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有效作業創意設計:這樣的作業有意思(簡體書)
滿額折

有效作業創意設計:這樣的作業有意思(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72 元
定價
:NT$ 432 元
優惠價
8737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可得紅利積點:11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商品簡介

面對“雙減”的新形勢、新挑戰,特級教師李志欣從分層式作業設計、探究式作業設計、項目式作業設計、體驗式作業設計、開放式作業設計、全學習式作業設計等六個方面,精選了來自優秀教師的74個有效作業創意設計案例,幫助一線教師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個作業設計案例,均從作業設計緣起、設計與實施過程和教學反思這三個發麵,呈現了作業設計的來龍去脈、實施要點和操作心得,有利於教師活學活用,應用到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作者簡介

李志欣,特級教師,首都師範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副校長。先後榮獲山東省優秀教育工作者、山東省教育科研創新校長、山東省教學能手、山東省2010年度十大教育新聞人物、山東省2011年度十大教育創新人物(校長系列)等多項榮譽稱號。《山東教育》《當代教育家》《新校長》《教育視界》等雜誌封面人物,在《人民教育》《中小學管理》《中國教育報》等省級以上報刊發表教育教學論文兩百餘篇。已出版《優秀教師的自我修煉》《教育微創新》《做個自驅型教師》等作品。“‘零’作業下的教學改革實踐”2012年榮獲山東省政府教學成果獎一等獎,2014年榮獲教育部首屆教學成果獎評選二等獎。在全國各地作講座三百餘場。

名人/編輯推薦

1.特級教師李志欣力作。
2.內容緊跟時下熱點,精選來自優秀教師的74個作業設計案例,幫助一線教師減輕學生作業負擔,提高作業質量,提質增效。
3.每個案例講述詳細,有具體操作過程和課後反思,有利於一線教師活學活用。

序 

尊重學習者的作業設計歸來了

2021年7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文簡稱“雙減”),提出“全面壓減作業總量和時長,減輕學生過重作業負擔”。作業設計與有效管理成了落實“雙減”政策的必然要求。全國各地中小學校紛紛制定作業管理辦法,展開作業設計的實踐探索。

這讓我記起了2008年在山東工作時,在一所普通的農村初中學校,與一群普通的農村教師一起,“斗膽”進行了旨歸“減負增效”的課下作業改革。當時,老師們內心是認可作業改革的意義的,但是嚴峻的“應試教育”環境,裹挾著老師們每天身困於同一班級不同學科之間、同一年級相同學科之間的博弈狀態中,大家為了爭搶學生的課下時間,以期讓自己的學科獲得更多的學習時間,仍然想出了很多爭相佈置作業的辦法。

於是,我對老師們所佈置的作業規定了時間,對內容進行了限制,如語文、數學、英語一天只能佈置30分鐘以內的作業,物理、化學只能在有課的當天佈置30分鐘以內的作業,其他學科一律不准佈置任何形式的作業。實施一段時間後,我通過調查,發現學生作業還是很多,原因就是作業量缺乏監控,無法保證教師自覺地按30分鐘的時間去佈置作業。

我重新思考新的措施,要求語文作業只能在週一、週四佈置,數學作業在週二、週五佈置,英語作業在週三、週六佈置(當時一周上6天課),物理、化學在有課的當天佈置,且都規定了明確的題型和數量,如語文只允許佈置一個閱讀理解題,數學只能佈置一至兩道題,英語只能佈置一道書面表達題,物理、化學只能在有課的當天佈置一至兩道題,其他學科不允許佈置作業。這樣,作業控制的效果自然上去了,但是實施過程卻異常艱難,令人心酸。

有位老教師工作很賣力,他佈置的作業是全校最多的。對於作業改革,他就是想不通。我先是對他進行說服教育,他不聽。沒有辦法,我只好把他分發下的試卷收起來。他質問我:“難道工作幹得多也是錯?”對此,我繼續耐心解釋。當然,還有更令人不可理解的事情發生,比如,剛下發了關於作業佈置情況的通報,馬上就會被人撕掉;寫在小黑板上的常規檢查提醒反饋,被人打上刺眼的叉號。

