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逾矩的課堂:跨文化與新媒體傳播研究(簡體書)
滿額折

逾矩的課堂:跨文化與新媒體傳播研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傳播改變世界。人類每一次傳播技術的發明都會引發人類社會文化的歷史性變革,“互聯網”時代也是如此。“互聯網”不能被簡單地理解為“互聯網”(即互聯網與不同行業的簡單相加),而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存在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種對社會文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的新技術、新業態。因此,活在當下的人們無法回避它的影響與塑造,必須去學會、掌握、使用、批判它,以新思維、新視角研究和解決問題。傳播學研究日新,有關新媒體研究的成果不斷湧現,如網絡文化研究、博客研究、微電影研究、微博研究、手機(移動終端)傳播研究等方面成果豐富,特別是青年學子們在碩、博士論文選題中更青睞新媒體研究,引入了新理論、新方法,為傳播研究注入了新血液,增添了新活力。

作者簡介

楊中舉,文學博士,臨沂大學傳媒學院教授,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兼職碩士研究生導師,臨沂市首屆跨世紀青年科技人才,臨沂大學十大教學名師、十大師德標兵、中青年學術骨幹;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中國網絡傳播學會理事單位理事、外新史學會、山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社科專家庫成員,臨沂市社科專家組成員,校園文學創作委員會顧問。主持國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省社科規劃基金等項目8項;出版專著、編著10餘部;發表論文60餘篇。

導言 人類社會的媒介化進程與跨文化傳播
楊中舉

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傳播無處不在;新媒體時代全球社會進一步媒介化;地球村與媒體化社會先後到來,一切文化的孤立存在已成為不可能,相反跨文化交流與跨文化傳播後果無處不在,而新媒體為代表的媒介也佔據了大部分人類傳播與敘事的時間與空間,人人都是媒體,媒體就是人人,社會各領域都被媒介化了;此情此景下,新聞傳播學的教學與研究當然也必須跟上這一時代要求,師生應當同時同步踏入媒介社會的大門,以開放的跨文化視野、全媒體視角探討人類文化及其傳播行為,對其宏觀的問題與微觀的表現進行學理把握,這樣傳統的課堂規矩就多次被逾越,更多地放縱了學生的思想,在跨文化與新媒體的世界裡馳騁。
當下無論人們對全球化持有異議還是持肯定性意見,無論是全球化運動還是反全球化運動,都是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全球化發展的客觀存在,無論是民族主義、文化霸權主義、文化部落主義、文化保守主義還是文化多元主義、文化相對主義等[1],都是全球化進程中的產生的、視角不同的文化思想觀點。這些觀點之所以產生,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化、文化的跨界傳播帶來了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流、衝突與融合、混雜,引發了一系列新的全球文化倫理問題。從這個角度講,傳播是引發文化問題的重要推動力之一,也是文化不可避免的命運。從大傳播的概念來看,自從有了宇宙,就有了自然的物理傳播,自從有了生命就有了生物傳播,自從有了人類就有了社會文化思想的傳播。