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追隨(中國打工子弟心靈筆記) (簡體書)
滿額折

追隨(中國打工子弟心靈筆記) (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29.8 元
定價
:NT$ 179 元
優惠價
8715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我國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總數約1億人,約2000萬流動兒童跟隨父母在異鄉漂泊。人們為他們的生活困頓、求學艱難而震撼,而感慨,卻往往很少有機會俯下身去真正傾聽他們的內心。

本書主編之一懷舊船長通過教孩子們寫作,意外發現了一座溝通孩子們內心的橋樑:讓孩子們自己寫自己的生活,寫自己的心聲。於是有了本書。

《追隨》一書是從北京市海澱區行知實驗學校100多萬字的學生課堂習作中篩選出來的,56個小作者,112篇心靈筆記,篇篇真摯感人、可圈可點。這些小作者的年齡大致在11~13歲,來自全國不同地方。他們寫下的這些文字,記錄的不僅是打工子弟的心路歷程,更是一個時代都應該去俯身傾聽的聲音。

作者簡介

易本耀

男,1962年10月生,河南省息縣人。從事打工子弟教育事業已有23年,現為北京市海澱區行知實驗學校校長,北京民辦教育協會農民工子女教育分會理事長,河南省第十一屆、十二屆人大代表。

 

懷舊船長

本名胡友聰,作家,青少年潛能開發專家。著有長篇小說《婚姻治療師》《相夫》等。1999年開始報導北京行知打工子弟學校(今“北京市海澱區行知實驗學校”),與易本耀校長和打工子弟學校結下了不解之緣。2016年春,為該校學生們義務開設一學期的寫作輔導課,幫助孩子們敞開心扉,流淌心聲。

名人/編輯推薦

少年有志,國家有望!

易本耀校長深情講訴行知打工子弟學校風雨飄搖的23年

傾聽12歲小男孩上學遇阻之後的稚嫩發聲:“北京,我一定會回來的!”

樂嘉、懷舊船長、趙蘭健等誠懇推薦,關注打工子弟教育,願你我結伴而行!

