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羅素(簡體書)
滿額折

羅素(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39 元
定價
:NT$ 234 元
優惠價
87204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作為數學家、哲學家、文學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同時又是教育實驗者、流俗反抗者、和平主義者,羅素集多重身份於一體,在各個領域建樹非凡。這本書為讀者呈現兩種面貌的羅素:一方面,作為通俗意義上的聖賢和人類導師,他那漫長、豐富,激蕩起伏的一生;另一方面,作為學術專業意義上的哲學家,他在數學-邏輯和哲學領域所做出的卓越貢獻、所立下的清晰路標。

羅素是20世紀最為知名、最為重要的哲學家之一。在對羅素生平與著作的這部研究作品中,作者不僅介紹了羅素在哲學和邏輯方面的專業貢獻,而且呈現了羅素在教育、政治、戰爭和性道德等方面的廣泛觀點。一般認為,羅素是現代分析哲學的奠基者之一,並對全球範圍內社會觀念的革新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書對羅素在這些廣泛領域內的成就給出了清晰勾勒。

作者簡介

A.C.格雷林 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哲學高級講師、牛津大學聖安妮學院特約研究員。著有“牛津通識讀本”之《維特根斯坦與哲學》(2001),以及《哲學邏輯導論》(1982)、《駁懷疑論》(1986)、《貝克萊:中心論證》(1986)等書。擔任《衛報》專欄作者多年,並為《觀察家》、《經濟學人》等刊物撰稿。

名人/編輯推薦

“牛津通識讀本”《羅素》的作者格雷林是分析哲學名家,由他來寫一本介紹羅素的書,自然是十分貼切可靠。本書的譯者是張金言教授,他在上世紀80年代就大量介紹和翻譯分析哲學,是改革開放時代關於分析哲學*早的譯者和研究者之一。張金言先生早年畢業於民國時期的老北大英文系,英文極好,後來做英美哲學研究,尤精於分析哲學。記得上世紀80年代向張先生請教過分析哲學英文原著中的若干問題。那時候讀過張金言先生翻譯的不少文字,我敢說張先生的翻譯幾近完美,稱得上信達雅。

——哲學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 趙汀陽

序言
趙汀陽

“牛津通識讀本”《羅素》的作者格雷林是分析哲學名家,由他來寫一本介紹羅素的書,自然是十分貼切可靠。本書的譯者是張金言教授,他在上世紀 80年代就大量介紹和翻譯分析哲學,是改革開放時代關於分析哲學*早的譯者和研究者之一。張金言先生早年畢業於民國時期的老北大英文系,英文極好,後來做英美哲學研究,尤精於分析哲學。記得上世紀80年代向張先生請教過分析哲學英文原著中的若干問題。那時候讀過張金言先生翻譯的不少文字,我敢說張先生的翻譯幾近完美,稱得上信達雅。張先生為人十分低調,是我見過的*謙遜的學者。
羅素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但使羅素名垂青史的功業卻不是他那些堪稱英文典範的政論和散文,而是他在數學—邏輯和哲學上的成就,即他所代表的“邏輯派”數學基礎理論和他作為代表之一的邏輯分析哲學。羅素的這兩項貢獻都有著同樣不可替代的歷史地位,如果以其成就的分量而言,羅素的“邏輯派”數學理論恐怕比之其分析哲學更有探索性和深度。我願意說,羅素首先是個偉大的數學家,其次是哲學家,*後才是文學家。
在此書中,格雷林表現了對羅素的偏愛,格雷林暗示說,在分析哲學的幾個主要代表人物中,羅素可能是*全面的代表,甚至比弗雷格和維特根斯坦還要重要一些。這倒與通常的評價有些出入。弗雷格通常被認為是分析哲學的主要技術來源,維特根斯坦則是分析哲學的主要思想來源,而羅素*早對分析哲學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表述,據此,就原創性而言,弗雷格和維特根斯坦對於分析哲學的貢獻應該超過羅素。當然,羅素對分析哲學的論述確實具有全面的代表性,他把數理邏輯和英國經驗論的傳統加以結合而奠定了邏輯分析哲學的基本表述風格。尤其是他的摹狀詞(description)理論構成了分析哲學的經典問題和理論,引發了分析哲學的一個核心爭論(斯特勞森等參加),*終發展出超越了經驗論局限性而得到廣泛認同的蒯因“存在論承諾”理論。
羅素在《數學原理》(與懷特海合作)中表述的數學基礎“邏輯派”理論十分強悍,其中那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數學雄心,恐怕只有希爾伯特的“形式派”理論可以與之匹敵。數學基礎理論的“邏輯派”、“形式派”和“直覺派”曾經三足鼎立,開創了現代數學的大格局,其中,邏輯派*為激進,是完美主義的激進典型,但也漏洞*多,對邏輯派特別反感的直覺派則可以說是保守主義。羅素所代表的邏輯派其實並非羅素的原創,其理論意向*早可以追溯到萊布尼茨,而略早於羅素的弗雷格和狄德金則已經明確了邏輯派的理想,即數學的基礎是邏輯,數學只是邏輯的延伸,因此數學應該都能夠還原為邏輯。但羅素無疑是邏輯派的集大成者,尤其是,他與懷特海合作的《數學原理》確實由邏輯推導出了大部分數學而轟動一時。但數學家們很快發現邏輯派有著嚴重的可疑之處:羅素以邏輯推導數學時居然使用了屬於集合論的無窮公理和選擇公理。這是偷梁換柱的手法,但對於羅素來說卻也別無選擇。如果不用無窮公理,就無法處理數學所需的“無窮性”,甚至連自然數係統都構造不出來,那樣的話,數學就失去基本的立足之處;如果不用選擇公理,大量非常有用的數學定理就無法推導出來,而削足適履的數學就會變成殘廢,顯然得不償失。所以,羅素必須“有條件”地引入無窮公理和選擇公理。顯然,羅素知道,邏輯的能力限於形式關係,因此必須藉用數學的無窮公理和選擇公理,以便能夠確定某種或無窮的數學對象的存在。所以,羅素終究必須預支數學的能力來幫助邏輯去推導數學。另外,邏輯派的理論在思想上還有一個可疑之處:假如邏輯能夠推導出全部數學,那麼數學就只是純形式的關係,基本上由重言式命題組成,這樣就很難解釋數學的創造性以及不斷從經驗和想像中獲得的新概念。因此,直覺派數學家就聲稱,邏輯派顛倒了數學與邏輯的關係,數學不能還原為邏輯,相反,邏輯應該是數學的一個部分或一種特殊情況;確切地說,邏輯只是基於“有限集合”條件的思維,而數學才是面對無窮性的思維。儘管邏輯派有許多疑點,無論如何,邏輯派的努力極大地促進了數學公理化方法的成熟,至少在邏輯領域內實現了數理邏輯的公理化,這應該是羅素的真正不朽的偉大成就,它比羅素被廣泛閱讀的那些關於自由、和平和幸福的有趣而流俗的文字深刻得太多。

