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左傳講讀(新版)(簡體書)
滿額折

左傳講讀(新版)(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領券後再享89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左傳》全名《春秋左氏傳》,是《春秋》三傳之一,是以事實釋《春秋》的解經之作,古時被列入《九經》《十三經》,是儒家的主要經典之一,也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文化典籍之一。它以春秋時期魯國的十二位君主的在位時間作為記事的線索,上起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訖于魯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共記載了二百五十五年的歷史史實,為我國首部記事詳盡而系統的史書。書中所記春秋時代的歷史文化和人物事蹟,有很大的歷史價值,其敘事記言,結構精妙,語言韶美,有很大的文學價值,故今人將之視為一部傑出的編年體史籍和史傳文學作品。

作者簡介

王維堤,原就職於上海古籍出版社,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史研究。發表過學術論文、語文劄記、文史小品上百篇;整理點校《夜談隨錄》《小山樂府》等古籍多種;主要著作有《龍的蹤跡》《龍鳳文化》《中國服飾文化》《中國古代夢文化》《春秋公羊傳譯注》《左傳選評》等。

名人/編輯推薦

一本書讀懂讀透《左傳》。

名師導讀,詳細注釋;難點分析,文史拓展。

跟隨國學專家領略國學經典之美。



王元化

中國自古以來有著十分濃厚的人文經典意識。一方面是傳世文獻中有豐富多樣的文化典籍(這在世界文化中是罕見的),另一方面是千百年來讀書人對經典的持續研討和長期誦讀傳統(這在世界歷史上也是罕見的)。由於廢科舉,興新學,由於新文化運動和建立新民族國家需要,也由於二十世紀百年中國的動亂不安,這一傳統被迫中斷了。但是近年來似乎又有了一點存亡繼絕的新機會。其直接的動力,一方面是自上而下地提倡大力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另一方面更主要是自下而上,由民間社會力量以及一些知識分子推動的又一次“傳統文化熱”,尤其表現在與八十年代坐而論道的文化批判不同,一些十分自發的社會文化教育形式的新探索。譬如各地開展的少兒誦讀經典活動,一些民間學堂的傳統文化研習,一些民辦學校、農村新興私塾等,對學習傳統經典的恢復,以及一些大學裡新體制的建立等。其時代原因,表面上看起來與中國近十年的經濟活力與和平崛起有關係,其實比這複雜得多。至少可以提到的是:轉型社會的道德危機和意義迷失所致社會生活的新問題及其迫切性;世界範圍內各種思想的相互競爭相互激蕩;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科技至上的社會環境中,公民社會的人文精神品質正在迅速流失;在這個背景下,青年一代人中國文化特質正在迅速喪失;中國近現代思想史上,由文化激進主義而帶來的弊端漸漸顯露,中國文化由遭受踐踏到重新復蘇的自身邏輯以及文化覺醒;以及從經驗主義出發,從社會問題出發,實用地融合各種思想文化的資源以有利於社會全面發展和人的全面發展的新視野,等等。總之,一方面是出現了重要的新機會,另一方面也有前所未有的危機。惟其複雜而多元,我們就不應該停留於舊的二元對立的思路,不應該堅執於概念義理的論爭,不應該單一地思考文化思想的建設問題,而應該從生活的實踐出發,根據我們變化了的時代內涵,提煉新的問題意識,回應社會的真正需要,再認識傳統經典的學習問題。
所以,這套書我是欣然贊成的。在目前中國文化的發展出現前所未有的新機會,同時也是出現前所未有危機的情況下,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願意做一點負起社會責任的事情,體現了他們的眼光、見識和魄力。如果有更多的出版社和文化單位願意援手傳統文化積累培育工作,中國文化的復興是有希望的。是為序。

