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魅麗。花火原創小說66折起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全五冊)(簡體書)
滿額折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全五冊)(簡體書)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全五冊)(簡體書)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全五冊)(簡體書)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全五冊)(簡體書)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全五冊)(簡體書)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全五冊)(簡體書)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全五冊)(簡體書)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全五冊)(簡體書)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全五冊)(簡體書)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全五冊)(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598 元
定  價:NT$ 3588 元
優惠價:873122
領券後再享89折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可得紅利積點:9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分《導論》《先秦兩漢時期》《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宋元明清時期》《近現代時期 中外比較》五部分,是第一部中國歷史編纂學通史著作。上起先秦時期,下迄20世紀末,系統論述中國歷史編纂學的發展道路和內在規律。全書史料豐富,論據堅實,論證深刻,彰顯了當代中國史學的民族特色,對於提升中國學術話語權和推進中國學術走向世界具有重要價值。本書又是傳統文化研究的重要成果,將提供一部“中華文化何以長期連續”的讀本,從當前來看,正高度契合中共中央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精神,更凸顯出本書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

作者簡介

主編、第一、二卷著者,陳其泰,男,廣東豐順人,1939年生。1963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歷史系。現為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山東大學兼職教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學科組成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主要研究方向: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中國近現代史學。主要著作有:《陳其泰史學萃編》(九卷)、《中國史學史?近代卷》、《從文化視角研究史學》、《歷史學新視野——展現民族文化非凡創造力》。主編《20世紀中國歷史考證學研究》及《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的理論成就》,分別獲北京市第九屆、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一等獎。發表論文、文章約三百篇。

第三卷著者,張峰,男,1981年生,安徽淮北人,西北大學歷史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台灣“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訪問學者,兼任香港孔子學院中國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員。2012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史學研究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2012年7月至今,供職於西北大學歷史學院。2015年入選西北大學“優秀青年學術骨干支持計劃”,2018年入選陝西省高校“青年傑出人才支持計劃”,2019年榮獲陝西高校思政課(課程育人)教學骨幹榮譽稱號。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1項,在《中國史研究》《史學理論研究》《史學史研究》等專業刊物發表學術論文、評論40餘篇,有數十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人大復印資料》等全文轉載或論點摘編。現主要從事史學理論與中國史學史研究。

第四卷著者,屈寧,男,1981年生,山東臨淄人。歷史學博士,現為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山東省歷史學會理事。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史學史,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山東省社科規劃青年項目各一項,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第五卷著者,劉永祥,男,山東壽光人,歷史學博士、博士後,現為中國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曾獲教育部“學術新人獎”,入選山東省理論人才“百人工程”。主要從事中國近代史學史研究,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特別資助等多項課題,著有《民國時期史學三題》,並在《史學理論研究》《學術研究》等核心刊物發表論文20餘篇,多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全文轉載。

名人/編輯推薦

中華文明幾千年傳承延續,從未中斷。文明的延續發展和豐富內涵,是靠歷代史籍記載和保存的,《中國歷史編纂學史》正是為了揭示和深入論證傳統文化的寶貴精華和鮮明的民族特性,闡釋其幾千年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奧秘和當代價值所在,總結其在當前增強民族自信心的作用,從中吸收豐富的營養,增強當今創造民族新文化的動力。

理論層面的探討對於歷史編纂實踐起到指導作用等。全書的內容表述彰顯了當代中國史學的民族特色。

二、系統深入探討,上下貫通,橫向聯繫。在縱向上,本書將三千年中國歷史編纂學的發展作了系統梳理,劃分為奠基期、確立期、發展期、興盛期、嬗變期、近現代歷史編纂的新進展六大演進階段,論述不同時期的成就、特點,分析史學發展變遷的時代條件和遞嬗關係。在橫向上,把握住各個時期史學名著的著述宗旨、成書過程、編纂技巧、史學價值及對後世的影響;體裁運用的創造性、史書形式的豐富、史學範圍的擴大;史官制度的發展等項:均予以貫通聯繫,深入探討。全書縱向考察和橫向聯繫相結合,努力構建中國歷史編纂學的理論框架和知識體系。

