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節】 單本79折,5本7折,優惠只到5/31,點擊此處看更多!
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滿額折

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

商品資訊

定價
:NT$ 300 元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團購優惠券B
8本以上且滿1500元
再享89折,單本省下33元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請確定您所選購之期刊正確無誤,本期為2024年4月號 春季號 NO.114※
※因雜誌到貨日期不一,請於下單時在備註欄填上您欲購買之期號(過期雜誌恕不接受訂購)※
※本期號上架時間至2024/8/8※

建築的獨特性格
文 / 呂兆民
建築背後蘊含思想,我是很晚才意識到的,曾在大學建築系的生活中,讀到了《都市地球學》一書,
其中介紹了建築家原廣司的「離散性」和建築師禎文彥的「原風景」等論述,這些想法讓我開始對「思
考建築」有了新的認識。隨後參觀了阮慶岳老師策展的「城市謠言」展覽,看見多面向的建築創作,
這些作品不僅有迎合社會的供需,更有蘊含著批判、懷疑和自我對話的表達方式。在這之後,受到各
種不同領域的啟發,包括小說、電影、繪畫、藝術等,我開始探索建築的各種可能性,似乎找到了建
築能夠回歸到個人積累的觀點進行發想。
因為如此,觀察臺灣建築執業的現況,儘管行業面臨許多困境,仍然有許多具有辨識性的建築創作產
生,這些作品能夠從「作者」的視角閱讀,進而有了邀請多位設計者談論自身與建築看法的緣由。幾
個關鍵的洞察,首先是重視建築中思維的辯證與嘗試;其次是跨領域的二元對話,如建築與繪畫、建
築與電影、建築與裝置、建築與圖像、建築與文學等創作對照,最後作品累積中形成明確的語彙與脈
絡表現出建築獨特的一面。除了本期受邀的七位創作者的文章之外,我也在平時的關注中簡述的寫下
我對七位我直觀的建築感受。
空的知新-王為河教授
王為河老師,一位在八零年代屢獲國內藝術獎項的藝術家,以其極簡的平塗油彩繪畫系列,如空池、
屋頂、路邊等場景,展現了靜止的空靈之美,聲名遠播。畢業於美國芝加哥藝術學院後,他轉向建築
領域。於九零年代,參與了台灣重要的競圖,並在1993年的《台北二二八紀念碑國際競圖》中榮獲首
獎。這座紀念碑以其獨特的設計讓人能夠穿越其中,當雨水從高聳的兩道玻璃曲牆的頂端緩緩流入玉
盤的水池時,空間中瀰漫著水聲的繚繞,透明的建築與記憶數字二十八乘二十八格對稱的結構,呈現
出了大方、明朗、宏偉且超凡脫俗的紀念意義,寓意著淚水的涵義及正向光明的未來。"空"和"透"引
發的思考與格局貫穿於他後來的作品中。例如,1994年,他獲得了《旅人驛》國際紙上建築競圖的首
獎。在這件作品中,建築物仿彿有生命般在塵埃飄浮的世界中棲息。另一個例子是千禧年完工的《台
北劍潭地下道》,玻璃和摟空的骨架交織在一起,白天陽光透進地下道,夜晚的燈光則從地下照亮著
街道,將認知的暗處轉為明處。近年來,他的公共藝術作品《這裡的這裡》以台南地圖折疊成透視性
的五米洞穴,形成一個簡化、無時間感、靜默的冥思場域,相對不斷更動的複雜城市,是否都市變動
反而侷限了人們對空間的想像?這些繪畫與空間創造疏離卻又深深扣人心弦的反思之中。正如王老師
所言:「建築所圍塑的,不是空間,而是一種寂靜,宛如空間還給宇宙那久遠的恆靜」。
我進入建築系之後,某日,在台北當代藝術館展覽中看到王老師過往作品中超前的現代思維,我深感
啟發,在建築領域中,我們常常忽略了空的書寫,將其僅視為舒適的追求而留白,然而,如果我們敢
於將所有的“沒有”都視作“有”,或許能夠帶來更深層次的啟示和價值。將建築視為可能性的延
伸,而非僅僅是一個物體或場所,引領我們深入探索建築存在的意義,反思生活的本質。
圖紙與建築的浮與沉– 沈庭增建築師
每一位創作者都擁有一個內心的平衡秤,用以衡量空間比例與支點的輕重。近年來,我看到沈庭增建
築師完成的多件作品中,例如《浮光之間》、《目目裏山》、《三和國小風雨活動場》、《嘉義火車
