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主編
洪淑苓
1962年生於臺灣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曾任國語日報社《古今文選》特約主編、臺大藝文中心創制主任、美國聖塔芭芭拉加州大學訪問教授、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暨合聘教授。研究專長為民俗學、臺灣民間文學、臺灣文學、現代詩。曾獲全國學生文學獎、臺大現代詩獎、教育部青年研究著作獎、教育部文藝創作獎、臺北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詩歌藝術創作獎等。
在教學與研究之外,並有散文與新詩創作。曾出版詩集《合婚》、《預約的幸福》、《洪淑苓短詩選》,散文集《深情記事》、《傅鐘下的歌唱》、《扛一棵樹回家》、《誰寵我,像十七歲的女生》,以及學術專著《思想的裙角────臺灣現代女詩人的自我銘刻與時空書寫》、《現代詩新版圖》等多部。2016年同步出版散文集《騎在雲的背脊上》、詩集《尋覓,在世界的裂縫》、童詩集《魚缸裡的貓》及詩論集《孤獨與美────台灣現代詩九家論》。
編著
江明明、吳慕雅、李玉華、許芳菁、黃健綸、葉家伶、劉宸芳
名人/編輯推薦
「飲食文學」是以文學的形式,撰寫與飲食相關的經驗及想像,並自飲食出發,連結至情感、文化、歷史、自然環境等方面。飲食書寫不再止於透過文字傳達美味,而是更進一步思索飲食之於自身以及人類的意義。
序
飲食文學導論 洪淑苓
一、何謂飲食文學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吃飯皇帝大」,無論是富豪還是平民,一日三餐都是不可或缺。各色餐點不僅填充我們的肚皮,也帶給我們愉快的感官享受和記憶。飲食也和人生經驗、思想情感有著密切的關連,如同英文諺語所說“You are what you eat”.,「人如其食」,和飲食有關的一切,在在反應了我們的人生觀、人格特質。
飲食是日常生活重要的環節,把有關「飲食」的種種記錄下來,也就具備「飲食文學」的基本形式。廣義的飲食文學,可包含食譜、有關飲食的紀錄報導、歷史考證、論述,以及文學創作。狹義的飲食文學,則必須具備文學創作的特質,不僅寫下飲食的內容、形式,還必須蘊藏作者的情感與思想,傳達情境、美感或文化的意涵,也必須具有創意。而既然稱為飲食文學,「飲食」的描述也得在其中占有一定的份量,否則就和一般文學創作沒有太大的區別。換言之,必須兼顧「飲食」與「文學」兩個元素,而其中的比重,則看作者巧妙的搭配。
因此,何謂飲食文學?我們試著結合「飲食」與「文學」兩個元素來看,飲食文學指的是—以「文學」的形式,撰寫和飲食相關的內容、經驗與想像,藉此表現對飲食的印象與記憶,並寄託作者的情感與思想。
所謂文學的形式,包含詩、散文、小說、評論等創作形式,其筆法可能是寫實或是想像,或者兩者穿插運用;敘述方式則有敘事、抒情或是議論。所謂飲食,指涉的範圍有菜餚(各種美食、料理、餐點)、食材、飲品以及和飲食有關的空間,如廚房、市場、餐廳、產地等。
二、飲食文學之興起與流變
飲食文學自古有之,然而,「飲食文學」這個名詞與概念的出現,卻是現代才有的。
一九九八年,林文月出版《飲膳札記》,同年,焦桐、林水福主辦第一屆飲食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這兩件事,可說正式帶出了「飲食文學」的概念。此後,各種飲食文學創作集、選集、雜誌等紛紛出版,形成寫作的風潮,每年的「年度飲食文選」更可說是文壇盛事,也標記著當年度飲食文學的成果。
