。」 我說:「焚過的溫柔╱淒美、煽情╱卻好似╱已嚥下的一口水╱解不了╱現在的渴。」 洛夫:「路過葡萄架時,我常問自己:你願意被榨成美酒嗎?」 我說:「葡萄最美的宿命是:奉獻它的全部,包括香甜與酸澀!」 洛夫:「酒是黃昏時歸鄉的小路。」 我說:「獨飲不如同醉╱殊不知╱青春作伴好還鄉!」 洛夫:「你一直未曾哭過╱妻子,我真不相信╱用刀子╱在你身上刻不出一滴淚來╱更不要說血了╱甚至也沒有傷痕╱我哀怨地離去╱順手從你額上刮走一撮 青苔。」 我說:「不用情╱怎逼出一滴淚?╱血是有的╱心痛啊!你不懂。」 洛夫:「坐在河岸思索一個陌生的句子╱看著另一個句子在激流中逐漸成熟╱雲從髮際上飄過╱起風╱時,魚群爭食他的倒影。」 我說:「一個文字懷胎╱在雲霓裡孵化╱句子們╱噗通 噗通 蹦出來╱剛巧砸在河岸上╱思索一個陌生句子的你╱雨來╱打散爭食你倒影的群魚。」 夢回浯江,我秉燭與洛夫夜話,清亮的雞啼劃破靜寂,一時不知今夕何夕?不覺莞爾。 12個故事看完了,此刻的心情怎麼樣呢? 能夠擁有一段安靜的時間,一個人享受閱讀, 是很奢侈的幸福。 想想,有多久沒有從頭到尾把一本書看完? 有多久沒跟生命中重要的那個誰,好好寫封信了? 「筆友」快要變成歷史名詞。 「家書」、「情書」長甚麼樣子? 21世紀, 「科技新生代食指族」正在快速繁殖中…… 追求卓越不群的你, 身處在這個飽受聲光侵蝕的世代, 閱讀與書寫是好的選擇。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90 252
絕版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