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西方美術史話(簡體書)
滿額折

西方美術史話(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88 元
定價
:NT$ 1128 元
優惠價
87981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29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西方美術史話》是一本西方美術史的“入門”書,力求精練簡明。從史的要求來看,似乎未免簡疏;但也有好處,即有可能用較多的篇幅對作品、藝術家、流派進行論述和分析,把各種類型藝術作品的審美特性,說得更充分一些。

 

介紹美術發展的歷程,只講思想內容而不講藝術技巧的特色,是不能全面提高對於美術的欣賞力的。因此,作者在論述中穿插了一些關於技巧、技法發展變化的內容。

 

比較,是認識藝術特徵的好辦法。作者在分析某類藝術作品(或藝術家)時,也採用與其他作品(或人物)相比較的辦法。不但在外國作品之間互作比較,也與中國的藝術作品比較。

 

《西方美術史話》畢竟講的是西方的藝術。在進行評價的時候,需要聽聽原作者和西方評論家的意見。因而有關作品或流派的解釋,無論是褒或貶,作者盡量選擇一些藝術家自己或他同代的評論家的意見。這樣更有說服力。

作者簡介

遲軻(1925-2012)

廣州美術學院終身教授,美術史論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04年被中國美術家協會授予“卓有成就的美術史論家”稱號。撰寫、主編、翻譯著作數十部,代表性著作有《西方美術史話》《西方藝術批評史》《西方美術理論文選》《畫廊漫步》《羅丹筆記》等。

1913年,魯迅曾上書當時的教育部,提出了“美育”的重要性,他說:“物質文明日益曼衍,人情亦因日趨於膚淺;今以此優美而崇大之,則高潔之情獨存,邪穢之念不作,不待懲勸而國艾安。”(《擬播布美術意見書》)不完全依靠法律的懲治和道德的勸戒,而增進國家社會的安定,這是魯迅對於美育的期望。九十年過去了,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隨著商品經濟的日益發展,美育仍然顯出它極為重要的意義。因此,我願意修訂此書,為美育的大廈再增添一塊磚石。

 

作為西方美術史的“入門”書,篇幅不能太大,首先力求精練簡明。而同時要求達到“史”的規模,給讀者以整體連貫的印象。丹納在《英國文學史》中說:“當文明發展進程中產生出一種新的藝術時,總會有一兩個天才人物應運而生。”假使能抓住這類“新藝術”的代表作品(和藝術家),即使在數量上少一些,也仍然能夠給人一個歷史(文明發展進程)的輪廓。 —當然這就要看是否選擇得當。

 

其次,我希望寫成一本“深入淺出”的書,在選材行文方面能夠引發讀者的興致和思索,即所謂有些“可讀性”的作品。小時候上歷史課,最怕老師在黑板上寫滿了人名和年代的排列,而解說卻枯燥乏味。雖然拼命地死讀硬背,還是很快就忘光了。倒是他偶然提到的人物和事件的矛盾衝突,卻能經久不忘。

 

我並不贊成在介紹一些科學家、藝術家時,大講其奇聞趣事 —愛因斯坦如何忘了自己家的地址,齊白石如何把放了幾個月的點心拿來待客……過多渲染這類事(有的本來就是被誇大了的),不僅會使人覺得科學家、藝術家都是異於常人的“怪物”,而且常常只注意“趣聞”,反而忘了他們在科學或藝術上的真正貢獻。但我也不願意在這本書裡採取老一套的公式:“一、時代;二、概況;三、作者生平;四、作品分析……”感謝編輯者為我這本書取了《西方美術史話》的名字;這個“話”字,使我獲得了“解放”。

 

有些作者 —比如法國丹納講藝術史,丹麥勃蘭兌斯講文學史,英國羅素講哲學史,甚至美國阿西莫夫講科學史,都能時時把人帶進一個生動的歷史氣氛裡去。有時只用三言五語,就把一個陌生的名字變成一個有性格的活人。我以為這種方法是值得學習的。

 

作為文學藝術之一的美術,當然也是與一定的經濟和政治相關;不過歷史唯物主義也告訴我們,藝術與政治尤其是經濟,並不是經常直接發生聯繫的。倒是和它同時代的宗教、哲學(美學)以及文學等文化思潮更直接地影響著美術。因此我略去一般經濟、政治背景的專門介紹,而著重聯繫一些有關的文化思潮。 —一般的經濟、政治情況,讀者是可以在普通的歷史書中查對的。

 

歷史的發展由簡趨繁,而且是不平衡的。以編年的辦法順著時代敘述各個國家美術的發展變化,用一本書幾乎是辦不到的。很可能造成顧此失彼,既難收羅完備,又使讀者印象紊亂。所以不少學者寧可運用歸類的辦法 —或依題材樣式,或依風格派流,或依民族特色……進行介紹;雖然照顧到時代的先後,但不嚴守年代的順序。我採取的也是這種辦法。至於按照什麼原則和方法去歸類,各個作者常是互有異同的。 (近些年西方的美術史學者,已按照其方法分為“社會學派”、“心理學派”、“形式、風格學派”等。)我在這本書中所作的章節的安排,有些參照了前人的看法,而大半是依自己的理解去分類的。其中當然反映了我的藝術觀點。得失如何,只有請讀者教正了。

 

介紹美術發展的歷程,只講思想內容而不講藝術技巧的特色,是不能全面提高對於美術的欣賞力的。因此,我穿插了一些關於技巧、技法發展變化的內容。

 