以上現象都是在教師對作業改革的意義形成一致意見的情況下發生的,我沒有想到在實施過程中會出現如此多的矛盾。教育需要按規律辦事,即使再困難也要堅持。我是想通過這種毅然決然的方式,讓教育回歸本真,不要再按“應試教育”的老路走下去了,我們該為孩子一生的幸福打點行裝。我堅決地執行著在當時被看作是另類的教學管理,教師則不斷地同我玩“貓捉老鼠”的遊戲和打“遊擊戰”。

可喜的是,在不長的時間裡,作業改革顯現成效,教學成績不降反升,獲得了全面豐收。以此為突破口,學校啟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全方位的改革。該項作業改革實踐於2014年榮獲教育部首屆教學成果獎評選二等獎。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的作業改革只是圍繞作業的時間、作業的數量來展開,採取截斷教師“後路”和“倒逼”的方式,督促教師關注作業的質量、作業的形式與作業的反饋,繼而轉變教學觀念,提高教學效率。這種依靠學校行政力量強硬推進的措施在短時間內可能有效,但是也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與矛盾,如家長的不理解,感覺管理孩子的學習沒了抓手;沒有關注到不同層次的學生需求;教師未得到有效設計作業的專業指導;課堂先進觀念與有效操作還不能及時跟進;等等。

至今仍然讓我感到內心不安的是,當時的行動是有些功利色彩的,說直白些,就是為了當時的考試成績,其邏輯是避免老師們的不正當競爭,讓老師的課堂教學效率高一些,學生有些自主學習的空間。其實,當時的措施還沒有完全觸及作業改革的本質,沒有打動老師真正為了學生的需求而進行探索,老師們只不過是對練習冊或教輔書上的材料進行了比以前更加精細的篩選,還沒有考慮到學生的個性選擇與全面發展。有效發揮作業育人功能,在當時仍然顯得蒼白無力,作業改革勢單力薄。

“雙減”政策的頒佈與實施,讓我敏銳地感受到,中小學校作業改革的春風到來了。堅持立德樹人,落實“五育”融合,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揮作業育人價值,通過佈置科學合理的有效作業,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形成能力,培養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作業設計要以提升學科課程核心素養為目標,關聯真實情境,注重綜合性,突出開放性,通過設計多種類型的作業,促進學生形成適應個人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以單元作業的科學設計和實施為重要途徑,以問題解決為導向,關注學生差異性,關注學生心理需求,增強作業的針對性、實效性、創新性和趣味性,實現減負增效。

各學校在作業改革方面都進行了有益探索,如我校不斷完善作業管理制度,對作業設計與實施的全流程情況進行指導和監督,實行年級組和教研組“雙統籌”機制、班級與學校“雙公示”制度。年級主任負責對本年級作業佈置情況具體調控管理,加強監督指導;教研組長負責本學科作業的學期規劃和專業指導;班主任負責班級各學科作業佈置的協調和反饋,學科教師負責作業的具體設計和實施。各學科教師將當天的作業佈置情況在班內顯著位置進行公示。年級每週以學科組為單位在本年級顯著位置進行作業公示。

學校不定期組織座談會、開展問卷調查等,就作業專題問道于師生和家長。將學科作業設計與實施能力作為教師的基本素養,納入教研和培訓,組織各年級學科教師結合日常單元教學開展專項研究,鼓勵教師先行先試,積累經驗。

