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誠與真:陶淵明考論(簡體書)
滿額折

誠與真:陶淵明考論(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108 元
定價
:NT$ 648 元
優惠價
87564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5
可得紅利積點:16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此書以“誠與真”為主要線索,從陶淵明的“歷史世界”“精神天地”“文學風貌”三個維度展開,對其生平與作品、思想境界、文學成就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討,旨在還原一個真實的陶淵明。上編“生平六考”與“作品六考”充分呈現出某些看似老生常談內容的複雜性,並提出了許多可靠而頗具啟發性的新見。中、下兩編所關涉之話題,包括對陶淵明人生行思的剖析、作品中自我與風度的探討、主題與風格的論述、陶詩“修辭”特徵的把握等。書中所涉多為陶淵明研究史上“重要而又文獻足征”的話題,因依托於“竭澤而漁”式的文獻搜尋工夫,借助於細致的文史互證和深入的文本細讀,本書在許多方面豐富進而刷新了前人的研究。

 

此次重版,除了訂正舊版疏誤之外,還調整了部分論證。另外,附錄增加了一篇論述陶淵明家世出生的文字《先生不知何許人》,乃從課堂講義中摘出,以期有助於讀者對陶淵明其人的理解。

作者簡介

劉奕,字摩訶,四川樂山人,任教於上海大學中文系。已出版專著《乾嘉經學家文學思想研究》,整理古籍《王文治詩文集》《清詩話全編•乾隆期》《秀巖集》,發表相關論文四十余篇。

名人/編輯推薦

作者對陶淵明相關文獻材料的掌握極為全面,解讀也極為細致。所涉話題雖大多是陶淵明研究史上的常見內容,但因借助於更為細致的文史互證、更為深入的文本細讀,在許多方面豐富甚至刷新了前人的研究。“生平六考”與“作品六考”充分呈現了某些看似老生常談內容的複雜性,並提出了許多可靠的,或頗具啟發性的新見。後四章所關涉之話題大小不一,均能自成其說,頗具洞察力和啟發性。

