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魏瑪德國:希望與悲劇(簡體書)
滿額折
魏瑪德國:希望與悲劇(簡體書)
魏瑪德國:希望與悲劇(簡體書)
魏瑪德國:希望與悲劇(簡體書)
魏瑪德國:希望與悲劇(簡體書)
魏瑪德國:希望與悲劇(簡體書)

魏瑪德國:希望與悲劇(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80 元
定  價:NT$ 480 元
優惠價:87418
領券後再享88折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2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1)比《巴比倫柏林》更真實!一部包羅萬象的魏瑪共和國通史,再現1918—1933年德國風雲激蕩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史。
(2)魏瑪共和國不只是第三帝國的前夜。以全球史視角,剖析這一時期相互糾纏的內政外交,並重新評價魏瑪文化豐富的全球性遺產。
(3)刻畫日常生活變遷,描摹不同階層對時代變革的真實感受,既關注退伍士兵、失業工人、中產階級、新女性,也展現社會改革者、天才藝術家、知識分子的大膽探索和跌宕經歷。
(4)《紐約時報書評》編輯推薦圖書,《金融時報》年度好書之一。霍布斯鮑姆等多位知名學者讚譽推薦,已有西班牙語、意大利語、瑞典語、波蘭語等多個語言版本。
(5)精選70幅圖片(含16頁彩插),囊括競選海報、繪畫、建築、電影等,呈現魏瑪時代政治經濟危機與先鋒藝術文化之間的碰撞。

前承一戰戰敗,後啟第三帝國,魏瑪共和國經歷了逾14年動盪不已的發展歷程,呈現出複雜的兩面性:一方面,無法擺脫戰爭賠款重擔,經濟危機不斷,社會矛盾重重,政治四分五裂,終極端右翼崛起,民主共和國消亡;另一方面,社會福利制度和婦女選舉權得到確立,大眾消費興起,文學、藝術、思想等領域迸發出驚人的活力和創造力,眾多德國人沉湎於柏林式五光十色、充滿刺激的現代化都市生活。
在本書中,韋茨引領讀者在魏瑪時代的柏林漫步,輾轉於咖啡館、夜總會、電影院、百貨商場和公共住宅,觀察各階層的日常生活和社會變遷。我們也將邂逅各領域的傑出人物,與小說家托馬斯·曼、建築師埃里克·門德爾松、評論家克拉考爾、哲學家海德格爾等同行,見證那些偉大作品的誕生,聆聽他們對現代性的反思。
納粹上台後,藝術家和學者紛紛流亡海外,將銳意創新與反思的魏瑪精神播撒至全世界。時至今日,在日本、土耳其、美國,於建築、電影、思想中,仍能看到魏瑪遺產閃耀的光芒。韋茨強調,我們不應總從歷時12年的第三帝國出發,將魏瑪共和國簡單視為納粹時代的前奏,而應從全球視角出發,重估其歷史成就和豐富遺產。

作者簡介

埃里克·韋茨(Eric D. Weitz),美國歷史學家,現任紐約城市大學城市學院和研究生中心歷史學傑出教授。曾任明尼蘇達大學歷史系主任、德國與歐洲研究中心主任,紐約城市大學城市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院長。主要研究方向為現代德國與歐洲史、種族大屠殺等。著有《種族滅絕的世紀》等書。
姚峰,江蘇儀征人,清華大學外文系博士,現任上海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副教授、外國文學研究所副所長、中非語言文化比較研究會秘書長。主要研究外國文學與西方思想史。
聶品格,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研究生。