媒介化社會到業,傳播更是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而可以說,研究任何學科,都可以從傳播這一普遍的行為系統開始;不同的星系有不同的傳播現象與規律、不同的物種有不同的傳播方式,不同的社會文化、行業自然也有各自的對內對外傳播機制與再生成方式;人類脫部落社會以後,社會分工複雜、傳播變得複雜。中國學界普遍認為人類傳播大約經歷了“口語傳播時代、文字傳播時代、印刷傳播時代、電子傳播時代”四個時期[2] 世界著名傳播學者加拿大人麥克盧漢也從人類傳播媒介的變化出發,認為人類傳播媒介本身就是文化信息,由此分為口語媒介、文字印刷媒介、電子媒介,對應著部落社會、脫部落社會、地球村三個社會狀態[3],當前,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發展的各信領域都進入了媒介化社會傳播語境。
在此背景下,將文化傳播和新聞傳播研究置於傳播學視野中和媒介化社會環境裡考察、研究,不僅是必要的,而且是文化自身產生、發展、傳播、運行的必然要求。中外許多學者已從文化與傳播媒介的角度就文化的跨界傳播規律和變異、發展、再生產進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更有許多藝術家、作家從事著跨文化的創作運動,《跨文化傳播學》等學科、課程的系統建設更是對這一全球文化現象進行了全面研究。法蘭克福學派的重要理論家利奧·洛文塔爾認為,“文學本身就是傳播媒介”[4],發揮著傳播、交流、理解人類思想與情感、認識的中介作用;而文化載體介質的歷史演變也深刻影響了文化傳播與文化審美。時至今日,文化的載體介質形態經歷了口頭語音、手工書寫、印刷複製、網絡數碼等四大形態演變,這些歷史演變不同程度地改變了文化存在的“傳播力場”(force field of communication),洛文塔爾認為“傳播力場”是分析傳播活動的相對獨立的系統,它包括傳播活動五要素,即傳播者、信息、媒介、受者、效果等基本要素,也包括文化制度、社會制度以及政治經濟模式等傳播語境因素。以此為視角,具體分析載體介質的演變對文化傳播方式、傳播範圍、傳播速度和文化審美的具體影響,對加深對文化這一特殊審美傳播媒介的認識具有重要意義。
一、口頭媒介時代與文化傳播。文字發明之前,世界上許多民族的神話、史詩、歌謠、民間傳說、說唱文化、諺語、宗教故事與信仰等就是依靠口頭相傳下來的,它記載於人們的記憶當中,聲音是它傳播的載體介質,這決定了此期文化傳播與接受具有既時性、共時性、現場表演性、群體性(至少二人)。創作者通過口頭講述與表演,傳達給聽眾,聽者通過記憶與講述又傳達給其他更多的聽眾,而在這一傳播過程中,不同人的講述往往加上了自己的理解和再創造,即使是同一個人在不同時間與不同地點的講述也會產生變化,因此原始音碼形態的文化又具有動態多變性、再創造性特點,同一個故事會形成多個版本。一部作品或一個故事流行傳播得廣泛與否,與講述者的講述與表演效果有密切關係,更受到時空條件、地域範圍、交通條件的限制,“傳播力場”的能量相對較弱小、傳播效果差、傳播範圍小。
但這種口頭形態是文字產生之前世界各民族重要的文化傳承方式,也是人類重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西方研究界稱之為 “口頭傳統”(Oral Tradition),在人類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意義,也有其獨特的審美價值與歷史文化價值。作為人類古老的文化形態,“口頭傳統”傳承著各民族文化發展初期的生存狀態、風俗習性、思想智慧和信仰追求,具有很高的思想價值、歷史文化價值和藝術審美價值,是人類學、歷史學、文化學、民族學等學術研究的重要內容,也是後世文化藝術家創作的重要文化資源,已被列入聯合國“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首要內容[5]。學術界一般認為,“口頭傳統”有兩層含義:“首先,它指的是一個過程,其次,它指的是這個過程的產物。因此口頭詩學關注的是傳統、表演和文本這三個要素。傳統可以被看作是一個歷史演化的過程,表演是共時性的事象,而文本是傳統和表演交互作用的結果。”[6]也就是說,“口頭傳統”不僅包括民族口頭傳統的故事內容、思想,也包括講述、表演、歌唱時的表現方式與即興創作,還包括文字記錄加工的口述文本,所以,口頭傳統的主要傳承形式有文字記錄的靜態文本和口頭、記憶中的動態文本二種,例如世界各民族的史詩就是口頭傳統中的突出代表。當代口頭傳統理論研究的重點是第二個要素:表演。美國口頭傳統理論的代表人物米爾曼·帕理和阿爾伯特·洛德在前南斯拉夫進行大量田野調查的基礎上,建立了以“表演”為研究核心的口頭詩學理論,強調表演過程和表演中的創作[7]。這些特點決定了音碼形態的文化傳播只能是在場的面對面交流,“傳播力場”相對較小,主要起主要作用的因素有講述者、聽眾、較低級的社會文化制度等。
