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權力關係:宋代中國的家族、地位與國家(簡體書)
滿額折

權力關係:宋代中國的家族、地位與國家(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本書以兩宋宰相家族和浙江婺州地區本土精英家族為研究物件,以宋代家庭親屬關係、社會地位和政治勢力三者交互聯繫為研究主題,通過大量史料展示出南北宋時期士大夫如何從唐朝以來的貴族精英轉變為政治精英和地方精英,如何通過科舉、婚姻、經濟紐帶相互扶持以鞏固和提升自己的社會地位。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柏文莉(Beverly Bossler),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博士,現為布朗大學東亞研究系系主任、歷史系教授,主要研究宋元時期的性別、婦女與家庭史。著有《權力關係:宋代中國的家族、地位與國家 》《妓、妾與女性貞節觀:1000—1400年中國的社會與女性變遷》等。


譯者簡介
劉云軍,北京師範大學博士,現為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副教授。主要從事宋代文獻整理與研究、民間信仰研究、海外漢學(側重宋代)的譯介。譯有《宋帝國的危機與維系:信息、領土與人際網絡》《公元1000年:全球化的開端》《跨越門閭:宋代福建女性的日常生活》《為世界排序:宋代的國家與社會》等。

名人/編輯推薦

看兩宋精英家族興衰浮沉,探權力關係如何盤根錯節

公元1002年(即宋真宗咸平五年),當年的科舉考試剛剛結束不久,參知政事王旦突然宣布,他有意將長女許配給一位名叫韓億的新科進士,此舉在王家引起了一片嘩然。
王氏族人都頗為震驚,固然此女婚事長期懸而未決,但正是王旦本人拒絕了眾多名門盛族的求婚。如今他竟提議要把她嫁給一個家世不甚顯大,而且還帶著孩子的鰥夫。即便韓億能在競爭激烈的科舉考試中脫穎而出,但王氏族人一向視此女為掌上明珠,他們還是希望看到她能嫁入“大家著姓”。然而,王旦主意已定,他堅決打斷了族人們的吵嚷異議:“此非渠輩所曉知也。”於是,王小姐便成為韓億的新娘。
大約一個半世紀後,中國南方義烏一位家業興旺的田主遇到了自己的家庭煩惱。何恢為家庭福祉操勞一生,通過他的苦心經營,何家富甲一方。如其所願,長女嫁給了一位進士,何恢想給次女也安排一樁同樣的婚事。然而問題在於,他剛剛科舉入仕的弟弟何恪,頗有些書生氣,力主一位叫陳亮的本地寒士做何恢的女婿。
何家其他親屬均與何恢意見一致,認為陳亮前途渺茫:陳家家境貧寒,陳亮本人雖不乏學術聲望,也僅通過漕試而已。何恢一度舉棋不定,但在何恪的一再堅持下,何恢終無奈道:“寧使吾女不自振,無寧異日不可以見吾弟。”1165年初,何小姐嫁給了陳亮。
這兩樁宋代婚姻間隔了一百五十余年,所涉及家庭的社會政治地位截然不同,但(至少記錄者是如此描述的)二者之間在某些方面幾乎毫無二致。在兩個例子中,我們發現都有一位長輩被準女婿學問上的潛質所吸引,均有持不同價值標準的其他族人感覺兩人並不般配。
本書大部分中心主題均圍繞這些婚姻現象展開,主要討論宋代家庭,研究關於宋代家庭之間的親屬關係——包括父系親緣,特別是婚姻和姻親之間的關係。本書還討論了社會身份地位:包括社會地位如何被衡量和發揮作用,以及社會地位塑造人際關係的方式和與之相對應的人際關係塑造社會地位的方式。後,本書還涉及社會與中國官場的關係:科舉中第和仕途成功如何影響親屬關係和社會身份地位,以及社會關係如何制約仕途成功。
鑒於書中對於親屬關係、社會地位和官僚身份之間互動的關注,本書便參與了宋史研究領域以及明清史研究領域正在進行的討論。更寬泛地說,本書關注經由宋代建立、進而成為明清多半時間內中國社會社會秩序的性質。
宋代社會秩序是其自身幾百年來變化發展,即現在經常提及的“唐宋變革”的結果。就本書而言,變革重要的方面是社會精英階層的轉型,這一轉型通常被描述為由“世家大族”精英到“士紳”精英的轉變。
多年來,許多學者投身到“士紳”或“地方精英”性質的研究中,討論這個階層在宋代如何形成,以及在明清如何起作用。20世紀六七十年代,青山定雄以他對宋初“新興”官僚的研究,開創了“唐宋變革”一個實際上的子領域,而眾多其他中日學者則大大深化了他的研究。在美國學界,包弼德、賈志揚、戴仁柱(Richard Davis)、伊沛霞、郝若貝、韓明士和萬安玲(Linda Walton)等人的研究也推進了我們對於宋代社會變革的理解。不過,仍然有若干問題尚待解決。
其中爭論的焦點之一是宋代社會地位與政府之間關係的性質,以及這一關係在宋代發生了何種變化。郝若貝在1982年發表的一篇頗具影響力的文章中指出,這種關係的重大轉變發生於兩宋之際。具體而言,郝若貝認為由一小群“職業精英”家族構成的“半世襲”的社會階層把持了北宋政府。在郝若貝的提法中,這一“職業精英”因其仕宦身份從而有權有勢,但是北宋後期的黨爭使功名不再是維持這些權力和聲望的有效工具,“職業精英”便逐漸把占有土地和獲取地方權勢放在優先位置。南宋時,“職業精英”已經和占有土地的“地方精英”融為一體,難以區分了。韓明士出版於1986年的關於江西撫州的著作同樣頗具影響力。韓明士指出,“職業精英”與“地方精英”在撫州一直並非涇渭分明的社會群體,從而改進了郝若貝的理論;但他讚同郝若貝的觀點,即在宋代享有權力和聲望之人在南宋時的關注重點明顯更趨於地方化。韓明士發現這一新的地方化取向訴諸各種方式,特別是移民和婚姻模式。與郝若貝的結論相似,韓明士推斷,因對黨爭恐懼失望,南宋人對仕宦心灰意冷,轉而致力於構建並維持在地方層面的身份地位和影響力。與韓明士和郝若貝的研究結果不同,戴仁柱詳細描述了明州史氏家族從默默無聞到在南宋時產生三位宰相的歷程。正如戴仁柱所示,無論是郝若貝的“職業精英”類別還是韓明士的“地方精英”類別,均無法精確地涵蓋史氏家族,而其他南宋高官亦是如此情形。本書目的之一是考察整個宋代高級政治精英與那些權勢和聲望更趨於地方化的群體之間的關係。北宋位高權重之人與南宋同樣之人在哪些方面有所不同? 相應的,權勢和聲望隆於地方的北宋人如何區別於南宋“地方精英”?
