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新農業創業法:如何用產業思維做農業(簡體書)
滿額折

新農業創業法:如何用產業思維做農業(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49 元
定價
:NT$ 294 元
優惠價
87256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可得紅利積點:7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新農業創業法:如何用產業思維做農業》結合大量生動的新農商經營成功案例,介紹了日本新型農業發展模式和新農商的經營方式。作者山下弘幸寫這本書的出發點,是想招募那些尋求新生活方式的有識之士加入農業。日本的農業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業技術發展驚人,轉型為“需要運用智能的職業”。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將農業理解為商機而獲得成功。有人開始把農業作為經濟,並稱為“新農業經濟”,新的經濟模式推陳出新,接二連三地出現了年盈利額達1億日元的新農業人。而且隨之產生了很多新人才,社會也開始需要擁有農業以外技能的人才。現在人們運用在工作中掌握的諸多技能大展宏圖,而農業界也同樣需要這些技能。事實證明,在農業經濟的前線,越來越多的機會能令大家利用上各自的技能,並且需求也與日俱增。

作者簡介

山下弘幸

祖孫三代從事蔬菜種植。1989年,從熊本縣立農業大學畢業後開始從事農業工作。32歲時,意識到了應以“客戶”為準的新農業,令經營轉向“盈利農業”,實現管理 V 形回彈。2007年加入了一家農業風險投資公司,2009年被任命為該農業生產公司(現為農地擁有資格公司)的代表董事,踐行“追求利潤”的新農業經濟。2012年,成立加入農業專業咨詢公司“nouterasu”,為100多家農業企業提供支持(包括地方政府農業支持)。此外,以新農業經濟為主題的講座,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參會人數超過1萬人,並多次被企業、農業合作社、市政當局和工商會等組織邀請舉辦講座。2017年,獲得全球GAP顧問助理認定,這是農業生產過程的國際標準,並正在與荷蘭代理商Greenbridge International合作,以實現日本農業全球化。目前擔任熊本農業學院講師、熊本農業管理學院講師、熊本縣立農業大學“農業商業講座”和“農業政策理論”講師,並致力於培養年輕農業人和新農業人。

名人/編輯推薦

出版者的話

在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億畝耕地紅線,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近幾年,大學生、打工農民、退役軍人、工商業企業主等人群回鄉創業,成為一種潮流;社會各方面的視角也在向廣袤的農村聚焦;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農民的生活和農村的發展成為當下熱門的話題。

作為出版人,我們有責任以出版相關圖書的方式,為國家戰略的實施添磚加瓦,為農村創業者、從業者予以知識支持。從2021年開始,我們與“三農”領域諸多研究者、管理者、創業者、實踐者、媒體人等反復溝通,並進行了深入調研,終決定出版“世界新農”叢書。本套叢書定位於“促進農業產業升級、推廣新農人的成功案例和促進新農村建設”等方面,著重在一個“新”字,從新農業、新農村、新農人、新農經、新理念、新生活、新農旅等多個角度,從全球範圍內精心挑選各語種優秀“三農”讀物。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重點關注日本的優秀選題。日本與我國同屬東亞,是小農經濟占優勢的國家,兩國在農業、農村發展的自然稟賦、基礎條件、文化背景等方面有許多相同之處。同時,日本也是農業現代化高度發達的國家之一,無論在生產技術還是管理水平上,有多項指標位居世界前列;日本農村發展也進行了長時期探索,解決過多方面問題。因此,學習日本農業現代化的經驗對於我國現代農業建設和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同時,我們也關注歐洲、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優質選題,德國、法國、荷蘭、以色列、美國等國家的農業經驗和技術,都很值得介紹給亟須開闊國際視野的國內“三農”讀者。

我們也將在廣袤的中國農村大地上尋找實踐鄉村振興戰略的典型案例、人物和經驗,將其納入“世界新農”叢書中,並在世界範圍內公開出版發行,讓為中國鄉村振興事業作出貢獻的人和事“走出去”,讓世界更廣泛地了解新時代中國的新農人和新農村。我們還將著眼於新農村中的小城鎮建設與發展的經驗與教訓,在“世界新農”叢書的框架下特別劃分出一個小分支——小城鎮發展系列,出版相關作品。

本套叢書既從宏觀層面介紹21世紀世界農業新思潮、新理念、新發展,又從微觀層面聚焦農業技術的創新、糧食種植的新經驗、農業創業的新方法,以及新農人個體的創造性勞動等,包括與農業密切相關的食品科技進步;既從產業層面為讀者解讀全球糧食與農業的大趨勢,勾畫出未來農業發展的總體方向和可行路徑,又從企業、產品層面介紹國際知名農業企業經營管理制度和機制、農業項目運營經驗等,以期增進讀者對“三農”的全方位了解。

我們希望這套“世界新農”叢書,不僅對“三農”問題研究者、農業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鄉鎮基層幹部、農村技術支持單位、政府農業管理者等有參考價值,更希望這套叢書能對諸多相關大學的學科建設和人才培養有所啟發。

我們由衷地希望這套叢書成為回鄉創業者、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農人,以及有志在農村立業的大學生的參考用書。

我們會用心做好這一套書,希望讀者們喜歡。也歡迎讀者加入,共同參與,一起為實現鄉村振興的美好藍圖努力。

目次

章 農業成功的關鍵詞“經濟思維”

