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書展
應該說,這符合人類認識的發展規律,由淺入深,從現象到本質。尤其是當下,各行各業都以《孫子兵法》智慧指導行業發展,其應用已不僅限於軍事領域。在一定意義上來說,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從近年來大量出版的相關著作中,存在著將《孫子兵法》庸俗化解讀的趨勢,這不能不令人擔憂。客觀上,隨著時代的變遷,文法和詞義古今多有不同,需要讀者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才能領會;而一般讀者,又難以找到權威的注釋,難免望文生義。主觀上,非專業者閱讀學習的目的多是功利使然,難以客觀理性領會孫子本意;而作者大都是人云亦云,對孫子兵法的詮釋多出於臆測。編撰供廣大《孫子兵法》愛好者乃至專業研究人員備查的《孫子注會要》既十分迫切又非常必要。
《孫子》一書突出的特點是舍事言理,詞約而義豐,具有高度的哲理色彩和抽象性質。正因為如此,歷代注家很自然地形成以哲理談兵的傳統。早在三國年間,曹操注《孫子》就指明宗旨:“世人未之深亮訓說,況文煩富,行於世者失其旨要,故撰為《略解》焉”;歷代有識之士無不汲汲于恢復孫子思想之原貌。唐代以降,注家蜂起,各種單注本、集注本以及合刻本紛紛面世,尤其是在宋代,當時統治者有憾于國勢積弱,提倡研讀兵書,北宋神宗元豐年間,正式將《孫子兵法》列為《武經七書》,頒行于武學,為將校所必讀。據統計,唐宋以降,為《孫子》作注者不下二百餘家,存世的也有七十家以上。其中著名的注家,在隋唐時期有孟氏、李筌、陳皡、賈林、杜佑、杜牧等;在宋代有梅堯臣、王皙、何延錫、張預、施子美、鄭友賢等;在明代有趙本學、劉寅、李贄、黃獻臣、王陽明等;在清代則有鄧廷羅、顧福堂、國英、朱庸及黃鞏等,可謂名家輩出,蔚為大觀。
然而,到目前為止,真正將歷代注家匯注成冊,供人們學習《孫子兵法》以資參考的資料,唯有宋本《十一家注孫子》。該注本集中了曹操、孟氏、李筌、杜佑、杜牧、陳皡、賈林、梅堯臣、王皙等十一家注釋,這對古代軍事文化的研究者來說,無疑是不可或缺的文獻資料和工具書。它也是傳世《孫子兵法》書中最重要的版本之一,與宋刻《武經七書•孫子》本共同構成《孫子》書傳本的兩大基本系統源流。
自宋代《十一家注孫子》問世以來,直至今天,尚未發現有人進行過將諸家注孫子再彙集的嘗試。其間,宋代吉天保《十家孫子會注》當是十一家注本的重刻本;清代孫星衍以華陰《道藏》本《孫子集注》為底本,對《十一家注孫子》作了認真細緻的校訂考辨工作;當代學者黃朴民、趙海軍對《十一家注孫子》本進行了點校,此外,尚未有人進行新的集注。而存世的七十餘家注本之中,其作者不乏有建樹和見地者,我們擇其重要的孫子注(其中包括《十一家注孫子》)彙集成冊,將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事;否則,對於《孫子兵法》的研究與傳播將是一個很大的缺憾。
《孫子注會要》的出版發行,填補了自宋代以來該領域研究的空白,這項彙集工作的完成,展現了長期從事歷代軍事思想研究的工作者,尤其是《孫子兵法》研究者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感。
本週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