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滿額折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修訂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9.8 元
定價
:NT$ 419 元
優惠價
8736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參考了大量資料,梳理了在航空母艦技術尚未成熟的年代,德意法西斯進行了哪些想像和探索。
被寄予重望的“齊柏林”飛艇、作為“德國第一艘真正意義上的航母”的“奧索尼亞”號、命運數度在“王子”與“棄兒”間流轉的“齊柏林伯爵”號,以及被譽為“羅馬驕傲”的“天鷹”級艦隊航母,它們的命運會否殊途同歸?
《海戰事典007:德意法西斯航母》參考了大量資料,梳理了在航空母艦技術尚未成熟的年代,德意法西斯進行了哪些想像和探索。對“齊柏林”飛艇、“奧索尼亞”號、“齊柏林伯爵”號、納粹德國的艦載機項目、“天鷹”級艦隊航母進行了系統介紹。

作者簡介

馬靜

任職於河北工業大學圖書館,研究館員,從事專業科普工作多年。

董旻杰,網名本壘打,曾任“知兵堂”執行總編,著有《裝甲英豪:二戰德軍裝甲兵上將溫克和他的部隊》、《閃擊西歐》、《沸騰的雪》等二戰戰史類作品。

指文號角工作室,由諸多資深作家領銜,除近現代各國製服徽章文化領域外,號角工作室還致力於海洋軍事文化領域的研究及創作,聚集了大量海洋軍事歷史作家,策劃有《英國戰列艦全史》、《英國驅逐艦全史》、《美國驅逐艦全史》等系列叢書,已經上市的指文“世界艦艇”系列出版物受到了讀者一致認可。

中國海軍史研究會,由陳悅等資深海軍史研究者組成,研究範圍涉及中國近代海軍史、艦船技術史、甲午戰爭史等。代表作品有《近代國造艦船志》、《甲午海戰》等

名人/編輯推薦

海洋,人類光榮與夢想的戰場。從不列顛到美利堅,一個個大國一次次不停驗證著“誰擁有海洋,誰就擁有整個世界”這個亙古不變的真理。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我們正在積極發展海上貿易、維護海上權益。因此,了解海上戰爭的歷史,洞悉海上博弈的玄機變得十分必要。《海戰事典》是軍迷們了解海戰及海洋軍事文化的寶典,希望該系列讀物能夠刊載更多精彩文章展現海洋文化的魅力。
——軍事科普作家,江泓

作為新中國第*代人民海軍軍官後代的我,從小生活在著名的軍港小城——旅順口。這裡的每一處遺跡都是海上戰爭為這座小城銘刻的深深印記,它們牽動人們對這個國家、這個民族關於海洋意識與海洋權益的深刻思考。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會也不該再次忽視海洋。但如何才能真正汲取歷史的教訓,又如何才能探尋到一條正確的走向深藍之路?我相信,《海戰事典》這本看上去很普通的書,一定會成為一扇打開歷史記憶的窗,一座連通過去與未來的橋樑,人們可以通過它,找尋到自己的答案。
——中國海軍史研究者,張義軍(旅順口)

一個擁有漫長海岸線的國家必須要對海洋投以足夠的關注,曾在海洋上發生的交流、衝突和戰鬥恰恰是對歷史經驗的一次次總結,它們從未隨濤浪平息,而是形成並發展成為中華民族海洋意識覺醒的基石。《海戰事典》正是一本海洋歷史的索引,是一個了解海上往事的渠道。
——海軍史、海軍艦船研究者,顧偉欣

“無海權如人無手足”。古往今來,為了將主權延伸至海洋,以獲得更多的控制力,很多國家都建立了強大的海軍,他們既譜寫過壯麗的海戰詩篇,也創造過傳奇的海洋故事。《海戰事典》正如滄海拾珠,將這一段段精彩的歷史串聯、匯集至一處,相信每一位讀者在閱讀後,都會大呼精彩過癮。
——資深軍事編輯,劉曉

即使21世紀已被廣泛稱之為“信息的時代”,人類*廣泛選擇定居、發展生產的地域仍然是各大洲的沿海地帶,聯結其間的繁忙海上航線仍然需要強大海軍的護衛。《海戰事典》為廣大海軍愛好者精彩描繪歷史上發生於洋上之激烈搏殺,希望啟發更多國人關心我國海洋權益之保護。
——指文軍鑑工作室主編,潘越

