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倒數三天!簡體曬書節單本79折,5本7折
意無止境:武林宗師王薌齋拳道匯宗站樁修習次第(簡體書)
滿額折

意無止境:武林宗師王薌齋拳道匯宗站樁修習次第(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56 元
定價
:NT$ 336 元
優惠價
87292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8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本書曾於2014年1月在中國大陸首次出版,應廣大讀者朋友要求,我們對本書進行了改版重印,目的有三:

其一,對薌齋先生的著作進行了一次全面整理,使全書的結構更加清晰,並增添了許多珍貴的照片資料,使讀者可以對先生的武學思想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

其二,習拳不等於成為武夫,習拳的目的是通天徹地,開發智能,得大自在。此為讀者最應用心體會處。

其三,薌齋先生一生把中國武術、氣功、中醫、康復、養生與保健等知識融為一體,強調了以簡而精的“站樁”為主要手段,發展出一種實用簡便的“養生樁”。“站樁功”有著深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深刻的哲理,以及一系列科學獨特的訓練方法。本書也著重強調了站樁修習次第。此為讀者朋友們應重點關注的知識。


作者簡介

王薌齋,原名尼寶,又名宇僧,後啟用薌齋名,於1885年生於河北深縣魏家林村,祖籍浙江莫幹山。師從郭云深大師學習形意拳,因其聰敏過人,終年苦修苦練,深究拳理,倍受郭老青睞,故盡得郭老畢生拳學之精髓,成為“意拳”創始人。

王薌齋先生不僅是“意拳”創始人,更是一位武林宗師,他打破了武林門派之分,並將“拳道”不傳之秘公諸天下。“意拳”之於武學,恰如 “禪宗”之於佛教,它打破了套路對學習者的束縛,形成了以“意”為主,以“形”為輔的獨特修行法。

王薌齋先生曾說:“拳道之大,實為民族精神之需要,學術之國本,人生哲學之基礎,社會教育之命脈。如何振奮民族之精神,通透人生之哲學,就在於先明道理,而後時時修習。”

王薌齋先生認為習拳主要目的首先是健康;其次為尋求理趣;再次為自衛,所開創的“意拳”至今仍遺惠世人。


名人/編輯推薦

l 武林宗師王薌齋拳道匯宗

王薌齋先生是“意拳”創始人,更是一位武林宗師、拳學改革家、拳學理論家。“意拳”之於武學,恰如“禪宗”之於佛教,它打破了套路對學習者的束縛,形成了以“意”為主,以“形”為輔的獨特修行法。

王薌齋先生認為習拳主要目的首先是健康;其次為尋求理趣;再次為自衛,所開創的“意拳”至今仍遺惠世人。

2 站樁修習次第

王薌齋先生把中國武術、醫療、康復、養生、保健、延年益壽等融為一體,強調以簡而精的“站樁”為主要手段,蘊含著深厚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深刻的哲理以

及一系列科學獨特的訓練方法。

“站樁”不限年齡性別,不拘身體強弱,亦無任何局限,有病者治病,無病者防

病。修煉“站樁”能調整神經系統的機能,促進血液循環,且能加強各系統的新陳代

謝作用,因而能調整、恢復和加強人體各個器官組織的機能,對保持健康,治療疾

病,具有顯著的效果。

3 改版重印,增添珍貴照片資料

本書曾於2014年1月在中國大陸首次出版,應廣大讀者朋友要求,我們對本書進行了改版重印。

對薌齋先生的著作進行了一次全面整理,使全書的結構更加清晰,並增添了許多珍貴的照片資料,使讀者可以對先生的武學思想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


目次

王薌齋生平大事記

紀念先父王薌齋

紀念王薌齋誕辰一百二十周年祭文

第一部分 意拳總龜

意拳正軌

拳之剛柔相濟論

拳道中樞

習拳一得

大成拳譜

意拳斷手述要

意拳論(意拳原道:樁功與四形)

談談試力和試聲

站樁功漫談(養生樁)

養生樁簡介

站樁功(初稿)

薌師日語隨筆

第二部分 意拳散論及其他

王薌齋談拳學要義(答記者問)

拳學新論

國術新論(一)

國術新論(二)

站樁功概述

站樁導論


書摘/試閱

站樁功概述

意拳(又名大成拳)養生樁(即站樁功),是一種體育保健運動,又是一種醫學治療方法。從這個意義上說,它不是靠藥物、手術或針灸等外界因素來達到健身治病的效果,而是通過調節大腦神經,促進體內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充分發揮個人的內在因素,預防或戰勝疾病。它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取得了顯著的療效。

意拳養生樁,起源於我國古代的養生導引法,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與疾病的斗爭中積累的經驗結晶。作為一種保健、醫療方法,有著悠久的歷史。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莊子·刻意》就說:“吹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此道引之士,養形之人,彭祖壽考者之所好也。”《黃帝內經》則將“導引”作為一種醫療方法記載下來,認為它 “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壽蔽天地”。可見這時已形成以“導引”來治病、健身、長壽的專門之學。他們把呼吸運動稱為“吹呴呼吸”“吐故納新”,而將軀體運動歸結為模仿動物的形象和姿態(熊經、鳥伸),這已經孕育著以後的站樁功(保健、治病、長壽)。