2023版自序
陶淵明對今人意義何在?這並非一個不言自明的問題。
在早期歲月中,陶淵明被視為一個高尚的隱士。人們總是在談到隱逸這一特定話題時想到他。
稍後,他被承認為一個遊離於主流美學趣味之外的有獨特風格的詩人。
直到宋代,隨著新儒學興起,新的儒家士大夫登上歷史舞臺,他們開始把陶淵明推崇為人品、文品合一的典範,認為他作品中表現了高遠的志趣、高貴的品行,以及在遭遇困頓時依然曠達超邁的人生態度。與此同時,審美風尚悄然改變,淡逸、自然成為最高的美學品格。體現這種風格的陶淵明不再只是風格獨特的詩人,而是詩人中的詩人。
但是,到了當代,陶淵明和他受到的推崇遭遇了多重的質疑。有考證其生平,而質疑其政治品格和農耕態度的;有變換價值標準,認為陶淵明人品堪憂的;有試圖透過陶淵明作品文本的“縫罅”,窺破其偽飾和自我建構的;還有通過文本流動性的考察,認為他的形象更多出於後人建構的。這些反思大都為研究視角的拓展和方法的更新做出了貢獻。沒有反思和質疑,就沒有學術的進步。當陶淵明作為研究物件時,他必須接受研究者全方位地審視,這是學術研究題中應有之義。而且,考慮到異文化的他者之眼,以及我們自己文化傳統的斷裂,舊有的價值標準和審美趣味的失效,那麼陶淵明受到質疑,似乎又是不可避免的現象。只是單就研究者具體的考證和論證而言,我並不覺得已有的質疑具備足夠的說服力,他們對陶淵明的許多評價也有失公允。
比如要考察陶淵明作品中的自述是否真實和真誠,找尋並透視其文本中的裂縫與齟齬就是一種基本而有效的方法。如果陶淵明有意利用文學創作來塑造一個希望展示給世人的理想形象,即他寫作的主要目的是塗飾自我、虛構自我而非呈現一個相對真實的自我,那這種塗飾和虛構一定是隨環境和情境變化而變化的,一定會出現前後不一致的情況;同時,偽飾終究有露出馬腳的時候,即便通天神狐,也會醉後露尾,沒有人能一貫偽飾而永遠不被識破。因此,這種文學的內部會充滿矛盾和裂痕,它無法構成一個具有內在一致性的圓融整體。有時作者並非有意要作偽,他只是一慣地討好他人,只是習慣性塗抹自己,但其深層意圖依然是迎合外在環境,是按照外在標準改造自己,結果依然會在作品中留下痕跡。也就是說,當作者的深層意圖與表層意圖矛盾時,一定會在文本中留下痕跡。基於文學理論和文學史常識,我們知道多數作家的作品中多多少少都存在這樣的裂痕和齟齬,那麼是不是等於所有作家作品都會如此,是否陶淵明的作品也必然如此呢?如果先有了這樣的預設,然後採用某種既定的方法套路,對文本作一些想象性解讀,是不難印證預設的。只是這時我們是在“發明”,而非真正“發現”裂痕和齟齬。
有名的文學家都是文字高手,他們作品中的裂痕常常並不那麼顯眼,並非一望可見,加上古典文本還有語言和歷史的阻礙,發現深藏其中的縫罅並非易事,那如何才能真正所有發現?我覺得應遵循培植學力和文本優先兩項基本原則。朱子主張以“虛心”的態度加上“精熟”的方法,去自然發現疑問處。他說:“某向時與朋友說讀書,也教他去思索,求所疑。近方見得,讀書只是且恁地虛心就上面熟讀,久之自有所得,亦自有疑處。蓋熟讀後,自有窒礙,不通處是自然有疑,方好較量。今若先去尋個疑,便不得。”(《朱子語類》卷十一)這是文本優先原則。而培植學力,至少需要通訓詁,識文例,並深入了解古人的語境。否則以今度古、以己度人,發現的往往不是文本的縫罅,而是自己的齟齬。
當我遵循以上原則重審陶淵明的作品時,並沒有看到研究者看到的裂痕和齟齬。相反,我覺得其作品體現了高度的內在一致性,而且這種文本提供的內在一致性與經過考證的陶淵明的生平之間,同樣保持了極大的吻合度。所謂的矛盾只是今人因不了解歷史語境,或者誤讀文本而臆造的,是可以得到合理解釋的。如前所述,這種內在外在一致性說明了作者是在用一種真誠的態度來展示自我,而非塗飾自我。當然,真誠並不等於絕對真實。世界上並不存在絕對真實的文本,無論是善意惡意的謊言,有心無心的記憶錯置,還是因見聞不周造成的記錄失實,以及文本流傳過程中的訛變,有無數的可能造成文本的失真,這同樣早已是今人的常識。偶然的失真如果是客觀原因造成的,那並不能成為否定主觀真誠的理由。因此,發現文本失真之處,並一一分析其原因,是研究的基礎工作。若稍有所得,就急著質疑真誠,就恐怕有先入為主而過於“猴急”之嫌了。但無論如何,所有的質疑提醒我們重新檢討的必要性,也為我們提供了新的思路。我的陶淵明研究首先基於理解陶淵明並探尋其意義的目的,同時也是為了對學界討論做出響應。