2017年7月19日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生平與作品
第二章 邏輯與哲學
第三章 哲學、精神與科學
第四章 政治與社會
第五章 羅素的影響
索引 
英文原文

書摘/試閱

第一章 生平與著作

羅素是 20世紀*著名的哲學家之一。他的名聲(有時是不好的名聲)主要是由於他參與社會和政治爭論得到的。在差不多60年的時間裡,他曾是一個大家熟悉的公眾人物。在通俗的報章雜誌上,他有時是個遭受誹謗的對象,而有時(在受到尊敬的時期)則是個權WEI性人物;在擔當後一種角色時,他也曾上電台發表廣播演說。他對於戰爭與和平、道德、兩性關係、教育和人類幸福都發表過很多意見。他發表過許多通俗的著作和文章,他的見解給他帶來了非常不同的反應,從被判入獄到獲得諾貝爾獎。

但是他的*大貢獻和聲譽的真正基礎卻在邏輯和哲學這些專門領域。他對20世紀英語國家的哲學的內容和風格所產生的影響極其普遍而深入,實際上是無所不在。哲學家們使用他的著作所提出的技術和思想而不感到有必要提起他的名字(有時是認識不到有這種必要);這才顯示出真正的影響力。這樣看來,他對哲學的貢獻比起他的學生路德維希? 維特根斯坦來要重要得多。哲學從維特根斯坦那裡學到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但是從羅素身上卻獲得一個整體框架,構建人們現在所說的“分析哲學”。

在這個名稱中“分析”的意思是指使用來自形式邏輯的方法和思想,對哲學上重要的概念以及體現這些概念的語言做出嚴格的分析。當然,分析哲學並不是單靠羅素一個人創建的。他曾受到邏輯學家皮亞諾和弗雷格以及他在劍橋的同事 G.E.摩爾和A.N.懷特海的影響。其他影響則來自笛卡爾、萊布尼茨、貝克萊和休謨等17、 18世紀思想家。實際上他的第yi部哲學著作就是以同情的態度做出的關於萊布尼茨的研究。但是他把這些影響集聚起來,使之成為一種研究哲學問題的新方法,應用銳利的新邏輯來闡明這些問題。這就是說,他在革新20世紀英語國家哲學傳統上起著至關重要的主導作用。