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持續關注,香港世界宣明會、聯想、萬科等社會團體接力公益

目次

序一 願你我他彙聚螢火之光/樂嘉

序二 一曲動人的遷徙長歌/易本耀

序三 寫作是心靈的出口/懷舊船長

第一輯 追隨

我國有2000多萬兒童跟隨父母在異鄉漂泊。追隨,是他們最原始的愛。

追隨/宋宇欣

虛落的紅燈籠/郝佳睿

血淚鋪成的幸福路/劉耀娜

媽媽回來接我了/陳若璿

恨您,也不及愛您入骨/張儀漩

久別的懷抱更溫暖/李欣怡

北京,我一定會回來的……/郭奇

撥浪鼓/周可心

爸爸,早點回來!/呂鵬飛

寒冬過後是暖春/陳潤琦

我是一隻小螞蟻/紀金亮

我到北京找爸媽/寇曉雨

五年的約定/李佳旭

有媽的孩子不覺苦/劉欣悅

望斷村頭路/張瑞鑫

我不想在夢中與父母相會/帥晶澤

生命中的黑暗史/朱燦

留守兒童只差一味鹽/李子炎

糖不是最甜的東西/薑隨想

跟著父母闖北京/梁軒琦

父親教我放鴨子/李楠

我原諒了媽媽/魯正偉

第二輯 我家

這是少年游子們的心聲。他們在這裡認識世界,在這裡承接陽光,在這裡感受心靈的悲歡。

我心嚮往的地方/萬旭陽

家,在記憶裡安放/陳若璿

心安之處即為家/薛格鑫

小家有愛也溫暖/陳登雯

我有一個大家庭/付賢會

我們在北京租來的家/高宏碩

港灣/帥晶澤

第三輯 父母

所有的愛,因為有了離情別緒而變得刻骨銘心。

挫折/劉耀娜

父親原諒了闖禍的我/楊京超

可愛的父親/陳怡然

工地上的父親/卜令全

松鼠爸爸/周可心

魚骨頭/朱燦

愛如烈火/李佳碩

母愛是座安全島/段鵬

卡車司機/胡俊波

暴雨中的母親/李佳旭

難忘的海灘/李子炎

大老粗父親/梁軒琦

媽媽教我種莊稼/宋雨安

世上最好的養料/武嘉樂

商販爸爸/薛格鑫

最美麗的女人/耿巧慧

無聲的付出/魏忠陽

母愛不容踐踏/李楠

第四輯 求學

打工子弟求學,多了許多艱辛。但是我們仍然看到了一縷縷陽光。

求學記憶/黃抒涵

武林高手/李佳碩

考古學家奇遇記/郭奇

天梯/武嘉樂

艱辛求學路/高宏碩

楊平學藝平山賊/紀金亮

兔兔俠/王夢雲

維吾爾族的小孩上學好難啊/熱依拉

第五輯 節日

節日是歡樂的,因為這種歡樂太過稀少;節日是溫暖的,因為這種溫暖刻骨銘心。

紙燈籠/萬旭陽

節日/郭奇

中秋月桂圖/陳若璿

天使戰勝了魔鬼/陳思雪

六一兒童節/鄧晨曦

在北京過春節/宋宇欣

古爾邦節/熱依拉

歡樂除夕夜/寇曉雨

異鄉的春節/卜令全

節日,快樂就好/呂鵬飛

家鄉的春節/鄭夢婷

第六輯 感動

因過早經歷了人生的風霜,他們的感動往往凝聚在某一時刻,他們的感悟往往更為深邃。

感動/高幸福

懸崖大樹/陳翔

我的保護神走了/孫悅悅

送別/楊京超

泥塘遇險/李佳碩

城市美容師/劉若松

珍惜/楊陽

習慣/萬旭陽

第七輯 聯想

無論是有形的水,還是無形的水,在孩子們的筆下都具有生命和活力。

美麗的靈魂/李欣怡

偉大的造就/黃抒涵

夢想與價值/宋宇欣

微小的力量/張儀漩

水的憤怒/楊京超

奉獻之水/李佳旭

曲折的旅程/李文靜

水的抗爭/薛格鑫

神水/薑隨想

意外之旅/張雨欣

雪孩子/耿巧慧

珍寶/明明

第八輯 想像

美妙的文字從心裡長出來,我們看到了一件件奇幻的事,更看到了一顆顆渴望的心。

幻湖/楊佳鈺

恐懼/陳超

藍色的眼淚/鄧晨曦

奇幻的清明/陳翔

心裡有鬼/王東豪

脆弱的友情/胡俊波

魔鏡/卜令全

密匙/宋雨安

義門/李欣怡

古堡探險記/李文靜

我把星空搬進屋/王志豪

幻覺/寇曉雨

詭畫/張強

鯊魚媽媽/劉若松

第九輯 未來

孩子們出離現實生活中的煩惱,變得更加自信,他們在精神世界中構建著夢想的家園。

虛實之間/黃抒涵

還我明天/陳超

角色/宋宇欣

游艇上的生活/高宏碩

小發明改變大世界/孫悅悅

三大家族/陳登雯

二十年後的一天/張雨欣

未來的房屋/李文靜

奇異的婚禮/孫夢璐

海底王國/鄭夢婷

機器人的反抗/付賢會

未來歷險記/王東豪

側記 傾聽社會底層的稚嫩吶喊/蘭健

書摘/試閱

序一 願你我他彙聚螢火之光 

樂嘉 

連夜讀完孩子們的作品,閉上眼睛,坐了半晌,心情難以平靜。

這個彙聚孩子們心靈筆記的集子,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未曾熟知的世界。和所有的世界一樣,這個世界有愛和溫暖,有淚水和歡笑,也有感動和迷惘。唯一不同的是,這世界裡的孩子們,有一個特殊身份——打工子弟。

我在電視節目上看到過這個群體,但真正認識和瞭解他們,卻是這次通過他們的習作。比起那些在溫室裡長大的孩子,他們太早地經歷了人生的風雨,也磨礪出了生活的勇氣。讀他們的作品,我並沒有在讀以前以為或許會產生的那種同情感,更多的,充滿了敬佩。一篇篇散發著生活氣息的文章,即使有那麼些撕裂的苦痛,也能使你感受到苦痛之上的驕陽。

作為一個奶爸,我深切地體會到成長帶給生命的歡喜。但是,打工子弟們的成長過程雖有動人時刻,卻是被迫的、無奈的、殘缺的、擠壓的,大多數時候,除了無助,還是深深的無助。這些孩子們的父母都是中國公民,在城市建設大潮中奉獻了血汗,可他們的孩子沒有完全享受到全面義務教育的權利。對這些成長中的孩子而言,他們的每一年每一天都不可重來。

很多年以後,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打工子弟求學難”這一社會現象,必將成為漫漫歷史長河中曾經的一個痛點,被輕描淡寫地加以總結,讓人們逐漸地淡忘,可是,那些身在其中的上千萬打工子弟的曲折成長必然無法抹去—親情的割裂、心靈的創痛、求學的艱辛、前程的迷茫……這些情緒累加到每一個活生生的個體身上,是生命之重,抑或生命之輕,或許誰都不能回答。

現在,對於我們來講,無論困難多大,需要多少人經過多長時間才能真正解決,重要的是,我們必須意識到:孩子們不能等!孩子們也等不起!

