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紙系千秋新考:中國古紙擷英(簡體書)
滿額折

紙系千秋新考:中國古紙擷英(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28 元
定價
:NT$ 768 元
優惠價
87668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對中國自漢代以來直至清代的30餘種載譽史冊的著名古紙進行了專題式的細緻研究,許多內容是作者將其幾十年的研究心得首次公之於眾,對於文博界特別是藝術收藏領域有珍貴價值,對於中國古紙研究和古字畫修復和鑒定的未來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作者簡介

劉仁慶,筆名牧牧、喻子牛、柳義祝、華之夫等。湖北武漢人。教授。1959年畢業於華南工學院(現改名為華南理工大學)化工系造紙專業。先後在北京輕工業部造紙研究所、輕工業部科學研究院、輕工業部環境保護研究所、北京輕工業學院工作。曾任《紙和造紙》雜誌主編。1964年加入中國造紙學會。1979年加入中國科普作家協會。1981年參加中國輕工學會。1979年至今擔任中國科普作家協會工交科普委員會委員。1981~1998年擔任中國造紙學會科普及教育工作委員會副主任。1990年獲中國科普作協授予的“成績突出的科普作家”榮譽證書。自1960年開始從事科普創作。在全國各類報刊上發表科普文章500餘篇,著述20種。參與了北京科教電影製片廠拍攝的科普電影1部。並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北京電視臺播送過科普節目。

本書對中國自漢代以來直至清代的30餘種載譽史冊的著名古紙進行了專題式的細緻研究,許多內容是作者將其幾十年的研究心得首次公之於眾,對於文博界特別是藝術收藏領域有珍貴價值,對於中國古紙研究和古字畫修復和鑒定的未來發展更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目次

我對古紙的認識 (代 序)
第一章 漢代古紙
第一節 紙字的出現和討論
一、紙字起源
二、西漢竹簡上有紙字
三、造紙與漂絮法
第二節 文獻古紙與出土古紙
一、蔡侯紙和左伯紙
二、七種西漢麻紙
三、兩種東漢麻紙
第三節 兩漢麻紙的分析比較
一、原料選用
二、製造方法
三、成紙品質
第四節 學術之爭不忙下結論
一、現況
二、討論
附:蔡倫生平略表
第 二 章 晉代古紙
第一節 蠶繭紙
一、史料記載
二、工藝演變
三、樣品分析
四、試驗研究
第二節 側理紙
一、紙名解釋
二、制法異化
三、失傳之謎
四、清代仿造二、製作方法
三、防蟲效果
第四節 連史紙
一、紙名的淵源考察
二、兩個產地一種紙
三、鉛山連四紙制法
四、從“連四”變為“連史”
五、記錄“機器連史紙”
第五節 毛邊紙
一、毛邊紙之由來
二、毛晉是何許人
三、毛邊紙的生產
四、毛邊紙的討論
第六章 清代古紙
第一節 開化紙
一、調查
二、貢獻
三、解惑
第二節 玉扣紙
一、特別產地
二、特殊應用
三、特色文化
第三節 錶芯紙
一、紙品演變
二、“紙煤”小史
五、研討意義
第三節 蜜香紙
一、史書記錄
二、幾種解讀
三、考證意義
第四節 藤紙
一、名紙興衰
二、工藝調查
三、深刻教訓
第 三 章 唐代古紙
第一節 薛濤箋
一、薛濤簡介
二、薛濤箋考
三、製作方法
四、懸念求解
第二節 宣紙
一、青檀纖維的微觀結構
二、宣紙之名常被人誤解
三、傳統工藝的改革問題
四、新的殷切希望和祝福
第三節 硬黃紙
一、前記
二、繼承與發展
三、製作與使用
四、正面與負面
五、後話
第四節 澄心堂紙
一、引言
二、原料與產地
三、流傳與仿製 四、使用與評價
五、結語
第五節 金花紙
一、金花紙的誕生
二、金花紙的製作
三、金花紙的使用
四、金花紙的價值
第六節 粉蠟箋
一、基本要求
二、工藝“復活”
三、實際應用
四、今後展望
第七節 箋紙
一、箋紙小史
二、箋紙製作
三、箋紙使用
四、箋紙箋譜
第八節 冥紙
一、什麼是冥紙
二、何時有冥紙
三、冥紙的類別
四、冥紙的製作
五、冥紙的問題
第四章 宋元代古紙
第一節 謝公箋
一、生平
二、爭議
三、環境
四、補記
第二節 砑花箋
一、概念
二、製作
三、設計
四、意義
第三節 玉版紙
一、釋義
二、演變
三、點評
第四節 金粟山藏經紙(金粟紙)
一、從佛教的寫經紙說起
二、金粟紙為何特別有名
三、仿製金粟紙有何意義
第五節 元書紙
―、源流與特色
二、制法與品種
三、保存與前景
第六節 寶鈔紙
一、演變過程
二、社會影響
三、歷史教訓
第七節 明仁殿紙
一、宮廷文化及內容
二、明仁殿到底多大
三、兩個問題的探究
第八節 白鹿紙及白鹿宣
一、引言
二、白鹿紙的製造
三、白鹿宣的誕生
四、白鹿宣的聲譽
五、小結
第五章 明代古紙
第一節 宣德紙
一、宣德紙名的辨識
二、宣德皇帝有才華
三、宮廷用紙之釋疑
第二節 瓷青紙及羊腦紙
一、起因
二、實物
三、制法
四、仿造
第三節 萬年紅紙
一、發明原因
三、幾點聯想
第四節 香粉紙
一、紙名解說
二、加工過程
三、使用原因
四、補充建議
附 錄
關於高麗紙的“奇聞”及評論
一、“申遺”問題
二、紙名由來
三、歪曲歷史
四、輸入中國
五、工藝變化
六、相互交流
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傳統手工紙
一、緒言
二、(西藏)藏族地區―狼毒紙
三、(貴州)苗族地區―構皮紙
四、(雲南)納西族地區―東巴紙
五、(新疆)維族地區―桑皮紙
論古紙與紙文化
一、開頭的話
二、紙的概念
三、古紙演變
四、談紙文化
參考書目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66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