我發現,老師們由開始的面對作業管理驚慌失措,到逐漸對作業屬性進行糾偏,再到對作業設計進行理性研究,最後到自覺在課程視域與素養導向下重新構想作業的設計,徹底打破了過去對於作業“鬆散管理、懲戒控制、機械訓練”的思想偏執,轉變了過於功利追求成績以致忽視學生成長的不良心態。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編輯盧風保老師在2021年11月與我聯繫,希望我負責主編一本關於作業設計的書,中心議題是:“雙減”之下,教師如何設計出既有創意又有效的作業?本書基本框架分為六章:第一章是分層式作業設計,第二章是探究式作業設計,第三章是項目式作業設計,第四章是體驗式作業設計,第五章是開放式作業設計,第六章是全學習式作業設計。每篇文章均按照“作業設計緣起”“設計與實施過程”“教學反思”三部分撰寫。

這正好觸動了我的神經,點燃了我再次研究作業設計的想法。於是,我把約稿通知發到學校教研群裡,同時發給我微信群裡的部分校長與教師。沒想到的是,大家反應積極,不到兩個月,截至2022年1月31日除夕夜8:00,150餘篇稿子發到我郵箱裡。其實,老師們積極參與活動的熱情,證明了大家對“雙減”政策的支持,反映了老師們對和諧教育環境的期待。

本書74篇作業設計案例,以北京市育英學校一線骨幹老師設計的作業為基礎,同時囊括全國多個地區老師的作品,內容涵蓋中小學不同年級的多個學科。這樣,便於不同學科、不同年級之間的學習借鑒、融通整合,構建基於共同育人目標的九年一體化作業設計系統。每篇文章均凸顯新創意、新思維,體現原創性、實效性,可學可用。

有的案例將學科必備知識與關鍵能力融合其中,兼顧對學習方法、策略、習慣、情感、態度、思維、價值觀的培養;有的案例內容涉及相關學科的各類創新實踐、體驗探究、場景操作等學習項目;有的案例在方式上不再局限於“紙筆答題”,為課堂所學服務,也不僅僅局限在教室內學習,更多的學習空間打開了,靈活多樣的學習方式誕生了;有的案例採用的方法包含口頭與書面、動手實驗、製作設計、採訪調查、探索研究等多種形式的結合,課前、課中與課後的結合,自主完成與合作完成的結合,跨學科橫向與縱向的結合,時空、生活與世界的結合,有線上與線下的結合,現實社會與未來發展的結合;有的案例在評估反饋上,從“對錯評判”到“證據診斷”,將過程性評價、表現性評價納入設計,讓學生在作業實踐中,有可以依據的自評、互評標準,在評價中學會學習,實現成長。

同時,這本在2022年寒假期間由百余位教師共同完成的書稿,讓大家明白,教師才是作業設計的直接主體,作業改革不僅有意義,更有可能優質推進,有效的作業設計與科學的實施,是教師教書育人過程中應擔起的責任與使命。本書為教師學會如何設計一份高質量的標準化作業,提供了思路和樣本;也為加強教師作業設計方面的交流,提供了經驗和啟發。設計作業的過程也是教師自我提升、實現專業發展的過程。