理解陶淵明——且不論這理解的深度和準確性——並不等於回答了陶淵明在今天的意義這一問題。二者的區分,就像文學批評家赫施(Hirsch, E. D. Jr.)對文本意思和意義的區分一樣,理解陶淵明是在解讀其文本的意思,而追問他的時代意義則是在探詢其文本意義。所謂意思,即文本所說的內容,也包括作者的原初意圖,是文本在接受過程中相對穩定的東西;而意義,則是文本的價值,是隨接受語境變化而變化的,因此開放而多元。對意義的探尋,必然要從當身的時代出發,從切身感到的愛與痛、苦悶和渴望出發,才有可能提出真切的問題。人會永恒地感到愛與痛、苦悶和渴望,但不同的時代,給我們的愛與痛、苦悶和渴望又是不同的,這時切身感便至關重要。所謂意義,全要從這真切的感知出發,才不會懸空無著。這種真切性不等於研究時的借古諷今、古為今用,而是說我們的發問和思考,我們的視角和取徑,應該源自我們,獨屬於我們。這時我們會發現古典心性能否移植到現代世界中,實在大成問題。 
如果採用伽達默爾闡釋學的眼光看,作者有作者的語境,後代闡釋者也有自己的視域,闡釋者與文本的遭逢,是古今之間、作者與闡釋者之間的“視域融合”。這時,理解陶淵明和追問其意義,就都處在同一個融合的過程中。而融合不等於重合,我們總是帶著自己感知與問題去碰撞與融合的。邏輯上理解先於追問,事實上卻是追問-理解-追問的闡釋循環。那麼,我為什麼認知到並強調陶淵明的誠與真呢?是否因為我感受到彌天漫地的虛無氣息,是否因為我的心靈被禁錮,所以強烈渴望真實、真誠和心靈自由?
再次回到前面的問題,古典世界的真實、真誠和心靈自由在今天如何可能?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我。我對陶淵明生平細作考證,深層目的還是想知道陶淵明與周遭的環境究竟發生了什麼樣的衝突,他又是如何應對的。在前者基礎上,我逐漸意識到陶淵明的應對既有根本之道,也有權宜之方。所謂權宜之方,是他自放於邊緣,同時與污濁人世和冷寂山林保持著距離,只想在兩造之間構建一片獨屬於自己的小天地。我用“邊境意識”來概括這種應對心態,並由此審視陶淵明獨特的隱逸生涯和隱逸文學。相關研究放在了下編文學研究的第一節。而所謂根本之道,則是我總結的“誠之以求真”的思想結構和人生實踐。陶淵明的人生和作品,道家影響和儒家影響都顯而易見,他思想的底色究竟是儒家還是道家,便眾說紛紜,迄無定論。我認為定性於一家,或者簡單視之為儒道調和都未真正把握陶淵明的思想結構。陶淵明當然不是什麼思想家,但他並非沒有思想的興趣,從他的作品看,他念茲在茲的是此生如何度過,人生如何才有意義。最後陶淵明用其一生成就了一種人生模式,而這種人生模式也可以視為一種思想的結構,即用儒者內省不息敦行實踐的工夫來追求莊子所描述的“真”的、自然的境界,或者說是憑借道德意志以希企心靈的自由。陶淵明未必有系統的思想,但卻有自覺的心性追求和實踐。正是後者,使得千百年後的宋人對他心有戚戚,與他遙相應和。也可以說,在心性追求上,在誠之以求真的思想結構上,陶淵明遙啟了宋人。
但是他還能遙啟我們嗎?雖然通過研究,現在的我大概能理解陶淵明是如何解決他的人生問題的,但我依舊充滿困惑。陶淵明的清明、篤實、自在是基於古典倫理價值觀獲得的,這種人物的存在反過來證明古典價值觀可以支撐一個清明、篤實、自在的人生,這是我通過研究想證明的問題。然而那個古典的世界早已崩塌,曾經堅固的信念與道德的大廈早已化作煙云,旋即消散,彷徨在荒原、廢墟之上的我們將何依何據?失魂落魄、無所適從的我們又如何能有陶淵明的篤定呢?顯然,我們無法通過簡單仿效陶淵明而獲得同樣的人生。事實上,任何想通過簡單模仿古人來解決我們自身問題的做法,都是一種思想上的偷懶和行動上的逃避。古人不接受我們推諉的問題,也不為逃避者提供庇護的陰影。命運不允許逃避,不論命運中的人是否有勇氣直面。
同信念與道德大廈一起消失的,還有那個古典詩意的田園,還有人與自然的關係。陶淵明有一片田園供他歸去來,龜縮在水泥盒子裡的現代人卻該歸向何處?何況田園的詩意面紗早在五四作家的筆下就已經被徹底剝去。桃花源的純善世界,從來都只存在於幻想之中。真實的農村是未經反思的淳樸與習焉不察的邪惡並存的“無知之谷”。同時,人與自然的關係已然徹底改變,並不是說到山水田園中住上一陣子就叫回歸自然。現代人之為“現代”,異化是不可逃避的命運。我們的生存方式早已反自然,如欲返自然,首先意味著要反異化,這是陶淵明很少需要面對的問題。順著這個問題,我們更容易走向存在主義。
