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簡體曬書區】 單本79折,5本7折,活動好評延長至5/31,趕緊把握這一波!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79折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尋秦跡:透過秦俑看秦朝(簡體書)

人民幣定價:108 元
定價
:NT$ 648 元
優惠價
79511
促銷優惠
簡體新到貨
簡體新到貨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5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兵馬俑是大秦帝國實力與氣度的象徵,兵馬俑的背後是無數個鮮活的個體在時代中生活過的證明,他們似秦帝國的一個個細胞,成為大秦帝國最鮮活的注解。

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和秦咸陽城遺址發掘領隊許衛紅,30年來始終堅持不懈地“尋親跡”、研究秦史,在本書中,她為我們呈現了兵馬俑考古發掘現場諸多細微的發現,它們合力再現了秦代社會的鮮活圖景:沿著秦俑家族開枝散葉的脈絡,能看到秦人怎樣的創新和傳承、現實與期望?“物勒工名”制度日臻完善,用“接骨膏”修修補補的兵馬俑,代表著秦人的務實還是監管部門的妥協?秦代本土怎樣發達的漆器工藝技術支撐著匠人們製造出如此鮮活的彩色兵馬俑?修建秦陵的究竟是哪三種人,他們的後勤保障是如何做到的?……

而跟隨作者探索秦朝鮮活過往的步伐,我們也可以看到更多文物遺址背後秦朝的實相:強弩中的“絕絕子”反映了秦朝在軍事方面對遊牧民族怎樣的追趕和超越?秦始皇“收天下之兵”到底是真是假,政策的實施是否有彈性?“暴秦”對戰死的士卒有一套嚴格的發喪流程,是否可為我們解開一點點“秦國為何會統一天下”的疑惑?驪邑的發展壯大,為大秦帝國穩固全國統治做了哪些貢獻……

這支沉睡了2200多年的地下軍團,其千軍萬馬的形象,氣勢宏大的軍隊陣容,無不彰顯出秦王統御天下的威勢和統御萬世的雄心壯志。但武力征伐不代表秦文化,更不是中華文明,要真正看懂兵馬俑,我們就不能局限於秦軍所向披靡的軍事傳奇,而應該去多了解兵馬俑及兵器所體現的包容性、多元性,這才是秦文化更真實的面貌。

作者簡介

許衛紅

女,1966年生,畢業於吉林大學考古學系,陜西省考古研究院研究員。曾參加秦始皇帝陵兵馬俑發掘20余年,擔任一號坑第三次發掘領隊,現任秦都咸陽城大遺址項目考古領隊。

從事秦漢考古研究30余年,深刻體會到講好中國故事的重要性,努力以自己的微薄之力向大眾普及考古成果。先後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考古公開課》等節目分享考古故事,並成為小紅書、B站、抖音等平臺知識博主,微博擁有近60萬粉絲。

已出版作品《說說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記事》《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與城》等。

申珅

女,1992年生,文物與博物館專業碩士,第九屆全國?佳“中國文物故事杰出傳播者”,2021年《中國國寶大會》十佳選手。

從事青少年文博教育近10年,從全國第一位中小學博物館專職教師,到文博教育自主創業者,再到陜西省考古研究院(陜西考古博物館)科研工作者,近年來更以科普短視頻、組織“薪火文博”公益活動等新的方式,在薪火相傳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已發表《淺說通俗性考古讀物的寫作》《秦始皇陵兵馬俑為何沒有女俑》等文章,主筆編寫《博物致智·博物館課程理念與實踐·實踐篇》等作品。

名人/編輯推薦

1.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領隊、秦都咸陽城大遺址項目考古領隊許衛紅,攜手《中國考古大會》十佳選手、全國第一位中學小學博物館專職教師申珅,傾力打造兵馬俑坑考古現場挖掘手記,和“考古偵探”一起走進發掘現場,沉浸式破解被掩蓋的秦朝歷史真相。

2.呈現考古現場一手資料,結合近年秦漢考古重大發現,收錄大量考古現場珍貴照片、珍貴文物照片和專業考古繪圖,打破對秦始皇的歷史濾鏡,直面大秦王朝歷史本真。

3.兵馬俑是“會說話”的歷史,是破解大秦歷史的一把“密鑰”,了解兵馬俑及兵器所體現的包容性、多元性,讀懂秦王朝為華夏文明種下的基因符號,找尋中華文明傳承不衰的動力。

4.許宏、馬伯庸、於賡哲傾力推薦!