「飲食文學」在九○年代開始受到重視,但卻可以上溯到五○年代的現代文學,從一些老作家的懷舊、懷鄉書寫中,讀到飲食文學的味道。以下就以戰後臺灣現代文學為範圍,介紹飲食文學的流變。
(一)一九五○—六○年代 懷鄉的飲食書寫
一九四九年以後,臺海兩岸分治,大批中國大陸的居民隨政府遷移到臺灣。這些外省族群把對於故鄉的懷念形諸文字,於是產生懷鄉文學,其中對家鄉飲食的回憶,也佔有重要的份量。
一九五○年代起,報刊雜誌經常可見藉飲食來懷鄉的作品。朱介凡主編《閒話吃的藝術》、《閒話吃的藝術續集》就是蒐集了一九五○—六○年代的此類文章。而中央日報副刊在一九六○年代起,也開闢「家鄉味」專欄,廣徵各界稿件,後來結集出版為《家鄉味》兩冊共八百篇文章,涉及的家鄉飲食遍及大江南北,很多文章在最後都會感嘆何時能夠再嘗家鄉味,可見飲食足以勾起鄉愁,也只能藉飲食書寫來慰解鄉愁。
(二)一九七○—八○年代 憶舊、品賞與考證式的飲食書寫
七○—八○年代的飲食文學,有憶舊、品賞和考證式的寫作方式。憶舊,指的是廣泛地書寫昔日在大陸生活的各種飲食經驗,除了懷鄉,也增加了紀錄、品賞的作用。而這種對美食的喜好,也延伸到對當下臺灣飲食的探索,於是尋訪各地小吃,品評優劣的文章也會浮出檯面。考證式的書寫,指的是在個人飲食經驗與記憶之外,加上對某個食物的典故、歷史、文化的引用和考據,為飲食文學增加知識的面向。
進入七○年代,飲食文學的懷鄉表現逐漸淡化,而以憶舊的情感模式出現。譬如梁實秋的《雅舍談吃》,書中各篇寫於七○—八○年代,但內容大多是從前在中國大陸品嚐美食的記憶。梁實秋以暢快幽默的文字寫下往事回憶,但也詳細記錄食物的作法,顯現他精通飲食藝術。其中的〈芙蓉雞片〉、〈水晶蝦餅〉、〈獅子頭〉、〈醋熘魚〉等篇,最是膾炙人口。
另一位美食家唐魯孫,由於出身滿清貴族後裔,加上人生閱歷豐富,他的《唐魯孫談吃》對於北京名菜以及中國各省佳餚,都能品其精華,如數家珍。他是個嗜吃、好吃、懂得吃的人,因此來到臺灣以後,對於臺灣小吃也都能賞愛,如萬巒豬腳、臺南棺材板、四臣(神)湯、新竹貢丸等,在他書中也都有一席之地。唐魯孫可說是個善用舌頭品味食物的高手,才能寫出各種飲食的獨特滋味。
憶舊、品賞之外,另有關於飲食歷史的考證文章,以逯耀東為代表。逯耀東為歷史學家,他最早出版的飲食散文集《祇剩下蛋炒飯》結合個人飲食經驗、名人軼聞舊事與飲食歷史,以信實順暢的文字、開闊的視野,將中國歷史、社會變遷與飲食之道銜接在一起,為飲食文學開拓的新面向。由於他的文筆質樸厚實,對歷史典故娓娓道來,使得這種考證式的寫法,不會流於枯燥,反而在感官印象之外,具有人文觀照的意義。
(三)一九九○年以後 繽紛多元的飲食書寫
九○年代以後,飲食文學的類型增多,作家在創作時更有超越前人的創意,使得飲食文學更加多采多姿。從書寫的視角與筆調,可分為四個類型:記事與抒情、尋訪與品評、知性與論述、創意與實踐等。
1.記事與抒情
記事、抒情是文學兩大主軸,和飲食結合在一起,更凸顯飲食與人生的互動關係。人們因為和某些人一起吃飯,或者品嚐特殊的食物而留下深刻印象,日後回想起來,更是百般滋味在心頭。
林文月《飲膳札記》便是此類型的經典之作。此書共十九篇,紀錄和師長、友人宴飲的往事,也記載家鄉與家族食物的作法,將「飲食」與「文學」兩大元素綰合得恰到好處。
張曼娟《黃魚聽雷》以春、夏、秋、冬分卷,藉食物寫下與父親、母親、友朋、學生的相處記憶,也寫下自己對於愛情的盼望與失落,涵蓋了飲食的記事與抒情的面向。