儘管口頭音碼形態傳播的文化具有不穩定性特點,但是它們是原始初民生活狀態與思想情感的最真實的藝術表達,質樸、生動、天然、本真,具有獨特的審美魅力。原始初民在勞作了一天之後,聚集在篝火旁或林蔭下或茅屋中或海邊或湖畔――盡情說、唱、歌、舞,神的故事、英雄事蹟、自然現象、勞動生活、戰爭場景等進行了創造和再創造的藝術天地,獲得了獨特的原始的審美“靈韻”,正如馬克思在評價古希臘神話與史詩時所說“具有永久的藝術魅力”,而且像童年階段一樣“一去不復返”。但是口頭文化所保留下的豐富內容、藝術成就、獨特的審美感受,成為後世的許多文化創作寶貴的藝術經驗。即使到了有文字記載的時代,這種口頭講故事的文化形態仍然為世代人所鍾情,“荷馬史詩”。本雅明在《講故事的人》中對這種口頭傳統藝術又抱以無限的眷戀之情。講故事的方式口口相傳、吟詠,遠行的商人、作坊裡的工匠、種地的農民、茶館酒店裡的旅人或休息之人,都可以講、聽故事,講遠方的見聞、古老的經驗,故事進入講者與聽者的生活中,講者又總是把自己的經驗與創造融入其中,幾經傳唱,故事融會了眾多集體經驗,它們賦予故事以“靈韻”的時空距離,自有一股特殊的溫馨的魅力;為了表述傳統講故事藝術所具有的獨特性,本雅明從藝術源於宗教的觀點創設了一個新術語――“靈韻”(aura),該詞本指在宗教崇拜價值下形成的藝術品的神秘性,本雅明將之定義為:“一定距離外的獨一無二的現象。”[8]口頭音碼文化所具有的這種靈韻之美,至今仍然得到不少人的喜愛,也是能夠得以繼續傳播的內在動因。但是,由於這種形態的特殊性,其傳播的速度、範圍、準確性都受到了影響。
二、手工書寫媒介與文化傳播。文字發明以後,人類可以進行簡單記事,龜甲、獸骨、獸皮、石板、木板、竹簡等成為人類書寫的主要載體,但是由於這些介質的數量、質量限制,難以進行大規模、長篇性的書寫。其傳播速度與範圍也就受到影響,特別是這些介質載體不宜攜帶、搬運和長時間保存,更影響了它的傳播效果。而那時識字、寫字的人有限,文字化的文化作品傳播也受到影響。但是文字書寫形態的文化是人類社會的一個關鍵性的進步,它可以把口頭創作、流傳的文化記錄下來,形成固定的文本保存,比如《荷馬史詩》的記錄、定型,獲得了永久的傳播可能性。講故事的人的講述內容可以被記錄下來,講述者又可以根據記錄文本進行講述,減輕了背誦記憶的勞動強度,也減少了文化口頭流傳過程中產生的錯誤,避免更多的誤解與誤讀。紙張的發明使得書寫變得更加普遍,文化的記錄保留傳播更加方便;比較口頭語音形態的傳播載體,文字書寫形態的文化,其“傳播力場”的構成要素進一步擴大,作者、抄寫者、讀者、有形文本、相對進步的社會文化制度等要素,拓展了文化傳播的時空。
自然,有了文字記錄就有了閱讀活動,閱讀成為人類重要的精神文化活動。加拿大學者阿爾維托·曼古埃爾在《閱讀史》一書中說:“閱讀,幾乎就如同呼吸一樣,是我們的基本功能。”[9]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文字出現以後,一部人類文明的歷史就是一部閱讀的歷史,閱讀具有無窮魅力。書籍固然重要,但沒有人們的閱讀活動,書中的信息就是死的,無法傳播和接受,從這個意義上說閱讀活動在人類文化傳播行為中也很重要。同時,文字不僅可以記錄群眾集體口頭創作的文化,也為文人個人的寫作提供了保障、為個人的閱讀、審美行為提供了條件,從而促進了文化創作風格的多樣化、個性化,也為文化審美的個性化、私人化提供了無限可能性,使得創作與閱讀審美在更為廣闊的時空當中進行,從而擴大了文化傳播的範圍。