站廣場》等,表現出建築獨特的沉穩與輕盈。從光源、厚薄、開窗、收邊、材料、顏色、到傢具的每
個細節都精準掌握著,猶如久經訓練的交響樂團般有默契地演奏出建築的敘事性,他說:「任何開口
我們在電腦或模型中都嘗試數十個或至百個方案來制定建築的整體與局部」,之所以有這樣的執著,
我認為量化的過程往往都在確認所謂“真正的感覺”,即在自身之間形成一種不休止的修正與磨練,
追求出心中描摹的最佳位置,這樣的質地謹慎而清晰的界定建築的全部關係,才有心中〝嗯!就是這
樣〞的答案。
很有趣的事,習慣在假日繪畫的他,常常勾勒出線條橢圓、飽滿的圖像模樣,低飽和的彩度在筆紙間
深淺擴散、明暗浮沉,也投射在他建築的語彙之中,雖然他說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連結,我卻有感是
「交換心得」的作用,以至於更懂得顏色在空間的轉換及收尾的形狀表達,他曾明確的形容:「我喜
歡給每棟房子的柱子穿上一雙鞋子的安全感」,從此處看出,些微的不同思考帶給建築不一樣的識別
性,又或者安全感正是平衡他極佳的空間尺度中人最需要的自在條件。
會動的建築細部-林佩蓉建築師
在我學生時期,流行過一陣子的風鈴,隨著夏季的到來,人們會在屋簷或窗前懸掛起帶有清涼之感的
風鈴,直至夏季結束,這個物件不僅代表了季節的轉變,也撩動著暑假生活的回憶。當我看見大林工
作室的作品勾起曾有的物件記憶。例如,北美館舉辦X-SITE的《OO》一案,兩個巨型圍籬與浪板的
量體,頂著北美館出挑的建物,發出噪音的三台機器分布在內外隨風製造出泡泡,將原本工務所為題
的設計,頓時成為帶著透明感的歡快場所。隔幾年後,《HOUSE.01》將一棟街屋分成兩棟房子,正
立面皆反轉朝向房屋的內部中庭,中庭是挑高空曠的客廳,上方充滿細節的遮陽裝置,隨著光線的需
要讓屋主自由的操作日照,重新給臺灣街屋不同的想像。前陣子在《ADA新銳建築獎》的展場設計裡,
直徑2.8公尺的充氣球體飄動在展場,介入在觀者與作品之間不明確的感知,豐富了原本寧靜的展覽。
除此外,從她的作品《XX》或《台北機廠鐵道博物館》的設計,圖紙的表達彷彿是一幅幅插畫般的
分鏡,描繪出日常空間裡寂寥的凝視。其實我常覺得,建築的層次就是你內在的層次,內心潛在的深
度,展現出一種「活」的層次。林佩蓉建築師破格的配置擅於注重細部的動態表達,使建築帶來另一
層透徹的寧靜。
建築的氣息 -趙奕翔建築師
楊德昌導演在《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創造了一個令人難忘的場景:女生離開保健室後,在轉角遇
上等待她的男主角。然而,鏡頭並沒有跟著他們,而是轉向了漆面反光的門板,畫面上呈現兩人對話
的模糊影子。這一幕是電影中的劇情轉折,卻用外顯的冷靜,化作搖曳不定的抽象光影。影像裡透露
出一種「氣息」,襯托出了內心的矛盾狀態,導演在這裡將內在不可見的可視化,使觀眾深深被吸引,
陷入其中。
類似的手法在趙奕翔建築師的作品中也能讀到,他巧妙地利用空間的組織和繪畫的表達呈現細微的連
結,就像風水中的對應關係或園林中的借景和借山水,將空間中的物件、人、環境之間所需的「氣息」
散落又無縫的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看似不連續卻又連貫的氛圍,完整了建築。
以《山中的秩序》為例,從室內家具對應開窗符號到環境的連結,每一層面的對話都連貫而無間斷。
而在「畫山」中,彼此關聯的配置與借山的裁縫,讓細微的質感與色彩建構出場所的相應關係。這樣
的設計傳達了東方文化的韻味,卻又不刻意地挪用,展現出建築作品的悟性和道理。
自然而然-曾志偉主持人
一次,在畢業設計的評圖場合坐在曾志偉老師旁,兩人便閒聊起來,他提到正在進行的木雕,
我問:「是什麼樣的類型?」
他說:「把一塊木頭雕刻到沒有」。
接著他分享《蟲洞住宅》的趣事,由黑色樂土形成的寓所,所有的家具都是從樓板砌上來,開門望上
去桌子、吧檯、浴缸就像被鑿出來的生活用品,室內沒有一張座椅,窗框被埋入固定,窗戶透出一片
森林的景色,屋內彷彿是一個吸吐著外界空氣的空房子,粗麻手染布料用來區分空間,屋主在適應這
個空間的同時,也在適應著自然的棲息,似乎建築只是被還原的原本的樣子,如同他的木雕。
後來訪談曾老師,總能聽到一齣齣遙遠的典故,談及帛琉群島、峇厘島、信仰、部落、傳統、集體、
