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西班牙在我們心中:西班牙內戰中的美國人1936-1939(簡體書)
滿額折

西班牙在我們心中:西班牙內戰中的美國人1936-1939(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92 元
定價
:NT$ 552 元
優惠價
87480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庫存:1
可得紅利積點:14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這是一部全面的西班牙內戰史著作,通過12個人物,其中包括歐內斯特·海明威和喬治·奧威爾,娓娓道來一個理想主義故事、一種令人心碎的痛苦,以及一項失敗的崇高事業。

在1930年代至關重要的3年時間裡,西班牙內戰佔據了美國和全世界報紙的頭版頭條,志願者蜂擁前往西班牙,幫助其民主政府對抗由弗朗西斯科·佛朗哥發起,並受到希特勒與墨索里尼協助的右翼政變。這是一場極為殘酷的戰爭,很大程度上可以被視作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開局之戰,但很快它被後者掩蓋。今天,人們大多通過為數不多的幾部經典作品銘記這場戰爭:歐內斯特·海明威的小說《喪鐘為誰而鳴》,喬治•奧威爾的回憶錄,羅伯特·卡帕的攝影集。不過,在《西班牙在我們心中》一書中,亞當·霍赫希爾德向人們呈現了西班牙內戰中,包括海明威、奧威爾在內的眾多重要人物,並將他們引人入勝的故事編織在一起,完整揭示了這場戰爭的悲劇性與重要性。

作者簡介

亞當·霍赫希爾德(Adam Hochschild),出生於1942年,美國作家、記者和演講家。他於1963年畢業於哈佛大學歷史和文學系。他的作品被翻譯成超過15種語言出版,其中《利奧波德國王的鬼魂》(中文版由甲骨文於2018年推出)、《終結一切戰爭》(中文版即將由甲骨文推出)入圍美國國家圖書評論獎終選名單,《埋葬枷鎖》獲得美國歷史學會西奧多·羅斯福-伍德羅·威爾遜獎等。

譯者簡介

林春野,青年譯者,外交學院碩士,美國馬薩諸塞大學在讀博士,熱愛譯介歷史類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在《西班牙在我們心中》一書中,霍赫希爾德展現了他的三重身份:一位記錄者,一名歷史學家,一個作家。他為這本書注入了他那卓越的天才和嚴肅的道德觀,能夠如此有力地洞悉歷史人物痛苦的道德與倫理抉擇,這樣的作家實在屈指可數。

——吉爾·勒珀,《神奇女俠秘史》作者

一邊是信奉理想主義、支持民主的志願者組成的散漫軍隊,另一邊是佛朗哥、希特勒、墨索里尼麾下凶狠殘忍的機械化部隊,霍赫希爾德筆下的這場大衛與歌利亞之戰是我讀過的最有力量的文字之一。

——琳妮·奧爾森,《倫敦市民》作者

作為非虛構作品,《西班牙在我們心中》一書無與倫比。霍赫希爾德的成就在於,他令這個比武審判式的故事變得鮮活生動,好似發生在今時今日。對於看過本書的讀者來說,面對這群為了一項最終不可能成功的事業冒著風險並獻出生命的美國之子,你不可能不對他們感到認可與同情。感人至深,令人無法忘懷。

——奈傑爾·漢密爾頓,《指揮之責》作者

《西班牙在我們心中》文字優美,敘事角度深刻,引人入勝,令人手不釋卷。它所記錄的西班牙民主保衛戰不僅打響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第一槍,對全世界的許多人來說,它更是一場後無來者的偉大事業。

——保羅·普勒斯頓,《西班牙內戰:反動,革命與復仇》作者

在我們的共同記憶中,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很大程度上遮蔽了我們對這場之前爆發的衝突的印象,但在當時,數千萬美國民眾都在專注地追踪有關這場戰爭的最新消息。戰爭進行期間,即1936年年中到1939年年初,這場在西班牙爆發的戰爭登上《紐約時報》頭版頭條的次數超過了1000次——這超過了其他任何單一主題的頭條數,不論“羅斯福總統”、“納粹德國的崛起”還是“大蕭條造成的災難性影響”都要甘拜下風。儘管美國政府固執地拒絕對西班牙進行干涉,許多美國人卻深深捲入其中,且身影活躍在對壘雙方陣營。例如,對美國志願兵實施轟炸和掃射的納粹飛機上的燃油來自得克薩斯,將它們出售給佛朗哥的,是一個經歷極富傳奇色彩、偏愛右翼獨裁者的美國石油商人。