三、印刷媒介時代與文化傳播。印刷術的發明使人類文明的傳播速度加快,也加強了文化藝術的存在、流傳的深度與廣度,進一步超越了時空的限制。在歐洲,印刷術出現於十五世紀中期,到1500年,歐洲大約出版了2000萬冊書,接下來的一百年間,書的出版量約為2億冊,其後它的影響無孔不入,新教改革運動,科學人文主義的傳播,文藝的繁榮都在印刷術的大道上一展雄壯姿態,打破了教會僧侶們壟斷信息和知識的傳統,成為點燃各種變革的火種。它對文化的世界化和市場化進程也起到了奠基作用,標誌著文化傳播與審美大眾化時代的到來。正如洛文塔爾所指出的:“文學傳播世界性的改變,其實質是:從私人捐助和有限的觀眾轉向公眾捐贈,這種改變在美學領域和倫理領城產生了最為深遠的影響,同時影響了文學本體文學形式,更不必說這對作家本人的日常習慣和所關心問題的影響圖詳細地描繪由這種改變引發形成的文學類型和文學制度,這反過來也促進了這種改變;這表明文學觀念正在轉型。”[10]
面對印刷術的巨大效率,法國作家雨果表現出浪漫主義式的震驚:“書籍將要消滅建築,印刷術的發明是重大的歷史事件,它是革命之母,它是人類全新了的表現方式……在印刷的形式下,思想比任何時候都更易於流傳,它是飛翔的、逮不住的、不能毀滅的,它和空氣溶合在一起……它是人類的第二座巴別塔。”[11]伴隨著航海技術的發展,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日益加快,文化的價值中商品交換的身影出現,市場化趨顯,文化生產和消費成為日常現象,司各特和巴爾紮克為還債而不斷寫作的事實,已突顯職業作家的威望,這一切都離不開印刷術提供的方便。文化傳播進入了大眾傳播的行列,“傳播力場”因素更加豐富、強大,職業作家、業餘作者、講述者、書商、出版社、圖書館、報刊、書籍印刷與發行市場、批評家、廣告、書評、讀者、翻譯者,及更為複雜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等都以不同的場力推動著文化傳播,影響著文化審美。
無疑,印刷術使得文化傳播跨越了地區與國界,使得精神生產與物質生產一樣越來越世界化。文化審美越過了地量與文化界線,審美的世界性與民族地域性形成了同一性與多樣性的統一。1827年德國作家歌德在閱讀了中國傳奇《風月好逑傳》之後,基於各民族理性相通的觀念,提出了“世界文化的時代已快來臨了”的預言[12]。並要求德國人應朝外看一看,他之所以能夠這樣預言,其根本原因在於當時各民族、地域之間的交流的物質條件大大改善,特別是技術層面上的巨大進步為其提供了依據。眾所周知,自哥侖布等的地理大發現後,世界各地的交流日益頻繁,“世界貿易”“世界經濟”“世界公民”等名詞已很流行並有意識地表現了一種世界意識,德國十八世紀古典哲學、文化的繁榮都離不開這個世界意識。德國狂飆突進運動的理論代表赫爾德廣泛收集翻譯了許多外國作品,除了歐洲,還有中國、日本、印度、朝鮮等亞洲國家的民歌,也要求他的學生歌德去做,這對歌德的世界文化理想影響較大;法國浪漫主義文化的先驅史達爾夫人在《論德國》一文中也認為:“每一個民族都必須成為別的民族的嚮導……每一個國家都必須竭誠歡迎外來思想……”[13]這些觀念都有進入了歌德的思想視野,他在世之時他自己的作品也流傳到國外,比如《少年維特之煩惱》在歐洲就產生了廣泛的影響,正是在此背景下歌德深信:“詩是人類共同的財產”[14]。同樣馬克思恩格斯從科技發明使機器大生產、世界統一市場得以形成的前提出發,也提出了“世界文化”的理想。
印刷機器的複製,使得文化作品的文本數量大增,使得文化傳播無孔不入,文化審美日益大眾化。德國思想家瓦爾特·本雅明在《機器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等文中,分析了現代技術特別是印刷術對文化的巨大影響,滿懷著喜憂參半的情愫。他認為:一切藝術在原則上都是可以模仿或複製的,比如繪畫中的贗品等,但大規模的機械複製卻是現代社會的新動向,在歷史上複製技術經歷了一個漸進過程,古希臘人只有鑄造制模兩種技術,比較粗糙,只能進行青銅器、陶器和硬幣的複製,精美的其他藝術品是不能複製的;後來,紙張的發明使人們可以大量地文化作品的副本;活字印刷術的發明複製速度加快,但仍受活字模塊數量的限制。十九世紀以來,機器印刷術、攝影術、錄音術的出現,機器複製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朝代,一個國家一年的印刷品數量就可以和歷史上全球幾個世紀的書籍數量相當;二十世紀影視業和電子信息業的出現,網絡的普及,又使複製成為家常事,在某種程度上複製品的質量超過了源品。本雅明對複製品對傳統藝術的衝擊後果作了明確說明:由於藝術的全面複製,眾多摹本代替了獨一無二的原本,導致了傳統文藝的大崩潰,同時引起了審美觀念的大變化,傳統藝術中特有的“靈韻”式微,代之而來的是“震驚”的審美效應[15]。在傳統藝術狀態下,藝術作品基本都是獨一無二、富有“靈韻”的,而大規模機械複製時代的到來,使傳統藝術的崇拜價值逐漸為藝術作品的展示價值、消譴價值所代替,靈韻就喪失了。
