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滿額折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蘇聯版畫集(平裝紀念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40.8 元
定價
:NT$ 845 元
優惠價
8773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蘇聯版畫集》是魯迅在編輯版畫方面的最後一個集子,是應趙家璧之邀而編選的。本書收錄了俄國木版畫作品117幅。該書收入的都是精品,如法複爾斯基為《郭亞神父的談論》所作的插圖,“替蘇聯的藝術創造了第一個範本”。葉柴斯托夫的《普希金像》和《蘇聯詩人馬雅可夫斯基象》是人們可以經常見到的。蘇聯版畫中獨樹一幟的克拉甫琴柯在他的作品裏“現實主義的傾向合著一種奇異的浪漫蒂克的色彩”,其中有為肖洛霍夫《靜靜的頓河》和拜倫《神秘》作的插圖。岡察洛夫所作的一些書籍插圖也都是經典之作。而潘夫立諾夫的作品最大的優點是“在木刻人像的創作中表現著分析的深刻。

作者簡介

劉運峰

1963年4月出生,河北省束鹿縣(今辛集市)人。畢業於南開大學,法學博士。現任南開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系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全國出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新聞傳播學會編輯出版學分會副會長、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天津市書法家協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天津市新聞工作者協會理事、天津市解放區文學研究會副會長。

《蘇聯版畫集》是魯迅應趙家璧之邀而編選的一部版畫作品集。

對於蘇聯的版畫,魯迅是極為看重的。他或是從日本出版的蘇聯讀物上翻印,或是通過友朋從國外購入,或舉辦展覽,或編印畫集,其目的在於向處在黑暗中的中國介紹蘇聯的藝術成就和社會狀況,促進國人的進步。

1930年2月,魯迅編輯完成了《藝苑朝華》第一輯第五種,命名《新俄畫選》,第一次集中向中國介紹了蘇聯版畫藝術。

1933年10月14日,在上海千愛里和日本青年會,魯迅分兩次舉辦了“德俄木刻展覽會”;12月2日,又在日本青年會舉辦了“俄法書籍插畫展覽會”。之所以採取別國與蘇聯合併展出的方式,主要是為了避開當局的耳目,因為在當時的上海,“木刻”竟被當作一大禁忌。正如魯迅在給李樺、曹靖華的信中所言:“所以在這裡,說起‘木刻’,有時即等於‘革命’或‘反動’,立刻招人疑忌。”“看到‘俄國’兩個字就恨恨。”正是因為“蘇聯的難以單獨展出,就須請人作陪”。從這件事情的處理上,也可以看到魯迅巧妙的鬥爭策略。

儘管規模不大,展期不長,意義卻十分重大。多年之後,木刻家陳煙橋回憶道:“這次展覽會的出現是中國接受蘇聯新藝術最早的一次。”

1934年3月,魯迅自費印行了《引玉集》,收錄蘇聯版畫59幅。

1936年初,由蘇聯對外文化協會(VOKS)組織的蘇聯版畫展覽會在南京舉行,隨後,主辦方決定在上海繼續展出。此事得到了魯迅、茅盾等人的大力支持。 1936年2月1日,茅盾來到魯迅家中,送來了蘇聯版畫展覽會的目錄以及蘇聯版畫家原版拓印的45幅作品,同時還有主辦方的一封信,請求魯迅寫文章進行介紹和宣傳。 2月17日,魯迅寫了《記蘇聯版畫展覽會》一文,對即將展出的蘇聯版畫給予了高度評價。文章中說:“現在,二百餘幅的作品,是已經燦爛的一同出現於上海了。單就版畫而論,使我們看起來,它不像法國木刻的多為纖美,也不像德國木刻的多為豪放;然而它真摯,卻非固執,美麗,卻非淫艷,愉快,卻非狂歡,有力,卻非粗暴;但又不是靜止的,它令人覺得一種震動——這震動,恰如用堅實的步法,一步一步,踏著堅實的廣大的黑土進向建設的路的大隊友軍的足音。” 他在當天致青年木刻家鄭野夫的信中也提到:“二十日起,上海要開蘇聯版畫展覽會,其中木刻不少……,於中國木刻家大有益處,我希望先生和朋友們去看看。”

2月20日,由蘇聯對外文化協會、中蘇文化協會和中國文藝社聯合主辦“蘇聯版畫展覽會”在上海的八仙橋青年會舉行。當日,在良友圖書公司擔任編輯的趙家璧在參觀了展覽之後,極為興奮,產生了將這些版畫編輯出版的念頭。 21日,趙家璧到內山書店找到魯迅先生,報告了自己的想法,同時也提出了請魯迅選畫並作序的要求,魯迅當即表示支持並鼓勵趙家璧將這件事做成。