同精英與政府的關係相關的問題是,如何在地方獲取身份地位,以及通過何種手段使身份地位得以延續不絕,這是宋史和明清史學者提出的問題。一般而言,除了受學和應舉,抑或通過納粟入官(至少間接地與政府建立起關係),在地方獲取身份地位重要的因素是占有土地。當然,若干明清史研究成果表明,這種模式可能存在頗多變數,並且現在看來,中國“地方精英”隨著他們所占主導地區的不同而各異。因此,約翰娜·梅斯基爾(Johanna Meskill)描述臺灣林氏在成為標準“士紳”之前,早已作為地方豪強雄踞一方。同樣,羅威廉(William Rowe)在對湖北地方精英家族的研究中注意到,單憑土地收入可能不足以建立或長時間保有地方精英的地位,他因而斷定戎馬生涯和商業財富可能才是他們獲得成功的普遍策略。出於同樣的原因,盡管在明清史研究中,父系親緣群體對於“士紳家族”長久不衰至關重要的說法被廣泛接受,但仍有數字明清史研究學者開始重新審視宗族組織與維持精英地位能力之間的關係。而關於宋代的研究成果表明,此類宗族組織在宋代無論如何並不多見。相應的,本書對於這些問題也有所涉及。
本書特別著眼於兩組構成不同但又互有重疊的宋人,其生活中政治勢力、社會地位以及親屬關係的互動。正如前言的開篇故事所示,群人由宋代朝廷高官顯宦(諸如王旦)組成;第二群人由顯赫一方卻官職卑微,甚至並無功名之人(諸如何恢)構成。
具體而言,本書前半部分著重於兩宋133位宰相(還包括他們的祖先、後人和姻親),他們的名字均出現在《宋史·宰輔表》。作為宋代朝廷位極人臣的官員,宰相高居宋代政治精英的金字塔,他們通常與其輔佐的皇帝關係密切,享有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特權和權力。通過仔細研究整個宋代宰相與其家族的經歷(以及因此對政治地位的控制),本書能夠考察社會行為如何隨著時間推移而改變,同時避免引入政治地位不同而導致的歪曲事實。
選取高級官員中這一特殊子群作為研究物件,主要基於研究便利的考慮:並非暗示那些身為宰相之人與其他朝廷高官(通常三品以上)有何不同。恰恰相反,相門應該被理解為範圍更廣的、活躍在宋代朝廷金字塔圈子的一個樣本。需要向讀者說明的是,雖然政治無疑是本書所研究的許多人生活中的一個重要方面,但他們的政治活動並非我討論的重點。我對這些人的政治生涯感興趣,主要限於其政治生涯與社會互動相互影響這個範圍之內,因此,我更留意功名和特權,而非辭令與大政方針。
下文第二組人是依據籍貫而非政治地位作出限定。具體而言,本書第二部分主要研究居住在浙江省中部婺州的宋人。婺州資料所展現的宋代社會生活的視角,與宰相素材所提供的情況截然不同。比起政治地位顯赫的宰相群體,依據地理因素界定的婺州居民群體的財富和政治權力水平參差不齊。毫不奇怪,頻繁見諸婺州記載中的部分宋人——頗具地方影響力,卻未能聞名全國——幾乎不會出現在對宰相的論述中。因此,婺州資料使我們能夠更詳細地探究地方社會不同階層之間的互動,同時了解不同層次的社會實踐是如何變化的。這些資料也讓我們進一步觀察到婺州當地與外地社會地位等級之間的關係。後,宋人的這些行為使得地理視角既合乎邏輯又富有成效,正如婺州章節所示,宋人鄰裡之間往往過從甚密,他們彼此通婚,鴻雁傳書,互作傳記。因此,以地理因素界定物件的研究,使我們對於多數人的生活有了一個大致印象,而密集交織的社會關係網是其生活的特點。
選擇婺州而非宋代其他州作為研究物件,並非率意為之。如同中國南方其他地區,唐末五代時大量人口涌入婺州,北宋時婺州人口迅速增加。與浙江沿海其他州相仿,婺州在北宋時產生的進士人數屈指可數,但隨著南宋時都城遷至距離婺州不遠的杭州,婺州進士人數激增。從後一點看,婺州與已經研究過的宋代其他地方截然不同。對於本書研究更直接、更重要的是,婺州是4位南宋宰相的家鄉,也是曾在北宋朝廷叱咤風云的幾個家族在南宋時的家。因此,婺州資料與宰相章節內容通常有所重疊,並讓我們能夠比較北方移民和那些婺州當地人在南宋時的不同經歷。後,婺州治所金華在南宋時成為一個重要的道學中心。我們將看到,這一點對於婺州社會的傳世記載頗具意義。
後,使用上述兩組互補的資料,也能讓我們規避宋代家庭和家族傳世記載中的一些史學特例(章後半部分概述了這些特例)。章前半部分介紹了本書使用的主要史料——墓志的類型,還描述了唐宋間墓志撰寫的辭令變化。在余下章節中,對於宰相和宋代婺州人的討論大致遵循著平行的編排格式,盡管這兩組群體的可用資料不同,他們的經歷各異,明顯決定著對於他們敘述的內容互有區別。第二章和第六章分別回顧了相門和婺州人家庭的出身背景。第三章和第七章則探究了他們後人的經歷。第四章和第八章審視了他們各自的婚姻模式和姻親關係。第五章和第九章中,我會從宏大的社交畫面討論,轉向聚焦具體的個人及其族人。其中第五章考察了北宋和南宋的兩個高官家族;第九章介紹了北宋和南宋兩個無甚政治地位的家族。雖然這些個案研究的相關人物均來自婺州,但有助於為更宏大社會的討論提供人物語境。
本書目的是豐富我們對於宋代和宋代以降中國社會的了解,但我坦承自己另有想法。那些真實人物的傳記是本書的靈感源泉:歸根結底,我希望傳達的,其實就是他們非常人性化的故事。