本雅明對這種大規模的複製一方面報有接受欣賞的態度:“複製技術把被複製的對象從傳統的統治下解放出來……它使複製品得以在觀眾或聽眾自己的特殊的環境裡被觀賞,使被複製的對象恢復了活力。”[16]並以電影技術的複製功能為例,說明古老的神話、傳說,莎士比亞等作家的作品拍成電影后,複製技術完成了傳統文藝在大眾中的普及傳播使命。
四、網絡新媒介社會與文化傳播。二十世紀50、60年代以來,文化面對信息技術的幽靈,正經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割禮術”,文化的數字化和網絡化存在形態,真正使得文化舊貌變新顏,信息網絡的巨大容量和閃電般的速度都是文字記載和印刷術無法比的,技術對文化命運的影響引起了法國和美國兩位著名學者德裡達和米勒的高度重視,後結構主義者雅克·德裡達揭示了通信技術對文化的衝擊:“在特定的電信王國中,整個的所謂文化的時代將不復存在。哲學、精神分析學都在劫難逃,甚至情書也不能倖免……”[17]德裡達的話貌似聳人聽聞,似乎是在宣告文化的死亡,實際上他是在借助“明信片”的公開化的特徵,與政治對文化的影響相對照,旨在說明技術因素對文化的深刻影響,從解構的角度去反思傳統文化面臨的命運。沿著這一話題,美國加洲大學學者J·希利斯·米勒回顧了印刷術出現以來各種發明對藝術的影響,指出了現代電信、電影、電視特別是互聯網給人的生存帶來的巨大變化:“這些變化包括政治、國籍或者公民身份、文化、個人、身份認同和財產等各方面的轉變……新的電子社會或者說網上社區的出現和發展,可能出現的將會是導致感知經驗變異的全新的人類感受。”[18]
網絡技術大大改變了人們衣食住行的具體形態,美國學者戴維·H·羅思曼描述了網絡生活方方面面的神奇魅力:網上的通話交流、生意與娛樂、網戀與網婚,網上犯罪與破案,網絡教育與就業,網絡技術和戰爭,網絡信息存儲與傳統印刷……生活變得無“網”而不能勝,“網絡就是新生活”。[19]而網絡文化的出現則是文化和技術結合最親近時代的開始,技術因素從來沒有象今天這樣全方位地直接地與文化“親密接觸”,而後現代主義文化的藝術創新與追求在網絡的空間裡找到了狂歡的舞臺:“網絡的遊戲規則與後現代話語在詩學的層面上存在著邏輯上的耦合與同構。”[20]網絡文化在寫作主體、文本、讀者審美體驗、語言、作品載體與傳播等多方面都與傳統文化有明顯不同,文化“傳播力場”構成要素空前廣泛,能量也不斷擴大,形成了多媒介、多渠道、多維度傳播效果。
網絡與媒介融合時代,文化寫作主體極其廣泛,解構了傳統作家話語霸權,網絡向一切夢幻者開放,網絡寫家的身份比較複雜,數量繁多。相比之下,現實社會的紙媒體被編輯們萃取過的專門稿件塞得滿滿的,退稿的尷尬令熱愛文化的人們轉向互聯網這廣闊的天地展現自我,在網絡的世界裡,編輯的生殺大權和文化名家的話語特權被消解,發表權走向大眾化,公開化。網絡寫作非功利性更強,這種文化創作,越過了編審的界限,自由地在民間傳播,有以往的民間文化作品所無法比擬的優勢,就是可以最大限度的流傳,只要你願意四處張貼,總會有一部分知音賞識喝彩。這體現了網絡文化創作獨特的價值觀:不受實際利益驅動,以表達觀點為根本動機。一個文本,可以有眾多的參與者共同書寫,象接龍遊戲一樣不斷地進行下去,形成創作集體和動態文本。