5.100 幅精美插圖,四色全彩印制,線裝裸脊可平攤,凸顯大秦帝國的氣度與雅致。書附贈精美藏書票、考古現場手記折頁和明信片。

序言一

在我寫《說說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記事》的時候,考古普及讀物還難以被認定為專業研究成果。雖然那本小書最終在時任三秦出版社副總編輯的李郁先生的鼎力相助下出版,並入選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推出的“首屆向全國推薦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普及圖書”,但回想其過程,不被認可的孤獨以及心靈深處隱匿的羞愧感,一度令我臉紅、心跳加速,表情很不自然。

其實專業研究成果和科普讀物的差別,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前者是學術派研究的理論新成果,後者需寫得通俗易懂以便於推廣新成果。更直白一點說,前者是給專家們看的,後者是給普通老百姓看的。很顯然,給普通老百姓看也很重要。因為人民創造了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需要人民來參與。

但應該是習慣了專業文體的寫作方式,我講故事的能力可真不行。作為《說說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記事》一書的第一位試讀者,我女兒申珅曾給出的反饋意見是“根本不知所云”,“你講的知識無趣、不好玩,又不是我的剛需”。

這些年來每當我準備分享一些考古知識的時候,耳畔都會響起“無趣”“不知所云”這樣的聲音。這本書的銷量也證明她的反饋很有道理,書的可讀性嚴重影響了發行,印量只有3000冊還嚴重滯銷。但與不被承認是“科研成果”不同,這樣的結果激發了我的好勝心、好奇心,看清了自己的短板和努力的方向。

文物和文化遺產承載著中華民族的基因和血脈,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中華優秀文明資源。2020年9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做好出土文物和遺址的研究闡釋工作,把我國文明起源和發展以及對人類的重大貢獻更加清晰、更加全面地呈現出來,更好地發揮以史育人的作用。對考古工作者來說,文物的活力在於融入生活、回歸社會、服務人民。辦一場講座,出一本普及讀物,策劃一場展覽,走近人民的“大眾考古”正是發揮以史育人作用的重要方式。

融入大局,滋養社會。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踐行國家號召,我想認真對待科普讀物的創作,擁有一點創新精神,即使不被認可為“研究成果”又如何?至少分享的過程已足以使我喜悅。漸漸地我在不同平臺以各種形式發布考古普及作品時,有了底氣,有了動力。

寫一部科普讀物,講一些中國故事,踐行一點使命,我覺得我可以再試試。

來吧,再努力一次。這次我邀請了申珅來加持,她比我更擅長講故事。再試試,還是從兵馬俑考古開始。現在人們對大秦帝國的熱度、對歷史文化的著迷、對科普讀物的需求都與幾年前不同,而我又有一種喜歡分享幸運的性格。也因為在那裡,我變老,她長大,那個地方有我們的共同記憶。

我倆攜手嘗試去呈現歷史如何有趣、考古發現如何好玩;嘗試如何以兵馬俑為引線,帶領公眾了解真實的大秦帝國,讓蜂擁而至的觀眾至少在參觀兵馬俑時“不踩坑”。原本以為“再試試”宛如炒剩飯,最後卻發現別有洞天。各個章節中的新發現、新亮點,讓我覺得這本書還頗有“科研成果”的色彩呢。