23日,魯迅親往現場觀看。 24日,魯迅的文章在上海《申報》發表。

在上海交通大學校長、中蘇文化協會會長黎照寰和蘇聯駐上海領事館薩拉托夫的幫助下,趙家璧借到了這些版畫。

4月1日,趙家璧在信中與魯迅商議選畫地點並再次提到了為版畫集作序的事。考慮到魯迅身體虛弱,趙家璧提出將原作拿到內山書店請魯迅挑選。魯迅在第二天的複信中說:“至於木刻,最好是多與留存,因為小幅者多,倘書本較大,每頁至少可容兩幅也。”“我可以不寫序文了,《申報》上曾載一文,即可轉載,此外亦無新意可說。展覽會目錄上有一篇說明,不著撰人,簡而得要,惜郭曼教授譯文頗費解,我以為先生可由英文另譯,置之卷頭,作品排列次序,即可以此文為據。”“閱覽木刻,書店中人多地窄,殊不便。下星期當赴公司面談”。

1936年4月7日下午,魯迅抱病前去當時北四川路851號的良友圖書公司編輯部,從一大批經過裝裱的版畫中進行選擇,費去了三個小時的時光。據趙家璧回憶,魯迅對每一幅作品都細細玩味,先放近看,然後放到遠處看,偶爾遇到大幅作品,還叫趙家璧等人拿到門口光線充足的地方遠遠地觀看。那一天,魯迅對《蘇聯版畫集》的出版,提出了具體而明確的要求,希望在每幅作品下端,除了註明版畫題目和作者姓名外,還需註明原畫尺寸。如果成品尺寸和原作一致,就標明“原寸”二字。在選畫的時候,趙家璧再次請求魯迅專門為這部即將出版的畫集寫一篇序,魯迅答應了下來。

4月8日,魯迅致信趙家璧,就製版要好、售價要低等提出了建議,並指出:“如果印起來,我看是連作者的姓名和題目,有些都得改譯的。例如《熊之生長》不像兒童書,卻像科學書;‘郭爾基’在中國久已姓‘高’,不必另姓之類。”

經過趙家璧的奔走,《蘇聯版畫集》的製版技術及印製均得到了圓滿的解決,趙家璧特意請學界泰斗蔡元培寫了一段題詞:

木刻畫在雕刻與圖畫之間,托始於書籍之插圖與封面,中外所同。惟歐洲木刻於附麗書籍外,漸成獨立藝術,因有發抒個性寄託理想之作用,且推演而為銅刻、石刻以及粉畫、墨畫之類,而以版畫之名包舉之,如蘇聯版畫展覽會是矣。魯迅先生於茲會展覽品中精選百餘幀,由良友公司印行,足以見版畫進步之一斑,意至善也。

這段文字根據蔡元培手跡製版,置於全書之前,得到了魯迅的讚許。

畫集很快就印完了,因為等待魯迅先生的序言,故遲遲沒有裝訂,魯迅的身體很難如期完成序言的寫作,正如魯迅自己所言:“參加選擇繪畫,尤其是版畫,我是踐了夙諾的,但後來卻生了病,纏綿月餘,什麼事情也不能做了,寫序之期早到,我卻還連拿一張紙的力量也沒有。”眼看不能再拖,6月23日,病中的魯迅只好口授,由許廣平記錄整理,完成了《蘇聯版畫集》的序言。

序言的前半部分是《記蘇聯版畫展覽會》,後半部分中說:“這展覽會對於中國給了不少的益處;我以為因此由幻想而入於腳踏實地的寫實主義的大約會有許多人。”在序言中,魯迅對蘇聯版畫家的藝術給予了高度評價:“我覺得這些作者,沒有一個是瀟灑,飄逸,伶俐,玲瓏的。他們個個如廣大的黑土的化身,有時簡直顯得笨重,自十月革命以後,開山的大師就忍飢,斗寒,以一個廓大鏡和幾把刀,不屈不撓的開拓了這一部門的藝術。”在序言的最後,魯迅提到:“我希望這集子的出世,對於中國的讀者有好影響,不但可見蘇聯的藝術的成績而已。”

該書在付印之前,《良友》畫報在封底刊出了一則廣告,其中提到:“蘇聯版畫展覽會曾在京滬兩地舉行展覽,觀眾達百萬人。而京滬以外之版畫愛好者無法一飽眼福。”“茲商得主持者的同意,將展覽會作品由良友公司無網銅版、四色橡皮版獨家出版,特請魯迅先生作序。”“全書三百六十面,完全單面印。精裝本特定瑞典製造一百六十磅銅版紙精印,十八開本皮製封面。普通本一百磅黃道林紙,二十四開本紙裝封面。”

這部經過魯迅編選的《蘇聯版畫集》,最終收錄版畫作品172幅,書前除魯迅的序言外,還有趙家璧翻譯的《蘇聯的版畫》長文。

拿到了魯迅先生的序言,這部書很快就出版了。 1936年7月4日,魯迅收到了良友圖書公司贈送的五冊樣書,7月6日,又收到趙家璧的信和样書18冊。第二天。魯迅在給趙家璧的複信中說:“在中國現在的出版界情形之下,我以為印刷,裝訂,都要算優秀的。但書面的金碧輝煌,總不脫‘良友式’。不過這也不壞。至於定價,卻算低廉,但尚非藝術學徒購買力之所能企及。如果能夠多銷,那是我的推斷錯誤的。”但魯迅又說:“本來,有關本業的東西,是無論怎樣節衣縮食也應該購買的,試看綠林強盜,怎樣不惜錢財以買盒子炮,就可知道。然而文藝界中人卻好像並無此種風氣,所以出書真難。”魯迅是中國新興木刻運動的導師,他曾經編印了十餘種關於版畫的書籍,這本《蘇聯版畫集》可以稱之為他在版畫方面編選的最後一本集子。

