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中的主力艦(修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中的主力艦(修訂版)(簡體書)
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中的主力艦(修訂版)(簡體書)
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中的主力艦(修訂版)(簡體書)
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中的主力艦(修訂版)(簡體書)
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中的主力艦(修訂版)(簡體書)
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中的主力艦(修訂版)(簡體書)
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中的主力艦(修訂版)(簡體書)

巨人的對決:日德蘭海戰中的主力艦(修訂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89.8 元
定價
:NT$ 1139 元
優惠價
87991
缺貨無法訂購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日德蘭海戰是海戰史上不朽的傳奇,作為人類歷史上最後一場大艦隊之間的對決,其研究可謂汗牛充棟。本書詳細研究雙方戰艦的戰鬥表現,細節上依靠雙方戰後報告和損傷記錄,剝離海戰中真真假假的宏大敘事和英雄壯舉,讓事實本身說話,並在此基礎上對該海戰及其影響進行技術層面的反思。

作者簡介

張宇翔
留學新加坡博士,擅長無畏艦之後至二戰期間海戰的歷史寫作,在雜誌上發表過多篇相關文章。

名人/編輯推薦

大艦隊之間的對決,海戰史上不朽的傳奇。

大篇幅首次呈現的珍稀歷史資料;海戰主力艦戰鬥表現的翔實研究;全面、真實地解讀日德蘭海戰。

 

2016年是日德蘭大海戰的100週年。100年前的1916年5月31日下午,一場規模宏大的海戰在遙遠的北海上爆發,並以“日德蘭海戰”或“斯卡克拉格海戰”的名稱,成為人類海軍史上最耀眼的篇章之一,也成為大艦巨砲時代最典型的代表。
光陰如梭,100年彈指一揮間,曾經在大艦巨砲時代叱吒風云作為海軍實力像徵的戰列艦,不但其地位在新的時代被航空母艦所取代,而且這一艦種本身也幾近消亡。儘管如此,作為人類歷史上第二大規模的海戰、最大規模的戰列線對決,日德蘭海戰仍然與戰列艦這一艦種一道繼續激發著軍事研究人員和軍事愛好者的熱情與興趣。
然而,和人類歷史上許多大規模戰役類似,日德蘭大海戰的故事長期被包裹在由傳說、神話、誤解和猜測所構成的迷霧中。當然,這種迷霧不可避免地源於海戰環境下觀測的困難,相關材料的佚失,不同記載下的矛盾,以及戰鬥中的傷亡,然而這種迷霧也源於戰後一些人為的刻意修改和解讀。對日德蘭海戰的不同解讀,使得研究者們分成了“傑里科派”和“貝蒂派”,時至今日,兩派之間的爭論仍未完全消除。即使在相對更為嚴肅的艦隻設計領域,對日德蘭大海戰的總結也並非總是正確的,甚至海戰中所暴露出的一些艦船設計問題,直至20年後仍未解決。另一方面,日德蘭大海戰的影響在某些特定範圍內是很有限的。例如,儘管此戰中雙方在人員和物資上的損失遠超過一戰中的任何一場海戰,但是海戰本身對交戰雙方海軍的戰略影響有限。
正是由於日德蘭大海戰異乎尋常的複雜和混亂,因此即使僅僅對海戰進行全景式的描述,也無疑是一項極大的挑戰。如果還要介紹此次海戰的深遠影響,那麼其艱鉅程度就更加令人望而生畏。但學者們並沒有望而卻步,比如約翰·坎貝爾(John Campbell)在《日德蘭:戰鬥分析》(Jutland: An analysis of the Fighting)一書做出的嘗試就極為精彩。阿瑟·馬德(Arthur Marder)在共五卷的巨著《從無畏艦到斯卡帕灣:費舍爾時代的皇家海軍》(Fromthe Dreadnought to Scapa Flow)的第二、第三卷中,不僅記敘了海戰的過程,而且對海戰的影響以及海戰前後雙方海軍的狀態進行了分析。此外,羅伯特·馬西(Robert Massie)在《鋼鐵城堡》(Castles of Steel)一書中,在描述海戰經歷的過程中加入了很多珍貴的參戰者回憶。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以倫敦大學國王學院戰爭研究系的布萊恩·蘭福特教授(Bryan Ranft)為代表的一系列學者,對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英國海軍部與海軍科技發展之間的關係進行了再研究,一批從技術視角審視日德蘭海戰的作品也先後問世。此外,大衛·布朗(David Brown)在《大艦隊》(The Grand Fleet: Warship design and development 1906-1922)一書中,從技術角度介紹了海戰對皇家海軍艦隻設計的影響。第一本詳細介紹德國戰巡的英文著作——2014年出版的《德國一戰戰巡》(German Battlecruisers of World War One: Their Desig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s)則給出了德方參戰戰巡的設計沿革和作戰經歷的細節。儘管以上作品更著重於海軍科技相關方面的研究,但日德蘭海戰過程中的一些爭議和謎團也因此得到重新解讀。另外,還有相當數量的論文對海戰的不同側面、具體細節進行了研究。以上這一切作品都有助於讀者對海戰的進一步釐清。
相對而言,目前國內愛好者和公開出版物對日德蘭大海戰的關注點大多仍集中在海戰過程本身,且部分論點仍較為陳舊,而對海戰的背景、影響和技術的介紹則在一定程度上仍屬空白。本書即試圖在國內外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用更翔實的數據和資料對日德蘭海戰進行視角更廣的解讀。在本書寫作過程中,得到了熱心朋友的無私幫助:劉悅斌先生對本書的附圖提供了極大的幫助,查攸吟先生、李劍春先生友也提供了寶貴意見。鑑於筆者僅僅是一名水平有限的海軍愛好者,因此本書無論是在材料還是在觀點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謬誤和缺陷,而又由於裁限制,部分海戰內容筆者也只能割愛,對此當負全部責任。
寫完本書正文的最後一部分時,筆者不禁回想起閱讀本書最重要的參考資料之一時的場景。時光如梭,物是人非,從知音少弦斷有誰聽到欲說還休。然而夢想就如同在汗水中一直等待萌發的嫩芽,總有一天,美夢終會成真!