許衛紅

序言二

我的爸爸媽媽都是考古工作者。成長在這樣一個環境裡,我曾經不看他們寫的論文,體會不到他們那些新發現、新成果有何酷炫。

為什麼在專業著作或者論文之外,不能再把研究成果既不媚俗又生動有趣地表達出來,讓更多人感到好玩、有趣呢?畢竟“隔行如隔山”,畢竟“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在讀研究生期間,我曾寫了一篇小文《淺說通俗性考古讀物的寫作》,發表在《中國文物報》,對一些問題進行了蠻認真的思考。

首先,僅從受歡迎的通俗性考古讀物來說,我覺得一本書所提供的信息量應當適度。適度,不偏不倚,不多不少。如何拿捏好信息量的多少,這需要構建寫作過程中讀者和作者的互動關係。如果肯放下身段和讀者溝通,“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則一定會從他們那裡獲得極大的啟發,如此作品可能實現由信息的單向性輸入轉變為雙向性共贏。

非常點讚我的媽媽、尊敬的許衛紅老師接受了我的觀點,並開啟了她的實踐之旅。從2013年嘗試寫《說說秦俑那些事——秦始皇陵兵馬俑一號坑第三次發掘記事》,到2014年以網名“探方裡的資深美人”試水微博,到2020年出版《考古有意思:秦始皇的兵與城》,到2023年入駐多個新媒體平臺,她在分享考古知識、講好中國故事的道路上越“玩”越嗨,欲罷不能。

顯然,從業30多年,許老師已經形成了一些固化的寫作模式,比如精準的數據、晦澀難懂的術語、不加橋段的呈現方式,還有一些“我不多說,你也應該能明白所云為何”的潛意識,因此她的分享常常會讓我覺得知識點“散”“亂”“雜”,從而降低了閱讀或者傾聽的興趣和耐心。非常有幸,我再一次成為她首選的試讀人,更有幸受邀參與若干章節的策劃和執筆,使我有了機會來實踐曾經的一些設想。

雖然說從考古人的考古學變成大眾共享的考古學,是新時代的新要求和新景象,也有很多包括許老師在內的學者改變了原來的表達方式,但是普及所面對的“大眾”絕不意味著全社會所有人。那些將正常的考古發掘一律視為“盜寶”“挖墓”而表現得很“憤青”的人,對他們開展公眾考古可能還是有些一廂情願。因此,我期望這本書能被想了解兵馬俑、想了解秦始皇、想了解秦國歷史、想了解“百代皆因秦法”的一部分讀者喜歡。

申珅

目次

第一章·初識

01·書寫秦嬴政

02·兵馬俑坑的考古歲月

03·燒成灰的麻繩與俑坑的盜擾

04·考古探案一波三折

05·創作靈感哪裡來

第二章·兵馬俑坑建築問題

06·初問俑坑建築質量

07·建築“夯墻”鬧烏龍

08·故作玄虛那點事

09·建築結構的量身打造

10·修建秦陵的三種人

11·修陵人的後方基地

第三章·奇跡的誕生與重構

12·塵埃散盡遇見你

13·幾枚秦人鞋印

14·陶俑塑造工具

15·尋找陶俑製作地

16·一根刷子毛

17·是妥協還是務實

18·他們來自五湖四海

19·模塊化方式做陶俑

20·兵馬俑在陵中屬老幾

21·還期本色似從前

22·漆工技藝秀

23·秦始皇不好色

第四章·兵器的神話

24·殺器寒光令人生畏

25·強弩中的絕絕子

26·兵器真是“真”的

27·這件銅戈有點怪

28·歲久遺戈金不銷

29·彈性“收兵”

30·君臣一夢,今古空名

第五章·從兵馬俑發散開去

31·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32·讓他們葉落歸根

33·歷史的接力棒

34·漢惠君的心愛物

35·華縣東陽去“救火”

結語

書摘/試閱

尋找陶俑製作地

龐大的俑群,製作空間包括三個方面:取土場、窯場、彩繪刷塗場,它們都在哪裡?這個問題困惑了考古學家們幾十年,直至今日仍懸而未解。

燒制陶器肯定需要土料,一般就地取材。按照慣性思維,兵馬俑的塑造土源肯定來自附近區域,於是大家各顯神通,考古勘探尋找取土坑,中子活化分析測定成分元素篩選土源,和泥燒制復原製作模擬……可謂八仙過海,絞盡腦汁。