1960年代中期,我本人與這場戰爭初次產生了交集,當時,我是《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的一名初出茅廬的記者。報社有兩名年長的記者是亞伯拉罕·林肯營(Abraham Lincoln Brigade)的老兵,這是數支由美國志願兵組成的部隊的非正式稱呼。我還記得自己曾經問過他們中的一個人如何回顧這場戰爭,當年他在西班牙開救護車。隔著發出劈裡啪啦敲擊聲的手動打字機與電傳打字機,和將報導傳送給排字工的嘶嘶作響的空氣壓縮導管,他探出身體,用完全不像是編輯部開玩笑時常有的那種語氣充滿感情地對我說:“我真的希望我們能贏。”

當然,西班牙共和國輸掉了戰爭,這一失利無疑給此後的戰爭造成了深遠的影響。知曉一切將以失敗告終的氣氛瀰漫在描寫這場戰爭的最著名小說——海明威的《喪鐘為誰而鳴》中,該書出版於佛朗哥獲勝後的第二年。相比同時期的任何其他事件,西班牙內戰所引發的“如果……會如何?”的問題都要更多。如果西方民主國家賣給西班牙共和國它所反复迫切想要購買的武器裝備會如何?這些裝備有可能足以擊敗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派往西班牙的飛機、潛艇和軍隊嗎?如果答案是能,那麼希特勒還會將部隊派往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後來的其他一系列國家嗎?造成數千萬人死亡和無盡苦難的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有可能得以避免嗎?或者,它有可能會以某種不同的、規模更有限的方式展開嗎?

幾乎所有美國志願兵都堅信,自己所參加的,是一場即將爆發的世界大戰的前哨戰。對於自身的正義性,他們也從未感到懷疑:畢竟,在美國對德日宣戰的四年多以前,美國人還在何處遭受過納粹飛機的轟炸呢?在另一個國家,許多人同樣認為西班牙內戰將成為那個時代的演武場。“我這一代人,”法國小說家阿爾貝·加繆寫道,“將西班牙銘記於心……他們在那裡明白了……一個人可以是正義的,但他還是會被擊敗,武力能征服人的精神,很多時候,勇氣不會得到褒獎。”

這場西班牙爆發的危機中似乎蘊含著明確的道德因素。飛速發展的法西斯主義亟待受到挑戰;若它不在這裡受到挑戰,又能在哪裡呢?這,就是許許多多來自世界各地的人誌願參戰的原因。這,也是我會在幾十年後看到林肯營老兵出現在1960年代捍衛民權或是反對越戰的示威遊行隊伍中,出現在1980年代抗議美國干涉中美洲事務的遊行隊伍中,滿懷熱情地振臂高呼的原因。長期以來,我先後見過六名前志願兵,並與其中兩人成為多年好友。(直到寫作本書時我才意識到,雖然僅在本書中短暫出現,雅克·格蘭布拉特[Jacques Grunblatt]醫生正是當年在我還是個小男孩時發生的一次事故後幫我縫針的人。)你將在本書第一章中見到的夫婦,曾經就住在離我今天的住處幾個街區以外的一棟我曾經路過上百次的樓裡——那是1930年代,這位丈夫當時正在伯克利讀研——這一發現,令我自己代入他們的視角變得更容易了。我們每個關心社會正義的人都需要政治先驅的存在,看起來,這些男男女女——大約有75名美國女性在西班牙做志願者,大多數是護士——無疑正是政治先驅。

在這一點上,我的感受與其他經歷過1960年代的人同樣強烈。任何人對一個時代和地點產生興趣通常都來源於這樣的疑問:我在當時會怎麼做呢?我常常願意相信這一點,那就是,如果我生在那個年代,我,一樣,會去西班牙。不過我也知道,故事還有它更黑暗、更不浪漫的一面。由於蘇聯是唯一向西班牙共和國出售武器的大國,它索取了大量回報。一些西班牙人成了約瑟夫·斯大林在冷酷地對付他那些虛虛實實的敵人時的受害者,而這正是他的專制體現出的鮮明特徵。

