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簡介
《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雲,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鬥爭的故事,並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絕對是一本值得品味與珍藏的好書。
作者簡介
目次
第2回 張飛怒鞭督郵,何進謀計誅宦官/16
第3回 張讓計殺何進,董卓贈馬收呂布/23
第4回 廢少帝立陳留,王允獻刀殺董賊/29
第5回 諸侯共伐董賊,三英勇猛戰呂布/35
第6回 曹操大敗逃回,孫堅竊璽回江東/41
第7回 袁紹計奪翼州,孫堅跨江戰劉表/45
第8回 王允巧計連環,董卓大鬧鳳儀庭/51
第9回 呂布扼殺董卓,李傕興兵犯長安/57
第10回 馬騰起義勤王,曹操興兵報父仇/62
第11回 劉皇叔救孔融,呂布濮陽破曹操/66
第12回 陶謙三讓徐洲,曹孟德大戰呂布/72
第13回 李傕郭汜交兵,楊奉董承來救駕/77
第14回 曹操移駕許都,呂布趁夜襲徐郡/82
第15回 孫策巧遇周瑜,太史慈酣戰孫策/89
第16回 呂布射戟轅門,曹孟德敗師淯水/98
第17回 袁術大起七軍,曹孟德會合三將/105
第18回 賈詡料敵決勝,夏侯惇自食眼珠/111
第19回 曹操鏖兵下邳,呂布命喪白門樓/116
第20回 曹操許田射獵,曹國舅內閣受詔/122
第21回 曹操煮酒論英雄,關公賺城斬車胄/126
第22回 袁曹各起三軍,關張共擒王劉二將/133
第23回 禰衡裸衣罵曹操,吉太醫下毒遭刑/138
第24回 曹賊行兇殺貴妃,劉備敗走投袁紹/143
第25回 關公降曹約三事,白馬坡建功解圍/147
第26回 袁本初兵敗折將,關雲長掛印封金/156
第27回 關公千里走單騎,強過五關斬六將/162
第28回 斬蔡陽兄弟釋疑,會古城君臣聚義/169
第29回 小霸王怒斬余吉,孫權授印領江東/179
第30回 官渡之戰敗袁紹,孟德燒糧劫烏巢/184
第31回 曹操倉亭破本初,玄德荊州投劉表/192
第32回 袁尚爭鋒守翼州,許攸獻計決漳河/198
第33回 曹丕趁亂納甄氏,郭嘉遺計定遼東/203
第34回 蔡氏隔屏聽密語,劉備躍馬過檀溪/208
第35回 玄德南漳逢隱士,單福新野遇英主/215
第36回 玄德用計襲樊城,元直走馬薦臥龍/221
第37回 司馬徽再薦名人,三顧茅廬請諸葛/226
第38回 三分天下定決策,孫氏報仇戰長江/232
第39回 荊州劉琦三求計,諸葛孔明初用兵/238
第40回 蔡夫人預獻荊州,諸葛亮火燒新野/249
書摘/試閱
第1回 豪傑桃園三結義,力剿黃軍立功
自從劉邦打敗項羽,一統天下建立漢朝,就規定朝中內侍必須使用閹人做宦官,以致大規模的宦官執政,史稱「第一次宦官時代」。
宦官在明朝之後被稱為「太監」或「公公」;他們都是家境貧窮、沒唸過書,被賣到宮裡的閹人,哪裡懂得治國道理。因此,到了漢桓帝時,由於寵信宦官,也導致朝政日益腐敗。
漢桓帝死後,繼位的靈帝對宦官更寵愛有加,當時長伴靈帝身旁的十名宦官,被稱為「十常侍」,靈帝還尊稱宦官之首張讓為「阿父」,更使得朝政大亂;再加上當時連年災荒,百姓生活非常困苦,以致天下人心思亂,盜賊蜂起。