勘探結果簡單明了,未發現大規模取土痕跡。

中子活化分析測定結果內容豐富,總基調是黏土取自秦始皇陵附近,但陶俑樣品有相對獨立性。

乾脆整點土,和泥復原燒制起來。只有采集自秦代地層的壚土和棕紅土經過預制,再配以20%左右的沙子,才能達到製作泥坯的標準,燒出來的陶俑才與真實秦俑最為接近。

中國土壤資源豐富、類型繁多。分類標準或按發生類型,計12種;或按土質,計3種。壚土屬於發生類型,黏土屬於質地。雖然分類語境不同,檢測團隊和復原模擬小組所指,從相關報道看基本相同。

春,地氣通,可耕堅硬強地黑壚土。(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耕田》)

黑壚土,質地堅硬,春暖花開之際地溫上升,黏性會自然回彈一點,趕快下地耕種。地質學的朋友介紹說,這種土顏色深,富含石灰,精華部分會有黏性,母質為黃土,多出現在土壤侵蝕較輕、地形較平坦的黃土高原地區。朋友擔心我聽不懂跨專業的術語,揉開掰碎,好一番解釋。

我聽懂了。秦始皇陵以外的區域,製作兵馬俑的原料分布廣泛。只在秦始皇陵周邊打轉轉,課題路線對不對,我沒多尋思。

2019年夏季,咸陽城考古有了一次絕對堪稱奇跡的、破天荒的大發現。這次發現和解決兵馬俑製作場地沒有直接關係,又有非常重要的間接關係。

“過來,過來,過來,你過來,看這是啥?”野外調查組組長神神秘秘、急急匆匆地,甚至有點偷偷摸摸地一連用了4個過來,看起來事很緊急。張開緊攥的手心,他展示了兩塊小石片。

“呀,石甲片。”石甲片,秦始皇陵石鎧甲陪葬坑早有大量出土。我對它們的形狀、顏色、大小和製作工藝不陌生。頓時,我的心跳加速,趕忙問:“在哪兒?”

隨後的兩個月,鉆探、試掘、比對,在距離秦都咸陽城宮殿遺址500多米處,在齊人高的荒草下,在烈日炎炎的酷熱中,我們發現了一處面積數千平方米的石鎧甲製作遺存。石片的原料、規格、形狀、製作工藝、編綴用途的銅條,和秦始皇陵石鎧甲一模一樣。

謹慎地說,秦都咸陽城遺址發現的石鎧甲製作地的產品,目前唯一可能的流向只有秦始皇陵。1998年石鎧甲陪葬坑被發現,2001年陵園北部約4.5千米處首次明確了石鎧甲的生產地。20年之後,類似的遺存在距其40千米之外的地方再次被發現,而且距離秦代宮殿只有幾百米。

消息一出立刻上了新聞熱搜。好嗨喲,人生好像達到了巔峰。有石鎧甲多地製作的事實,兵馬俑製作存在相同的情況恐怕就極有可能。離開熟悉的兵馬俑考古,我曾經抱憾,何曾想過那些陷入僵局的問題毫無征兆地在咸陽城遺址冒出希望的小火苗。

陶俑製作難道一定會就地取材、就近燒制嗎?有了石鎧甲新加工地的發現,慣性思維受到了衝擊。秦始皇陵地區的壚土,屬黑壚土亞型。這種土質在中國斷續分布長約1500千米,在甘肅慶陽地區的董志塬、陜西延安市的洛川塬更有集中分布,面積很廣泛。

是故堅土人剛,弱土人脃,壚土人大,沙土人細。(西漢·劉安《淮南子·地形訓》)