習俗、個體、差異、輪迴等等。他在群島間的遊歷中培養了對原始性的觀察和理解,並對生命懷有尊
敬與共生的態度。這種敏銳的直覺使他巧妙地將大自然的材料融入到建築中,成為區別市場的策略。
讓建築的姿態並不一定要理性嚴肅,建築的質地可以像講述動人的寓言故事一樣,帶著神秘且自然而
然、似有若無的成為生活中相連的一部分。
「餘地」-許棕宣副教授
在臺灣的街道上,我們常常可以看到許多老舊街屋因應不同時期擁有者的需求而變得奇形怪狀,彷彿
是尚未完成的樣貌。偶爾,也會遇見跳脫原有房子的性格而讓人欣賞。當我閱讀許老師澎湖的建築系
列時,我不禁對這些日常街景中所呈現出的「怪異」感到共鳴。這些建築因著每個內部空間的需要,
向外生長出不同的樣貌,拼裝成一個獨特而豐富的建築。內部的狀態分離出牆、板、樑、柱,讓室內
出現鬆散與脫離的開口,使人意識到自己處於整個房子的內部,而非僅僅一個室內。這些穿過外在的
複雜立面和內在的鬆動所帶來的自然光,在不同材料之間留下了一種印記,如同老子《道德經》中所
說的:「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建築的核心理論在於不明狀的光所帶來的凝
視性。
這一觀念可以與許老師的繪畫作品中相互對照,那些由橡皮擦消除的白色痕跡,如絲般拂拭的形狀,
讓黑色炭筆填滿的畫面瓦解。這實際上代表了修行者的感悟,需要透過許多層次的過濾,我們才能看
見設計者在業主的需求之下所保留的餘地,進而回歸到作者的自我。
「建築作為大地的一部份」-林柏陽建築師
當林柏陽建築師談論道:「我不需要去做一個被看的建築,而是他們進入這棟建築裡去看見外面的什
麼?」這讓我聯想起1983年侯孝賢導演的《風櫃來的人》中的一個場景,一群從澎湖初次來到高雄的
青年們,被黃牛欺騙以為有彩色電影可以看,他們雀躍的走上廢墟大樓樓頂,儘管沒有電影院,但鏡
頭捕捉到他們站在廢墟上望向一處高雄愛河的開口,雖然被受騙的一幕但定格在俯視的城市景緻卻如
此動人心弦。這段敘述著人們透過建築在不同高度和樓層中以不同角度觀看周遭地方,揭示出建築的
興建如何佔據了原有土地所能及的視野。因此,當這座建築被打開時,我們回到土地的原始位置,發
現環境呈現了不同的面貌,林柏陽建築師接續臺灣在90年代「宜蘭厝」到校園美感中無圍牆運動的地
景思維,不同世代的建築師,如象集團、中治環境、田中央事務、水牛建築師事務所、大藏聯合建築
師等,陸續以建築創造出土地蔓延的風景。他們帶著「建築只是大地的一部份」的善意,影響並啟發
了下一代對於建築的思考。
「構造與建築」
年輕建築師的起步往往面臨資源匱乏、起點過高的困境。市場的需求、成本的控管等種種差異讓新世
代面臨挫折與坎坷的上升期。然而,進入中生代的林柏陽建築師在過往歷程中展現了出色的起步策
略,成功突破市場和營造的一貫問題。他們搭建了「成本與設計的共通性」,在每個案件中預設題目,
並將設計回歸構造本身的研究。從預算條件到地方材料的使用,思考各種適切的工法原則與合理的價
格,挑戰新的、不熟悉的材料,進而建構了實務與創作之間的平穩的起步點。
在訪談中,一段有趣的討論是他們正在思考現今缺乏的居住正義與工料雙漲的議題,在如此矛盾之
中,要蓋什麼樣的建築才是最好的呢?這句話也表明,這句話也表示出建築的主導是不是要回歸建築
師們對生活的理想價值上回饋環境與民眾,而不僅僅是追隨市場需求。將被動的對價關係轉變為主動
的邀請,我期盼這個思維能擴散到建築領域帶動出新的建築文化運動。
這期的每一篇文章作者所書寫的不僅僅是一系列自身作品的相互關聯,也包含著他們在學習與創作的
路途中或多或少影響著個人觀點與建築專業的養分來源,各篇章的圖文之中,你可以清晰的找到一些
做法與脈絡的對照線索,來思考他們是如何建構出「建築的價值」,在大量製造的時代保留了緩而簡
樸的手感,讓使用者意識到建築除了「用」以外還可以闡明了什麼樣的空間記憶?更重要的事,他們
皆敢於將內心的感悟透過建築的工作來託物言之,給建築帶來另一種生命力的延伸,才有了這些作品
中獨特的面貌。
建築的「獨特性格」一定是累積的、持續地工作與探索的結果,就像印象派畫家莫內的《睡蓮》不會
是單一的畫作就能稱之作品,睡蓮系列從 1897年到1926年共畫過181幅,才讓藝術家在量變的質變中
建立了他在藝術裡的不可取代性,我相信臺灣仍有許多值得我們去發掘的「建築作者」,盼望我們從
創意的認同中奠基出屬於我們地方的建築文化。