文本的數碼形態使傳統文化的文本形式舊貌變新顏。由於網絡世界的新穎、網絡媒體的特殊,與網相生的網絡文化作品也具有其自身的鮮明特點。如“網易”文化社區轉載的《我的一生》,雖然題目比較一般,但在網頁上,該文字題目旁邊是一隻動畫小豬不住地上下蹦跳,憨態可鞠,十分逗人。該文章運用了網絡技術,說幾句話就貼一張圖,文字只是過渡,真正的意思需從圖中品味,精彩之處盡在不言中。2002年《大家》第一期推出的林焱的傳媒鏈接小說《白毛女在1971》也很有衝擊力,作者運用注釋、網絡查找、鏈接、電子圖片配置等手段,演繹了一出《白毛女》在1971年進行排編演出的虛構故事,被稱為“一個醒目的文化事件”、“網絡文化的革命”[21]。 網絡文化的載體與高科技的親和性,正在大改變文化的存在方式,目前來講,網絡可以成為文化的載體,似乎不可能取代紙張,但正如紙張的發明遲早要終結竹簡,使竹簡成為博物館的收藏,從發展的眼光來看,也許幾乎所有的文化刊物都將變成一個“WWW”網頁,文化作品的流通將完全電子化、網絡化。文字、聲音、圖像、動作等綜合為一體的超級電子文本將是未來文化形態的“標誌性建築”。傳統文化就是權威話語的文化。它面世步驟的繁複令一般人望而卻步。想成為一個作家,要錘煉結構、經營字句、反復推敲,既花時間,又廢精力。除了文化作品本身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還有許多客觀因素決定著作品的命運,比如編輯的審美取向、刊物的讀者定位、時代的流行主潮等等。網絡文化的流通就相對更簡便,更快捷。網絡向一切網民開放。由於沒有專業的文字工作者對其進行擇優汰劣,較具模樣的作品都有露臉的機會。由於沒有出版週期和版面頁數限制,網絡文化是隨寫隨發,占時間的絕對優勢。
載體的變化改變了文化傳播的特性。載體的意義並不局限於單純地承載,承載方式的不同,會使人在感覺、思維、表達等方面都發生微妙的變化。竹簡時代,文化作品篇幅短小,要求字斟句酌,精益求精,詩歌便占了先天的優越;紙張時代,文化記載了人類數千年文明史,小說成為文體的霸主。與以往的文化形態相比,網絡文化具有流通的開放性, 網絡的開放性打破了以往的“傳播中心”的概念,不再有話語權威,媒體不再是少部分發佈者擁有的。此時,文化“傳播力場”構成要素無限豐富,現實世界、虛擬網絡世界中的一切主體、客體的媒介――傳統的一切載體、一切大眾傳媒、一切新媒體,都可能對文化傳播產生作用,都是傳播“場域”中的一員。
網絡文化在讀者審美接受方面也發生了較大變化,作者與讀者影響的互動性即時性也是網絡文化在傳播上與傳統文化的重要區別,傳統媒體在普通人心目中有著高不可攀的神聖地位,除了權威人士可以發表言論,一般人是不期望在媒體上聽到自己的聲音的。而網絡不相信權威,也沒有權威。網民們擁有的不僅是寫作的自由,而且是自由的寫作。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權力,別人也有不同意的權力。幾乎每一個觀點都有人回應,每一篇文章都有人評論,甚至參與創作。有的寫家還主動徵求網民的意見,與傳統媒體的單向度傳播相比,這種互動式的交流更具有時代性。在閱讀網絡文化時,讀者可以參與其中,不斷與作者交流,共同完善文本。單向性傳播被打破,讀者與作者身份可自由轉換。在網絡數碼世界中,文化創作、文化傳播、審美等活動獲得了狂歡化、互動性、共時性、即時性、動態性、多變性。
需要強調的是,無論媒介怎麼變化,都是人創造的,擔當傳播主體的還是人本身,所以研究文化的跨界傳播與再生產,還是要以人為中心,以人為本;正如麥克盧漢所言,全球傳播時代,我們生活在一個“地球村”,跨界生存者與移民現象普遍,他們是跨界傳播直接的實行者,又是體驗者,因此研究文化的跨界傳播與再生產,這部分人就自然成為我們研究的主要傳播主體。儘管人們對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內含、優缺點還沒有統一的認識與定位,但是它作為一種客觀現實存在已經逐漸進入到全球政治、經濟、文化藝術等各個領域之中,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碰撞、借鑒學習、雜交融合現象的數量之多、速度之快、空間之廣史無前例,
上述傳播背景與媒介技術的變化,要求我們從跨文化傳播的角度全面認識文化跨界傳播之後的多種文化關係,從媒介化社會角度去看待考察一切新聞傳播現象,而我主講的《傳播學》、《跨文化傳播》、《論文寫作指導》三門課程,與此背景緊密相關,恰好為引領學生從事相關內容的學習與研究提供了教學試驗與改革的機會,我向來認為教學課堂應當因內容而選擇教學方法,而不是用固定的教學方法套或教授一切內容,為此我們把部分傳媒專業同學們的課堂變成了單向傳授、雙向互動、動手實踐、進入研究等各種手法混雜的全息課堂模式,進行研究比賽,把一些研習成果進行階段性總結,展示其思考與探索的成績,這對教學是一種促進,對每一位同學也是一種鼓勵,當然也希望為新聞傳播更多的課程教學實踐提供借鑒。雖然集結起來的這些文字顯得稚嫩,但是參天之木也是由此生髮的,我們相信自己也相信這些學子們一定會繼續澆灌施肥,把稚嫩之芽培育出健壯的大樹。