當你閱讀完書中所有的案例,或許你會改變學生作業設計的思維方式,會認為承載著全面育人功能的作業應該流行起來,你會感覺到,尊重學習者的作業設計歸來了。

李志欣
2022年2月2日

目次

目 錄
序 尊重學習者的作業設計歸來了 / 1
第一章 分層式作業設計

分層作業點燃興趣——低年級“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系列叢書整本書閱讀 / 3

採訪分工,寫作分層——《對 的一次訪問》分層作業設計與實踐 / 9

點燃思維的火花,展現不同的自我——茅盾《白楊禮贊》分層式作業設計 / 13

關注差異,分出精彩 / 17

作業優化分層,讓學習更高效——四年級數學分層作業設計與實施 / 22

盲盒不盲,心中有數——“分數的再認識(一)”分層式作業設計初探 / 26

精做、能做、樂做、想做的分層作業設計 / 31

分層預習作業助力減負增效 / 36

“常規+特色”初中數學資優生作業設計實踐探索 / 40

分層讓每個學生愛上英文寫作——What’s your favorite animal? 例析 / 44

有效作業精彩“分層”——初中英語大單元核心任務分層設計初探 / 49

分層設計“看見”學生——《鳥類的生殖和發育》分層作業設計 / 53

給BMI指數“開處方” / 57

第二章 探究式作業設計

以單元視角優化語文作業設計,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 63

觸動愛的玄機——《背影》探究式預習作業設計 / 69

架設支架,讓作業不難且有趣 / 74

統計視角下的“歡樂泡泡跑” / 78

關於“正方體展開圖”精准有效作業的設計與實施 / 82

在探究中滲透數學“類比”思想 / 86

“探中學,學中探”——“我最喜愛的動物”探究式作業設計 / 91

以素養為導向的化學探究式作業創新研究 / 95

小豆子發芽啦 / 100

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初中歷史探究性作業設計 / 104

跟著貝爾看世界 / 108

以“崇尚英雄,捍衛歷史”為主題的思想政治學科探究作業設計 / 112

第三章 項目式作業設計

我的中隊日誌我記錄 / 119

“最美校園,最美遇見”——小學五年級語文項目式作業探究 / 124

如何設計有趣、有用、有意義的整本書閱讀作業 / 128

做一個獨立思考的人 / 133

我當小小導航員 / 140

製作2022年個性化年曆 / 144

大概念視角下的項目式作業設計 / 148

基於教材主題情境的初中英語項目式作業設計 / 152

項目式初中英語寒假作業設計探索 / 157

見證生活中的黨史 / 161

熱點聯動區域 / 165

十分鐘的水鐘,十年的約定 / 169

第四章 體驗式作業設計

把課文演起來 / 175

讓作業成為學生的幸福體驗 / 180

讓語文作業“活”起來 / 185

通過真實體驗激發學生寫作動力 / 190

“動”起來

——從切土豆絲到動詞的挑選 / 194

在體驗中“走近魯迅” / 198

鐘錶裡的那些事兒 / 203

究竟有多高 / 206

作業即生活,生活即體驗 / 212

身邊土壤的多樣體驗 / 217

“累跑mini馬拉松” / 221

我與中秋有個約會 / 225

第五章 開放式作業設計

基於中國二十四節氣的小學低年級語文開放式作業設計 / 231

短故事,長作業 / 235

校園文化行 / 239

搭建開放作業平臺,感受傳統文化魅力 / 243

開放設計提升思維 / 247

操場面積齊測量,手繪地圖各創想 / 251

製作一本年度紀念冊,講“過去”的故事 / 255

穿越歷史時空的對話 / 260

共同捍衛國家利益 / 265

邀您一起過花朝節——“花·生命·美”跨學科開放式作業設計 / 269

小沙包,大學問 / 273

法定假日開放作業設計 / 278

第六章 全學習式作業設計

認識“一整個兒”秋天——大單元作業設計助力減負增效 / 285

創設多元實踐活動,讓語文學習從“有意思”到“有意義” / 290

獨一無二的定制學習單——七年級語文原創字詞互測卡 / 294

“種蒜苗”:單元長週期數學實踐作業設計案例 / 298

測來測去,“圓”來如此 / 303

小學數學拓展類作業設計的華麗轉身 / 308

基於SWOT分析法的問題分析式英語作業設計 / 315

製作健康生活雜誌:基於主題意義探究的英語單元作業設計與實踐 / 321

“育英大講堂”微講座:讓作業為學生成長“賦能” / 325

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建立與鞏固——“劇本殺”與歷史作業的結合嘗試 / 330

議題式作業對提高高中思想政治作業有效性探究 / 334

《學習導航》:以評價體系構建系統設計九年級化學作業 / 339

層進式音樂綜合性實踐作業設計初探——以《濃郁的思鄉情》單元作業設計為例 / 344

後記 重構家庭作業的邏輯起點 / 349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76
海外經銷商無庫存,到貨日平均30天至45天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