目次

德國海軍對航空母艦的早期探索
早期德國海軍對航空技術的關注
從“齊柏林”飛艇到第二帝國皇家海軍航空兵
第二帝國皇家海軍航空兵的發展壯大
攻艦!真正的“海軍行動”
“奧索尼亞”號航空母艦計劃
故事並沒有結束:蟄伏中的鋪墊
水兵的墳墓沒有鮮花:納粹德國的“齊柏林伯爵”號航母
最初的計劃:僅僅是“應急”
對“航空母艦”的認真思考
東方的“取經”之行
A號艦與B號艦的建造
停建、續建、停建……
結構設計
一場麻煩的葬禮!
評價與思索
無根之翼:納粹德國的艦載機項目
戰鬥機部分
轟炸機部分
勤務/多用途艦載機
噴氣式紙面計劃
法西斯意大利早期航母計劃
國家意識上的“潰瘍”
意大利航母的早期孕育
塔蘭託與馬達潘角海戰的覺悟
功虧一簣:“天鷹”級艦隊航母的命運
“羅馬”號與“奧古斯都”號豪華郵輪
面目全非的重建
比想像中成熟的艦載機配置
有因有果

書摘/試閱

和當時日本的其他艦種一樣,“赤城”號和“加賀”號有著一些看起來稀奇古怪的設計。比如它們有著誇張的三層飛行甲板,除下邊兩層甲板的前面部分是起飛甲板外,其餘部分是兩個機庫。除此之外,兩艦還各自裝備了10門重巡洋艦上採用的200毫米炮,只是砲管更長一些。再一個突出的特點則是煙囪:“赤城”號的前部煙囪向下彎曲,第二個煙囪則平直外伸;“加賀”號的煙囪則一直通到艦尾。當然它們的載機架數比美國航空母艦略少,只有72架,這是過於注重軍械系統造成的惡果之一。不過,得益於比“鳳翔”號大得多的戰列巡洋艦艦體作基礎,“赤城”號和“加賀”號還是讓日本人初步嚐到了擁有一種大型快速艦隊級航母的“快感”。“赤城”號和“加賀”號也由此與當時美國的“列剋星敦”號、“薩拉託加”號,英國的“勇敢”號、 “光榮”號、 “暴怒”號,並稱為“世界七大航母”。
作為向德國方面示好的一種誠意,日本人決定向雷德爾展示“赤城”號(而不是“鳳翔”號)的“全部秘密”。這不但令希特勒對日本人的好感急劇上升,為不久後兩國締結同盟關係埋下了一個深深的伏筆,也讓德國海軍大開眼界。值得注意的是,1935年7月,雷德爾向日本方面派出了一個25人的“便裝考察團”,但這些德國海軍軍官首先參觀的卻是“龍驤”號,而不是“赤城”號。這其中的原因在於,作為一艘於1929年11月才動工建造的新艦,“龍驤”號起初曾被德國方面認為代表了日本航空母艦的最新技術成就,並且其較小的噸位也被認為更符合德國海軍的“入門標準”,艦體更為龐大的“赤城”號反而沒能引起德國海軍軍官們的太多興趣。要知道,“龍驤”號的設計排水量只有8000噸,但載機量卻高達48架,儘管尺寸有限,日本工程師卻仍給它塞進了雙層機庫和12門127毫米高炮,並具有和美國“突擊者”號一樣的航速——這實際上是日本海軍在戰艦數量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仍然力圖在單艦戰鬥力上超過對手,並且充分利用《華盛頓條約》“不包括1萬噸以下航母”條款的空子進行“深度挖掘”的產物。可想而知,如此一種“小而強”的設計思路是相當符合德國人胃口的。
可惜的是,幾乎就在德國海軍軍官對“龍驤”號進行考察的當口,這條船出了大洋相。日本人在這艘新航空母艦的排水量上其實費了不少心思,在竣工時,“龍驤”號的標準排水量仍遠遠超過了8000噸(“龍驤”號竣工時的標準排水量為10600噸,1934年改裝後又增加了1000噸)。可即便如此,龍驤”號還是在1935年9月26日聯合艦隊進行對抗演習時遭了殃。對抗演習當天,日本本州以東海域遭到了強颱風的襲擊,兩艘驅逐艦被大浪攔腰截斷,多艘巡洋艦和其他艦隻受傷,死亡約60人。“龍驤”號由於前甲板較低,飛行甲板被巨浪砸塌,尾部的機庫壁被海浪沖破,大量海水翻捲著湧入機庫,情況十分危險。