因此羅素既是一位被當作聖賢和人類導師的通俗意義上的哲學家,又是一位學術專業意義上的哲學家。在以下各章中我將講述他以這兩種哲學家面貌做出的貢獻。在本章中我將概述他那漫長、豐富,有時還充滿激蕩起伏的一生,就其全部內容和多樣性來講,它構成了現代*崇高的個人傳記之一。

伯特蘭? 阿瑟? 威廉? 羅素於1872年5月18日生於名門望族,屬於貝德福德公爵家系中*幼的一支。他的祖父是赫赫有名的約翰? 羅素勳爵,曾提議通過1832年的議會選舉法修正法案,成為走向議會民主化的第yi步。約翰勳爵曾兩度任英國首相(1846至 1852年, 1865至1866年),並由維多利亞女王將其晉升為伯爵。羅素的外祖父奧爾德雷的斯坦利勳爵曾是約翰勳爵在政治上的盟友。

羅素的父母是奇特而引起爭議的一對,他們獻身於進步事業,比如主張計劃生育和爭取婦女的投票權。他的父親安伯利子爵選定約翰? 斯圖亞特? 密爾作為他非宗教意義上的教父。密爾死時羅素還不滿一周歲,所以對他的影響儘管很大,卻是間接的。

安伯利曾當過短期的下院議員,但是他的政治生涯卻因大家知道他支持避孕的看法而被葬送。安伯利夫婦的進步思想可以從他們聘請 D.A.斯包爾丁作羅素兄長弗朗克的家庭教師這件事上看出來。斯包爾丁是一位聰慧的年輕科學家。他患有嚴重的肺病,因而不能結婚成家。安伯利夫婦認定這不是他必須獨身的理由,所以羅素的母親“讓他同她一起生活”(照羅素在其《自傳》中的說法)。羅素還補充說,“雖然我沒有證據表明她這樣做得到了什麼樂趣”(《自傳》,第 12頁)。

羅素的母親和姐姐在 1874年因患白喉症去世,當時他才兩歲,緊跟著18個月以後父親也離開人間。安伯利已經為他的兒子們找好兩個不可知論者當他們的監護人,斯包爾丁便是其中之一。但是他們的祖父母(羅素勳爵和夫人)卻極力反對。他們提出訴訟,想推翻安伯利的遺囑,讓孫子們在彭布洛克鄉館同他們住在一起。這座鄉館是里希蒙園中由皇家賞賜的宅邸。比羅素長七歲的弗朗克覺得那裡的生活無法忍受,於是起而反抗。他被送到學校去住。伯蒂則比較聽話,性情又溫和,就留在家中。僅僅過了三年,他的祖父便去世了,從此他就完全處在他祖母的影響之下。祖母是位古板嚴謹的蘇格蘭長老會教徒,是第二代敏托伯爵的女兒。羅素的性格往往被說成是受他貴族出身的影響,(在看來需要的時候)出身甚至可以成為性格的辯護理由。但是*早塑造他性格的卻是他祖母的清教主義;它代表中產階級的而不是上層階級的維多利亞時期的風尚。她在羅素12歲生日時贈給他一本《聖經》,扉頁上寫下了她喜愛的一句箴言:“汝不應隨眾作惡。”這句話成了羅素終生信守的準則。

 

第五章 羅素的影響

 

對於哲學家羅素的任何評價都不能忽視下述事實,即他的著作遠遠未能達到倘若遵循自己的方法論建議本該取得的那種嚴格性和認真程度。在他的著作中確實有一些眾所周知的粗心和膚淺之處。在哲學界有一件事經常引起人們的驚訝,這就是他那部*成功和擁有廣大讀者的《西方哲學史》(我們有理由說這是大多數人的哲學知識來源)在哲學討論上有若干極不確切的地方,儘管該書有許多其他優點。對於他的某些錯誤現在的學生在*初寫論文時都會注意避免;例如“使用–談到”的區別,這標明實際使用與談到一個表達式的重大區別。在上面句子中我使用了“表達式”一詞; 而我現在則是談到該詞,通過加引號來標明這件事實。這種區別在哲學爭論的許多場合都是至關重要的,通過看清“Cicero有六封信”與“‘Cicero’有六個字母”表示很不相同的意思就可以揭示區別的所在。

羅素有時表現出的對力求精細的必要性(這是從事哲學工作不可迴避的責任,如果人們想做到精確、清晰和嚴格的話;哲學也需要想像和創造,然而除非與精確相結合,否則想像就不會給人帶來多大成果)的忽視使一些人感到不滿。諾爾曼?馬爾科姆在評論《人類的知識》時把這本書說成是“一個魔術師喋喋不休的廢話”。看來似乎自相矛盾的是,羅素在哲學辯論上提出的標準很高,而照這些已經達到的高標準來衡量的話,他本人有時卻沒有做到。