三、體現理論探索的前沿性。本書自覺地堅持以唯物史觀為指導,探索歷史編纂學的學術前沿問題。第一卷中以18萬餘字的“導論”論述重要理論問題。其中,首次對中國歷史編纂學的優良傳統作了系統闡釋:1、“名山事業”:史家強烈的使命意識;2、朝政大事:保證歷史記載長期連續;3、體裁豐富多樣:民族文化創造力的展現;4、體例精當,匠心運用;5、古代史家的信史追求;6、歷史編纂的理論自覺。對於近現代“民族危機刺激下歷史編纂出現的新格局”、“從梁啟超到白壽彝對新綜合體的探索”等理論問題,也首次作了闡釋。

當前,為了增強“文化自信”,尤其必須大力提升中國學術話語權。通過深入發掘、總結傳統歷史編纂學的精華,我們能夠得出具有中西學理融通意義的新概括。譬如,對《史記》的編纂思想和成就,可用“多維歷史視野”來概括。司馬遷創造了由本紀、表、書、世家、列傳五體構成的體裁,實現了由先秦編年體史書單一視角,到多角度、多方位觀察和再現客觀歷史進程的巨大飛躍,因而被後代史家稱為著史之“極則”,其影響直至近現代,並遠至國外。以“多維歷史視野”做概括,有助於揭示出司馬遷在哲理高度和認識本原上,掌握了再現客觀歷史的根本要領,因而具有超越時空的價值。又如,“史書體裁與時俱進”,可用來概括各種主要體裁均因時代的需要而有新的創造。“歷史編纂的理論自覺”,可用來概括古代史家既重視編纂實踐,又重視理論總結。不僅有劉知幾、章學誠撰成的歷史編纂理論專著《史通》和《文史通義》,而且有范曄、皇甫湜、王世貞、趙翼等人有價值的論述。而《史通》的產生,早於歐洲同類著作法國學者馬必雍《古文書學》一書約一千年。其他,還有“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斷代為史”“官修與私修互動”“歷史編纂的革新”“立體式著史”等。我們完全有信心經過努力,構建起中國歷史編纂學的話語體系,進一步推動中國學術走向世界。

全書撰著工作分工如下:

陳其泰負責第一卷(導論,先秦時期)和第二卷(兩漢時期)的撰著。負責全書發凡起例,制定框架目錄,組織實施編纂工作全過程。

張峰負責第三卷(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撰著。並幫助主編完成電腦處理等工作。

屈寧負責第四卷(宋元時期,明清時期)撰著。

劉永祥負責第五卷(近現代時期,後論中外比較背景下的考察)撰著。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領導對本課題立項給予大力支持。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及劉家和教授、瞿林東教授對課題的進行給予了熱情的關心、幫助。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為課題成果申請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和本書的出版給予了大力的支持。該社張愛芳編審與靳諾、黃靜、陳瑩瑩等擔任本書責編,特邀編輯孫彥編審對編校工作認真負責,付出了心力。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與中國文化傳統研究方向先後畢業的諸位博士,均對課題的進行給予關心和支持。本項目研究過程中,約有七十篇論文作為階段性成果在學術刊物上發表,眾多的編輯先生為此付出了辛勤勞動。統此,向上述單位、專家和朋友們致以衷心的謝忱!

限於我們的學力,書稿中難免有諸多不當之處,敬請專家和廣大讀者朋友批評指正!