當時的巨鹿郡有張氏兄弟三人:張角,張寶,張梁。張角謊稱在深山中遇見南華老仙贈與天書三卷,用以救助世人,因此成立道教,自稱「太平道人」。後來,當信眾聚集多達四五十萬時,張角便將他們劃分成三十六方,把每一方的管理人稱之為「將軍」;跟著,他就對兩個弟弟說:「如今民心已順,若不乘勢取天下,實在可惜。於是,張角頭綁黃巾,打造黃旗,並自稱「天公將軍」,興兵起義;沒幾天,四方百姓便紛紛頭裹黃巾一起造反,號稱「黃巾軍。」
張氏兄弟三人帶著黃巾軍攻打各周縣,漢靈帝得到各地報告,連忙派兵鎮壓,並下令各地官軍防備。此時,張角領軍前往攻打幽州地界。那幽州太守劉焉乃皇室宗親,自然不會輕易歸順,於是劉焉急忙寫榜文到各縣招募兵馬,
以對抗黃巾軍。
幽州涿縣有個人姓劉名備,字玄德。這個人現年二十八歲,身高超過一百八十公分,有一副超大耳朵和長到膝蓋的手臂。劉備是漢景帝的玄孫,因為父親早逝,自己又不愛讀書,導致家境貧寒,只能以編織麻鞋、竹簍為生。
這天,劉備走進城裡,看到招兵榜文,自覺文不能、武不行,於是「唉!」的長嘆一聲。不料身後一個人卻聲如洪鐘的大聲斥罵說:「大丈夫不為國家出力,在歎什麼氣?」劉備回頭一看,這人就是姓張名飛,字翼德。他身高有一百九,豹子頭,圓眼睛,還滿臉的絡腮鬍,是以賣酒和殺豬為生的。
劉備問完張飛的名字後,兩個人就開始聊了起來;劉備說他是皇室宗親,雖然也很想為國家出力,但卻孤掌難鳴,力量不足。張飛聽後,慷慨的說願意拿家產作本錢,跟他一起招募些勇士從軍,共創一番大事業。這兩人越談越投機,就一起到村口的酒店飲酒敘話。
這時,一個身高有二百公分高,滿臉通紅,留著長鬍鬚的大漢,推著車,也來到酒店喝酒。劉備見他威武不凡,便邀他過來同坐,並請問姓名。
大漢說:「我姓關名羽,字雲長,乃河東解良人。因怒殺了鄉裡的一名惡霸,因此逃到外鄉避難已有五、六年,如今正打算去投軍殺賊衛國。」
劉備聽後,開心的把他跟張飛的志向告訴了關羽,並邀他一同參加;關羽聽了也非常高興,於是酒後他們就一起來到張飛的家裡商議投軍大事。
張飛的家裡有一座桃園,桃花開的十分燦爛,此時張飛說:「我們三個人不如結拜為異姓兄弟,從此生死相依、患難與共,一起闖出一番事業。如何?」劉備和關羽聽了都表示贊成,於是第二天,三人就在桃花園中焚香禮拜,並依年齡排序。於是劉備做了大哥,關羽第二,張飛最小,史稱「桃園三結義」。
次日,他們殺雞宰羊,大肆宴請眾鄉親,並開始招募鄉中壯士,以及到處收集民間散落的兵器。跟著,他們又找來了鐵匠替三個人打造武器和鎧甲:劉備打造了一對雙股劍,關羽打了把八十二斤的青龍偃月刀,張飛造了一支二公尺長的蛇矛。
數日後,他們聚集了五百多人,便一起前往幽州。到了幽州會見劉焉時,劉備說起自己是皇室宗親的身世,劉焉聽了非常開心,立刻認下了這個姪子。幾天後,黃巾軍將領程遠志統兵五萬前來攻打涿郡,劉焉派劉備統領五百人為前鋒,出戰破敵。
來到大興山下看到敵軍時,劉備率先縱馬而出,他左有關羽,右有張飛,雙雙護持。黃巾軍副將鄧茂亦縱馬上前應戰,張飛立刻衝了出去,只是一茅,就把鄧茂刺死了。
程遠志憤怒的上前迎戰張飛,這時關羽衝了出來,一刀就把他砍成了兩段。
眼見主副將陣亡,黃巾軍嚇得不是逃跑就是投降,三兄弟大勝而回。
第二天,青州來函告急,請求支援。劉焉便派鄒靖和劉備率軍五千,前往救援。劉備知道賊兵眾多,需出奇兵,方可致勝。於是命關羽和張飛各領兵一千,埋伏左右,劉備和鄒靖則領兵三千正面迎戰;接著,劉備再佯裝戰敗徹退,把敵軍引入,來個三面包夾。
這一戰略果然使敵軍潰敗而逃,被追趕到青州城下,青州太守龔景亦出城包夾應戰,大敗了黃巾軍,解決了青州之危。