思想世界不同,生活世界不同,作為貴族士大夫的陶淵明的身份也迥異於我們,那麼我們的審美又如何能與陶淵明以及後世士大夫相通呢?平淡自然、舍跡求象、獨取韻味的審美,其現代知音又究竟有多少?
當然,我們不能光看到現代與古代的斷裂,也應該想到人性的恒長不變。正是後者,讓人類之為人類,讓人類的歷史產生綿延感和重復感。這時,陶淵明的意義無疑能超越古今。比如他的清明與曠達,他對自我的執著探尋,他於無路的人間走出一條獨屬於自己的精神之路,他自放於天地之外而執著於人生之中的生命形態,這些精神特質和生活形態同樣也是今天的我們所渴望之物。雖然在今天這樣一個迥異的系統中實現它們顯然是個巨大的挑戰,但陶淵明的存在至少昭示了實現的可能性,至於如何實現,那就是局中人自己的事了。所以,這本小書是我探究陶淵明如何成就自我之書,也是我的困惑之書。畢竟,理解古人走過的路比探尋自己將走的路容易多了。
還想對本書的研究取徑贅述幾句。對我而言,陶淵明能夠理解,是因為人性恒長如一,而理解人,保持頭腦的清明與思路的開闊顯然比套用某種前沿理論實在得多、有效得多。在我看來,不假思索地套用某種文學理論與不假思索地接受文學常識,在放棄思考這一點上,並無本質不同。理論的作用在於挑戰常識、戳破習以為常的各種幻象,使文學研究不斷發展、變化。但稍微翻看中外各種文學理論史都會知道,今日的常識何嘗不是曾經新鮮的、甚至激進的理論,所以幻象之於理論也無異於幻象之於常識。無論古老常識還是前沿理論,都在揭示了部分真理的同時充滿更多謬誤。真理的背面即謬誤,真實恒與虛幻相隨,這是人文世界的法則。我們當借助理論破除無明,復又時時回到文學以審視理論本身所蘊含的無明。也許蘇格拉底式的追問與思考,是最好的保持清明與開闊的方法。所以我既挑戰了太多的常識,也挑戰了很多理論;既汲取了理論刺破常識的力量,又繼承了常識與理論中我以為真實的那些部分。其目的,即是盡可能追求清明與開闊。當然,無明並不會因此與我告別,對此我無可奈何,只能徒然與之抗爭。
相對而言,借助理論較易,回到文學較難。掌握了各種文本分析工具,不等於能真正欣賞文學,也不等於能懂得文本字後與字外的意蘊。文學的世界,就像我們的宇宙,可見的物質之外,更充滿不可見的暗物質。二十世紀的文學理論,尤其強調“意圖謬誤”的新批評派以及宣稱“作者死了”的羅蘭•巴特們,他們的眼光更多落在可見的物質——文字上,哪怕他們強調文字的隱喻性,卻都忽略了不可見的暗物質。就像暗物質的粒子大概率不屬於物質的粒子一樣,文字之外意蘊也絕非僅僅是文字的隱喻,它包括了許多未曾言說,但與已言說者相互作用的意思。借用冰山比喻來看,水面下的冰山是文字的隱喻義,那承載冰山的海水,則是作者的生活世界、思想世界、情感世界和審美世界,同時也是讀者的生活世界、思想世界、情感世界和審美世界。無法直接觀測不等於暗物質不存在,簡單說“意圖謬誤”“作者死了”,並不能抹殺這些歷史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存在。回到文學,既意味著看到冰山的全貌,也意味著看到冰山是如何漂浮在大海之上,如何與所在的海域相互作用的。我在本書中對陶淵明作品的解讀,即是同時在這兩方面用力。比如我試圖通過分析陶詩的節奏變化等修辭手段的運用來探究他的情感與精神狀態,就是分析冰山與海洋互動關係的嘗試。
當然,以上這是我理想的研究狀態,實際研究時,問題和遺憾仍有不少。我樂觀地希望,所有的不足能成為鞭策我前進的動力。
最後說一下這個修訂本的緣起。小書第一版印行五個月後,編輯桑玲告訴我,出版社的庫存已經出貨完畢,她正在申請再版,並讓我盡快將修訂稿給她。五個月的時間,而且其中整整兩個月,上海都處於全城“靜默”狀態,能有這樣的成績,我當然高興。旋即想,主要還是沾了研究物件陶淵明的光。這本小書除了反射的光芒外,有自己的光彩嗎?如果能像螢火蟲一樣,縱然微微星火,卻能孤光自照,那才是真正值得高興的。
感謝南京大學楊曦先生、鄭州大學賀偉先生、浙江大學余一泓先生和上海古籍書店李曄先生,他們及時為我糾繆訂訛,幫我訂正了初版的不少疏誤。除了吸取大家的意見訂正錯誤之外,我還調整了部分文字的論證。另外,在全書之後增加了一個附錄《先生不知何許人》。考慮到本書是研究專著,並沒有專門論述陶淵明家世出生的文字,於是我從課堂講義中摘出一講作為附錄,也許能有助於讀者對陶淵明的理解。
在研究過程中,我常常充滿今是而昨非之感。目前的修訂,只是些小縫補,也許未來回顧,會對此書大搖其頭,那其實是值得期待的事。
劉奕
2022年8月於樂山