名人/編輯推薦

【該內容由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授權使用】
一部佳作,配圖精美……魏瑪不僅僅是一個德國現象……該書對魏瑪德國做了介紹,可能是現存好的導讀性著作。
——艾瑞克·霍布斯鮑姆(Eric Hobsbawm),《倫敦圖書評論》(London Review of Books)
本書涵蓋了魏瑪德國所有重要主題,從政治到文學,從建築到經濟,從電影到意識形態。這是一部傑出的著作,文筆優美,結構精巧,出自一位成熟持重、學識淵博、思想深刻的作者之手。
——奧默·巴托夫(Omer Bartov),布朗大學歐洲史教授
本書並非尋常可見的魏瑪共和國史。韋茨毫不費力地將政治與經濟、哲學與文學、藝術和建築融合在一起,描繪出一幅激動人心的魏瑪文化畫卷。魏瑪文化縱使積弊重重,也難掩其豐富的創造力。從海德格爾到希特勒,從包豪斯到公共住房,從托馬斯·曼到弗里茨·朗,西方現代性的諸多要素誕生於此,其中存在輝煌,亦不乏夢魘。
——約瑟夫·約菲(Josef Joffe),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
埃里克·韋茨,這位以研究德國左派而知名的美國歷史學家,為英語讀者貢獻了一部迄今為止有條理、包羅萬象且引人入勝的魏瑪德國史著作。作為德國一個民主共和國,魏瑪共和國成了一個遭遇圍攻、深陷困境的大眾政治和文化試驗場,首都柏林尤其如此:始終籠罩在戰敗陰影下,無法擺脫沉重的歷史包袱,政治上深陷分歧,但仍持續大膽無畏地探究現代性。
——查爾斯·梅爾(Charles Maier),哈佛大學歐洲史教授
本書為讀者提供了穿過魏瑪政治和經濟迷宮的可靠指南,也很好地介紹了當時塑造眾多女性的社會革命。這場革命使得許多女性——遠非所有女性——不再那麼依賴丈夫、爐灶和家庭。在極為精彩的一章中,韋茨帶領我們在20世紀20年代的柏林漫步,輾轉於這個無眠大都市的各個角落:從波茨坦廣場周圍精緻閃亮的咖啡館,到伊舍伍德筆下的卡巴萊歌舞廳和烏煙瘴氣的酒吧;從令人神清氣爽的萬湖湖畔,到威丁區潮濕憋悶的工人住宅。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
若討論1918年後的德國,就不可能不關注其政治和金融的動盪……本書清晰詳細地闡述了這方面內容,還透徹分析了該時期共產黨人、民主黨人和保守派之間的複雜角力……但在韋茨看來,魏瑪之所以引人入勝,更在於它所代表的藝術激情和思想火花……這場文化上的大爆發,在他富於激情和說服力的文字中,盡顯於讀者眼前。本書還以毫無虛飾的語言,將我們帶入20世紀20年代柏林充滿活力的大都會氛圍……通過對威權主義崛起的回顧,作者似乎為美國在9·11後布什時期的政治浩劫提供了一面鏡子。
——《金融時報》(The Financial Times)
韋茨在對(魏瑪時代)作品的精彩解讀中,摒棄了深奧的分析,而將它們看作理解一個世界的全新嘗試;在這個世界中,對權威和秩序、階級和性別、財富和貧窮的信念不再牢不可破。該書極具創意的一章是想像在柏林漫步,觀察這個城市不同階層的日常生活……該書將文化、政治和城市生活聯繫起來,這一點勝過大多數歷史著作。
——《紐約時報書評》(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在1918—1933年動蕩的魏瑪時期,舊社會似乎已分崩離析,德國成了一個憲政民主國家,藝術上百花齊放,現代自由思想蓬勃發展,經濟和政治不斷遭遇危機,終結束於納粹掌權。這一時期通常被視為納粹時代的前奏,但韋茨表明,魏瑪遠遠不止於此……如果魏瑪德國的書只讀一本,請選擇這一本。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本書引領讀者在魏瑪時代的柏林穿行,流連於咖啡館和百貨商店,將目光投向新女性、爵士樂隊、妓女、乞丐和受傷退伍老兵等群體。韋茨也關注廣播和電影如何改變公眾聚會,使大眾娛樂國際化。本書分章節探討了魏瑪的建築、平面藝術、攝影、戲劇、哲學和性別的新理論,並附有大量精心挑選的插圖;在選取各領域主要代表做深入剖析後,轉而描述由他們的激進思想引發的反動。在關於共和國崩潰的討論中,韋茨詳細闡述了右翼對現代化的抵制以及民主精神的整體脆弱性。這是一部文辭生動、插圖精美的作品,能給人帶來智識上的挑戰,無論專業學者還是歷史愛好者都值得一讀。
——《出版者周刊》(Publishers Weekly)

