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0
0
即日起~6/30,暑期閱讀書展,好書7折起
不被定義者:雨果傳(簡體書)
滿額折

不被定義者:雨果傳(簡體書)

商品資訊

人民幣定價:68 元
定價
:NT$ 408 元
優惠價
87355
領券後再享88折起
庫存:2
可得紅利積點:10 點
相關商品
商品簡介
作者簡介
名人/編輯推薦
目次
書摘/試閱

商品簡介

全世界都知道雨果是一位偉大的作家,可你是否知道他還是 “法國的莎士比亞”、“法蘭西詩神”、畫家、政治家……

雨果出生於1802年,正是法國大革命之後,父親是保皇黨士兵,母親是旺代分子,從童年起他就深陷在父母親不可調和的矛盾之間。

18歲,雨果聞名法蘭西學院;

20歲,雨果發表了第一本詩集《頌歌集》,獲得了路易十八的年金賞賜;

29歲,雨果寫下了《巴黎聖母院》;

39歲,雨果入選法蘭西學院;

49歲,雨果因反對獨裁統治被迫離開祖國,開始長達十九年的流亡生涯;

60歲,雨果完成了長篇小說《悲慘世界》;

72歲,雨果寫出了最後一部重要作品《九三年》;

……

1885年雨果於家中溘然長逝,享年83歲。法國政府為他舉行了國葬,百萬人民為他痛哭送行,直至遺體被送入先賢祠。他這一幅魅力四射的面孔,從內裡照亮了激情洋溢的十九世紀,照亮了這個孕育了革命、並將共和理念傳至全世界的時代。

法蘭西學院院士馬克斯•加洛以大量史料和雨果作品為基礎,多角度切入,運用頗具畫面感的生動敘述手法,將文字幻化成近景鏡頭,複雜而有序地慢慢呈現雨果內心和外在世界,勾勒出十九世紀法國的社會、政治、歷史面貌,展現了一幅恢弘壯麗的時代與城市全景畫卷。

本書法文版出版於2001年,風靡法國二十余載,是法國當代文學不可多得的兼具權威性、藝術性和文學性的傳記作品。

作者簡介

馬克斯•加洛,法蘭西學院第24號席位院士,法國歷史學家、作家。他於2007年5月31日入選法蘭西學院,成為40位“不朽者”之一。馬克斯•加洛最早致力於歷史研究,後來轉入傳奇小說和歷史人物傳記的寫作,取得了很高的聲望。主要作品有《法國大革命》《拿破侖》《戴高樂》《凱撒大帝》《雨果傳》等。

名人/編輯推薦

法蘭西學院院士“不朽者”馬克斯·加洛的歷史人物傳記代表作

生動再現風起云涌的19世紀法國社會面貌

兼具深度、廣度、高度的法國傳記新標桿

展示雨果從詩歌走向戲劇,從文學走向歷史的人生軌跡

承雨果之積極浪漫氛圍 續巴爾扎克之豐滿真實筆調

目次

第一卷

楔子 / 3

第一章(1802—1808年)

1802年 / 10 1803年 / 15 1804年 / 19 1805年 / 21

1806年 / 23 1807年 / 25 1808年 / 26

第二章(1809—1813年)

1809年 / 29 1810年 / 33 1811年 / 34 1812年 / 40

1813年 / 43

第三章(1814—1817年)

1814年 / 47 1815年 / 53 1816年 / 58 1817年 / 62

第四章(1818—1821年)

1818年 / 70 1819年 / 74 1820年 / 81 1821年 / 90

第五章(1822—1828年)

1822年 / 101 1823年 / 111 1824年 / 118 1825年 / 124

1826年 / 133 1827年 / 138 1828年 / 145

第六章(1829—1830年)

1829年 / 154 1830年 / 165

第七章(1831—1832年)

1831年 / 178 1832年 / 184

第八章(1833—1843年)

1833年 / 193 1834年 / 200 1835年 / 211 1836年 / 215

1837年 / 219 1838年 / 223 1839年 / 227 1840年 / 232

1841年 / 238 1842年 / 243 1843年 / 247

第二卷

第一章(1844—1847年)

1844年 / 259 1845年 / 262 1846年 / 268 1847年 / 273

第二章(1848—1851年)

1848年 / 279 1849年 / 291 1850年 / 296 1851年 / 301

第三章(1852—1853年)

1852年 / 319 1853年 / 330

第四章(1854—1855年)

1854年 / 340 1855年 / 345

第五章(1856—1861年)

1856年 / 351 1857年 / 358 1858年 / 362 1859年 / 366

1860年 / 372 1861年 / 376

第六章(1862—1867年)