楊中舉


[1] 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是20世紀50~60年代出現的一個新術語。1990年代以來,多元文化主義一詞已被頻繁地使用。要認識多元文化主義,追溯這個詞語的由來顯得非常必要。mul-ticulturalism是個複合詞,由multi和culture組成,在產生的過程中,首先出現的是multicultural,然後才是multiculturalism。根據《牛津英語典》,multicultural指的是一個由多個不同文化的族群構成的社會。1941年7月27日,美國新澤西州《先驅報》的一篇報道裡首次使用multicultural,文中說到,一個反對民族主義、反對民族偏見和行為的討論會贊成一種多元文化的生活方式(multicultural way of life),這裡指的是一種生活方式。Multicultural這個詞在1950年代後期的加拿大開始流行起來。1959年6月16日蒙特利爾《時代雜誌》有文章把蒙特利爾描繪成為多元文化、多種語言的社會,並說多元文化、多種語言的社會是世界上最具有普遍性的社會之一。根據側重點不同,多元文化主義可以分為保守多元文化主義、自由多元文化主義、多樣化多元文化主義(pluralist multiculturalism)、左傾本原多元文化主義(left-essentialist
multiculturalism)和批評性多元文化主義(critical multiculturalism)。但從內容範疇來說,多元文化主義涉及政治理論、文藝理論、女性主義、民族主義、歷史研究、文化研究、教育、宗教和社會學等學科領域。


文化相對主義的人物是梅爾赫爾斯科維茨,他認為認為“文化相對主義的核心是尊重差別並要求相互尊重的一種社會訓練,它強調多種生活方式的價值,這種強調以尋求理解與和諧共處為目的,而不去批判甚至摧毀那些與自己原有文化不相吻合的東西。”
[2] 參見郭慶光:《傳播學概論》,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第28頁。
[3] [加]麥克盧漢:《媒介即訊息》,參見《麥克盧漢精粹》,南京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4] Leo Lowenthal, Literature, popular culture and society,Englewood cliffs. NJ publication, 1961,p.xxiv.
[5] 2003年10月17日教科文組織第32屆大會通過《保護無形文化遺產公約》,參見《中國世界遺產年鑒》,中華書局,2004年版。
[6]尹虎彬:《古代經典與口頭傳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52頁。
[7]參見美國學者阿爾伯特·洛德:《故事的歌手》,尹虎彬譯,中華書局,2005年版。
[8][德]瓦爾特·B·S·本雅明:《講故事的人》,參見《文學理論譯叢》第三輯,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885年版,第115頁。
[9][加]阿爾維托·曼古埃爾:《閱讀史》,吳昌傑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年版,第7頁。
[10] Leo lowenthal, An historical preface to the popular culture debate, in Mass Media in Modern Society.Norman Jacobs. New Brunswick, USA: Transaction publisher,c1992, p.73.