龔景犒賞了援軍後,劉備聽說他以前的老師盧植正在廣宗和張角作戰,於是率領自己的五百將士前往支援,鄒靖則返回幽州。
盧植見到劉備非常的開心,但他認為張角率領的十五萬黃巾軍乃烏合之眾,他足以應付,希望劉備三兄弟前往潁川,幫助皇甫嵩與朱雋對抗張梁和張寶。
話說當時的潁川,皇甫嵩與朱雋引火燒山,殺的張梁和張寶率領的黃巾軍四散奔走。正當張梁和張寶領兵逃跑時,卻遇到打著紅旗的軍隊攔路,這軍隊將領乃姓曹名操,字孟德。
曹操身高一百九,官拜騎都尉,沛國譙郡人;曹操本姓夏侯氏,因父親曹嵩做了中常侍曹騰的養子,故改姓曹,小名阿瞞,又名吉利,有權謀、多機變。
張梁和張寶又被曹操迎頭痛擊,不得已又落荒而逃。
劉備來到潁川,見黃巾軍已敗走,便又領軍折返廣宗。回程途中,卻遇到盧植被關在囚車內,由軍隊押解回朝。劉備慌忙詢問盧植原因,才知道他因為不願賄絡宦官左豐,左豐便以督軍身分污衊他,讓朝廷派董卓取代了他,並押他回朝。
事情演變至此,關羽便提議三人先回涿縣。不料回程途中,正巧碰見黃巾軍把董卓的軍隊殺的節節敗退,三兄弟見狀,立刻帶著五百將士衝入陣中,救出了董卓。黃巾軍忽見援軍,頓時大亂,反而讓董卓的軍隊趁機反攻,敗退了四十多里。
董卓感激著劉備三兄弟,便問了他們的官階職務。當他一聽三人並無官職,就對他們輕藐怠慢,不於理會。張飛頓時火冒三丈,想殺了董卓,劉備因而勸住他,並領著人馬,連夜改去投奔朱雋。
劉備前來投靠朱雋受到器重,任命為前鋒,與屯兵山後的張寶作戰。兩軍對戰不出三回合,三兄弟就把張寶打敗,張寶還因中了劉備一箭,負傷逃回陽城,不敢出來應戰。
朱雋便帶領大軍一面包圍陽城,一面打探皇甫嵩消息。得知,董卓屢戰屢敗,朝廷便派皇甫嵩取代了董卓;皇甫嵩來到廣宗時,張角這時已戰死;他與張梁大戰七回合後,也將張梁斬殺於曲陽,大獲全勝,被封為車騎將軍。
第2回 張飛怒鞭督郵,何進謀計誅宦官
皇甫嵩上書朝廷表揚盧植有功無過,朝廷就恢復了盧植官職,曹操因功也出任了濟南國相。
朱雋得到消息後,全力攻打陽城。陽城的黃巾軍眼看苗頭不對,便聯合殺了張寶,獻出他的首級開城門投降。
此時,黃巾軍餘黨趙弘、韓忠、孫仲,三人集聚數萬餘兵於宛城,聲稱要替張角兄弟報仇,於是朝廷又命朱雋帶兵討伐。
朱雋於是帶著劉備將宛城團團包圍,此時又得孫堅率一千五百軍隊前來助陣,一舉攻破了宛城。趙弘、韓忠、孫仲均告陣亡,使得南陽一帶數十個郡完全平定。
朱雋班師回京,被封為車騎將軍、河南尹;孫堅也被任命為郡司馬,惟獨漏了劉備三兄弟,因為他在朝中沒有熟人替他說話。
這天,兄弟三人鬱鬱不樂的在街上閒晃,剛好遇到正值郎中張鈞,劉備就將自己的功績告知。張鈞聽後憤怒的狀告十常侍,說他們非親不用,非仇不誅,以致天下大亂。
十常侍聽後,反而污告張鈞欺騙皇上,靈帝憤而將他逐出宮門。十常侍知道這肯定是劉備告的狀,於是先給他任職小小的中山府安喜縣尉,以待日後再好好修理他。
此時,黃巾軍之亂以平,劉備於是將士兵遣返回鄉,只帶著關羽、張飛,
和二十餘名親信到安喜縣任職。
上任不到四個月,劉備已深受衙吏及百姓的愛戴。此時朝廷卻
突降裁員詔書,說凡因軍功擔任地方官吏者均要裁掉,劉備因此深感不安。這時,督郵正好又來到安喜。
劉備雖親自出城迎接,卻因未能送錢賄賂督郵,使得囂張跋扈的督郵對他百般刁難,還以朝廷裁員詔書為由,說他謊報功績,殘害百姓,並將他趕了回去。
第二天,督郵把衙門主簿叫了過去,想讓他指控劉備,但主簿乃正直之人,不肯聽從,於是被關入大牢。劉備雖接二連三的到館驛請求解釋,但都被督郵拒之門外。這件事劉備一直不敢讓關、張二人知道,就怕他們衝動惹事。