秦代關中地區統屬內史管轄。內史轄區之北,是以今慶陽為中心的北地郡和以今延安為中心的上郡。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黑壚土地上生活的人身材壯大。俑坑陶俑體型健碩,模特來自陶工,古書說得沒錯。瞧,我捧著新發現的石甲片竟得意忘形,過度演繹了起來。

兵馬俑製作場地的第二個問題:窯場。

窯場是一個大空間概念。燒制陶俑之前,燃料堆放、和泥、醒泥、塑胎以及陰幹,每個環節都需要寬敞的空間,生產區之外,生活區得有,再簡易的大通鋪窩棚至少也得有幾個。

這又是慣性思維。如果土源可以放大地域,窯場為何不能分散呢?雖然中子活化分析者認為兵馬俑燒制原料取自周邊,但也得出了3座兵馬俑樣品之間有相對的獨立性,所用黏土不完全相同的結論。還明確說三號坑兵馬俑的黏土產地比較集中,一號坑、二號坑兵馬俑黏土產地較分散,一號坑、二號坑兵馬俑數量龐大,不可能在同一個地方、同一個窯址燒制。

土樣成分測試標本均采自秦始皇陵周邊,唯一一例位置稍遠的來自銅川地區耀州窯瓷片。瓷與俑本來胎質就不同,我不明白成分對比有沒有意義。我很好奇內史轄區的其他地區、上郡、北地郡和秦始皇陵周邊土質差別有多大。

我們不應該排除部分陶俑就地燒制的可能性,畢竟秦始皇陵及周邊至少有3處秦、漢時期的窯址分布,同時我們也不應該被慣性思維束縛。像石鎧甲又一處加工地被發現一樣,說不定某一天在某個地方,幾塊陶俑泥胎碎片和燒制變形的陶俑軀幹,冷不丁地就冒了出來。

秦都咸陽城遺址核心區所在地,今名窯店鎮,確實有很多秦漢時期的陶窯。宮殿區西側有陶窯數十座,成排分布,主要為宮殿建設提供磚瓦,似乎和陶俑燒制沒啥關係。臨近渭河灘地有另外一處文物保護區,因陶窯分布更密集被稱為“制陶作坊區”,產品主要是日用陶器,2017年出土過燒制變形的明器,似乎也和陶俑燒制沒啥關係。

“似乎”!考古發現永遠不可預知,只能根據所見說有什麼,不能輕易斷言沒什麼。2000多年來水土流失、渭河北移,歷史淹沒的秘密正是考古探索的誘惑力。

秦咸陽城裡製作兵馬俑的可能性有多大?也許西漢長安城的考古發現像一盞指示燈。

秦宮漢葺。通過對秦都咸陽城宮殿區的改建、擴建,西漢時期劉邦定都長安城。長安城的西北角有東市和西市,是手工作坊區和市場區。考古工作者在西市遺址先後發現過帝陵陪葬陶俑和燒制陶俑的陶窯。

1990年發現的21座陶窯,入選當年“”。這批窯址的時代上限不會超過景帝末年或武帝初年,下限不晚於西漢末年,生產活動統一管理,屬於官窯,其中兩座窯室內尚擺滿裸體陶俑泥坯。估算下來,小窯裝俑坯350個以上,大窯裝俑坯450個左右,21座窯一批可燒制裸體陶俑約8638個。

所見陶俑坯與裸體陶俑成品,與漢宣帝杜陵陪葬坑裸體陶俑酷似。宣帝杜陵在長安城東北,與陶窯發現地直線距離約24千米。

西漢時代帝陵的隨葬品由少府所轄的“東園匠”負責生產、提供。這一制度至少可以追溯到秦代,秦始皇陵園出土的陶器上就刻有“東園”二字。

非歲紅(功)及毋(無)命書,敢為它器,工師及丞貲各二甲。(云夢睡虎地秦簡《秦律雜抄》)

秦律規定沒有朝廷命書,本年度生產過程中如果擅自製作其他器物,工師和丞各罰二甲。沒命書擅自生產要受罰,反之亦然,給地方下達燒制陶俑的命書,各地執行起來必是責無旁貸。