目次

目錄

序 王元化

導讀
一、 《左傳》書名的由來
二、 《左傳》的作者和成書
三、 《左傳》的史料價值和文學成就

講讀
一、 鄭伯克段于鄢
二、 衛石碏大義滅親
三、 鄭伯請成于陳陳侯不許
四、 臧哀伯諫納郜鼎於大廟
五、 齊侯送姜氏于·魯侯與薑氏如齊
六、 王以諸侯伐鄭戰于葛
七、 齊師伐魯戰於長勺
八、 楚滅息入蔡
九、 齊桓公侵蔡伐楚
十、 宮之奇諫虞假道
十一、 晉公子重耳奔狄、及齊、至秦
十二、 晉楚城濮之戰
十三、 燭之武退秦師
十四、 秦晉殽之戰

書摘/試閱

《左傳》書名的由來

《左傳》在戰國時就頗有影響,但那時不叫《左傳》,而被稱為《春秋》。《戰國策》數引《左傳》之文,就稱它為《春秋》。那時《春秋》是對史書的一個通稱,不只是儒家《六經》之一《春秋》的專名。我們讀《墨子·明鬼下》就可以知道,書中徵引了《周之春秋》《燕之春秋》《宋之春秋》《齊之春秋》等所載的故事。從中也可以看出,周、燕、宋、齊之《春秋》敘述史事的體裁不同于孔子所修的《春秋》,而與《左傳》相類似,不是綱目式的,而是實錄式的。這或許是戰國時人把《左傳》也稱為《春秋》的一個原因。《漢書·藝文志》說,孔子所修《春秋》“貶損”了一些“大人”,都是“當世君臣”,“有威權勢力”,而“其事實皆形於《傳》”,所以為了“免時難”,在一定年限內只好“隱其書而不宣”,到“末世”才流行。《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說:“鐸椒為楚威王(前339―前329年在位)傳,為王不能盡觀《春秋》(指《左傳》,下同),採取成敗,卒四十章為《鐸氏微》。趙孝成王(前265―前245年在位)時,其相虞卿上采《春秋》,下觀近勢,亦著八篇,為《虞氏春秋》(據《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列有《節義》《稱號》《揣摩》《政謀》四篇之名)。呂不韋者,秦莊襄王(前249―前247年在位)相,亦上觀尚古,刪拾《春秋》,集六國時事,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為《呂氏春秋》。及如荀卿、孟子、公孫固、韓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書,不可勝紀。”可見《左傳》在戰國中後期作為當時的“近代史”,受到各國上層人物和學術界人士的高度重視。但當時尚無《左傳》之名,司馬遷在敘戰國時人節錄、採摘、徵引其文時,一律按戰國時的用語稱之為“《春秋》”。
漢興,《左傳》尚有曆秦火之劫而倖存於世者,以其為先秦古籍,用古文書寫,與當時通用的隸書不同,所以司馬遷也把它稱為《春秋古文》(見《史記·吳太伯世家》太史公跋語)。武帝時,其同父異母兄魯共王劉餘擴建宮室,壞孔子後裔宅,得壁中所藏古文經傳,其中就有《春秋古文》。這件事,《漢書·藝文志》“《書》部”說發生在“武帝末”,不確。考魯共王景帝前元三年(前154)由淮陽王徙王魯,二十八年薨,是卒于武帝元朔二年(前127),當武帝即位之第十四年(據《史記·漢興以來諸侯王年表》推算)。而武帝在位共五十四年,因此孔壁書事件與其“末”年相差甚遠。據王充《論衡·案書》,可斷定孔壁書出於武帝年間而非景帝年間,則約其歲,似當改“末”為“初”較妥。《漢書·楚元王傳》載劉歆《移書讓太常博士》文中介紹過孔壁藏書:“《逸禮》有三十九,《書》十六篇――天漢之後,孔安國獻之,遭巫盅倉卒之難,未及施行――及《春秋》左氏丘明所修:皆古文舊書,多者二十余通,藏于秘府,伏而未發。”