慶倖的是,社會各界對打工子弟們的關注一直都在。

易本耀校長,篳路藍縷,在為孩子們創造學習機會的道路上一走就是23年,其精神讓政府、公益機構和海內外人士感動並付諸行動,數萬名適齡兒童也因而免於失學。

懷舊船長,本書主編,多年來,櫛風沐雨,奔走呼號,一直以來,身體力行,全心奉獻,長期到打工子弟學校義務授課,引導孩子們寫出情真意切的好作文。

我相信,本書出版後,所到之處,必將觸及更多善良的人們柔軟的內心,讓社會各界更深入地瞭解這個群體,彙聚眾人的力量,從而幫助更多的流動兒童掃除障礙,少受歧視,多獲支持,順利完成他們的學業。在我看來,對這些孩子們和無數打工者來講,這就是天下最大的正能量了。

我,被他們的所作所為感染和激勵。作為性格色彩學院的創辦人,願帶動所有的性格色彩講師,盡綿薄之力,為城市的打工子弟學校老師們義務講授性格色彩課程,如有需求,請廣大打工子弟學校聯繫我們。我希望,在兒童的成長中,老師經過專業的性格色彩訓練,可以因人而異,因色施教,更好地引導孩子;孩子們也能夠更加積極、健康、陽光,從而更好地認識自己、包容他人、奮發有為。

打工子弟是一個宏大的社會問題。解決社會問題,除了政策上的支持,更需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無論是物質層面的資助,還是精神層面的激勵,或是學習層面的推動,都是孩子們迫切需要的。

你的關注,我的支持,他的幫助,哪怕只是螢火之光,一旦彙聚,大放光芒,就能照亮孩子們前行的道路。願你我他結伴而行。

是為序。

 

 

追隨 

 

宋宇欣女 12歲籍貫黑龍江牡丹江

 

我抽屜裡有一個小盒子,小盒子裡裝著一顆奶糖。這顆糖裡包含的痛苦,比糖分還高。

那天,天陰得很。烏雲好像是預知未來的天神,為我哭泣。我躲在姥姥的小屋裡,和姐姐一起玩躲貓貓。媽媽她們不知道在幹什麼,在西廂房嘀嘀咕咕的。姥爺已經做好了飯,雖然熱過幾次,可還是沒人吃。

我們玩累了,徑直走向西廂房。當我推開門時,屋子裡瞬間安靜了。只見媽媽把食指壓在嘴唇上,眉頭緊皺,臉上卻擠出了幾絲微笑。

媽媽把我領出屋去,走到大院的一個角落。她手裡拿著兩塊糖,一塊放在我的手裡,一塊剝好後放進我的嘴中,問我:“糖好吃嗎?”我點點頭。媽媽說:“那我再給你買些吧。”我分明看到她眼眶中盛滿淚水,但那時,我以為是被雨水打濕的。

只見媽媽慢慢起了身,手緊緊地抓著我的袖口,脆弱的布好像都要被抓爛了。媽媽終於鬆開手,緩緩地走向大門,時不時往後望上幾眼。我看到媽媽蒼白的臉和嘴唇,在陰天下如同白紙,她的嘴角下垂,在微微抖動。多年以後想起,這一幕仍然像發生在一分鐘前。

當時,我邊吮著嘴裡的甜蜜,邊睜大眼睛看媽媽。直到她走出大門消失在風裡,我也沒有覺得奇怪。

我轉頭望瞭望我家的小門,姥姥姥爺都如同木頭人似的立在門口。就連性格急躁的姐姐,也乖乖地站在門邊,下巴貼在胸脯上方,像是做錯了什麼。姥姥的眼角也快要流出淚水。

我滿不在乎地說:“怕什麼,媽媽給我買糖去了。”說完,我便拿起手中的糖,想剝開吃掉,儘管嘴裡的那塊還沒吃完。

雨陡然下了起來。姐姐突然跑過來,使勁搖晃我的身子,哭著說:“媽媽走了,媽媽不回來了!”我手裡的糖立刻掉在地上,我的眼淚如黃河水一樣洶湧。我飛奔出去,在大雨中追趕我的媽媽,但是我的步子太小,追不上。我放聲呼喊,可是回答我的,只有連天的雨水跌碎在地面發出的哀號。