方梓《采采卷耳》、《野有蔓草:野菜書寫》以故鄉花蓮為背景,探索野菜的滋味,也寫下阿美族和客家族群的飲食特色。她筆下的飲食記憶,充滿親情回憶和花蓮風情。
2.尋訪與品評
飲食文學作家通常就是美食家,他們秉著對「吃」的喜好,到處尋訪美食,也樂意提供這方面的資訊和經驗,和讀者分享。而既然是親身體驗,往往也有品評高下的用意,藉文章寫出哪一家餐廳、哪一道菜值得推薦。有時甚至特地在小巷弄裡尋找家鄉味、媽媽的味道、阿嬤的滋味、古早味等。
這樣的寫作模式,可用舒國治《臺北小吃札記》為代表。他以行雲流水、愜意瀟灑的筆調,介紹貌不起眼的小吃,卻能勾勒出小吃的獨特風情。
焦桐的「臺灣味道三部曲」—《臺灣味道》、《臺灣肚皮》、《臺灣舌頭》,也可看到這樣的寫作模式。這三本書共寫了一百二十八種食物,但其實已不限於個人和家庭的回憶,而是他費盡十年功夫,對臺灣各地美食進行田野調查的結果。
3.知性與論述
逯耀東以歷史考證的筆觸書寫飲食,開啟後來作者飲食書寫的知性模式,在飲食文章中加入知識介紹、歷史典故、生態意識以及社會議題思考等。這類著作顯現了作者知性的一面,也使我們對於食物與社會、歷史、乃至於人類的文明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
蔡珠兒《南方絳雪》鎔鑄知性與感性的筆調,以介紹博物學的姿態,為讀者爬梳了蘋果、甜菜、荔枝和多種香料的產地與流傳歷史,令人感到新奇。書寫此書時,她正居於香港,所以也寫下了對香港飲食文化與風土人情的深刻看法。
劉克襄的創作一向以自然生態書寫見長,他涉足飲食文學,也和自然環保問題有關。《失落的蔬果》、《男人的菜市場》對於臺灣野菜、菜市場,都有具體而微的觀察,形成具有民族誌風格的飲食風土筆記。
4.創意與實踐
對某些作家而言,飲食不是案頭文章,而是可以實踐,或者說是可以試驗的一件事。也因此,若能兼有廚藝與飲食作家的雙重身分,似乎是頗為完美的事。譬如韓良露自小受到外婆、父親和母親的影響,擁有臺南、外省和西餐三種不同品味的薰陶。她居住在英國時期,也經常和外國友人交流美食經驗。當她回到臺灣,便創辦了「南村落」這個實驗飲食創意的地方,而她的著作如《臺北回味》、《良露家之味》等,也都盈滿對食物、家人、地方的情感。韓良憶則擅長以音樂搭配美食,並且加上自己的創意,做出一道道可口的料理,《廚房裡的音樂會》、《韓良憶的音樂廚房》等書,都是她的創意料理書。
5.詩意與虛構
就目前出版的著作來看,飲食文學雖以散文類的著作為多,但新詩、小說仍有相關著作。
詩是精練的語言,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寫出飲食的精髓和象徵精神,在在考驗詩人的功力。焦桐《完全壯陽食譜》屬實驗之作,以詩的文字書寫「食譜」,大膽而有創意的料理方式,把感官的享受和情欲的想像交織在一起,成為飲食詩的特殊代表。無獨有偶,江文瑜《阿媽的料理》則以女性的視角,藉飲食投射女性獨立意識以及對性別文化的評議。
小說注重虛構與想像,一個動人的故事底下,可能反映了國族、時代、性別或是作者的奇思妙想。以飲食為主題的小說,顯然需要更多飲食的橋段來鋪陳上述的主題,才能成功傳達作者的思想。李昂的《鴛鴦春膳》是一部以飲食為主題的小說集,全書共六篇,從怪奇的野味到純然的素齋,彷彿一趟探索食物、自我與歷史的旅程。此書大大開拓了飲食文學的類型,以小說撰寫,讓作者更有發揮的空間。
以飲食元素注入小說,另兩部小說集有不同的表現方式。宇文正《微鹽年代‧微糖年代》展現新的意圖,以微鹽、微糖兩個系列,分別寫出甜蜜與悲傷的故事,而每一篇也都以一種食物來貫串。楊明《別人的愛情怎麼開始》的十一篇小說作品,也是以食物穿插在故事中,由此探討人與人的關係。