作者簡介

本會於民國48年(西元1959年),正式成立中華民國建築學會,本會於100年(西元2011年) 8月正式更名為臺灣建築學會。
本會自成立以來,歷經二十二任理事長、理監事會及全體會員之共同努力,已成為我國建築及相關學術領域中,歷史最久且相當具有影響力的學術研究團體。目前會員近二千人,遍及各學校、各級政府、建築師界、各建築相關產業界等。本會成就深獲各界肯定,並於民國78、81、83、85、86、89、90、91、98、100、102、104年度多次獲內政部頒給全國性社會團體考核績優獎,本會榮獲105年度全國性社會團體公益貢獻獎金獎、108年全國性社會團體公益貢獻獎金質獎、110年全國性社會團體公益貢獻獎銀質獎。
本會歷年完成之研究甚多,涵蓋建築科技與材料、建築資訊、建築計劃、建築環境控制、建築發展規劃、建築管理與法規、建築技術與規範、建築經濟與生產、建築文化、建築教育、都市發展與環境等研究領域;未來將繼續探討建築相關之研究方向及研擬研究課題,以資建立完整之研究體系,促進全方位之建築發展。
本學會每年舉辦研究成果發表會,同時也兼辦新建築材料、新建築設備的攤位展覽,青壯建築師的作品發表,分別由各大學建築系輪流主辦。
本學會以季刊方式出版﹝建築學報﹞及﹝會刊雜誌﹞,前者以學術論文為主,後者則以建築相關的時事議題為主,流通在產、官、學以及本會會員,同時也接受企業界的廣告贊助。
會刊雜誌經由理事長、出版委員會主委及各期特約主編精心策劃出版的「臺灣建築學會會刊雜誌」,每期各有主題,內容豐富精闢,是一本茶餘飯後適合闔家閱讀的一本好雜誌。