“極有可能是建造時統一采土、集中存放,再分配給官府的工匠統一製作。各工匠及其團隊根據所需生產的陶俑再選擇不同的摻和料和製作工藝。”有專家這樣猜測。

統一采土、集中存放、再分配,拉來拉去,有點多此一舉。驪山徒們可以完成的任務,其他地區的同行照樣也可以。

采山重殿,貲嗇夫一甲,佐一盾;三歲比殿,貲嗇夫二甲而法(廢)。(云夢睡虎地秦簡《秦律雜抄》)

甄選並獲取土料,大體歸礦產部門負責。重殿,兩次墊底。采礦被評為下等兩次,罰其嗇夫一甲,佐一盾;3年連續被評為下等,罰其嗇夫二甲,並撤職永不敘用。嚴格的勞動評比制度和產品“命書”模式下,陶俑製作就近取土,就近燒制,“近”相對於窯場。待成品成群結隊流向陪葬坑,運輸壓力和路途中各種不可預測的風險似乎成問題吧?

運石甘泉口,渭水不敢流。千人唱,萬人謳,金陵余石大如塸()。(晉·張華《甘泉歌》)

為了修建秦始皇陵,大量北山石從百公裡之外沿渭河而下,一時間堵住了川流的河水。公元前220年,秦始皇部署了一項重大工程——修築包括馳道、驛道在內的全國交通幹線,實現以咸陽為中心,通過一套巨大的扇形網絡,向北、東、南三方輻射,將各地郡縣堅實地套牢其中。今天的我們,不用懷疑秦代的交通運輸能力。

強弩中的絕絕子

兵馬俑坑埋藏的勁弩和箭鏃很具殺傷力,但是網傳其射程可達800米,比蘇聯第一代突擊步槍AK47要猛2倍,這純屬大忽悠。經過考古實驗推測,其射程在150米~180米,由於和同時期各地出土的弓弩區別不大,我感覺實在沒必要過度宣揚。反倒是1993年一號坑發現的2件帶銅廓弩機,堪稱這個時代強弩中的“絕絕子”,值得大書特書一番。

弓弩是箭鏃的發射器,屬於遠射程兵器。弩是弓的升級版,二者發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張弓儲存能量,然後通過急速收弦把它轉化為動能,將箭彈向前方。不同的是弩比弓多了臂,臂中部偏後尾處裝機關,即弩機。弩弓的強度很大,只要輕輕扳動弩機,即刻便能發射,誠所謂“四兩撥千斤”。西方學者甚至將弩與近代的來福槍機相比,認為是古代冷兵器技術的最杰出成就之一。

弩機是一種相當複雜而精巧的機械,有3個主要部分:鉤、放弓弦的“牙”,作為扳機的“懸刀”,還有用以瞄準的“望山”。如果機件安裝於木臂的槽內,受力性較弱,穩定性較差,於是人們又在主要部分之外加了框,從木廓到銅廓屢屢升級,這就是“廓”。機件組裝在廓內,再把廓嵌進弩臂的空槽中,從而增大了弩機的承受力,為加強弓弦張力提供基礎,張力加強則射程相應增大,而機件固定於廓內,穩定性也能提高不少。

中國古代弓弩歷史的功勞簿署名為“古人”,秦代的弓弩製作技術只是在此基礎上繼續發展。發展的具體表現在於“廓”。來源真實可靠、毫無疑問的帶銅廓弩機是秦弩,出現於秦代而不是戰國晚期。首例實物發現於陜西漢中楊家山秦墓,有1件[ 何新成.漢中楊家山秦墓發掘簡報[J].文博,1985(5):8-12.