魏瑪德國依然在向我們訴說著什麼。時至今日,喬治·格羅茲(George Grosz)和馬克斯·貝克曼(Max Beckmann)的油畫仍炙手可熱,懸掛於悉尼、洛杉磯和聖彼得堡等世界各大博物館和美術館之中。貝爾托·布萊希特和庫爾特·魏爾(Kurt Weill)的《三分錢歌劇》(The Threepenny Opera)定期在世界各地以很多不同語言重新上演。托馬斯·曼偉大的小說《魔山》(The Magic Mountain)自1924年出版以來,不斷再版重印,即便稱不上家喻戶曉,至少在無數學院與大學的文學和哲學課中廣為閱讀討論。當代的廚房設計依然從20 世紀20 年代的時尚和包豪斯學派(Bauhaus)的創作中獲得靈感。後現代主義建築師也許拋棄了瓦爾特·格羅皮烏斯奉作圭臬的功能主義,但是,面對埃里克·門德爾松設計的哥倫布大樓(Columbus House)、朔肯(Schocken) 百貨連鎖大樓(如今僅存一座)——這些建築既線條簡潔,又動感十足——或者異想天開的愛因斯坦塔,誰又能拒絕它們的美感呢?漢娜·赫希也許沒有其他人那麼聲名遠播,但今天的參觀者見到她的作品都會為其吸引,因為她創造性地融合了原始主義和現代主義風格,並將非洲或波利尼西亞(Polynesian)風格的面具與20 世紀20 年代的日用品並列陳設。馬丁·海德格爾的哲學思想深刻,西格弗里德·克拉考爾(Siegfried Kracauer)的文章層次分明,二者都力圖闡釋先進技術和大眾社會的意義,他們的思想如今仍能對現代社會的狀況提供豐富的真知灼見。又有哪個影迷沒有看過《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The Cabinet of Dr. Caligari)、《大都會》(Metropolis)或者《柏林:城市交響曲》(Berlin: Symphony of the City)呢?
魏瑪德國還以別的方式向我們傾訴著,其中,也許最頻仍的是警示。這是一個受經濟危機和惡劣政治衝突重創的社會。第一次世界大戰將其長長的陰影投射在了共和國的整個歷史中。《凡爾賽和約》使德國背負了過於沉重的經濟負擔;對此觀點,無論今天的經濟學家和歷史學家做了多麼大的修正,但彼時的德國人堅信,他們受到了第一次世界大戰戰勝國的不公正對待。很多人立刻就指責協約國,還根據有人背後捅刀的傳聞,指責國內的猶太人和社會主義者,認為他們是嗣後所有災難——國內動亂、惡性通貨膨脹、經濟衰退、銀行破產​​,以及其他任何可以想見的痛苦——的罪魁禍首。魏瑪德國揮之不去的恐懼是, 如果社會無法就如何前進達成共識,任何微小的分歧都會引發關乎生存的政治鬥爭,如果暗殺和街頭暴亂肆虐,少數族群動輒成為反民主勢力的替罪羊,這會導致什麼樣的事態?這是一個警示,因為我們都知道最後的結局:1933 年1 月30 日,納粹上台執政。
然而,儘管深陷衝突和災難之中,魏瑪時代也是在政治和文化上取得偉大成就的時期。在戰爭和革命中,舊的帝國秩序被摧毀,由此解放了人們的政治和社會想像。德國人一度創造了高度自由的政治體制,建立了高水平的社會福利制度。眾多普通民眾的生活得到了很大改善:至少在共和國最初幾年,每個工作日減到了更為人性化的8 小時;失業保險似乎開啟了一個新的時代,能夠在商業周期發生難以預料的變化時,保護工人的利益。新的公共住房為那些較為富裕的工人和白領職員提供了機會,幫助他們搬出老舊的公寓,搬入乾淨的現代公寓,裡面有室內管道、煤氣灶具,並提供電力。女性贏得了選舉權,德國傳媒業所處的環境自由而活躍。為了開創繁榮和諧的未來社會,人們無所不談,從裸體主義到共產主義。性學專家和受民眾歡迎的社會活動家主張,每個人都有權充分享受滿意的性生活。和電影一樣,洋洋大觀的消費品世界使人們想像著一種更為富裕的別樣生活,即使為此人們必須第二天早晨7 點就回到工作台、辦公室或者銷售櫃檯。從戰爭和革命中產生了烏托邦思想。無疑,世界有可能被徹底改變,無論——這取決於發言者是誰——是通過現代建築、攝影、公共住房,還是街頭的群眾示威活動:事實證明,這樣的自信和信念具有啟發性,催生了大量藝術創作和哲學思想。
取得這些成就的,不只有德國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漩渦和余波中,英國女性贏得了選舉權;現代派藝術家則蜂擁來到巴黎;荷蘭的建築師成為新建築形式的先鋒人物;維也納、布達佩斯和彼得格勒的民眾與政黨紛紛推翻了沒落的帝國統治,憧憬著光明的政治前途。德國人在一旁觀察著這些新進展(無論好壞),從中汲取經驗教訓。但是,那段歲月中的德國經驗有著某種格外緊張和濃烈之感。與西邊的鄰國不同,德國輸掉了戰爭,由此而來的經濟、政治和心理影響是深刻的。幾乎所有議題、所有辯論都籠罩在誰該為戰爭負責、戰後賠款等問題的陰影之下。不能贏得勝利,也就不能對男人和女人們在四年中忍受的痛苦做出補償。經歷曠日持久的戰爭煎熬後未能獲勝,沒能帶來財富,也沒有歡欣鼓舞的感覺。與更東邊的俄國不同,德國未曾經歷徹底的革命,沒有徹底消滅傳統精英的權力和聲望。德國走了一條中間道路,儘管的確通過革命實現了國家的民主化,但也原封不動地保留了很多舊的社會秩序。由此產生的結果就是缺乏共識、紛爭不斷。諸如德國人如何共同生活,以及如何與鄰國共存這樣最基本的問題,都引發了連綿不斷的爭吵。