第三天,督郵又把衙門眾衙吏叫了過去,逼迫他們指控劉備。許多百姓聽到了消息,紛紛前來館驛替劉備求情。不料,督郵不但不聽,反而命人將他們驅打追趕。
就在這時,張飛剛好從館驛經過,在百姓告訴他事情原由後,他勃然大怒,立刻衝進館驛揪住督郵的頭髮,一路把他拖到了縣衙門前,綁在馬樁上。跟著摘下柳枝使勁抽打,一連打斷十幾根柳條,打得督郵救命求饒。劉備聽到衙門前的吵雜聲,前往察看,看到督郵這般,趕緊詢問原因,在旁的關羽聽後也憤恨地說:「這等貪官,我們不如把他殺了,棄官還鄉吧!」
劉備聽了兩個弟弟的話,便取出縣尉官印,掛在督郵脖子上,對督郵說:「我今天姑且饒你一命,罷官離去,望你好自為之。」
督郵被放回到定州後,就狀告朝廷,朝廷也下令捉拿劉備三兄弟。兄弟三人只好帶著二十幾名親信,逃往北方偏遠的代州,投靠劉恢。劉恢就把他們藏匿在自己家中。
話說這時的十常侍,猖狂不已。趙忠、張更向打敗黃巾軍受到封賞的將士勒索,不從者便罷免他們的官職;皇甫嵩、朱雋也因此被免去了職務。如此這般,漢靈帝竟還對他們封爵加官,使得朝廷越來越混亂。
於是,長沙的區星,漁陽的張舉、張純紛紛造反作亂,各地告急的公文如雪片般飛進了洛陽。
然而十常侍卻隱匿公文不上奏,更假傳聖旨命孫堅為長沙太守,和劉虞一同討伐區星。
不到五十天,孫堅和劉虞送來捷報,十常侍將好消息告知靈帝;靈帝於是封孫堅為烏程侯,封劉虞為幽州牧,並領兵往漁陽討伐張舉、張純。
這時,代州劉恢寫了一封信給劉虞,把劉備推薦給他。劉虞非常開心,給劉備做了個都尉,帶兵攻打張舉、張純的巢穴。
經過幾天大戰,終於剿滅的賊亂,平定了漁陽一帶。劉虞立即上表朝廷,表揚劉備大功,公孫瓚也上表陳述劉備前功,並推薦封他為別部司馬,守平原縣令。於是朝廷赦免了他們兄弟以前的罪過,並讓劉備擔任平原縣的縣令;劉虞也被封為太尉。
這平原縣乃是人口、錢糧豐富的大縣,劉備慢慢的也累積了自己的人馬。但此時的朝廷,卻發生了風雲變色。
西元一八九年,也就是中平六年四月,漢靈帝病危,於是急召大將軍何進入宮,打算殺了他,好廢掉太子劉辯,另立劉協為太子。
這何進原本是個殺豬的,因妹妹做了皇后,又生下了太子劉辯,才被封為大將軍。
劉協的生母為王美人,出生沒多久,母親就遭何皇后毒殺,因此,他就由靈帝的母親董太后一手撫養長大。所以,董太后較偏愛劉協,而靈帝也是心向著劉協。於是宦官蹇碩就對病危的靈帝說:「要立劉協做太子,必須先殺何進,以杜絕何進作亂。」靈帝因此才宣他進宮。
何進獲知皇帝要殺他,不敢進宮,躲在家中,召集大臣們商議如何剷除宦官。這時,忽然傳來靈帝駕崩的消息,於是何進立刻命司隸校尉袁紹率五千御林軍進宮,以及三十幾位朝廷大臣,立刻擁護太子劉辯繼承皇位,也就是少帝。因此,何皇后成了何太后,董太后成了太皇太后。
緊接著,何進命袁紹殺掉所有宦官,第一個遭殃的就是蹇碩;此時宦官張讓急忙趕緊找何太后求情,那何太后本就與宦官的關係密切,於是就讓何進放過其他宦官,僅消滅了蹇碩的家族。
第二天,張讓跑去找了太皇太后出主意,說少帝僅十六歲,她可藉此垂簾聽政,把持朝政。次日,太皇太后果然上朝聽政,還下旨封劉協為陳留王,他哥哥董重為驃騎將軍,並讓張讓共預朝政。
何太后憤怒之下,當夜找來何進,把董重住家包圍,逼的董重上吊自盡;六月,又將太皇太后毒殺,葬於文陵。
何進這時又打算調外地兵力入京剿除宦官,於是以少帝為名,發密詔前往各州郡,讓他們帶兵前來「清君側」。然而曹操卻認為,何進此舉必定造成天下大亂。
主題書展
更多書展今日66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