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易學與中醫(簡體書)
滿額折

易學與中醫(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88 元
定價
:NT$ 528 元
優惠價
87459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3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目次

商品簡介

也許你會說,易學與中醫多麼不相干,一個談的是象數與義理, 一個談的是疾病與健康,那麼,我要通過這本書告訴你,它們實質上是同一個事物,通向一個共通問題的答案:宇宙的生命,人的生命。
《周易》《黃帝內經》《周易參同契》分別代表的中國哲學、中國醫學與中國氣功,以其中和、圓融的質量,建構起東方生命科學的花園。在這裡,人與天統一,精神與物質統一,心靈與肉體統一。“統一”不等於“同一”,也不是簡單的合一、相應,而是同構、同序。
人的生命是一個異常複雜、難以窮盡的系統。如何去認知生命, 是構成不同生命科學樣態的根本原因。生命的本質到底是細胞、蛋白質、DNA,還是氣、精、神?東西方的爭論始終不曾停止。我想說的是,或許西方生命科學更能揭示生命的物質層面的奧秘,而東方生命哲學則更能揭示生命的精神層面的奧秘,兩者互補互動, 才是未來世界的大同。

作者簡介

著名國學專家、養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國學院首任院長,山東大學講席教授,北京大學中國文化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清華大學凱原中國法治與義理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客座教授, 國際易學聯合會名譽會長,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中國哲學史學會中醫哲學專委會會長。第十二、十三、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首席專家,國家級非遺“張一帖”醫家第十五代傳承人。
幼承庭訓,易醫並進,章黃一脈,佛道雙修,為北京大學專攻易經的哲學博士, 第一位黃帝內經博士後。首次提出“易道主幹,三教合易”的觀點,首次創立“國學管理”和“國學養生”的概念,首次建立“修心開智管理模式”“五行識人用人系統”“三寶五心養生法”及“易道功五部功法”。從2004 年開始系統講授“國學五經”,2011 年設立“張其成國學基金”, 2019 年成立“北京張其成中醫發展基金會”,被譽為“國學修心第一人”,撰寫、主編多部學術著作和規劃教材。先後獲霍英東教育基金青年教師獎、國際易學伯崑獎、湯用彤國學獎,多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多項學術著作獎和暢銷書獎。