];其後又有秦始皇陵封土西側陪葬坑和兵馬俑一號坑先後出土了4件。5件弩機的時代一致,集中在秦代末期。在一號兵馬俑坑帶廓弩機旁伴出有長條形銅片,是箭槽,原嵌於木臂的箭槽內,它能增強箭槽滑潤度,提高射程,這又是至今為止考古史上的首見。

一般人也許很少有渠道了解秦代弓弩這個小小的亮點,或許還對我稱它們為“絕絕子”不以為然。專業考古資料傳播渠道窄,類似“養在深閨人不知”的精彩真不是個例。我所說的“知”,本意首先是知其存在,而後更知其所以存在。讓我們走起了解一番吧!

首先,什麼人可以使用這樣的弩?

物以載道,器以藏禮。天子九鼎八簋,諸侯七鼎六簋,卿大夫五鼎四簋,士三鼎二簋,禮制器物使用有等級規範,兵器也是如此。

兵馬俑坑中出土的箭鏃已多達4萬余枚,規格有大小之分。特大型銅鏃共36枚,其中有35枚出土於二號坑戰車遺跡處,與車兵、特殊身份的步兵有關。兵馬俑一號坑原發掘者朱思紅先生提到一件帶廓弩機出土於一輛戰車和一件高級軍吏俑附近,他認為三者之間很可能有著某種內在的聯繫,設有金屬廓的弩在當時有一定的使用條件,“比如在將軍俑(高級軍吏俑的俗稱)的周圍才有條件配備這種武器”。

帶廓弩機與秦代高等級車輛有共存關係。秦始皇陵西側陪葬坑因埋藏一組銅車馬而聞名於世,其中一號車有開道、警衛之責,配置有銀弩輒、大型箭鏃和有廓弩機的銅弩。其他木車亦不例外,配置有金當盧、金銀絡飾管、金銀節約、錯金銀傘杠、錯金銀帶廓弩機等2000余件,個頂個的豪華精美。

兩次發掘,兩組車馬,均出現錯金銀帶廓弩機,由此可見皇帝副車上配弩且弩機有廓當為秦代規制,是一號兵馬俑坑帶廓弩機的升級版。

基於有廓弩機與使用者身份的關係,一位秦代武將——漢中楊家山秦墓主人從歷史中走來。

1982年春節,漢中市沙沿鄉楊家山村一處建設工地清理了一座秦人墓葬[ 何新成.漢中楊家山秦墓發掘簡報[J].文博,1985(5):8-12.

],共出土隨葬品27件,其中包括帶廓銅弩機1件。漢中地處秦嶺以南,春秋戰國時屬楚,後又歸秦,所以此墓所見信息兼有秦、楚“多種文化因素”,比如墓室四壁及底鋪積炭,填土是白膏泥與黃土混交的夯土,這些做法多見於湖北、湖南地區的戰國楚墓。白膏泥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鋁、三氧化二鐵以及鈣、鎂、鈉、鉀等氧化物,潮濕時呈青灰色,曬幹後呈白色或青灰色,質地細膩,黏性大,分子結構緊密,滲水性小,有很強的防腐效果,對考古工作者不太“友好”,鉆探費力,發掘粘手。

墓主隨身攜帶一方玉質私章,印文“趙忠”。私章等於身份證,不僅可以明確墓主的名諱,也可根據印章的材質、形狀對身份進行大致的判斷,實屬對發掘者辛苦工作的“回饋”。所謂雕琢復雕琢,片玉萬黃金。趙忠用玉印,具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比較有錢。確實有錢,墓內有半兩銅錢1246枚。

觸類旁通,我們以秦始皇陵的考古發現看趙忠,也許墓葬發掘之外還可以再延伸一些故事。他身體健碩,小腹微挺,眼神堅毅,身穿魚鱗甲,爵位至少列二十級的中層,比如四級不更,很像一號銅車的御手。

其次,這樣的弩該怎麼使用?