在一個最出乎我意料的地方,我曾見過警示世人他的多疑所引發的死亡的鮮活例證。1991年時,我正在研究一本有關俄羅斯人要如何看待斯大林的遺產的書。就在這一年,當蘇聯很快就要解體時,當局終於解除了對外國記者旅行地的限制。於是,我得以訪問一個幾乎從沒有西方人去過的地方,哈薩克斯坦的卡拉干達(Karaganda)。這座由搖搖欲墜的灰褐色混凝土建築構成的偏遠破敗的城市曾經一度是將囚犯送往煤礦工作的古拉格勞工營的龐大網絡的中心。離開市區幾十英里,在一座荒涼的鄉下墓地,冰雪長年累月的封凍與消融使那些簡陋的自製金屬十字架墓碑或歪斜或水平地散落在地面上。電線在它們上方穿過,廢棄塑料袋和垃圾在中亞大草原持續不停的大風中四處飄蕩。令我意外的是,許多墓碑上都刻著西班牙人的名字。

我了解到,蘇聯曾經接收過數千名西班牙共和國的流亡者,他們中有許多人是兒童。除此之外,內戰結束後,停靠在蘇聯港口船隻上的西班牙水手,以及幾百名在蘇聯進行訓練的西班牙飛行員無法回到祖國。同上百萬蘇聯人一樣,這些西班牙人當中的許多人成了斯大林疑心病的犧牲品。估計有270名西班牙共和國公民被送進了古拉格,許多人因飢餓、疲勞和凍傷慢慢死去。在我見到的這所公墓附近,至少有60人被關押在一座擁擠且被三面高高的帶刺鐵絲網圍欄包圍著的勞改營中。

我們要如何將西班牙內戰的這兩幅場景重合在一起?西班牙人抵抗受希特勒與墨索里尼支持發動的政變的確是正義的。可是,是否因為與蘇聯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西班牙共和國才注定難逃厄運?簡而言之,西班牙共和國的支持者們是在與最壞的盟友一起為最好的事業而戰。對此,他們有何體驗?他們在多大程度上意識到了這一點?或者說,如果你身處一場搏命的惡戰中,你會奢侈到有工夫去操心自己的盟友是誰嗎?這些都是長期以來使我想要去探尋這段歷史的眾多問題的一部分。

當年絕大多數來到西班牙的美國人都將自己視作共產主義者,我們若是不理解當時共產主義為何具備如此強大的吸引力,以及蘇聯爲何對太多人來說就像一座希望的燈塔的話,我們就無法理解他們。在我的一個來自林肯營的朋友離開西班牙65年後,也是在他退出美國共產黨45年後,在他的葬禮上,我第一次聆聽了《國際歌》。這首歌是世界共產主義運動的標誌性歌曲;現在,它是幾名努力回憶歌詞的老人口中哼唱的曲子,也許,他們同時還在努力回憶著年輕時的夢想。

今天,托洛茨基主義和無政府主義基本失去了市場,有時候,曾在它們彼此的支持者間爆發過的論戰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中世紀的宗教爭論一樣遙遠。同樣煙消雲散的,還有那個曾被廣泛傳播過的信念,即資本主義體係處於危機之中,再也不能維持下去,即便對於誰的藍圖正確存在各種爭吵,指引未來的藍圖卻是存在的。儘管這些問題多數都讓人感覺很遙遠,但在其他方面,1930年代的西班牙似乎依舊同今天的許多國家極其相似:巨大的貧富差距,威權體制與成百萬乃至上千萬公平獲得土地、教育和其他許多東西的權利被長期否定的無權無勢的民眾的鬥爭。這些,令1930年代的西班牙成了它那個時代一個意義重大的戰場,而在我們的時代,這個戰場同樣會引起共鳴。

目次

作者聲明

前言:遠離故土

第一部分

1.追擊:逃離神廟的資本家

2.應許之地,黑色之翼

3.“異見者”

4.新天地

5.“我將摧毀馬德里”

第二部分

6.“別想抓住我”

7.1860年代的步槍

8.翻山越嶺

9.《紐約時報》的“內戰”

10.迷戀獨裁者的男人

11.與蘇聯的交易

第三部分

12.“如果我是你,我絕不會那麼寫”

13.“毫不遜色的婚禮”

14.德士古參戰

15.“在我的書裡,你將是個美國人”

第四部分

16.“給女朋友的信”

17.“沙漏裡只剩幾粒沙子了”

18.河邊

19.回心轉意?

20.以時間為賭注

第五部分

21.眼淚的味道

22.祈禱

致謝

註釋

參考文獻

圖片來源

索引

作者簡介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80
庫存:1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