秦漢之際,劉安的《淮南子·精神訓》已將導引發展到熊經、鳥伸、鳧浴、猿躍、鴟視和虎顧等六種術式。崔寔的政論也提到“熊經、鳥伸”和“吐故納新”在強身延年方面的作用。漢魏之際著名的醫學家華佗繼承前代有關導引的理論和實踐,歸納定名為“五禽戲”,即虎戲、鹿戲、熊戲、猿戲、鳥戲,比較全面地概括了導引法的特點,對

後來的醫療保健都起了推動作用。他敘述探討了導引的理論:“動搖則谷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如戶樞,終不朽也。”“為導引之事,熊經鴟顧,引挽腰體,動諸關節,以求難老。”具有樸素的唯物辯證法的色彩。1973 年西漢馬王堆三號古墓出土了一份西漢初年的“導引圖”,從帛畫上不同形態的44 個人物形體上看,漢代的導引療法已和後來的站樁功有著不少共同之處。當然,這種方法除用於保健和治療外,也被一些神學家和方士利用,給它披上神學的外衣,作玄學的解釋。針對這種傾向,東漢學者王充在肯定導引的實際價值的同時,對於道家長生不死的荒謬作了批判。另據文獻記載說,曹操很重視導引,曾和養生家皇甫隆做過專門探討。

魏晉隋唐以後,有關導引的專著很多,名目日漸繁多,像葛洪的《抱樸子》一書中就記有龍導、虎引、熊經、龜咽、燕飛、蛇曲、鳥伸、天俯、地仰、猿踞、兔驚等名目。隋朝醫官巢元方等人編定的《諸病源候論》也輯錄了養生方導引法等專著的大量文字,對醫療各種疾病所應用的近300 種導引術式,做了詳細說明。導引在漫長的流傳過程中,逐漸生出不同的保健治療流派,意拳養生樁,即為其中之一。近代意拳養生樁奉岳飛為其祖師,雖無文獻依據,不敢肯定,但大體能反映它的形成時代。

千百年來,站樁功多流傳於武術界,普遍被作為習拳的基本功來看待,某種程度上掩蓋了它在醫療、保健、長壽中的顯著作用。加之它是口授身傳,流傳不廣,到清代所傳之人寥寥無幾。目前有據可循的是清戴龍幫傳李洛能,李傳河北深縣郭云深。郭老收徒不多,因家父王薌齋與郭老是同鄉親戚,又是師徒,關係至深,親如父子,故郭老將站樁功絕技及其中奧妙口授身傳於他。

先父王薌齋1886 年10 月27 日生於河北深縣,1963 年7 月12 日病故於天津,享年78 歲。他在接受了郭云深老師的秘傳後刻苦努力,以畢生精力致力於站樁功的理論研究和保健醫療實踐,鉆研古籍,尋師訪友,在養生一道中吸取各家之長,改革創新,數十年如一日苦心經營,最後總結而成站樁二十四式,形成意拳養生樁(即站樁功)的完整體系。他先後任北京中醫研究院、保定中醫研究院的“站樁功療法”顧問,為新中國的保健醫療事業作出了有益的貢獻。

我自幼隨先父王薌齋習拳,專攻站樁功,在近40 年的保健、醫療實踐中積累了一些經驗。1960 年經國家體委鑒定後,曾先後在海軍醫院、華僑委員會、保定中醫研究院及北京市體委各站樁功輔導站教授站樁功。多年來接受站樁功治療的病人受益者不計其數,甚至用此功治療一些醫藥無效的疑難病症,也取得了神奇效果,因而此功受到黨和國家的重視、人民群眾的歡迎。自1963 年以來,《健康報》《體育報》及國家體委內部刊物,先後專題刊登和報道了站樁功的療法要點及作用。至於國際上,對站樁功的研究和實踐,近年來亦有很大發展,日人澤井健一,30 年前曾隨先父王薌齋習拳,回國後不僅將站樁功傳授給日本人,而且傳授給外國人,取得了顯著成效。1976 年,他在日本出版了《實戰中國拳法—太氣拳》,將站樁功作為拳的基本功訓練來論述介紹。美國近年來研究的“生物回授”療法,主持人即是從日本學習站樁功的。德國在所謂“心理訓練”中亦夾雜運用了氣功及站樁功,取得了保健及醫療效果。

總之,意拳養生樁是祖國醫學和體育運動兩方面的一份珍貴遺產。研究和總結意拳養生樁(站樁功)的保健、醫療經驗,推陳出新,古為今用,以發揚我國醫學、衛生和體育運動的傳統,在今天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我相信意拳養生樁(站樁功)的推廣和研究一定會為人類的健康,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92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