姐姐沖出來,緊緊地抱著我,把那塊沒有剝開的糖塞進我的口袋裡。

這塊糖一直陪伴著我。它在一千八百多天裡沒有拋棄我。

那年我七歲。

我的老家在黑龍江的鄉下,那個地方有奶糖,但我恨那個地方。從我的家鄉到北京只有千里之遙,但我和姐姐卻用了五年的時間才追隨到媽媽的腳步。也許,媽媽也有自己的苦衷,她也用全部的愛作了彌補,但逝去的童年不像奶糖一樣可以保存。它永遠不可追回。

 

懷舊船長點評:一塊奶糖,五年離別,也是五年相思。家鄉,有幼時的女兒念念不忘的甜蜜奶糖,有帶給她與媽媽隔絕兩地的些許怨恨。或許在長大以後,女兒會理解母親,漸漸釋懷,但童年銘心刻骨的記憶卻很難消除。作文樸實無華,呈現的畫面裁剪得當,道盡了萬千打工子弟的心聲。

 

北京,我一定會回來的…… 

郭奇男12歲籍貫河南信陽

飛馳的火車在不知不覺中把速度減了下來,搖晃著長龍似的身子嗚嗚叫喚著緩緩前行。車窗外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直沖雲天的高樓,汽車一輛連著一輛從灰白色的馬路上滑過。哇!這就是北京啊!

一想到即將追隨父母在這裡立足,內心就忍不住有點小激動。從今往後,我將成為這裡的一員,我和父母將不會再被生生分開,在這座城市的某個角落,也將有我一張課桌。

沒想到,一張小小的課桌,雖然占不了多大地方,但要安放在這裡可沒那麼容易。沒有學籍,沒有戶口,沒有幾證……爸爸帶著我東奔西走,但沒有一所學校願意收留我。最後,爸爸的同學告訴我們,到行知學校看看吧。

我們來到了行知學校。雖然這裡的環境沒有想像中的好,但有學校願意收留我,我和爸爸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美好的時光匆匆而過,一轉眼我就到了三年級。我長髮扁鼻方臉的爸爸以雄渾的聲音告誡我:只管學習,別顧其他。我牢記爸爸的話,全身心投入學習,遨游在知識的海洋裡。就連最好的同學邀請我到他家玩兒我都沒有去過。好成績總是留給努力學習的人,期末考試我得了全班第一。我奔跑在學校陰涼的過道上,不小心撞落了一名畢業班學生手中的卡片—學籍卡。我撿起這東西還給同學並真誠道歉,看著那名同學拿著卡片在衣服上又蹭又擦的,心裡就有點來氣:一張小紙片,至於嘛!不過看著他很寶貝的樣子,我也一頭霧水,不知道這東西有什麼用。

四年級,我仍然保持著全班第一,很風光。到了五年級,在一次班會上,老師鄭重地提到了我快忘記的三個字“學籍卡”,並告訴我們,如果辦不下來學籍卡,我們在北京的學習將止步於六年級,初中必須回到老家上。我們的學習沒有什麼變化,但為了這張小小的卡片,家長們被折騰得人仰馬翻。爸爸仍然告訴我,只管學習,其他不用我操心。

一轉眼就到六年級了,“學籍卡”三個字反反復複出現在老師和同學口中,每次聽到這三個字,我雖然有點擔心,但還是一心撲在學習上。爸爸媽媽來來回回地奔波,腿都快跑斷了,終於為我弄到了那個叫“學籍卡”的玩意兒。不過,到此時我才知道,父母費盡心血弄來的東西,頂多為我們在北京的學習延長三年,到高中還得回到老家去上的。我的心被這個消息狠狠震碎了。突然之間我又笑了。其實也不必驚奇,曾經大街上那些帶著地方口音的咿咿呀呀不是被本地人當作笑話嗎?外地少年的一次調皮搗蛋不也成了大報小報必討論的話題嗎?追隨父母的腳步之所以這麼難,只是因為我們是外地人,是這裡的打工子弟。

不管怎樣,我追隨父母的決心永遠不會變。我在心裡一遍遍地告訴自己:首都北京,總有一天我要靠自己的本事重新殺回來!

 

懷舊船長點評:本篇文章直抒胸臆,以小作者自身的經歷和體驗控訴了教育的不公平。誠然,在國家城鎮化發展的過程中不可能一下子解決所有問題,但孩子們的成長只有一次。可貴的是,郭奇同學以積極的心態表現出一個有志少年的氣概:我一定會殺回來!這是一位少年發自內心的吶喊,希望全社會都能聽到。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15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