(除以上三種,《漢書·藝文志》所記尚有《論語》《孝經》等;師古注雲,孔騰畏秦法峻急而藏,或言孔鮒所藏。)我們不管其他書,只看“《春秋》左氏丘明所修”這八個字。劉歆行文如此,似壁中書標名《春秋》,且題有“左氏丘明所修”字樣。但他說“藏于秘府(皇家書庫)”固是事實,“伏而未發”則未必。因為司馬遷自元封二年(前109)任太史令,至征和三年(前90)李廣利出擊匈奴兵敗投降,前後近二十年的《史記》寫作中(據王國維《太史公行年考》:“今觀《史記》中最晚之記事,得信為出自公手者,唯《匈奴列傳》之李廣利投降匈奴事。”),特別在撰寫《秦本紀》以上、“孔子”以上《世家》、“仲尼弟子”以上《列傳》和《十二諸侯年表》時,必定會大量參考“《春秋》左氏丘明所修”這一史料寶庫。這就是司馬遷在《十二諸侯年表》的序中明白揭出“魯君子左丘明……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這一結論的真實背景。
司馬遷在《史記》中從來沒有使用過《左傳》這一名稱,因為這本對孔子所修經書《春秋》作了一番“具論其語”的著作,其本名也叫《春秋》,只是標示“左氏丘明所修”,以與同名的儒家經書《春秋》相區別而已。司馬遷又稱它為《春秋古文》,或《左氏春秋》,可見太史公心中對它的定位,始終是一部“春秋”,一部歷史著作。這和當時的大環境也有關。西漢前期,以“微言大義”解釋《春秋經》的《公羊傳》先得列於學官,景帝時就以胡母生和董仲舒為《公羊傳》博士。因為《公羊傳》開宗明義提出“大一統”之說,結末強調“撥亂世反諸正,莫近乎《春秋》”,其所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義又利於鞏固封建秩序,投統治者之好。故而至武帝更喜愛之,詔太子受《公羊傳》,由是《公羊》學大興。《穀梁傳》直到宣帝時因上有所偏好而也被立於學官。《公》《穀》先均以口說傳授,至西漢前期方以當時通行的隸書著之竹帛,因此被歸於今文經學。只有《左氏》,雖以大量史實解釋《春秋》經文,且文辭贍麗遠勝《公》《穀》, 卻幾乎終前漢之世,一直被今文經學派以“說史事多,釋經義少”為藉口,不承認它是傳《春秋》之書,拒之於官學門外。直到西漢末年平帝之世,才在劉歆的力爭下,曇花一現地立了一回《左氏春秋》博士。新莽、東漢光武帝年間也曾短暫立而或即亡、或旋廢。直至明帝以後,才形成《春秋》三傳並立的格局。所謂“三傳”,即《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春秋公羊傳》(簡稱《公羊傳》)、《春秋穀梁傳》(簡稱《穀梁傳》)。“傳”(zhuàn),專指解釋經義的文字。被稱為《左傳》,就是被承認為解經之作,隨後自身也就成為了儒家的經典之一。唐代的“九經”“十二經”,宋代的“十三經”,《左傳》皆列在其中。成為“經”,就獲得了科舉取士必讀書的資格。所以在封建社會中,《左傳》與《左氏春秋》不只是書名之異,而且更是經書和普通歷史著作“身價”之大不同。當然,我們今天依從習慣所稱的《左傳》,早就已經沒有了經學家賦予它的含義了。
《左傳》之在魏晉後日益見重於世,固然與其“經”的身份不無關係,但主要是它自身的價值,包括詳備完整的史實與豐美流利的文辭,使它飽受讚譽和好評。同列為經的《公羊傳》和《穀梁傳》,則漸遭冷遇,“儒者多不厝懷”(《北史·儒林傳上》),“《公羊》《穀梁》浸微,今殆無師說”(《隋書·經籍志》)。關於《左傳》的史料價值與文學價值,下文再提。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