目次

中文版前言 1
鳴謝 1
前言 1
章 歷史變遷與史學轉型 9
唐宋時期的墓志辭令 13
史學特例:宰相史料 28
史學特例:婺州史料 32
第二章 權力先兆:宰相的出身 41
宰相的祖先背景 41
地理歸屬與仕途通達 49
通向權力之路 64
第三章 權力維系:宰相的後人 76
黨爭與北宋滅亡 76
地位延續 83
家族、身份地位與地理因素 88
第四章 權力角逐中的伙伴:宰相的婚姻 97
婚姻行為 97
婚姻、身份地位與地方主義 110
第五章 有權有勢之人:兩個個案研究 119
北宋:永康胡氏 119
南宋:金華王氏 140
第六章 追名逐利:婺州地方精英的出現 161
祖先源起 163
通向權力之路 168
地理因素與地方身份地位 175
第七章 維系身份地位:婺州後人 179
保持繁榮 179
趨利避害 183
家族組織與地位延續 187
第八章 地位分享:婺州的婚姻和姻親關係 199
婚姻行為 199
姻親關係 204
婚姻、身份地位與地方主義 209
第九章 婺州當地士紳:兩個個案研究 226
北宋:金華鄭氏 226
南宋:永康陳氏 242
結語 257
附錄 269
Ⅰ依據寫作時代順序的唐宋墓志碑刻一覽表 269
Ⅱ宰相家族世系的墓志史料 275
Ⅲ依據寫作時代順序的婺州墓志 281
引用書目 287
譯後記 298
重印後記 301
再版後記 302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