目次

魏瑪共和國成立一百週年版序言i
前言ix
第1章不利的開局1
第2章漫步城市37
第3章政治世界81
第4章動蕩的經濟和焦慮的社會131
第5章建設一個新的德國173
第6章聲音和圖像215
第7章文化和大眾社會263
第8章身體和性愛315
第9章右翼的革命和反革命351
第10章魏瑪遺產:一個全球視角383
結語427
註釋435
書目說明467
致謝475
索引477

書摘/試閱

很奇怪,沒過多久,我們就通過了政府辦公區,穿過優雅的街道和商店,來到柏林大教堂和博物館島(Museum Island)——島上有令人驚嘆的古代建築,還有其他珍貴的高雅藝術品——最後就到了具有濃厚猶太風格的穀倉區(Scheunenviertel)。猶太人在此定居,可以追溯到17 世紀,當時的普魯士公爵、大選帝侯(Great Elector)腓特烈·威廉(Friedrich Wilhelm),向被奧地利哈布斯堡(Habsburg)王朝驅逐出境的50個猶太人家庭提供了避難所。儘管需要繳納特別的稅收,活動也受到限制,但這些猶太人還是興旺發達起來。從19世紀中期開始,大批東歐的猶太人在穀倉區定居下來,擠滿了這裡的廉租公寓和街道。擁擠的人群和流行的意第緒語(Yiddish)使穀倉區有了鮮明的東歐風情。然而,德國猶太人在這裡定居的時間更長。改革派和正統派猶太人在街頭擦肩而過,東歐小販與西裝革履的商人和店主在擁擠的人群中彼此推搡著。此外,還有毛賊、妓女、賭徒和拉皮條的男人,他們從附近的亞歷山大廣場湧入穀倉區。對此,阿爾弗雷德·德布林的同名小說《柏林,亞歷山大廣場》(Berlin Alexanderplatz)做了精彩的刻畫。從這兩個地方,我們輕易就能看出貝爾托·布萊希特和庫爾特·魏爾創作的《三分錢歌劇》中的場景,其中混雜了乞丐、娼妓、老兵、警察和墮落的資本家等各色人物。
從亞歷山大廣場走不了多遠,就來到一個街區,“那裡的污垢和油彩與其說掩蓋了黎凡特(Levantine)工人階級的身份,還不如說是一種彰顯”。對約瑟夫·羅特這位偉大的記者和小說家來說,這似乎有些奇怪。沒有任何過渡,“你發現自己突然落入一個陌生淒慘的貧民世界,這里拉貨的馬車轟轟駛過,汽車則是個稀罕物了”。羅特描寫了這樣一個非常熱鬧的街區,波蘭兒童在街上戲耍,大人們匆匆奔走做買賣,那些衣冠楚楚、走在雅緻的選帝侯路堤上都無格格不入感的先生,在這裡有時會迎面撞上頭戴絨帽、留著大鬍子的東歐猶太人。各種各樣的買賣都能在這兒達成,也許合法,也許不合法。而與此同時,旁邊的角落裡,一個虔誠的猶太人正在禱告。混在他們當中的,還有那些難民,那些為了逃離大屠殺,從東歐各地來到這裡的猶太人。很多人打算由此繼續出發,去往美國、荷蘭,或巴勒斯坦。有些是從俄國的戰俘營直接過來的。
在他們的眼神裡,我看到了跨越千年的悲傷。那裡也有女人,她們把孩子馱在後背上,就像一捆捆髒衣服。其他孩子憑著扭曲的雙腿,在這個鬆散搖晃的世界里四處摸爬著,啃著乾硬的麵包皮……[難民中]只有少數是健康的年輕人……他們寄居的屋舍散發出髒衣服和泡菜的味道,還有很多人擠在一起的氣味。人的身體都相互蜷縮在一起,如同火車站月台上的行李……這些人中,有個奇怪的人,他是有智慧有進取心的。他將去往紐約,在那裡發家致富。