比較,是認識藝術特徵的好辦法(國內外都有“比較文學”的專門學科)。我在分析某類藝術作品(或藝術家)時,也採用與其他作品(或人物)相比較的辦法。不但在外國作品之間互作比較,也與中國的藝術作品比較。有的評論者認為:此書的特點之一,是“徜徉於西方藝術的長廊中,而時時回顧中國的文化”。

 

但《西方美術史話》畢竟講的是西方的藝術。在進行評價的時候,也需要聽聽原作者和西方批評家的意見。因而有關作品或派流的解釋 —無論是褒或貶,我盡量選擇一些藝術家自己或他同代的評論家的意見。這樣更有說服力。當然,選擇引用哪一些意見,是取決於我自己的水平和審美觀的。

 

書中所引文句,除了少數馬列著作的引文註明出處以外,其他引文一概不作註釋。有時還用“論者”、“史家”或“有人認為”之類的說法,也都不是我隨意杜撰,而是有所依據的。之所以這樣做,只是為了保持行文的順暢,並且希望盡量簡潔些。感謝中國青年出版社周平女士為籌劃新版《西方美術史話》付出的辛勤勞動,還有協助她工作的北大的李坤儀。

 

作者

2003年秋•廣州美院

 

目次

[第一章]

孩子們的偶然發現

——原始時代的藝術

 

[第二章]

為了“來世”的藝術

——古代的埃及和西亞

 

[第三章]

永久的魅力

——愛琴文化和希臘古典文化

一 “迷宮”的傳說

二 “我們是愛美的人”

三 “羅馬夕照”

 

[第四章]

中世紀一瞥

——基督教藝術在東方和西方

 

[第五章]

人的覺醒

——意大利的文藝復興

一 把美帶給人間

二 “神秘”的微笑

三 “神聖而痛苦的生涯”

四 威尼斯之光

 

[第六章]

文藝復興在北方

——16世紀的德國和尼德蘭

 

[第七章]

“巴羅克”

一 “風格主義”和“巴羅克”

二 “多面手”貝尼尼

三 “業餘的大使”

四 現實主義的生命長存

 

[第八章]

藝術的新土壤

——17世紀荷蘭畫派

一 廣闊地反映生活

二 “按照荷蘭農婦畫聖母”的倫勃朗

 

[第九章]

“學院派”和古典主義的變化

一 學院的誕生

二 “洛可可”和它的反對者們

三 英國的“學院派”和肖像畫家

 

[第十章]

革命風雲與藝術思潮

一 與“噩夢”奮戰的戈雅

二 大衛和新古典主義

三 “浪漫主義的獅子”

四 畫筆——靈魂的解剖刀

五 歌唱“泥土上的英雄”

六 “寫實主義”的旗手庫爾貝

七 印象派的人物畫家

[第十一章]

社會問題與民族生活

一 對抗學院的三個青年

二 十四個拒絕官方考題的學生

三 給石頭以思想

四 美國的民族藝術與“垃圾箱畫派”

 

[第十二章]

自然美的再發現

一 雲天碧海滋養出來的藝術

二 傾聽大自然的歌

三 追尋閃爍的陽光,捕捉流動的大氣

四 深思與抒情的結晶

 

[第十三章]

“東方”“原始”與表

書摘/試閱

1981年,遲軻先生應邀為中國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庫”叢書撰寫一部美術方面的書稿,旨在為“愛好美術的中學文化程度的廣大青年讀者”提供一部通俗易懂的入門讀物。原擬書名為《西洋美術史話》,後經遲軻先生建議,最終定名為《西方美術史話》。

 

《西方美術史話》一經出版,以其紮實的學術功底、深入淺出的論述,迅速在全國青年讀者中傳播,影響過一個時代,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比較全面、系統把西方美術史介紹給中國人的優秀作品。該書讓當時的中國美術界比較完整地了解了西方藝術的歷史及現狀,為後來者進一步研究西方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本書1983年初版至今,行銷31萬冊。此次再版,對原書囿於時代條件無法還原的原作效果一一進行技術比對、處理,並對書內文字作了少量修正。書中的作者譯名,在其第一次出現時,以註釋的形式標註出作者的英文名及生卒年,以便讀者進一步查閱。

 

2012年,遲軻先生在廣州去世。他一生勤奮樂觀、鍥而不捨。他曾說:“無論幹什麼事,堅持幹十年,總有成效!”為研究國外美術史,他在幹校勞動期間自學英語,憑藉著艱苦環境下的自學,他翻譯了數百萬字的論文和專著。他去世前幾天還準備給一位老畫家的畫展寫序言;去世前一天,還坐在輪椅上參觀畫展。

 

因學界研究成果更新,書中部分結論有“舊論”之嫌,均未作改動,以存原貌。正如遲軻先生當年與編輯通信時談到:“我也總覺得,從美術史中如果能夠多得到一些關於審美特徵的理解,提高對於各類藝術的鑑賞力,比多記住一堆人名或作品的題目更有用一些。”讓讀者從本書中收穫對美的鑑賞理解力,是遲軻先生著述此書的初衷。先生已去,無法再次修訂本書,但他勤奮嚴謹的治學態度將繼續影響新一代青年讀者,也藉此向全國千千萬万讀者致以深深謝意!

 

編者

2020年1月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981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