目次

第一章 走向“末日之戰”戰場的雙方艦隊
日德蘭:偶然中的必然
艦隻對比
人員
試探
第二章 戰巡之間的揭幕戰
接戰
向南狂奔
中彈記錄
爭議
第三章 貝蒂的誘敵
向北狂奔
中彈記錄
爭議
第四章 傑裏科的第一次搶T
傑裏科的艱難抉擇
“防守”號和“武士”號的悲劇
傳奇的開端
“無敵”號的悲劇
大艦隊主力的第一次搶T
舍爾的第一次規避
中彈記錄
爭議
第五章 舍爾捲土重來
大艦隊的第二次搶T
中彈記錄
第六章 最後的主力艦交火
費解的“跟我來”
最後的主力艦交火
失去的機會
中彈記錄
第七章 魚雷之夜和返航
航線選擇
夜戰第一階段
夜戰第二階段
中彈記錄
爭議
第八章 “塞德里茲”號和“東弗裏斯蘭”號的命運
挽救“塞德里茲”號的努力
“東弗裏斯蘭”號的受傷
第九章 榮耀與指責——日德蘭的餘波
浮華
現實
第十章 總結與思考
損失比
火炮
炮彈
命中與損傷——大口徑艦炮
命中與消耗——中小口徑艦炮
主力艦火炮故障
火控
殉爆和發射藥起火
中彈位置及其影響分析
動力系統故障
炮彈品質
魚雷
附錄1:1914年“胡德”號的魚雷實驗
附錄2:總表1中其他各艦的沉沒過程
附錄3:巡洋艦及驅逐艦的彈藥消耗
附錄4:柯達無煙藥及藥庫安全
附錄5:戰前炮彈
附錄6:日德蘭海戰中輕巡的中彈情況
附錄7:日德蘭海戰中驅逐艦的中彈情況
附錄8:維修
附錄9:日德蘭還戰後大艦隊主力艦防護和火控相關改裝
附錄10:火控基本知識及一戰時的皇家海軍火控設備