農業不僅是種植,也是商業行為 /

突破傳統農副業束縛 /

日本農業的改革 /

布局——抓住現代農業風口 /

政府也支持“進攻式農業” /

分銷結構將發生巨變 /

組織農業的優良模式:優衣庫式農業和豐田式農業 /

第二章 我是農業界的創業者

農民的兒子 /

由“求新”到“滿足需求” /

有高潮就有低谷 /

初創“企業化農業”模式 /

從農家子弟脫胎換骨 /

約翰萬次郎的一句忠告 /

第三章 在農企任職,踏實做好創業準備

在農業中自主規劃 /

從農企起步 /

如何尋找優秀農企 /

學習農企經驗,順利實現進階 /

農企所需人才的五個條件 /

獨立創業前需要學習的九個要點 /

第四章 農業創業成就個人事業的中流砥柱

從個人農業走向集體農業 /

安裝必要的“客戶需求”客戶端 /

別從幹不下去的農戶中挖掘人才 /

要想年入1000萬日元應該怎麼辦 /

方法一:尋找合作伙伴 /

方法二:白手起家需要7000萬日元 /

方法三:要有“共享經濟”思維 /

方法四:從研討會、指導會上搜集信息 /

方法五:與金融機構建立伙伴關係 /

方法六:利用農業基金 /

方法七:打造自我品牌 /

不直接生產農產品的新農商 /

不斷擴張的農商世界 /

在農業界抓住“先行者利益” /

第五章 抓住新機遇

人們需要農業咨詢顧問 /

數年後將是農業咨詢顧問的時代 /

不斷發展的農商經濟 /

防止悲劇發生也是農業咨詢顧問的職責 /

掌握“蘭徹斯特定律” /

具備ICT和IoT基礎知識 /

專業人士使命的提升 /

向荷蘭學習現代農商模式 /

農業咨詢顧問將成為熱門職業 /

農業與經濟聯動的啟示 /

掌握咨詢顧問能力 /

日本農業應瞄準海外市場 /

不可避免的農業法人“併購戰時代” /

後 記 /

書摘/試閱

你怎麼看待農業?

至今你還認為農業是個“滿身塵土、辛苦勞作的藍領工人的體力工作嗎”?

雖然深感遺憾,但我也深知這是理所應當的。因為以往的農業定位的確如此。

1960年,日本“農村人口”為3441.1萬人,“務農人數”為1454.2萬人,“農村骨幹勞動力人數”為1175萬人(引自農林水產省《農林調查》和《農業結構動態調查》)。

農業人口是農民家庭成員總數,務農人數是16歲以上家庭成員中主要從事自營農業者總數,而農村骨幹勞動力人數是務農人數中以農業作為主要工作的勞動者總數。

同年,日本總人口為9314.8501萬人,約37%的人口依靠農業維持生計,16歲以上人群中13%~16%從事農業工作,或者以農業為主要工作。

可以說,農業就是日本的基幹產業。

雖然日後日本產業結構發生了變化,年輕人成群結隊地前往大城市就職,但很多人被問及出身時都會回答說:“我的爺爺是農民”或“我妻子的娘家也是農戶”,向前追溯兩三代,則大多為農民。可見,農業是日本人目知眼見的產業。

然而,很多人對農業持否定態度。

也許是從爺爺、太爺爺那裡聽了很多關於辛苦勞作的牢騷吧,提起農業,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戶外勞作的農活,並想當然地認為“農活累死人!”

導致很多人會說“現如今讓我選擇農業,那是不可能的!”從而對農業敬而遠之。

當然,並不是日本人藐視農業。相反,是把農業視為神聖的存在。

例如,自古以來就重視祈福五谷豐登的祭祀和神事。近幾年,“agriculture”(農業)成為熱詞,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從文化繼承角度應該重新認識農業,農業是神聖而莊嚴的”。我想這是值得高興的。

但是,我們也能看到很多事情給農業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例如過分強調“文化傳承”“農業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如此一來,就產生很多質疑:“說到底農業就是建立在脫離經濟社會的世界觀上的。”因此,往往那些空談的理想論會首先占據主流,令人們無法“將農業視為‘產業’”。

而令人擔心的是諸多先入為主的認識:“工薪族平均年收入是400萬日元,而農戶年收入僅有150萬”“農業不賺錢”“所以農業無法維持生計”等。

首先我希望大家能摒棄這些誤解。

日本的農業正在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農業技術發展驚人,轉型成為“需要運用智能的職業”。同時,越來越多的人將農業視為經濟,從而走上成功之路。

的確,很多人聽聞“農業是個好的就業出路”時會心生疑慮。特別是對城市裡的人來說,這簡直是“天方夜譚”,那是因為很多人對農業的理解非常有限。

例如,商業、工業、服務業等,跟農業一樣後續“業”字,被問及具體意思時可各自做出解釋:“商業是從右到左驅動物品以賺錢的行業”、“工業是加工原材料,增加商品附加值以贏利的行業”,而“服務業是提供服務而非商品以獲利的行業”。

而問起“何為農業”時,很多人的回答則停留在:“農業是栽培對人類有益的植物,或是飼養對人類有用的動物。”我想說,能理解“農業是買賣產品的經濟”的人還是太少了。

我希望人們能清楚,人們將賺錢的經濟活動稱為“業”,而“農業也是經濟,這跟其他產業完全一致”。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256
海外經銷商有庫存,到貨日平均約21天以內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