陳其泰

2018年4月於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史學理論與史學史研究中心

目次

卷首識語/陳其泰 / 1

第一卷

導 論

第一章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的研究對象、任務和基本內容 / 3

第二章 中國歷史編纂學史的分期 / 16

第三章 中國歷史編纂學的優良傳統 / 62

第四章 本書研究方法舉隅 / 142

第一編 中國傳統歷史編纂學的奠基――先秦時期

概 說 / 187

第一章 《尚書》:中國歷史編纂學的創始 / 199

第二章 孔子與《春秋》 / 206

第三章 《左傳》:初具規模的編年體史著 / 215

第四章 《國語》的史學價值 / 234

第五章 先秦史官設置與其他歷史編纂成就 / 271

第六章 出土文獻與歷史敘事 / 295

第二卷

第二編 中國傳統歷史編纂學的確立――兩漢時期

概 說 / 3

第一章 傳統歷史編纂學的楷模――《史記》的產生 / 11

第二章 多維歷史視野和《史記》的宏大氣魄 / 27

第三章 以人為中心:《史記》撰寫人物傳記的成就 / 91

第四章 貫穿《史記》全書的非凡史識 / 147

第五章 《史記》宏富內涵與審美要求的高度統一 / 169

第六章 《漢書》:繼《史記》而起的巨著 / 237

第七章 《漢書》對《史記》優良傳統的繼承發揚 / 254

第八章 《漢書》嚴密合理的體例 / 301

第九章 《漢書》十志的巨大成就 / 332

第十章 《漢書》博贍典雅的風格 / 352

第十一章 《漢紀》:編年體斷代史體制的創立 / 405

第十二章 兩漢史官設置及其他歷史編纂成就 / 422

作者附記/陳其泰 / 436

第三卷

第三編 中國傳統歷史編纂學的發展――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時期

概 說 / 3

第一章 史官制度的發展與設館修史的正式確立 / 20

第二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史學名著的繼出 / 44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歷史編纂學發展的新趨向 / 144

第四章 唐初正史編纂的巨大成就(上) / 181

第五章 唐初正史編纂的巨大成就(下) / 229

第六章 劉知幾《史通》:歷史編纂的理論自覺 / 284

第七章 杜佑《通典》:典制體通史的創辟 / 331

第八章 唐代歷史編纂學的多樣成就 / 376

第九章 五代時期:歷史編纂優良傳統經受的嚴峻考驗 / 404

作者附記/張 峰 / 438

第四卷

第四編 中國傳統歷史編纂學的興盛――宋元時期

概 說 / 3

第一章 兩宋史官制度 / 38

第二章 正史的規範化:新舊《五代史》與《新唐書》 / 64

第三章 《資治通鑒》:媲美《史記》的編年體通史巨著 / 109

第四章 典制史的進一步發展:《通志》與《文獻通考》 / 171

第五章 紀事本末體與綱目體的創立 / 209

第六章 私修當代史的突出成就 / 236

第七章 元修遼、金、宋三史 / 272

第五編 中國傳統歷史編纂學的總結與嬗變――明清時期

概 說 / 317

第一章 正史的謝幕:《元史》與《明史》 / 344

第二章 私修明史的濃厚風氣 / 421

第三章 清前期歷史編纂學的時代特點(上) / 485

第四章 清前期歷史編纂學的時代特點(下) / 552

第五章 明中葉至清初歷史編纂理論的新探索 / 622

第六章 《文史通義》:傳統史學後期的理論名著 / 656

作者附記/屈 寧 / 678

第五卷

第六編 中國歷史編纂學的新格局――近現代時期

概說:近現代歷史編纂學的基本特徵 / 3

第一章 時代劇變推動下歷史編纂的新景象(上) / 31

第二章 時代劇變推動下歷史編纂的新景象(下) / 74

第三章 梁啟超與歷史編纂學的近代轉型 / 109

第四章 國家意志的弱化:設館修史的繼續及其衰落 / 142

第五章 史學近代化的重要載體:章節體的傳入與盛行 / 176

第六章 抗戰時期通史編纂的新高潮(上) / 210

第七章 抗戰時期通史編纂的新高潮(下) / 255

第八章 通俗史書與歷史教科書編纂的時代特色 / 296

第九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通史編纂的新趨向 / 340

中外比較背景下的考察

第一章 中國歷史編纂學在東亞的傳播與迴響 / 393

第二章 中西古代歷史編纂傳統的共性與差別 / 423

作者附記/劉永祥 / 454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122
無庫存,下單後進貨
(採購期約45個工作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