這部版畫集在當時以精裝和平裝兩種形式出版,在中國藝術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對於尚在成長中的中國木刻運動給予了極大的支持。

《蘇聯版畫集》出版剛滿一年,就發生的震驚中外的“八一三”淞滬抗戰,良友圖書公司遭受重大損失。 《蘇聯版畫集》的銅版和存書全部毀於戰火。直到抗戰勝利後,與良友出版公司有著血脈聯繫的晨光出版公司才在1949年重印了這部畫集,書前增加了趙家璧寫的《出版者言》。 1950年11月,晨光出版公司又再版了這部版畫集,可見其影響之大,銷路之廣。

從1936年的初版到如今,80年的時間過去了,翻讀欣賞這部版畫集,仍令人感到激動。那細膩的線條,巧妙的構圖,逼真的形象,深遠的意境以及強烈的質感,就是今天看起來,也仍然毫不過時,也依然有著震撼力和感染力。這部畫集和《新俄畫選》、《引玉集》一樣,對於中國新生的美術運動,尤其是對於青年版畫工作者,曾經發揮了重大的作用,由此,我們也愈加感到魯迅先生眼光的獨特和思想的深邃。

經典的魅力就在於此。

目次

演劇家奧洛夫像
但丁名著《新生》插畫之一
但丁名著《新生》插畫之二
但丁名著《新生》插畫之三
但丁名著《新生》插畫之四
《梅里美集》封面之一
《梅里美集》封面之二
《梅里美集》插圖之一
《梅里美集》插圖之二
《梅里美集》插圖之三
《梅里美集》插圖之四
小說《人參》插圖之一
小說《人參》插圖之二
小說《人參》插圖之
演劇家葛立綬與鐵拉像
彼得阿歷克舍夫的供詞(右半)
彼得阿歷克舍夫的供詞(左半)
《慈洛賓作詩集》插圖
《慈洛賓作詩集》插圖
伊凡諾夫著《野民》插圖之一
伊凡諾夫著《野民》插圖之二
普希金像
海涅著《日耳曼》插圖之一
海涅著《日耳曼》插圖之二
拜拜諾凡畫像
《古希臘抒情詩》插圖之一
《古希臘抒情詩》插圖之二
《古希臘抒情詩》插圖之三
培彥萊著《果戈里之天才》封面畫
《果戈里之天才》插圖之一
《果戈里之天才》插圖之二
拉拜萊著《伽更界和潘塔利奧》之封面
《伽更界和潘塔利奧》之插圖

書摘/試閱

我記得曾有一個時候,我們很少能夠從本國的刊物上,知道一點蘇聯的情形。雖是文藝罷,有些可敬的作家和學者們,也如千金小姐的遇到柏油一樣,不但決不沾手,離得還遠呢,卻已經皺起了鼻子。近一兩年可不同了,自然間或還看見幾幅從外國刊物上取來的諷刺畫,但更多的是真心的介紹著建設的成績,令人抬起頭來,看見飛機,水閘,工人住宅,集體農場,不再專門兩眼看地,惦記著破皮鞋搖頭嘆氣了。這些介紹者,都並非有所謂可怕的政治傾向的人,但決不幸災樂禍,因此看得鄰人的平和的繁榮,也就非常高興,並且將這高興來分給中國人。我以為為中國和蘇聯兩國起見,這現像是極好的,一面是真相為我們所知道,得到了解,一面是不再誤解,而且證明了我們中國,確有許多。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的必說真話的人們。
但那些介紹,都是文章或照相,今年的版畫展覽會,卻將藝術直接陳列在我們眼前了。作者之中,很有幾個是由於作品的複制,姓名已為我們所熟識的,但現在才看到手製的原作,使我們更加覺得親密。
版畫之中,木刻是中國早已發明的,但中途衰退,五年前從新興起的是取法於歐洲,與古代木刻並無關係。不久,就遭壓迫,又缺師資,所以至今不見有特別的進步。我們在這會裡才得了極好,極多的模範。首先應該注意的是內戰時期,就改革木刻,從此不斷的前進的巨匠法复爾斯基(V.Favorsky),和他的一派但尼加(A.Deineka),岡察洛夫(A.Goncharov),葉柴司托夫(G.Echeistov),畢珂夫(M.Pikov)等,他們在作品裡各各表現著真摯的精神,繼起者怎樣照著導師所指示的道路,卻用不同的方法,使我們知道只要內容相同,方法不妨各異,而依傍和模仿,決不能產生真藝術。
但尼加和葉柴司托夫的作品,是中國未曾紹介過的,可惜這裡也很少;和法复爾斯基接近的潘夫立諾夫(P.Pavlinov)的木刻,我們只見過一幅,現在卻彌補了這缺憾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73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