目次

2023版自序1

前言1

 

上編陶淵明的歷史世界

第一章 生平六考3

第一節 名字考3

第二節 門第考10

第三節 初仕考30

第四節 鎮軍參軍考36

第五節 辭官考55

第六節 晚年征辟考62

 

第二章 作品六考75

第一節 “見南山”與“望南山”考論75

第二節 “三湘”考101

第三節 關於《贈羊長史》的兩個問題116

第四節 《答龐參軍》二首系年125

第五節 友人“殷晉安”考139

第六節 《五柳先生傳》寫作時間辨156

 

中編 陶淵明的精神天地

第三章 誠之以求真:陶淵明的人生行思163

第一節 自然與名教:陶淵明的玄學之思165

第二節 真之境:陶淵明的人生境界189

第三節 誠之以求真:陶淵明的人生哲學與實踐209

附錄 玄學對陶淵明政治思想的影響237

 

第四章 篤意真古:自我與風度247

第一節 陶淵明的“自我”247

第二節 陶淵明的真與偽——兼論理論運用的適度性問題272

第三節 五柳與孤松——關於嵇康、孫綽、張湛對陶淵明的影響298

 

下編 陶淵明的文學風貌

第五章 弦上之音:主題與風格321

第一節 疏世之隱與“邊境”文學321

第二節 陶詩的力量347

第三節 真切與深廣:陶詩田園書寫的特色383

 

第六章 希聲:陶詩的“修辭”403

第一節 何謂陶詩的“修辭”403

第二節 形容的尺度410

第三節 句篇節奏417

第四節 風格修辭435

 

陶詩與《論語》(代結語)461

附錄先生不知何許人489

父系490

母系495

征引文獻503

後記536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564
庫存:5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