名人/編輯推薦

建築的獨特性格
本期客座主編呂兆民老師的策畫的主題「建築的獨特性格」。「獨特性格」,的確是一個令人好
奇、也令人困惑的描繪。在現代主義發展的這 100 餘年,建築文化總被兩個方向所拉扯;一方面,
在面對急遽的社會階級差異,建築生產的工業化、標準化、效率化成為核心的議題。然而另一方
面,抗拒系統性的被單一價值所宰制;建築文化界也在「國際化」相反的極軸上努力發聲;區域
性、在地性、人性化是這其中的關鍵策略。但這後者還有一個發自本身建築史的聲量 – 建築
是藝術。認定建築的藝術性,也因此認定它的設計生產是一種獨特的創造行為。「獨特」在時代
逐步工具化的時代中,成為建築師們對抗扁平、單一價值的最後話語。
獨特化在建築教育的訓練過程中,似乎不是甚麼困難的字眼;學生被鼓勵要有創意、有表達獨特
意志的想像。但是,進入社會的建築人總在務實中掙扎,在最為一位如何提供最佳服務的專業職
業道德中前行。建築設計作為一種服務業主的資本投資,建築師要自我地表達獨立性地美學設計
價值顯然很不容易。但是放眼當今數得出名號的建築師群,我們依然能夠清晰的辨認他們設計的
獨特性;也正是因為他們設計的獨特以及創意的彰顯,我們讚賞他們建築的創意、以及他們在歷
史的地位。
創意作為一個智慧財產的價值,這不只是產業的價值,也是創作具有一種對抗時間的價值;歷史
能夠記住一些創作不容易,而歷史真正能夠寫入的也只有那一些最具創意、最具獨特的作品。
如果不談那一些最終能夠進入建築史教科書中被讚賞及傳頌的獨特創意,我們每一位微小地個人
何嘗不也在自我的生命史中找尋存在的定位;建築創作的獨特性也正是一位建築創作人尋求的價
值論述。而這樣的獨特除了每一位創作者自身的天賦( gifted talent)之外,也不外乎來自於接受建築
教育成形時期的學習過程以及價值的建立。
在快速科技發展的年代,這 15 年來建築教育場域充斥幾個現象;手繪的退位,甚至在成績較為突
出的學生中,越來越少以手做為表現法的呈現;標準化的雷切模型、甚至標準化圖紙出圖樣態 –
尺度、表面、色澤感;甚至在極端的狀態下,可以觀察到每一位同學的圖面表現法都非常接近 –
空間氛圍、圖面樣態、甚至連空間組織也非常接近,因為它們都出自於同一種軟硬體的發展成果。
如果我們還要高呼” 建築是藝術”,顯然這一個很核心的價值應該是越來越守不住的,因為
我們自從建築教育中教導學生的初始,就在傳達建築只是工具操作下的成果,甚至那一些越會操
作厲害繪圖、渲染工具、造型工具下的成果表現才有可能最會被老師、業主或是市場所認可的「好
成果」。也就是當「獨特性」不在具有任何存在的價值時,正是證明建築不再會是藝術、不再會
是創意表達的新時代的開始。

目次

4 主編的話/褚瑞基
建築的獨特性格
5 建築的獨特性格/呂兆民
14 建築存在的奧秘/王為河
22 差點與建築/沈庭增
34 自然洋行工作及雜學記/曾志偉
42 一些建築觀念的筆記/趙奕翔
50 視線和幻想/林佩蓉
60 建造後消去/許棕宣
66 建築的脈絡與反思 /林柏陽.呂兆民
下期預告
77 建築藝術家的教育—漢寶德先生與南藝建築藝術研究所/黃奕智
會務要訊
78 本會主辦、協辦、贊助及參與之活動廣告索引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定價:100 30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