前言:探索生命本質
關於民族經典,西方學者博爾赫斯認為,古典作品“是一部世世代代的人出於不同的理由,以先期的熱情和神秘的忠誠閱讀的書”。
《周易》正是這樣一本書。
幾千年來,我們這個民族總有一些優秀的人在堅持不懈地解讀它,仿佛它的全部內容像宇宙一般深邃,像命運一樣不可逆轉。對它無窮無盡的解讀,充分體現了我們這個東方民族的耐心與智能、遐想、忠誠……同時,在中國,另外幾部書也讓精英們以同樣的熱情解讀著,世世代代,從未斷絕,如《黃帝內經》。《黃帝內經》是中國的國粹——中醫幾千年來尊奉的圭臬。
易學與中醫(包括氣功、養生),對西方人來說,是最能體現東方神秘的超絕的事物,也是西方人最渴望掌握並加以運用的事物。這是打開中國這個神秘古國的鑰匙,但這又是一把不同尋常的,甚至會令人喪失理性的鑰匙。因為在他們面前呈現的將是極其複雜、神秘莫測的巨大迷宮,光有熱情和勇氣不成,還必須要有智能、運氣,甚至要下決心以生命來交換那個最大的秘密,就連生於斯長於斯的中國人都不可能輕易地進入這個迷宮。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幾千年來,中國人始終不曾放棄它,如同一個世世代代講下去的故事。每個中國人都知道,這其中藏著一個巨大的秘密,這個秘密關涉著人類的過去、現在與未來,關涉著人的生與死、憂與樂、靈與肉……
也許你會說,易學與中醫多麼不相干,一個談的是象數與義理,一個談的是疾病與健康,那麼,我要通過這本書告訴你,它們實質上是同一個事物,就如同一個人和他的影子,他們走在同一條路上,路的盡頭寫著:生命——宇宙的生命,人的生命。
令西方人匪夷所思的是,易學、中醫不是將生命還原為物質,而是將生命還原為符號,還原為模型。生命在東方好比一座由神秘符號構築起來的花園。
《周易》記載的陰陽、卦爻,《尚書》記載的五行,甲骨卜辭上刻著的天幹、地支,以及先秦文獻所提到的河圖洛書、十數九數排列方位,等等,都是中國人創造的特有的符號模型——象數符號模型。它不僅內化為中華民族的傳統心理結構,而且外化為宇宙、自然、生命的理論框架。
符號的最大特點是它可以代表自身以外的東西。象數符號模型除了具備這個特點以外,還成為它所代表的物件的一部分,不可隨意更換和創造。它有自己的生命,能夠生長、消亡,但卻不是科學批判或實證批判的結果,而是它賴以產生的文化環境化生的結果。這種象數符號已被中華民族集體無意識地接受了。
人的生命是一個異常複雜、難以窮盡的系統。如何去認知生命,或者說採用什麼樣的認知方法,是構成不同生命科學樣態的根本原因。西方採用物質模型的方法,採用實證、實測的方法,以某種程度、形式相似的模型實體去再現生命原型。物質模型是物質實驗賴以存在的手段,強調外求,以尋找生命的物質基礎為目的,於是找到了血管、臟器、細胞、蛋白質、DNA、RNA……而中國採用思維模型的方法,採用直覺、體悟、思辨的方法,以人腦中創造出來的形象、符號去反映、描述生命原型,強調內求,以尋找生命的功能關係為目的,於是找到了精、氣、神、藏象、經絡……
生命的本質到底是細胞、蛋白質、DNA,還是氣、精、神?揭開生命奧秘的到底是西方,還是東方?在這個問題上,一個世紀以來,東西方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也一直沒有結果。人類已經進入新的紀元,可以想見,這種爭論伴隨著東西方各自對生命本質的探求,還會繼續下去。
我想說的是,或許西方生命科學更能揭示生命的物質層面的奧秘,而東方生命哲學則更能揭示生命的精神層面的奧秘,兩者互補互動,才是未來世界的大同。
《周易》《黃帝內經》《周易參同契》分別代表的中國哲學、中國醫學與中國氣功,以其中和、圓融的質量,建構起東方生命科學的花園。在這裡,人與天統一,精神與物質統一,心靈與肉體統一。“統一”不等於“同一”,也不是簡單的合一、相應,而是同構、同序。
這個“構”和“序”就是象數符號模型,也就是說,天與人、精神與物質、靈與肉,都在象數符號模型的規範下確立結構和次序。
《易傳》上有句話叫“同聲相應,同氣相求”,“同氣”就是同構、同序。象數符號模型就是一種“氣”的模型。“氣”在中國文化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文化就是氣文化。氣有元氣、宗氣、營氣、衛氣、精氣、陰陽之氣、五行之氣、水谷精微之氣、臟腑之氣、經絡之氣……氣是生命的本質乃至宇宙的本體。
經絡、藏象是中國傳統生命科學的基礎,當代學人試圖以現代科學手段對它進行解釋和評判,國家則將它列為重大科研課題。
經絡、藏象究竟能不能用現代科學方法來實驗、量化?到底能不能找到它們的物質基礎? 21 世紀還應不應該有中醫、氣功?
在強大的西方科學、西方文化潮水般涌入中國的時候,我們有理由對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傳統科技的命運和前途感到擔憂。我想通過這本書,告訴那些關注中華傳統文化命運的人,在多元文化並存的現代,易學、中醫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樣態,必將有它的一席之地。這自然不成問題,問題在於,中國的這種特殊的學問能不能被稱為“科學”?我們認為,科學也應該是多元的,科學的定義應該是探討宇宙、生命、事物規律的學問。既然是探討規律,就應該允許採用多種方法、多種途徑。而在探討精神生命規律方面,易學、中醫恰恰具有西方科學所達不到的優勢。
易學、中醫是“小徑分岔的花園”的寫照,這座花園“包含著過去和未來,甚至以某種方式囊括了星空”(博爾赫斯《小徑分岔的花園》)。它們都在試圖征服生命、征服心靈、征服時間,靠一種迂回的、隱晦的、直悟的方式。它們有著同樣的符號、同樣的模式、同樣的緣起、同樣的結束與開始,也同樣有著無限而循環的性質。它們具體而玄妙,實在而空靈……
它們都絕非幻想與虛假,它們都在演示一種秩序、一種規律、一種結構,以及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在它們背後,也許正隱藏著生命的永恒模式,但我們必須去尋找,必須努力,而且要沿著正確的方向。
假如說易學試圖從理念上告訴我們關於生命本質的各種可能性,讓我們從符號和寓言的角度感悟生命的大道,理解並戰勝時間,那麼中醫也許在試圖給予我們更多操作層面的東西,它讓我們將自己的身體視作那無限的迷宮,以內煉的藥物(元精元神)與外求的藥物(草木蟲石),去探尋自我生命能量的任何可能性,去挖掘它無限的創造性……