然而這些缺點並不嚴重。羅素有時憑藉他那無與倫比的散文,讓我們完全為其文章中的機智所折服,行文流暢卻不顧條件的限制和細節;在大多數這類情況下,只要讀者多加小心,他所造成的問題並不算大。無論如何,他還是意識到自己有時行文過快。他對那種喜歡大量腳註的學究作風很不耐煩。他急於得出實用的結論,找到一種為科學提供*好的經驗基礎的有效而穩定的觀點。特別是在他的一些後期著作中,他的態度是:如果已經勾畫出一種理論的大綱,其中細節的充實可留待以後完成。即使這時他的思想仍令人興奮,有時還很新穎。

但是人們也注意到,上面這些話只適用於羅素在匆忙中工作的情況,可以說他畫的是木炭畫而不是油畫。在*佳工作狀態下,他的哲學著作內容豐富,講述細緻、獨具慧眼、思想深刻。這句話特別適用於他在 1900到1914年這段時期所寫的著作。 《邏輯與知識》中收集的文章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R.L.古德斯坦在講到《數學原理》做出的某些貢獻時說:“在某些方面,《數學原理》代表了理智成就的一個高峰;特別是附有可還原性公理的分支類型論,是邏輯和數學全部文獻中*精細和*富創造性的概念之一;這種說法也適用於羅素某些比較重要的哲學著作。這確實是很高的評價。

人的聲譽有著一條幾乎不變的曲線。生前不斷上升,儘管晚年有所下降,可是到了出訃告和舉行悼念儀式的時候,卻又突然猛升上去。然後再跌落下來,經過整整一代的時間不受重視。但是這種聲譽*終還會恢復並得到後人的公允評價。羅素死於1970年;在其後的幾十年裡,他的名字(正如上面所講,不是他的真正影響)只有在討論那些深受他的著作影響的題目時才會被人提到。其中主要是:關於指稱和摹狀語的討論、存在的分析,以及知覺理論的*新發展歷史。造成這種退居腳註地位的一個原因是有一段時間維特根斯坦提出了一種與羅素的分析風格十分不同的東西(維特根斯坦的聲譽升降卻與上述曲線走勢不同;在他剛剛死後有三十年一直受到熱心門徒的崇拜,但是儘管他的哲學天賦很高,近來也得到了比較冷靜的評價)。事實上大多數從事哲學工作的人仍然繼續採用羅素的分析風格,但是維特根斯坦思想的名氣和他的門徒的充沛活力卻使人得出幾乎相反的印象。賴爾有一段話可以解答這個問題,他認為羅素並不想建立一個由其門徒組成的學派。他說:“羅素教導我們不要思考他的思想,而要去想怎樣發展我們自己的哲學思想。一方面我們現在不是、將來也不會再成為羅素的信徒;另一方面我們每一個人現在多少又都是羅素的信徒。”

一般來說,思想家通過對哲學的重大問題(說得通俗一些就是生活的重大問題)提出有吸引力的答案而招來信徒。羅素對於答案則抱著懷疑的態度,儘管他也在全力去尋找。他在《哲學問題》的結論部分談到哲學的價值時寫道:

 

研究哲學的目的不是為了對哲學問題給出確定的答案,因為一般來說人們無法知道確定的答案就是真理,而是為了這些問題本身;因為這些問題擴大我們關於可能的事物的想法,豐富我們理智上的想像,減少那種封閉理智不去思辨的獨斷自滿;但是*重要的還是因為通過哲學靜觀看到宇宙的宏大,心靈也變得開闊起來,從而能夠達到那種同宇宙合一的至善境界。

 

不管人們選用什麼尺度,羅素(他通過靜觀看到許多宇宙)都算是一個有著偉大才智的人。他改變了哲學的進程並賦予它一種新的性質。就人們自身的活動範圍來講,歷史上很少有人可以得到這樣的評價。即使這樣,一些人也是靠偶然機會或短暫的努力取得聲譽的,例如亞歷山大? 弗萊明和加夫里羅? 普林齊普,且不必管其各自的好壞如何。與這些人恰成對比,羅素的成就是靠紀念碑式的手段取得的:寫過許多本著作和很多篇論文,做過許多次講演,前後歷經幾十年,足跡遍及各大洲。因此他確實是一位可以同亞里士多德、牛頓、達爾文、愛因斯坦並肩站立的超乎尋常的偉人。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04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