[11][法]雨果:《巴黎聖母院》,陳敬容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94年版,第211-218頁。
[12][德]歌德:《歌德談話錄》,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113頁。
[13][美]威斯坦因:《比較文學與文學理論》,劉象愚譯,遼寧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24頁。
[14][德]歌德:《歌德談話錄》,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111-113頁。
[15][德]瓦爾特·B·S·本雅明:《機器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參見《文學理論譯叢》第三輯,中國文聯出版公司,1885年版,第118頁。
[16]同上,第118頁。
[17] [美]J.希利斯.米勒:《全球化時代文學研究還會繼續存在嗎?》,《文學評論》2001年, 第1期,第131頁。
[18] 同上,第133頁。
[19][美]戴維·H·羅思曼:《網絡就是新生活》,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20]歐陽友權:《網絡的文學棲居與詩性祛魅》,《東方叢刊》2002年第3期,第129頁。
[21]南帆等:《傳媒鏈接小說:網絡文學的革命》,《大家》2002年第1期,第157頁。

目次

導言:人類社會的媒介化進程與跨文化傳播
第一部分跨文化傳播與全息課堂實踐
虛幻與真實的“二次元融合”――微博動漫資訊中的跨文化接受與認同
中國武術走出去與國家形象塑造
“活死人”文化的傳播與風行
國際青年旅舍的中國化進程及跨文化傳播效應
大型國際體育賽事中的跨文化傳播行為研究
面向跨文化交際下的川粵系火鍋文化對比研究――以重慶火鍋、潮汕牛肉、火鍋為例
中日影視作品中飲食文化的比較
中日影視文化傳播的滲透現象――以《深夜食堂》為例
面子心理對消費者衝動消費行為的影響研究
古希臘文化與古代中國文化對比研究――以《荷馬史詩》與《封神演義》為例
中國人和美國人性格差異的探究
中國餐桌上的世界美食
中美兩國對外文化傳播策略差異的原因――以社會心理學為視角
美國《60分鐘》節目發展對中國《新聞調查》的啟示意義
唐代時期佛教中國化的具體表現
美國職業摔角文化在體育娛樂節目中的全球推廣與啟示――以WWE進軍中國市場為例
中國留學生文化失語現象
旅遊在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
“外國人在華網絡原創視頻自媒體”對跨文化傳播的意義
中國元素在國產汽車跨文化傳播中的作用與策略研究
中美戰爭電影文化審視對比研究
淺談中西式婚禮文化的不同
舶來詞“媒介審判”的中國化解讀
第二部分媒介化社會與新媒體傳播研究
主流媒體的新媒體轉向――以“共青團中央”為例
高校自媒體發展困境分析――以微信公眾號“臨大生活圈”為例
新聞專業主義與新聞所羅門事件
社交網絡中的自我呈現行為研究
論知乎公眾意見的特徵
談當代大學生對待同性戀的態度
原創作品微博首發的優勢及困境研究
網絡小說抄襲的“名人化”現象
粉絲群體的追星行為
社交媒體個人資料性別倒置現象
從“高仿號”看微博倫理道德的失範和構建
互聯網“原住民”特性漫談――以當下互聯網為例
媒體傳播對於青少年犯罪影響的研究
論大學生校園暴力的原因與對策
跨越性別的藝術呈現――華語影視作品中的多元性別文化解讀
傳統媒體與網絡新聞標題的對比
新媒體背景下電視新聞製作的創新
網絡自製劇的產生、發展及問題
淺析被動式信息灌入
淺析新聞攝影的敏感性
個性化新聞對受眾的影響
玄幻小說的價值審視
原真的傳承與時代的變異――說唱藝術在傳播過程中的消長問題
論微博的傳播力
淺析微傳播視角下微課帶來的教育變革
試論微時代背景下澎湃新聞的傳播技巧
從媒體心態調適淺談網絡輿論導向
新聞傳播學類課程“全息課堂”的構建――代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