目次

第一章 人是什麼
第一節 西方對人的界說
第二節 中國的“人學”特徵
第二章 回到遠古——探索生命的秘密
第一節 巫——易與醫的源頭
第二節 生命的創生——從伏羲、女媧談起
第三章 氣——生命的原型
第一節 氣的字源
第二節 《周易》和《黃帝內經》中的氣
第四章 陰陽五行——生命的符號模型
第一節 陰陽五行的來源
第二節 陰陽五行的內涵
第三節 陰陽五行的關係
第四節 陰陽五行在建構中醫學體系中的作用
第五章 藏象——生命內外同構
第一節 藏象是一種符號模型
第二節 藏象的二級建構
第三節 人體是一個小宇宙
第四節 藏象何處是“太極”
第六章 經絡——生命的圓形通道
第一節 從十一脈到十二脈
第二節 氣的圓形通道
第三節 經絡的神奇功用
第四節 經絡到底是什麼
第五節 走出經絡研究的誤區
第七章 病症——生命的異常之象
第一節 看病在於看象
第二節 治病大法
第八章 運氣——生命的預測
第一節 《黃帝內經》的天文醫學思想
第二節 《黃帝內經》的歷法醫學思想
第三節 《黃帝內經》五運六氣歷
第四節 五運與六氣
第五節 運氣同化——從五運與六氣的同性配合上預測
第六節 運氣的預測與診療應用
第七節 對運氣的評價
第八節 SARS 與運氣學說
第九章 醫易會通的歷史
第一節 先秦時代借卦象說病象
第二節 《周易》與《黃帝內經》
第三節 《周易》與隋唐醫學
第四節 《周易》與金元醫學
第五節 《周易》與明清以及近代醫學
第六節 現代醫易研究
第十章 對醫易研究的反思
第一節 醫易研究元問題:“醫易同源”與“醫易會通”
第二節 醫易會通的交點:象數符號模型
第三節 醫易研究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第十一章 中醫遇到“哈姆雷特”問題
第一節 中醫到底是不是科學
第二節 中醫學建構的核心方法
第三節 中醫理論(概念)研究的誤區
第四節 如何走出悖論的怪圈
第五節 走出生命認知誤區 理清中醫發展思路
附錄
推進以中醫文化為代表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兩會提案報道)
建議將中醫經典篇目納入中小學語文教材(兩會提案報道)
找回中醫的魂
梁漱溟中西醫“根本觀念”的啟示
後記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459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