在穀倉區,猶太人聚居地的街道名聽著都有些奇怪。這裡曾經有普魯士人行刑的絞架,還是普魯士陸軍馬厩的所在地。在名為“龍騎兵街”(Dragonerstraße)和“步兵街”(Grenadierstraße)的街道兩邊,
男人們留著舊式的鬍子,耳邊垂著​​髮辮,成群結隊地緩步而行;屠夫家黑頭髮的女兒們邁著輕盈的步子,操著意第緒語,沿著街道走過去,又折回來。店鋪和啤酒館的牆上寫著希伯來語的銘文。這些街道依然是屬於自己的世界,某種屬於永恆局外人的家園。這種狀況的改變要等到東邊新一波的人來到這裡,把這些老居民(old-timers)從這裡擠走。老居民們不消多久,就很好地適應了柏林的生活,心裡也有了誘人的念頭——搬到城市西邊去。搬遷之後,他們就會盡力放棄那些與眾不同的明顯標記。那是一種恥辱,因為比起後來在證券交易所西裝筆挺的派頭,他們在穀倉區四處遊蕩的樣子要中看得多。
穀倉區的中心是奧拉寧堡大街(Oranienburger Straße)上的新猶太會堂(New Synagogue)。如果我們願意坐一次通勤火車,會堂的穹頂和尖塔從幾公里外就能看見——對柏林的很多反猶分子來說,這是一種視覺冒犯(圖2.5)。這座猶太會堂建成於1866 年,能容納3000 名信徒,正是柏林猶太人興旺、自信的象徵。同時,摩爾人(Moorish) 風格的穹頂和兩個尖塔使人回想起猶太人在中東的根基,以及他們在西班牙度過的黃金時代;而那富麗堂皇的管風琴象徵著猶太教改革派試圖駕馭兩個世界——傳統猶太教世界和德國基督教社會——以實現自身的現代化。我們走過一所猶太人的男校——學校裡有著名啟蒙時代哲學家、該校創辦者摩西·門德爾松(Moses Mendelssohn)的半身雕像,以紀念他的功績—— 一所歷史短一些的猶太人女校、舊的猶太人墓地、猶太人醫院和猶太人養老院。猶太教科學研究學院(Hochschule für die Wissenschaft des Judentums)是猶太教改革派的思想中心,很多德國-猶太文化的傑出人物——包括馬丁·布伯(Martin Buber)、格爾肖姆·朔勒姆和利奧·拜克(Leo Baeck)拉比——都在這裡接受過訓練,至少聽過講座。同奧拉寧堡大街上的新猶太會堂一樣,這所學院也是猶太人的燈塔,象徵著19 世紀晚期和20 世紀早期他們在德國的全盛時代。20 世紀20 年代,反猶主義抬頭,一些猶太人組建了準軍事防禦組織。但總的來說,這一時期,德國的猶太人物質生活富足,社區生活不斷豐富。一些猶太知識分子促成了猶太知識的複興,另一些在魏瑪時期立於藝術和思想變革的潮頭,還有一些則遊走斡旋於兩個世界之間——一邊是獨特的猶太世界,一邊是德國和歐洲的世俗世界。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18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