三、飲食文學的特色
飲食文學是「飲食」與「文學」的結合,在創作藝術上,自然也有其獨特的表現,以便和其他文學區隔。換言之,除了極力描寫飲食的滋味和樂趣,也需有主題深度,才能產生精彩傑出的經典之作。飲食文學的特色可從五方面來看:
(一)突出感官印象的描繪
就創作技巧來看,食物講究色香味俱全,寫作飲食文學也需要凸顯各種感官味蕾,細膩的描寫食物的外形、擺盤、口感、香氣等,才能夠吸引讀者「望梅止渴」,一邊閱讀一邊想像食物的滋味,甚至忍不住「流口水」。
(二)融入食譜或烹飪方法
飲食書寫刺激讀者的想像,有如「畫餅充飢」,但作者也不能含糊籠統,實際的作法也必須交代一二,方才顯得作者是真正的行家。因此,「融入食譜或烹飪方法」是不可或缺的創作技巧。但所謂附上食譜,並不是將食譜照單全抄,而是附上自家的「小祕訣」,使讀者讀來更感到親切、實用。
(三)挖掘飲食與人生的關聯
在內容上,飲食之道,不只是滿足口腹之欲而已,食物也帶給人們心理上的快慰,令人身心舒暢。作家書寫飲食經驗,正是透過聯想、記憶、思考飲食與人生的關係。喜好的食物、烹煮食物的人、用餐的情境……都會引發人們回溯童年或是人生特殊的階段,也會和親情、友情、愛情等連結在一起,透過飲食去挖掘內在的記憶和飲食的象徵意義,都能夠使飲食文學更具有深度。
(四)深度體察本土與異國文化
在題材的拓展上,對於文化的觀察和體驗,也是飲食文學可以展現思想深度的地方。無論是陌生新奇的異國飲食,或是親切有味的臺灣本土飲食,經由作家的接觸和用心觀察,都可以引導讀者認識某一類文化的內涵。飲食是體認文化的最佳途徑,飲食文學當然也要寫出本土文化或異國文化的精髓。
(五)以實踐帶動飲食文學新風潮
近年來飲食文學最突出的現象是,作家把創作和烹飪結合為一,一本飲食文學的誕生,也代表作家多年來投入廚房工作的成果。莊祖宜《簡單‧豐盛‧美好:祖宜的中西家常菜》、王宣一《國宴與家宴》等都是最佳範例,近來效法的作家尤多,而且作菜的方式更有創意和變化。親身實踐之後的飲食文學,開創了寫作的新風潮,更具有說服力,也符合文學必須具有創意的精神。
四、總結
透過前文可知,飲食文學從零散的作品,進入專集、選集、主題書的出版,創作形式與內容迭迭創新。本書即是根據這樣的觀察,編選八大主題與代表篇目,希望藉此和讀者一同踏入飲食文學的秘境,分享精采的飲食、人生與日常生活體驗。也期待更多創作者投入飲食文學的書寫,讓飲食文學繼續茁壯,不斷推出文學的盛宴。
目次
02探索食物天堂
---大溪菜市場 劉克襄
---二十四張祕密菜單 蔡珠兒
03食材與風土
---臺灣肉粽 林文月
---鹹湯圓 焦 桐
---歷史的味道 方 梓
---驕傲的內本鹿之歌—獵人的舒跑,會行走的樹 洪震宇
04異國飲食文化
---驚喜的晚餐 詹宏志
---「月舞」餐車 張北海
05獨家料理
---嚐一嚐陽光的滋味 韓良憶
---沙漠中的飯店 三 毛
06飲食之情感與記憶
---阿嬤的盛宴 韓良露
---家鄉味—爸爸教我的飲食事 田運良
---剝開我,你只會流淚 張曼娟
---出門訪古早 逯耀東
07飲食面面觀
---富貴食堂 從社區營造到一碗割稻飯 陳怡伶
---飲憂 臺灣手搖茶的杯底乾坤 潘美玲
08小說中的飲食與想像
---夏綠蒂的修養 宇文正
---珍珠奶茶 李 昂
09飲品與人文意義
---茗仙子 周芬伶
---慢慢等待一瓶葡萄酒 楊子葆
書摘/試閱
夏綠蒂的修養 ◎宇文正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本週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