1862年 / 383 1863年 / 388 1864年 / 394 1865年 / 399

1866年 / 402 1867年 / 406

第七章(1868—1869年)

1868年 / 413 1869年 / 418

第八章(1870—1871年)

1870年 / 426 1871年 / 437

第九章(1872—1873年)

1872年 / 449 1873年 / 459

第十章(1874—1878年)

1874年 / 466 1875年 / 470 1876年 / 473 1877年 / 476

1878年 / 482

第十一章(1879—1883年)

1879年 / 487 1880年 / 492 1881年 / 496 1882年 / 500

1883年 / 502

第十二章(1884—1885年)

1884年 / 506 1885年 / 508 

後記 / 510

書摘/試閱

楔子

這個身著黑色衣服的男人站在一扇敞開的窗戶前,寫著東西。他名叫維克多·雨果,那是1830年5月的某一天。

在2月26日,他已年滿二十八歲。

他留著半長的、淺褐色的頭髮。頭髮梳向後面,露出隆起的寬大額頭。他五官的線條周正,臉頰豐腴。一條大大的領帶系在襯衣的白色領口處,勒著他胖胖的脖頸,脖子被隱約長出的雙下巴遮住。他的整個身軀看上去有些臃腫。他穿著一件袒露著前胸,帶著大翻領的馬甲。馬甲在他的腰部周圍堆積出許多層褶皺。

維克多·雨果被這幾件寬寬大大的衣服包裹著,在人們的印象中,他已是功成名就的男人,名望和成就使他的作態顯得有些生硬。一條金燦燦的鏈子從他的馬甲上顯露出來。

從舉止到服飾,他的一切都透著沉穩和莊重。他帶著些許滿意接受了自己的榮耀,但是這種接受卻包含更多的厭倦。

他是位志得意滿的詩人,創作了《頌詩集》《東方集》,他也是《克倫威爾》的作者。該劇是他為戲劇舞臺所寫的第一部作品——但是劇情太過跌宕起伏,人物如此眾多,以至於這出劇沒有能夠上演。但是人們讀了它,圍繞它進行討論,而且擊節稱賞。它的序言以宣言的形式出現。人們迫不及待地等著作者後續作品的問世。之前那一年,他創作了《瑪麗蓉·黛羅美》,於1829年7月14日在法蘭西劇院上演,隨後即遭禁演。然而維克多·雨果卻收獲無數溢美之詞!國王查理十世曾在1825年邀請雨果參加自己的加冕典禮,這次又花了很長時間接見他。他幾近認同雨果在《瑪麗蓉·黛羅美》的序言中所寫的內容:沒有什麼能夠阻

撓我們見證一位詩人的誕生,“他之於莎士比亞正如拿破侖之於查理曼大帝!”雨果,此人當然是雨果!

他於是又開始了寫作。就在三個月前,2月25日,也就是他生日的前一天,他的新作《艾那尼》在法蘭西劇院上演,這使劇作家成為年輕一代浪漫主義的王子。年輕人們在泰奧菲爾·戈蒂耶a和大仲馬的引導下,為了《艾那尼》而抗爭。

演出後的第二天,雨果甚至收到了一封夏多布裡昂b的來信:

“我觀看了《艾那尼》的首映式,”那個時代最有名望的作家寫道,“您了解我對您的欣賞。我的虛榮心使我為您詩歌的豎琴聲傾倒,您知道這是為什麼。我走了,閣下,而您來了。我懇請您的詩歌女神繆斯保佑我。一位榮耀加身的虔誠信徒應該為故去的人祈禱。”

十四歲那年,他在1816年7月10日的日記裡寫道:“我想要麼成為夏多布裡昂,要麼什麼都不是。”他此時還能奢求更多嗎?

他現在二十八歲,他已經“立住了”。

您曾經瀏覽過的商品

購物須知

大陸出版品因裝訂品質及貨運條件與台灣出版品落差甚大,除封面破損、內頁脫落等較嚴重的狀態,其餘商品將正常出貨。

特別提醒:部分書籍附贈之內容(如音頻mp3或影片dvd等)已無實體光碟提供,需以QR CODE 連結至當地網站註冊“並通過驗證程序”,方可下載使用。

無現貨庫存之簡體書,將向海外調貨:
海外有庫存之書籍,等候約45個工作天;
海外無庫存之書籍,平均作業時間約60個工作天,然不保證確定可調到貨,尚請見諒。

為了保護您的權益,「三民網路書店」提供會員七日商品鑑賞期(收到商品為起始日)。

若要辦理退貨,請在商品鑑賞期內寄回,且商品必須是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附件、發票、隨貨贈品等)否則恕不接受退貨。

優惠價:87 355
庫存:2

暢銷榜

客服中心

收藏

會員專區