幸虧應急處置措施成功,“龍驤”號才免於沉沒——這便是日本海軍史上有名的“第四艦隊事件”。事件發生後,日本人對這艘新航空母艦的穩性進行了嚴格檢查,拆除了4門火砲,以及其他可以拆除的重物。為了提高其適航性,還應增高前甲板的高度,但這樣做,又抵消了減輕重量獲得的大部分好處。最後,為了增加艦體的穩性,“龍驤”號還是被迫加了大約500噸的壓載,這樣一來它的航速又受到了嚴重影響。如果說“突擊 ”號不屬於成功之作,那麼“龍驤”號的設計就幾乎是場悲劇了——從頭到尾目睹了整個事件的德國海軍考察團也因此對“龍驤”號的印像大打折扣。
有意思的是,缺乏經驗的德國海軍並沒能從“第四艦隊事件”中真正看到問題的本質——“龍驤”號幾乎沉沒的根源,在於日本海軍在造船方面單純追求火力和戰鬥力,忽視了艦體穩性及船體強度。但德國海軍通過此事件意識到,噸位過小的航母對他們來說並不適用—德國海軍主要活動的北海區域因北大西洋暖流的衝擊而波濤洶湧,海況常年不好,且水面相對狹窄,這對於小噸位航母的適航性是個極大的挑戰,而且也不利於艦載機的起降、回收作業,只有噸位較大一些的中型甚至是重型航母才能較好地適應這一海域的海況。
受“第四艦隊事件”影響,雷德爾派往日本的考察團重新將考察的重點轉回了預定的“赤城”號上來。日本人也的確沒有對德國人隱瞞有關“赤城”號的任何“秘密”,除了“忘記”告訴德國人這艘航母即將進行改裝——雷德爾的軍官們登上了“赤城”號,將這條船的里里外外看了個遍,甚至還獲得了近1噸重的圖紙資料(主要是100份航母甲板設計藍圖的複印件)。可想而知,日本製造的“赤城”號對德國航母項目產生了多麼深遠的影響。事實上,除了“赤誠”號宏偉的艦體、別出心裁的三段式飛行甲板以及強大的軍械系統給德國軍官留下了深刻印像外,還有很多設計上的細節在不斷地啟發著德國人的思維。比如為了消除煙囪排煙對飛機著艦造成的不良影響,“赤城”號的煙囪經由右舷伸向舷外並向下彎曲;又如“赤城”號不僅在上層飛行甲板前端下面設置了橫跨艦體兩舷的主艦橋,還在右舷甲板上方設置了一個小型的輔助艦橋等等,這些細節對德國人日後反思自己的航母設計有頗多好處。
事實上,雷德爾的軍官在“赤城”號雜亂的甲板上看到了比“誘人的香檳和潔白的桌布”更有吸引力的“好東西”——日本海軍的那套完全不同於歐美海軍的航空甲板作業方法也許才是德國海軍此次“取經之行”的真正收益,這遠比艦艇平台設計本身更有價值。相比於從有限的資料上了解到的英、美航母甲板作業流程,日本人的方法稱得上既簡單又高效:飛行長和另外兩名軍官在艦橋上負責指揮,一名軍官在飛行甲板上指揮飛機做出如滑跑等運動。起飛程序很簡單:飛行長或者他的助手舉起一面小白旗,這就是向飛行員發出的起飛信號;每隔20秒鐘起飛一架,不再發令;如果飛行長打算結束起飛作業,他就放下小白旗。需要降落的飛機要在離航空母艦大約400米到600米的地方作反降落航向飛行,表示它要求降落。在飛行甲板做好準備後,甲板飛行軍官(日本人稱“甲板整備員“)通過閃光燈通知飛機降落。距上層建築最近的飛行員在離航空母艦大約800米遠的地方從200米的高度開始降落。飛行甲板並不發出什麼信號來幫助飛行員判斷他的降落方向是否準確,飛行甲板的前端有一個蒸汽噴管,它噴出的蒸汽顯示了甲板上的風向;飛行甲板的中央和邊緣有一排燈,用以標識飛行甲板的高度……飛行員可以依據這些作出自己的判斷。德國海軍軍官從“赤城”號上忙碌卻有序的甲板作業和飛機引擎持續發出的轟鳴聲中,第一次直觀地感受到什麼才是航母,德國海軍的航母項目也由此駛入了正途。
……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6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