書摘/試閱

5月31日下午14 時,雙方戰巡艦隊在互不知曉對方存在的情況下以近乎垂直的航向高速接近。希佩爾編隊航速16節,航向347°。貝蒂編隊航速則為19~19. 5節,但由於採用Z字反潛路線航行,因此其平均速度約為18節,航向則為86°。希佩爾麾下,第1偵察群排成單列,順序依次為“呂佐夫”號、“德芙林格”號、“塞德利茲”號、“毛奇”號和“馮·德·坦恩”號。第9驅逐艦隊為整個編隊提供反潛保護,其餘艦隻則在“呂佐夫”號的32°~302°方向上呈圓弧形散開。貝蒂麾下的各中隊位置如下:第1、第2戰巡中隊和第5戰列艦中隊各自排成縱隊,第1戰巡中隊的順序為“獅”號、“皇家公主”號、“瑪麗女王”號和“虎”號,第2 戰巡中隊的順序為“新西蘭”號和“不倦”號,位於“獅”號55°方向,距離為3海裡;第5戰列艦戰隊的順序為“巴勒姆”號、“剛勇”號、“厭戰”號和“馬來亞”號,位於“獅”號325°方向,距離為5海裡。“冠軍”號輕巡和第13驅逐艦隊,以及“動盪”號、“潑婦”號驅逐艦為第1戰巡中隊提供反潛保護;第9和第10驅逐艦隊的其餘6艘驅逐艦為第2戰巡中隊提供反潛保護;為第5戰列艦中隊提供反潛保護的是“無懼”號和第1驅逐艦隊。3支輕巡中隊在“獅”號前方散開,第1輕巡中隊最北,第2輕巡中隊最南,3個中隊各自的領艦呈一條直線,其中點位於“獅”號145°方向,距離8海裡。在希佩爾身後50海里處,舍爾率領的公海艦隊主力正排成單列,取347°航向和14節航速前進。而貝蒂鑑於仍未發現公海艦隊的踪跡,按照此前傑里科的命令,於13時51分下令各艦準備轉向北與大艦隊主力會合。這一命令於14時15分執行,各艦轉向358°航向,位於貝蒂編隊末端的第5戰列艦中隊則奉命嘗試聯繫大艦隊主力中前出的輕巡。此時希佩爾編隊大致位於貝蒂麾下的第1戰巡中隊以東約45海裡,而貝蒂編隊與希佩爾編隊的輕巡之間最近距離僅為16海裡。在當時雙方的航速和航向下,雙方將在15時15分前後互相發現,但丹麥籍貨輪“弗約爾”號改變了這一進程。14時10分,英國第1輕巡中隊旗艦“加拉提亞”號發現了14海里外的“弗約爾”號,該艦遂與“費頓”號輕巡洋艦一道靠近貨輪打算進行例行檢查。兩艦很快發現貨輪已經被2艘德國驅逐艦逼停,附近海域還有更多的敵艦——這是公海艦隊第2偵察群的西集群。14時20分,“加拉提亞”號升起了貝蒂和整個大艦隊期待已久的信號旗:“敵艦在望!”同時還通過無線電向貝蒂發報:“緊急!東南東方向發現兩艘巡洋艦,疑為敵艦,航向未知。”14時28分,“加拉提亞”號和“費頓”號首先向德國驅逐艦開火,而三分鐘前收到情報的貝蒂已經利用信號旗通知麾下驅逐艦準備轉向145°航向——目的是將戰巡艦隊置於敵艦返回威廉港的航線上。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91
缺貨無法訂購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