弩依張弓的方式可分為臂張、蹶張、腰引3種。臂張是靠雙臂開弦;蹶張是手足並用張弦;腰引是坐在地上,雙腳踏弓幹,腰上掛鉤,鉤弦靠腰和手足之力。這3種姿勢對一般步兵而言,操練起來易如反掌,對於車兵就有了難度。戰車疾馳的過程中沒有辦法雙腳蹋拒。

辦法總比困難多,車軨左側裝配一對弩輒就解決了問題。弩輒,模擬人的雙足,輒通蹠,即跖,有“踐”“踏”之意。弩輒鉤住弓幹,如人雙足踏弓,雙手拉弦,輕鬆自由地完成遠射。弩輒以往曾被稱為“承弓器”,從表面上看是固定弩於車上用以承弓,實際上更重要的作用是張弩。

接下來,我們似乎還可以再問問,這些“絕絕子”為什麼會出現在秦代。如果沒有帶廓弩機,單純說秦代弓弩有多厲害,有點一葉障目。越王勾踐曾聘名射手陳音教練士卒弓弩,韓國尤以強弓勁弩名聞天下,黯子、少府、時力、距來幾種著名的蹶張弩都能遠射“六百步以外”,從春秋晚期開始,軍隊備弩是總趨勢。

車騎與戰者,分以為三,一在於右,一在於左,一在於後,易則多其車,險則多其騎,厄則多其弩。(春秋·齊·孫武《孫子兵法》)

弩適合用於防守和伏擊。如果弩兵守城,合理的配比是九尺距離安排一名弩手。如遇複雜地形,打伏擊戰,弩手數量還得再增加。

戰國時期有一場戰役名曰“馬陵之戰”。公元前343年,魏將龐涓攻韓,韓國不敵魏軍,向齊國求援,齊國以田忌為主將,孫臏為軍師,出兵直撲魏都大梁,龐涓被迫回師救援。龐涓回師途中與其他魏軍會合,以太子申為主將,迎擊攻入魏境的齊軍。面對魏國的援軍,齊軍示弱撤退,龐涓率軍一路追擊齊軍,最終在馬陵陷入齊軍弩手的埋伏,“嗖嗖嗖”萬箭齊發,一屏銀光突閃,箭芒劃過天際如狂風驟雨磅礴而下。箭雨拖著長長的箭尾,魏軍士兵轉眼之間就密密地倒下一片,連慘叫都沒發出一聲。龐涓自刎,太子申被俘。齊魏兩國最終的決戰地點馬陵,屬於地形複雜的土丘地帶,利於弩手隱蔽,適合伏擊戰,齊國乾淨利索地贏得了勝利。

齊軍有大批弩手,敵方魏武卒也有12石的強弩標配,武器裝備上雙方難分伯仲,所以馬陵之戰之所以齊國能贏,關鍵就在於伏擊戰術,它充分發揮了弩適於伏擊的長處。

進入戰國時代,烽煙四起,各處擦槍走火,中原農耕民族尤其不得不迎接北方遊牧鐵騎的兇悍兵鋒。步兵弩陣的密集連續射擊,能夠比較有效地遏制與騎兵的衝突,如果再有城壘依憑,其威力就更大了。總體上農耕民族實施著防守、伏擊兩種戰術,修墻(築長城)、習練騎射兩種戰略。

“以夷攻夷”“以夷款夷”“以夷長技以制夷”,是近代中國“睜眼看世界”的先行者之一魏源所倡導的三大主義,對此梁啟超評價說:“由今觀之,誠幼稚可笑,然其論實支配百年來之人心,直至今日猶未脫離凈盡。”禮、樂、射、御、書、數,周朝貴族教育體系中有6種技能,即“通五經貫六藝”的“六藝”。盡管貴族們需要具備射、御的技能,但將射、御的技能廣泛用於軍事戰爭是春秋之後的事。弓弩不斷出現升級版,正如魏源的三大主義,正如梁啟超的點評。

中原各國面對遊牧鐵騎“以夷攻夷”,騎射水平實現了追趕超越,以秦代為最。秦墓及秦始皇陵出土的3例帶廓弩機可證,二號兵馬俑坑騎兵軍陣可證,孟姜女哭長城的傳說可證。這些證據能證明的事實只有一個:秦始皇的時代,六國歸一只是第一步,未來如何“守”,可謂任重而道遠。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79 511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